舞蹈家王亚彬简介 王亚彬 王亚彬-简介,王亚彬-主要舞蹈作品

王亚彬,国家一级演员,舞蹈家,编舞,制作人。迄今为止从艺23年,6岁习舞,9岁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六年后保送本科,目前工作于北京舞蹈学院,2009年取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代表作《扇舞丹青》《墨韵》《舞之武》《草原记忆》《乡村爱情》《推拿》《仲夏夜之梦》,制作“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艺术系列精品演出,曾多次代表中国舞蹈艺术赴海外进行艺术交流、表演,“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五季《生长》将于2014年进行世界首轮巡演。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简介

王亚彬,
王亚彬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现为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演员。
1993至1999年就读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六年制古典舞专业
1999至2003年保送升至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剧系本科表教专业
2003年9月留至北京舞蹈学院担任演员及教师工作
2006年9月为北京电影学院影视表演创作方向研究生
1997年第五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
2001年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
2001年第七届北京市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
2002年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
2002年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展播“一等奖”
2003年第七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
200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领衔主演作品《狮舞东方》
2003年与张艺谋导演合作担当电影《十面埋伏》舞蹈设计及舞蹈替身工作
2004年第十一届文化部“文华奖”评选“新剧目奖”
2005年为宇多田光中国单曲拍摄出任舞蹈设计
2006年为佳能摄像机拍摄动态、平面广告于东南亚五国播放
2006年为德芙巧克力广告拍摄进行丝绸舞动设计
2006年应文化部邀请担当第四届全国舞剧歌剧音乐剧优秀剧目展演评委工作
200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领衔主演作品《行云流水》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主要舞蹈作品

《扇舞丹青》、《大唐贵妃》、《烟雨西泠》、《行云流水》、《中国结》、《木兰归》、《剑舞・飞雪》、《飞天》、《春江花月夜》、《萋萋长亭》
舞剧《玉鸟》饰剧中女主角“玉”
舞剧《葬花魂》饰剧中女主角“黛玉魂”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主要影视作品

30集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饰演“王小蒙”
34集电视连续剧《马大帅三》饰演“江帆”
22集电视连续剧《跟着阳光跳舞》饰演“景茹”
20集电视连续剧《军中红舞鞋》饰演“白鸽”
2005年出版文艺类图书《身体笔记》
曾代表中国民族舞蹈艺术赴捷克、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俄罗斯、印度、布丹、柬埔寨、老挝、瑞士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和表演。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成名经历

因为《扇舞丹青》,王亚彬的名字不胫而走。那是2001年,亚彬刚刚17岁,在群星汇聚的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中国舞单双项目表演一等奖。从此,她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各种文艺晚会上,如首届中国舞蹈节精品晚会、中国文联新春联欢会、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最近,她又参加了中国文联举办的“明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演出周”的舞蹈专场演出,以自己的翩翩舞姿为观众带来精美的艺术享受。

一个当初因为身体单薄,6岁被父母送到天津三毛艺术团学舞蹈的小女孩,用舞蹈书写自己的成长之路。

前不久,在央视八套播出的20集电视连续剧《军中红舞鞋》中王亚彬饰演白鸽一角,这是她在电视剧拍摄中又一次文舞兼容的出色表演。据说在2002年,《军中红舞鞋》编剧庞天舒在CCTV电视舞蹈大赛现场直播的民族舞比赛中看到了王亚彬,由于幼年相同的舞蹈训练经历,使得庞天舒以舞蹈最为直观的判断,认定这一定是一个为舞蹈而生的艺术家。就这样,2004年在小说《红舞鞋》正式改编成电视剧本准备投入拍摄的时候,庞天舒辗转地找到了王亚彬,并竭力邀请来参加此剧。

可能这就是舞蹈使她们结成的缘分,让王亚彬在一个更为广博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能力,把优美的舞蹈通过电视带给更多的人。如果《军中红舞鞋》可以再次重播,就可以让喜欢她而错过的舞蹈爱好者们重新看到,这也是我们的心愿。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舞剧创作

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一季《与你共舞》

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二季《寻》

现代舞剧《寻》是继《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一季和你共舞》在京演出并获观众好评之后的延续。由国内外卓有成就并广为国内外舞蹈界关注的著名编舞桑吉加,费波,张云峰,王亚彬,侯莹编舞,新锐音乐人李劲松、文子担纲作曲加上国内各著名舞蹈团体多位一流舞者合作的新作(三个首演作品)和经典作品的复排,可谓突出创新,阵容强大。

