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学院概况,山东师范大学-建设与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其前身山东师范学院成立于1950年10月,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81年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成为山东省属高校的排头兵,进入全国师范院校的先进行列。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学院概况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1981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学校目前有校本部、长清校区、北校区三个校区,约占地3000亩,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文化底蕴深厚

齐鲁大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源头,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成长在这片文化沃土上的山东师范大学,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发展并举,追求科学真理,传承齐鲁文化,培育优秀人才,熔铸了“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形成了“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和“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彰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现已成为齐鲁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和山东人文学术重镇,为全国、山东省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教兴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建设与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建校56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系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综合性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 16万多名合格人才,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为科教兴国、尤其是科教兴鲁战略的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被评为全国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山东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设有22个学院,1个公共教学部。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点一级学科15个,硕士点二级学科122个。64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5个,师范非师范性质兼有的专业8个,非师范专业41个),是国务院、教育部批准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培养单位。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 形成了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700多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 13000余人,外国留学生 200多人。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280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图书馆是山东省高校较大的图书馆,藏书280万册,有中外文期刊 6000种,电子图书 21万册,电子期刊6600种。学校建有电子文献检索中心、高速宽带校园教育科研网。学校设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附设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山东省盐生植物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光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现代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城市环境安全预警预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地方史研究基地、山东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中心、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等14个省级研究、培训机构。设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有8个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进入山东省 “十五” 重点强化建设工程。3个学科被批准设立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编辑出版《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山东师大学报》、《山东外语教学》等6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造就一支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学术科研水平一流、思想道德品格高尚、专兼结合、素质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5位院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全校在职教职工2253名,其中专任教师1150人,教授、研究员270多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70多人。博士生导师89人,硕士生导师近5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 20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48人,设有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8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1人入选全国 “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1人获教育部颁发的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3 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被选为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0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另外,学校聘请 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山东师范风采学校具有从严治教的优良教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中心工作。以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基础,以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行选课制,开展按学院招生、辅修专业、双学位、二次挑选专业等试点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4项,获奖总数及层次位居省属高校首位。自2003年以来学校本科招生计划全部列入重点批次录取。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硕士考博士率均超过30%,个别专业达到6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加强基础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科研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多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973” 项目 3项,国家高新技术发展“863”项目 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国家攻关项目 6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0余项。学校年度科研经费达到 2000多万元。2004年被SCI收录科技论文108篇,居全国高校第67位;科技论文被国际引用数量居全国高校第53位。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0多项,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2004年获鲁迅文学奖1项。学校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00余项,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加强与教育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企业联合建立 8个研究所和中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建立了中国千亩盐生植物园。
山东师范大学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70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讲学、合作研究,聘请 200多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与11个国家和地区的42所院校结为友好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自1990年以来,共接收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成立了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开展了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互派留学生等工作,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学校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都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或示范学校,已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名牌学校。学校正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开拓创新,为建设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高水平的山东省重点大学而奋斗。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历史沿革


长清校区图书馆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悠久,文脉深厚,远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

1903年师范馆从山东大学堂分出,正式成立山东师范学堂。

1944年山东省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948年1月改为山东师范学院。济南解放后,部分并入华东大学教育学院。

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山东师范学院,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

1958年,学校体育系、艺术系相继分离出去,独立建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艺术专科学校(现山东艺术学院前身)。

1970年,学校机关及部分系部迁到聊城办学。1974年,机关及大部分系部迁回济南,同时筹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现聊城大学前身)。

1981年3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同年8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

1994年11月,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2001年4月,山东省化工学校并入,发展至今。

2012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2014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00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15000余人,长短期外国留学生400余人。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师资队伍


