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辕门斩子 《辕门斩子》 《辕门斩子》-故事梗概,《辕门斩子》-京剧版

《辕门斩子》是取材于北宋年间杨家将抗辽保国的故事。展现了将门虎子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高尚情节,英雄、美女英雄传神的爱情故事。北宋年间,辽国萧太后南下入侵,大摆天门阵。元帅杨延昭派其子杨宗保出营巡哨,宗保在穆柯寨与穆桂英交战,被绑赴穆柯寨。宗保、桂英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六郎得知穆桂英智勇双全、才貌出众。宗保、桂英披挂上阵,夫妻二人大破天门阵。


辕门斩子年画

《辕门斩子》是千百年流传下来,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取材于北宋年间杨家将抗辽保国的故事。展现了将门虎子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高尚情节,英雄、美女英雄传神的爱情故事。

《辕门斩子》的故事流传千年,在各个地方,被人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演绎,流传至今。无论是年画、戏曲,还是到了近代的电影,都是人们争相传诵的题材。

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出现了独有特色的艺术珍品,如京剧、豫剧、秦腔、电影等版本的《辕门斩子》。

随着《辕门斩子》的流传,涌现出了像刘鸿升、高庆奎、刘忠河等这样的艺术大家。

杨家将以及薛家将、呼家将已远远走出历史的范畴,而升华为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励精图治,振兴中华。

杨门女将之辕门斩子_《辕门斩子》 -故事梗概

北宋年间,辽国萧太后南下入侵,大摆天门阵。为破阵,八贤王、佘太君随大军驻守边关抵抗。元帅杨延昭派其子杨宗保出营巡哨,宗保在穆柯寨与穆桂英交战,被绑赴穆柯寨。宗保、桂英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宗保返营后,六郎大怒,要将宗保在辕门斩首示众。佘太君、八贤王两次求情未果,穆桂英得知消息后,救夫心切,向六郎献上破阵急需的“降龙木”,并允宗保戴罪立功。六郎得知穆桂英智勇双全、才貌出众,加之佘太君、八贤王作保,遂免宗保死罪。宗保、桂英披挂上阵,夫妻二人大破天门阵。

杨门女将之辕门斩子_《辕门斩子》 -京剧版


谭鑫培在《辕门斩子》中饰演杨延昭一名《白虎堂》。谭鑫培,1847年生,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幼在京习艺于金奎科班,初演武生兼武丑,后改老生。后加入喜连成,发展了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唱腔悠扬婉转,世称“谭派”。1900年前后,成为京剧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风靡一时。有“小叫天”之称,故谭鑫培艺名一度为“小叫天”。1917年逝世。
刘鸿《辕门斩子》是刘鸿升、高庆奎代表作。

刘鸿升原在北京刀剪铺学徒,因酷爱京剧,后入翠峰庵票房学净角。1895年成为职业演员,先后在同春、四喜班为谭鑫培、孙菊仙当配角。改搭玉成班后,主演《八本铡判官》,声名鹊起。1909年赴沪始改演老生。辛亥革命后,回京在广和楼组建鸿庆班,自任主演。他的演唱嗓音响亮、清脆、甜润,行腔挺拔、刚劲、流利,多用京字、京音。以《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和《四郎探母》著称。

高庆奎幼坐科庆祥和科班,从师贾丽川学文武老生,12岁登台为谭鑫培配演娃娃生。曾随梅兰芳赴日本演出。后曾搭杨小朵“翊文社”、刘鸿声“陶永社”、谭鑫培“同庆社”、俞振庭“双庆社”演出。18岁变声后从李鑫甫练武功学把子。高庆奎的嗓音高、亮、甜、脆,音域很宽,音色丰富,能演老生、花脸、老旦等几种不同行当的角色。其演唱气足神完,一气呵成;念白铿锵有力,顿挫有致;做工深刻细致,精于表情。他的唱念多用京字京音,尤善用大气口“满宫满调”、长腔拖板的唱法抒发人物感情,以求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杨门女将之辕门斩子_《辕门斩子》 -豫剧