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三季《守望》


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三季

《守望》是继《与你共舞》(2009年),《寻》(2010年)之后,又一台亚彬舞影工作室出品的高水平、国际化的强力制作。从朝阳9剧场、天桥剧场迈向保利剧院实现了亚彬舞影工作室一贯秉承“不断创作,不断提高,力出精品”的指导思想。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把身体给了舞蹈

记得当时一个个老师不停地拿小软尺量你的胳膊、上身和腿的比例,不停地传呼你一个人进入一个有十几个大人盯着的房间里跳舞,然后轮流搬抬你的左腿、右臂,叫你弹跳等等。经过一番观察,我终于被一个老师从落选的队伍里领到人选的横排中,站在最边卜,当时疑心是否差点被拒之口外。

并排而立的女孩都高过136米。我的腿比上身长8厘米,算是一个短腿姑娘,另外的各地女孩有长15厘米到22厘米的不等,都是些苗条的种子。

因为身高是倒数第一,开课的第一天,我被不留情面地安排在三面把杆一侧的最后。后来才知道,最优秀的学员是站在中间把杆最中间的位置,因此,站在中间把杆成为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女孩竞争的目标。第一学期的舞蹈基础训练,就让我的身体尝到练功房地板给予的馈赠――这些每天光着腿做着蹦脚、开叉、地面环动的肢体,几乎天天都被扎进木地板的木刺。

一年后,一次把杆训练完毕,亚彬松开木杆的手火辣辣地疼,低头看去,纤细的手上竟然附上了一层老茧。这老茧,长了脱,脱了又长,伴着她走过10年训练。终于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系里分配了一个独舞《哪吒闹海》给亚彬,准备参加第五届全国“桃李杯”比赛,亚彬的把杆位置;在期末考试之际,一夜之间被老师调到了最中间。

王亚彬告诉记者:“作为舞者,不但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技巧,更要培养对作品的理解、再创作能力。”

2001年,王亚彬拿到独舞《扇舞丹青》,又一次被学校选中冲击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这部堪称近年中国古典舞蹈精品的作品,似乎是为已经长大的亚彬量身定做,高难的技术组合与内在的气质神韵,使作品与舞者相映成辉。17岁的年龄,最初根本不懂中国水墨,是老师将书画中流动的气息一点点灌输给她。

比赛地点设在无锡,雨中水域温暖中浓淡相宜,给了王亚彬更多水墨的灵性。以一曲《高山流水》,王亚彬终于站到了全国舞蹈比赛的最高领奖台上。汗水与泪水,她,终于站到了全国舞蹈比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扇舞丹青》是王亚彬的成名作,她带着它在第二年的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又一次赢得金奖。2003年,亚彬以又一部新作《大唐贵妃》,在全国第七届“桃李怀”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表演一等奖。短短3年时间,这个一向不事张扬的女孩子,一下子摘取全国舞蹈三大重要赛事的金牌。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意外受伤开影视之门

如果不是一次意外受伤,王亚彬的生活里也许只有舞蹈,而不会走上表演的道路。2001年的冬天,王亚彬在一次排练高空翻转落地时伤到了脚踝,当时她躺在地板上一动不能动。医生诊断为脚骨骨折。


王亚彬拍摄之余不忘练功

“我当时只想一个问题,如果因为骨折而永远离开舞台,我该怎么办?”没想到短短两个月后,王亚彬的脚竟然奇迹般愈合了。但从那以后,她不再仅仅只是练功房中的用功跳舞的学生了,她下定决心学习更多的东西:向表演方面发展。王亚彬说,自己也没想到,她竟然喜欢上了影视表演。

现在的王亚彬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研究生。可是她总是说:“我一天也没有放弃过对于舞蹈的梦想。”

无论拍戏时间多紧张,王亚彬每天都要抽出时间练舞蹈基本功。在拍摄《乡村爱情》的时候,村里的老乡都知道了王亚彬的习惯。只要一到练功时间,老乡们就腾出自己家里的一铺大炕,让王亚彬好好练习。有的时候在田间地头拍戏,王亚彬就调皮地把脚踢过头顶,或者吊在田边的大树上练功,剧组工作人员都纷纷感叹:这个“王小蒙”功夫不一般。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春晚领舞结识本山


《乡村爱情》剧照

2003年春节晚会的后台,王亚彬正在紧张地彩排。那年王亚彬18岁,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她将领舞大型舞蹈《狮舞东方》。第一次走进春晚的王亚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在春晚排练现场能看见很多明星,她有机会都会跑上前去与明星合影。而她最想和赵本山合影,因为王亚彬的爷爷奶奶都是东北人,赵本山的小品是他们全家的最爱。