山东师范大学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2647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899人,教授、研究员38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7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833人。博士生导师136人,硕士生导师近7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31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812人,设有8个省级学科带头人岗位,8个校内特聘教授岗位。1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获教育部颁发的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3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入选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被选为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41人(次)被选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6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位教师获得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先后9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另外,学校还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任兼职教授。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专业介绍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学院概况,山东师范大学-建设与发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该专业属于师范类理科专业。本专业目标是培养通晓并掌握地理科学理论与方法,了解现代地理学发展趋势,能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研究,适应能力强、专业素质高,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开设主要课程:地质与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教学论等15门专业必修课;自然资源学概论、综合自然地理、人口地理学、地理摄影等约30门专业选修课。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该专业属于普通理科专业。本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与城乡总体规划,能在政府决策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资源环境管理、规划与保护,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复合型管理与科研人才。

开设主要课程:测量与地图学、地质与地貌学、管理学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地理学原理、城市总体规划等17门专业必修课;山水城市研究、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计算机制图、景观生态学、地理摄影等23门专业选修课。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IS)

该专业属于普通理科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信息科学知识、特别是利用“3S”(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能力,能在城市、土地、水利、环境、林业、公安等政府管理部门和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山东师范大学

开设主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遥感概论、遥感技术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因特网技术、计算机语言等专业必修课13门;环境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水资源信息系统、自然灾害信息系统、旅游信息系统、虚拟地理环境等专业选修课22门。

上述地理系的三个专业学制均为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三个专业共同拥有“自然地理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优化管理”3个博士学位点;1个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土地管理5个硕士点;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MPA)和地理教学论2个硕士方向。人文地理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旅游管理专业

该专业属于管理类专业。本专业培养熟悉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环境及有关国际惯例、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较强,能在各类企业、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业(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交通)、会展中心等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策划、网络营销等工作,同时能在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胜任旅游教育和科研开发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管理人才。

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开设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饭店管理、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法规、旅游财务管理、旅游会计、区域旅游开发、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管理等专业必修课13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形体训练、涉外礼仪、旅游美学、工商管理原理、酒店微机管理、旅游摄影、民俗旅游、旅游环境学、客源国概况(双语)、外教口语、旅游饭店前厅与房务管理、旅游应用文写作等专业选修课20余门。

本专业与加拿大皇家大学采用“2+2”合作模式培养学生。

本专业拥有“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

工商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

该专业属于管理类专业。目标是培养通晓工商管理理论、系统掌握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和工商策划方法、熟悉房地产政策法规,能胜任城市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策划咨询公司、销售代理公司、房地产估价公司、装饰装修公司、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工作的具有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开设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学、经济法、策划学、城市规划、建筑工程概论、房地产投资开发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房地产法规等16门专业必修课。物业管理、土地资产管理学、数字化智能社区、房地产项目策划、营销策划与售楼、建筑工程造价等30余门专业选修课程,另有3次赴上海等地的专业实习。

本专业拥有“土地管理”硕士学位点,“GIS与房地产经营开发”硕士学位方向。

环境科学专业


校园风光

该专业属普通理科专业。目标是培养通晓并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开设主要课程:环境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学、环境信息系统等专业必修课17门;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优化利用等专业选修课24门。

本专业与加拿大皇家大学采用“2+2”合作模式培养学生。

本专业拥有“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点。

为向以学院学科类招生过渡,学院面向全院各专业开设的通识课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持续发展导论等,同时各专业之间所设课程可以相互选修。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管理,熟悉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的方法,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及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音乐学院

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


音乐厅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音乐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音乐研究人员以及社会所需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专业特点: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具有基本功扎实、专业全面的学科特点。

主要课程:乐理、视唱练耳、艺术概论、和声、音乐教学法、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与欣赏、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等。

音乐学专业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具备音乐教师或音乐教学研究的培养条件,五官端正,无耳、喉疾病。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表演(声乐、键盘、器乐)、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史、和声、民族民间音乐、重奏(重唱)、合奏(合唱)室内乐、歌剧表演等。

音乐表演专业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考生五官端正、形象好。声乐方向考生须声音本质好,无耳喉疾病,具备专业演唱人才培养条件,男身高1.70米、女1.60米以上。钢琴、手风琴、器乐方向考生须有较好的演奏能力和独奏水平,具备专业人才培养条件。

