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编辑推荐,《哲学与人生》-内容

《哲学与人生》,作者(台)傅佩荣 ,2005年1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哲学与人生》作者: (台)傅佩荣著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所属分类: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知识读物

现代人生哲学_《哲学与人生》 -编辑推荐

哲学课可以是最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谁来上是重要的。与别的课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同,在哲学课上,传授知识只居于次要地位,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哲学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有着活泼心智的爱智者。他能在课堂上产生一个磁场,把思想的乐趣传递给学生。他是一个证人,学生看见他便相信了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这样一个教师当然不会拿着别人编的现成教材来给学生上课,他必须自己编教材,在其中贯穿着他的独特眼光和独立思考。
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就是这样的一本教材。他开设的这门课程在台湾大学受到热烈欢迎,被学生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是名实相符的。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解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我还欣赏傅先生眼界和心胸的开阔,没有门户之见,在他的课程中做到了两个打通。一是打通各个精神领域,讲哲学而不局限于哲学学科,分别列出专章论述神话、艺术、宗教、教育对于人生哲学的特殊贡献,把人生问题置于文化的大视野中来考察。二是打通中西哲学,西方的重点放在苏格拉底和存在主义,中国则着重阐述了儒道二家哲学的内在理路及其价值,博采众家之长,在建构现代人生哲学时对一切思想资源保持开放的心态。
人们是否赞同本书中的某些具体观点,这丝毫不重要。一个优秀哲学教师的本事不在于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熏陶,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我对哲学课的最低和最高要求是把学生领进哲学之门,使他们约略领悟到哲学的爱智魅力,但这岂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哲学教学的结果是南辕北,使学生听见哲学一词就头痛,看见贴着哲学标签的门就扭头,其实那些门哪里是通往哲学的呢。因此,在向读者推荐本书的同时,我期待我们通识课程的改革,从而出现一批真正能把学生领进哲学之门的哲学教师和哲学教材。

现代人生哲学_《哲学与人生》 -内容简介

傅佩荣教授每周四于台大开设的“哲学与人生”课程,17年来,座无虚席。这是大学生社团推荐最优秀的通识课程,约达一万多学生人次。
本书集其十数年之授课精华所成就的作品,开宗明义介绍「哲学是什么?」前半段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等普遍的知识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后半段则以「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智能」为主题,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体大思精的人生哲理与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此外,尚有「艺术与审美」、「宗教与永恒」、「教育与自我」等题材。
全书的结论放在「文化的视野」,这亦是通识教育的目的所在,有助于拓展人们的眼界与心胸,不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在特定议题上采取合理的原则与立场。

现代人生哲学_《哲学与人生》 -作者简介

傅佩荣,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着有《儒家哲学新论》、《中西十大哲学家》、《西方心灵的品味》、《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为自己解惑》、《人生问卷》、《四书小品》、《文化的视野》(立绪文化)等数十部,并重新解读《论语》、《庄子》(立绪文化)。作品深入浅出,擅长说理,曾获国家文艺奖与中正文化奖。著作甚丰,范围涵盖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着有:《厘清自我的真相》、《管理自我的潜能》、《探索生命的价值》、《走向智能的高峰》(以上四书为「傅佩荣谈身、心、灵整合」专书)、《转进人生顶峰》、《活出自己的智能》、《那一年我在莱顿》、《珍惜情缘》、《人生问卷》、《从自我出发》、《四书小品》、《哲学入门》、《生命重心在何处》、《柏拉图》、《中西十大哲学家》、《新世纪的心灵安顿》、《论语解读》、《庄子解读》等八十余种,以及有声书系列《创意人生》与《重建心灵》等。

现代人生哲学_《哲学与人生》 -目录

自序 哲学与人生
简体版序 从哲学看人生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定义:哲学原意是“爱智”
希腊文之“爱”与“智”
爱智要保持心灵开放
真正的智慧来自生命的试炼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
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凡事保持好奇
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对哲学的基本描述
培养智慧
发现真理
印证价值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培养思考习惯
掌握整体观点
确立价值取向
力求知行合一
结论:爱智是人的天性
第二章 思想方法
逻辑(运思的规则)
概念
判断
推论
语言分析(表达的效应)
语言的有效性
语言的类型
现象学(辩物的策略)
打破四种假象
胡塞尔的现象学
诠释学(阅读的途径)
阅读的三种取向
阅读的四个步骤
结论:心智成长的方法
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
第四章 神话与悲剧
第五章 苏格拉底
第六章 存在主义
第七章 荒谬之超越
第八章 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
第九章 儒家的风格
第十章 道家的智能
第十一章 艺术与审美
第十二章 宗教与永恒
第十三章 教育与自我
第十四章 文化的视野
书目 推荐延伸阅读

现代人生哲学_《哲学与人生》 -相关词条

哲学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编辑推荐,《哲学与人生》-内容

现代人生哲学_《哲学与人生》 -相关资料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896070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50103/133523.html

更多阅读

《论君子与小人》林志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林治波:《论君子与小人》(修订版)--甘肃频道--人民网http://gs.people.com.cn/n/2014/0228/c183343-20670754.html按语:已过不惑之年,而依然感到困惑;已届知天命之年,而依然不知未来之命运何如。回顾人生五十载,相处之人甚多,所阅之人无数,形

家长《老人与海》的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读小说《老人与海》有感今年寒假,与女儿一起读了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其实,我在小的时候已经读过这部小说,二十几年后重新阅读,它依然让我感到震撼,同时,由于和孩子一起读,他又让我有了一些新的认

转载 《我与地坛》全文,史铁生 史铁生我与地坛原文

高中一年级第一次读到《我与地坛》那时候才真正感觉自己是以一个“人”的状态存在!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灵魂!自此读了史铁生的大多数文章。来北京第一个“景点”即是地坛,我想看看在史铁生笔下出现无数次的园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豫剧大师马金凤做客《艺术人生》 豫剧马金凤

豫剧大师马金凤做客《艺术人生》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将推出多位艺术大家的系列专访,经过中宣部的批准,87岁高龄的豫剧大师马金凤老师成为此系列专访第一位做客《艺术人生》的嘉宾!豫剧的荣耀!中国戏曲的的

声明:《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编辑推荐,《哲学与人生》-内容》为网友人穷志不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