等到正式彩排,王亚彬才发现自己的舞蹈就挨着赵本山的小品。彩排中,每次王亚彬紧张的时候就跑去听听赵本山和范伟对台词,然后被逗得偷着乐,全忘了什么是紧张。那年的春晚,王亚彬结识了赵本山,可是她并没想到,没过多久,她竟然成了赵本山监制的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女一号。

其实晚会结束后,王亚彬和赵本山并没有什么联系,因为王亚彬精心收藏起来的赵本山的电话号码却被她藏来藏去藏丢了。直到《乡村爱情》第一部筹拍的时候,王亚彬才又见到了赵本山。

对于《乡村爱情》女一号王小蒙的选择,赵本山很慎重。剧中的王小蒙是村里卖豆腐的女青年,凭着自己的努力把自家的豆腐房扩大成工厂,所以王小蒙既要有农村姑娘的纯朴,又要有高于农村孩子的胆识。

赵本山想像中的王小蒙是言语不多、心思很重的那种人。而当时待选的“王小蒙”很多都是二人转演员,性格泼辣。这时赵本山才想起春晚后台的那个不太爱说话的王亚彬。王亚彬被请到剧组试了一场戏,赵本山说:“嗯,长得白白净净,我看她倒最像卖豆腐的王小蒙。”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曾给《十面埋伏》中的章子怡替身

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令人叫绝的舞蹈用了一男一女两位替身演员,王亚彬是其中之一。

舞蹈家王亚彬简介 王亚彬 王亚彬-简介,王亚彬-主要舞蹈作品

《十面埋伏》剧照

王亚彬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我参与的是片中牡丹坊的两段舞蹈,就是用水袖击鼓的那段,还有一个替身是我的同班男同学。”
据王亚彬介绍,导演为了追求高空动作的效果,还专门找了一个男舞蹈演员作为替身。
章子怡本身也有舞蹈功底,为何要用替身?对此,王亚彬坦言:“因为找我们比较专业。章子怡本身也会跳,但她毕竟是影视演员,她的弹跳力、柔韧度还不够吧,毕竟不是每天练功,不太专业,所以一些技术性和高难度的动作就交给替身完成了。”王亚彬坦言这段舞蹈非常唯美,在技巧上有比较高的要求。对于电影来说,用水袖展现舞蹈是不多见的。

王亚彬说:跳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漂移在聚光灯下,迷恋自我陶醉释放情感的瞬间片刻,凝息于作品结束的瞬间,美丽而短暂。我相识的许多大朋友、艺术家,他们又给了我更多成长的机会。于是,大学三年级我有幸主演了自己第一部舞剧《玉鸟》;2003年被张艺谋选中做《十面埋伏》章子怡大段舞蹈的替身;2005年在赵本山导演的《乡村爱惰》中饰演女主角王小蒙。如今回想起来,其实,每一段变化和机会都是紧紧相扣的。缺少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不会是有今天的我。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成功都不是偶然

王亚彬给记者回忆她一路走过的那些足迹时候,王亚彬说,绝对不轻松,虽然每一个成功都不是想象中那样容易。但是,这一路走来,倒是很如我的心愿。生活挺宽容我的。

“2001年10月7日,我带着已多次经专家及学院考验过的剧目,与编导一同来到前途未卜的无锡,参加比赛。出赛前,我没有去看任何一个比赛作品,无论精彩与否,都怕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心境。10月7日下午的比赛到来,站在剧场后台一个无人察觉的角落里,闭上眼睛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只不过是一场给观众进行的普通演出而已,你并不要想着去拿什么奖项,你需要的知识得到大家的关注,给与难忘的印象”深吁一口气,微笑着从黑暗走到台口,适应一下明亮的光线,准备上场。

对于舞蹈,我觉得那是一种精神,一种心胸,一种品格,既没有具体人物形象,也没有特意安排的种种喜怒。淡雅;像杯清香索绕的茶,却又在观者心中如何挥之不去。就那么一点点、一丝丝的味道。在这个小世界里,仿若打造了一个精致的艺术品,抹去技术技巧的痕迹并把其与动作交搅,连接中的尖利棱角也被长期的磨炼暗暗擦去,圆润,流畅,宛若被小溪冲刷得亮而光的鹅卵石子。这里有端庄,有无畏,有风流惆悦,还有那玩世不恭。以舞台的硕大空间为纸,在空气里,以扇为笔,以身为指。”

因为,下午还有课,王亚彬不得不就此停住,她用她一贯的笑容,跟记者说,其实,我挺话痨的,还有很多花没有跟你说完,我一个人在北京在追寻着我的梦想,我觉得这一路走来要感激很多人,太多了,就不说感激的话了,我还有那么多梦想没有做,我好了,关心我的人就都会欣慰了。