豫剧《辕门斩子》以刘忠河的为杰出代表。

刘忠河1955年,入红星剧校(1956年改名为商丘地区豫剧团)。1957年底,考入河南戏曲学校,先学“净”角。在校期间,刘忠河曾得到河南豫剧界名人高连荣、张子林、马双枝、田来印、汤兰香等人的言传身教。

1961年,提前毕业后,回到商丘地区豫剧团,时年17岁。在《打焦赞》、《打金枝》、《黑打朝》中,无论是唱“黑脸”,还是演“红脸”;刘忠河塑造了不同人物形象,才华得到展示。

京剧辕门斩子 《辕门斩子》 《辕门斩子》-故事梗概,《辕门斩子》-京剧版

1986年,中央电视台专门录制了刘忠河演唱的《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和《三哭殿》等。从此,刘忠河的“红脸”唱腔,响遍大江南北。同时刘忠河也名满海内外,被人称为“豫东红脸王”。

杨门女将之辕门斩子_《辕门斩子》 -电影版

辕门斩子(1976)(SONTOBEKILLED)导演:陈怀皑 陈方千主演:李和曾 刘盛通吴珏章耿晓云(更多)上映:1976年地区:中国大陆颜色:彩色摄影:聂晶美工:罗裕荣录音师(收音):陈燕嬉演出:北京京剧团导演介绍:陈怀皑,福建省长乐县人。他是一位始终坚持现实主义与民族化艺术创作道路的电影艺术家,他虽然年迈古稀,仍然刻苦勤奋,兢兢业业,为中华民族电影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着,他不已的壮心,将为我们绚烂的影坛增添新葩。

杨门女将之辕门斩子_《辕门斩子》 -TVB电视剧

片名:杨家将
主演:梁朝伟 刘德华 汪明荃
导演:暂无
国家地区:港台
剧情介绍:
辽国起兵犯宋,杨家将领兵讨伐。宋人潘洪勾结辽国,设下毒计令杨家将全军覆没。七郎〔梁朝伟〕身中多箭惨死;四郎〔苗侨伟〕获辽国青莲公主招为驸马;五郎〔黄日华〕为五台山和尚所救,削发为僧;六郎〔刘德华〕回京告御状,潘终被处斩。其后六郎征辽被困,杨令婆得仙人汉钟离指点,亲率四郎、五郎及杨家女将破阵救出六郎。吕洞宾与汉钟离斗法,令杨家将大败,青莲更为救四郎而死。四郎因青莲之死耿耿于怀,最后飘然远去,五郎则重回五台山。杨令婆不胜唏嘘,黯然归隐火塘关……

杨门女将之辕门斩子_《辕门斩子》 -相关故事-《杨家将》

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概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到今天的一处珍贵遗迹。

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杨业。历史上,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侯。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感刘氏厚遇之恩,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后来,北汉战败,杨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宋太宗早就听说杨业是一员勇将,便派北汉亡国皇帝刘继元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刘继元派来的劝降使者,杨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宋太宗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实际上,潘美只是挂了个虚衔,重担全部压在代州前线杨业的身上。

杨业不负宋太宗的重托,在契丹军出入的各个要道口,连续修建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均在今代县、繁峙境内)6个兵寨。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三月,契丹十万军马来攻雁门,杨业率部用堵截和奇袭办法,大败契丹军,杀死他们的节度使、驸马、侍中肖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敌兵一见“杨”字大旗,便吓得心惊胆战而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朝廷由此提升他为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杨业驻守雁门关八年之久,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一步。

杨业的显赫战功,使得一些心胸狭窄的同僚妒火中烧。一些人给宋太宗写匿名信,诋毁杨业。宋太宗没有轻信,而是把这些谤书封好交给杨业,表示了对他的信任。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正月,宋太宗为了彻底解决契丹对边境的骚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下诏分兵三路进行北伐:东路由大将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统率,由定州攻飞狐;西路由潘美、杨业统率,出雁门关,攻朔(今山西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等四州,最终目标是三路大军会师幽州,与契丹进行决战。三路大军同时前进,东路军刚出击就遇到契丹主力的迎击,大败于歧沟关;中路军闻听东路败北,也就不战而溃;只有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出师仅两个月,便战果累累,收复了朔、寰、云、应四州之地,兵锋直抵桑乾河。但是,由于东、中两路守军的溃败,他们却成了孤军深入。契丹在打败东路和中路两路宋军后,调集十万精锐,全力向潘、杨部占领的寰州压来。朝廷命令潘、杨率军护送朔、寰、云、应四州百姓立即迁回代州。在当时大兵压境的时刻,要完成这一任务非常艰巨。杨业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州守将,等我军离代州北上时,令云州民众先出,我军到达应州时,契丹必定会派兵迎战,这时,命令朔州民众再出城,同时派骑兵接迎,另派1000弓箭手守住谷口,这样百姓就可安全内迁。