王小蒙扮演者王亚彬_王亚彬 -扇起刚韵舞出气魄

王亚彬充分调动舞蹈肢体的表现力,透过扇子的舞动和身体的扭转,如同在纸上飞腾狂草,那描绘丹青的一招一式,动态地展现了“纸上舞蹈”。

《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可以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舞蹈”。表演者王亚彬充分调动舞蹈肢体的表现力,透过扇子的舞动和身体的扭转,如同在纸上飞腾狂草,那描绘丹青的一招一式,尽收眼底。

在整个舞台上,营造出一种典雅、高贵、端庄,却又不缺乏刚劲、洒脱的中国传统书法、舞蹈文化景象。将中国古典舞、同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扇文化融为一体,真可谓“书中有舞,舞中有书”。

《扇舞丹青》是一个极富舞蹈本体特征的作品,表演者王亚彬将中国古典舞的“拧、倾、圆、曲”的人体形态巧妙的运用在舞台上。《扇舞丹青》不需要其他任何外在的修饰,只靠表演者轻盈的身体和那或展开,或收拢的扇子。

《扇舞丹青》的一大特点是重其韵律,通过表演者的那快慢相宜,刚柔相济,错落有致的舞步与身体的舞动,将扇子与肢体的动作的幅度,速度相结合。将一个看似平常的舞蹈,作到与书法,与绘画相媲美的境界。

王亚彬的《扇舞丹青》曾获得2001年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王亚彬获得表演一等奖。这个作品之所以获得如此的成功,除了与表演者王亚彬的超凡的舞蹈技艺有关,同时,必不可少的是她在这个舞蹈的独特性和突破性。

《扇舞丹青》与以往的女子古典舞有一定的区别。它更多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女子古典舞的阴柔为主的风格,在王亚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刚强的气韵。

可谓,“似扇非扇,似剑非剑”。《扇舞丹青》将舞蹈、扇子、剑法、笔墨丹青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表演者王亚彬身上,洒脱、飘逸、灵动、稳重、轻盈、柔美,刚劲、矫健;转身,扭摆,一张一弛。在小小的舞台上,我们看到了书法家,看到了一个侠客,更看到了一个舞魂。

《扇舞丹青》这个作品的成功,同时也离不开为它作背景的音乐。表演者为她的舞蹈所选用的背景音乐是位居十大古典音乐之首的《高山流水》。这首用古筝弹奏的《高山流水》,音乐节奏时而悠扬,时而急促,同时还伴有大幅度的滑音,但表演者总能以自己灵巧的身体有节奏地迈着舞步,并用手中的彩扇与之相协调。

表演者王亚彬身着白衣,,如同月下仙子似的,拿着扇子在水墨画里游走,时而步履轻盈,时而步伐矫健。《扇舞丹青》给观众们的不只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在喧闹的生活中那独存的一份清静与安宁。

我们发现此时的表演者的舞蹈已不再是单单的表演,她已经将整个身心都融入到音乐中,每一次的扭转,每一次的摆扇,每一个舞步都是表演者王亚彬在音乐的包容下的不自然的流露。

她集形、神于一体,向人们传达着我国的古典舞的没力和书法神韵,让我们领略到中国传统舞蹈以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舞姿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精神:“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古典舞、扇子、书法、笔墨丹青融于王亚彬这个舞魂身上,正如天人合一一样感染着每一个心灵,不得不令人兴叹。

《扇舞丹青》的艺术成就在于它的大胆突破和独特性,它将舞蹈,音乐,书法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人民以心灵的震撼,并给人以无限的宁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50103/133366.html

更多阅读

王亚娟:梅洛-庞蒂与海德格尔之间“缺失的对话”

梅洛-庞蒂与海德格尔之间“缺失的对话”2015年04月29日 10:14来源:《哲学动态》(京)2014年第201410期作者:王亚娟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18  The “Missing Dialogue” betweenMerleau-Ponty and Heidegger  作者简介:王亚娟,华

转王亚伟谈如何投资及本人的一点体会 证券投资实训心得体会

(括号内有下划线的为本人学习后的一点体会:从人性上来说脱离群体做一个特立独行者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但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跟多数人不同的策略和做法是胜出的必要条件,否则我们永远是羊群里的一只默默无闻的羊!-谨以此

声明:《舞蹈家王亚彬简介 王亚彬 王亚彬-简介,王亚彬-主要舞蹈作品》为网友爱到半醒巴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