对于杨业这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监军王诜和主帅潘美却坚决反对。他们为了争功,硬要杨业率兵去打寰州。王先说:“你有几万精兵为什么还这样胆怯?应当直接出雁门关北上!”杨业说:“不行,这样做,只有失败。”王先阴险地说:“你不是号称‘杨天敌’吗,为什么不敢与敌人正面交锋,难道你还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杨业气忿地说:“我这样做不是怕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完成好皇上交付的使命。你既然这样责问我,那好吧,我现在就遵命前往。”出发时,杨业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次出兵,必定失利,我是北汉降将,蒙皇上大恩,我愿以死报国。”他又用手指着陈家谷(今山西朔县南)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强有力的弓箭手,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我们将会全军覆没。”说罢,杨业就率兵出发了。经过两场恶战,因寡不敌众,杨业战败。退到陈家谷时,王先、潘美却率军早已离开了谷口,杨业得不到接应,陷入重围。虽然他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坠马被俘,最后不屈绝食而死。他的儿子七郎也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

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玉外,还有延朗、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

杨延朗后改名延昭,人们称他为“杨六郎”。他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也是北宋王朝的名将。杨延昭儿童时代受到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做军事游戏。杨业常对人说:“这个孩子最像我。”每次打仗总要带他上阵。战争中,杨延昭很快锻炼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杨业率军北伐应、朔,派杨延昭任先锋,与契丹军在朔州城下激战。延昭被乱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讲命地与敌人厮杀。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冬天,契丹军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这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在契丹围攻之下,遂城城小无备,人人危惧。杨延昭泰然自若,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乱。他让士兵在城墙上浇水成冰,使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契丹军攻城不下,只好绕道去攻打别处。在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卫北方20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

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也是宋代一名边防名将。在宋仁宗时期,他先后在河北、陕西边境做过镇守将军。他镇守陕西时,主要是防务西夏国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杨家将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为保卫祖国恪尽职守。他们的事迹不断走入传说、故事、戏曲舞台和影视剧创作。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宋元之际,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文学家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社会民间广泛传播。这些传说和故事,把杨家将英勇战斗、牺牲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和感人。他们还把宋代功臣潘美描绘成大奸臣做陪衬,使杨家将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风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

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

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后代。

杨门女将之辕门斩子_《辕门斩子》 -秦腔

《辕门斩子》:秦腔传统剧目。
剧情介绍:元帅六郎延景之子杨宗保为破天门大阵,私自下山,不料被穆桂英所擒,并在穆柯寨招亲,杨延景得知大怒,为震军心,辕门外斩子不饶,佘太君、八贤王先后说情未允,穆桂英赶来求情,并愿与杨合兵破辽,杨以国家利益为重,允情免斩。

杨门女将之辕门斩子_《辕门斩子》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49856.html

http://www.lanfanqie.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50103/133862.html

更多阅读

戏曲欣赏 京剧经典:500《祥梅寺》

雨中笠翁欢迎您! 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

戏曲欣赏 京剧经典:332《三娘教子》

雨中笠翁欢迎您! 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

戏曲欣赏 京剧经典:308《苏武牧羊》{三版}

雨中笠翁欢迎您! 更多精彩请您欣赏:收藏分类100大项800余子项,主要有:影音曲舞、宗教神学、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植物动物、美女靓照、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异域风情、书画旅游、花鸟鱼宠、娱乐八卦、幽默搞笑、人生哲学、职场创业、饮

声明:《京剧辕门斩子 《辕门斩子》 《辕门斩子》-故事梗概,《辕门斩子》-京剧版》为网友夜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