舞蹈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舞蹈表演的能力,了解相关学科知识,能在专业文艺团体、高、中等院校机构从事舞蹈表演、教学及研究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舞蹈艺术概论、乐理、中外音乐欣赏、舞蹈编导、中外舞蹈史、中外民间舞蹈鉴赏、芭蕾舞、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

舞蹈学专业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考生须五官端正、形象好、身体比例协调,舞蹈基本功好。身高男1.70米、女1.60米以上(未满18周岁可适当放宽)。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含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艺术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作曲、电脑音乐、高级和声、复调、指挥法、配器、中国传统音乐、戏曲、钢琴、视唱练耳、音乐美学等。

美术学院

美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美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胜任普通学校、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等单位中与美术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基础课程:艺术学概论、中外美术史、素描、速写、色彩、中国画基础、工艺设计及艺术实践、教育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

主要选修课程:中国画、油画、综合绘画、版画、平面设计、电脑设计、室内设计、摄影、美术理论等。

艺术设计专业


校园建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艺术设计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了解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掌握现代设计技术手段,胜任普通学校、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等单位中与设计艺术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基础课程:设计学概论、设计史、基础设计、书籍装帧、CI设计、招贴设计、室内设计、电脑设计及社会实践等。

主要选修课程:彩墨画、壁画、版画、环境艺术等。

摄影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独立从事摄影艺术创作,图片新闻采访、编辑,商业广告摄影、设计与制作,普通学校摄影教学和社会文化、出版单位多媒体影像产品设计、制作方面的专门人才。能胜任与摄影艺术、技术相关的各项专业工作。

主要基础课程:世界摄影史、设计基础、摄影技术基础、黑白摄影技术、摄影器材、摄影创作、新闻、广告摄影实践等。

主要选修课程:风光摄影、广告摄影、人像摄影、电影画面造型基础、影视短篇创作、广告学概论等。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

本专业是师范类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能力的体育教育人才。适应从事体育教育、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学制四年。

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史、体育概论、科研方法、中学体育教法、健美操等。

社会体育专业

本专业是非师范类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社会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现代体育意识和观念,较全面的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与社会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也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

主要课程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科研方法、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哲学、体育管理学、运动损伤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体育设施与管理、体育市场营销、休闲体育学导论、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等专业技术和休闲体育类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本专业是非师范类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适宜到中等学校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并能从事训练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传统体育着重、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受到这些方面的技术、技能与功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教学、训练、科研、竞赛、裁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学制四年。

主要课程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古代体育史、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学基础、专项理论与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

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

本专业是非师范类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系统掌握舞蹈学(体育方向)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从事表演、体育竞赛、舞蹈教学及社会体育保健等活动的能力,集体育与文艺、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学制四年。

主要基础课程:体育舞蹈概论、音乐理论基础、体育舞蹈史论、舞蹈编导、舞蹈美学、艺术心理学、舞蹈基本训练、舞蹈表演、现代流行健身舞蹈等。

主要选修课程:舞蹈专业英语、舞蹈音乐欣赏、武术与中国民间舞、形象指导与设计、综合创编技能与实践、舞蹈素质技巧课、计算机音乐制作等。

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前身是大学外语教学部。1986年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在公共英语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大学外语教学部,2006年1月,更名为大学外语教育学院(简称外教院)。学院下设大学英语系和外语教育系,有五个教研室。二十年来,教职工由初建时的十几人,发展到今天的72人,其中专职教师63人,有教授8人,副教授19人。党员队伍由当初几人发展到今天的37人。教学设备从初建时的一无所有,到今天建立起了四个现代化的语音室,一个听力播音室,一个资料室,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科研、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在教材、教法、考试和学业管理上不断改革完善,使大学英语教学完全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大学外语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全校非英语专业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的英语教学任务。多年来,学院注意抓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督导听课制度、教学工作、教学秩序检查制度和教学经验总结交流会等形式,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促进了教师们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院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首先利用电化教学和外籍教师等有利条件,组织教师在职进修;其次,先后选派17名教师到国外或国内重点大学访问进修,同时安排22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班学习。通过上述措施,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促进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形成了一支比较年轻、思想过硬、专业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历年的教学任务。在每学期末各学院学生的民主测评中,大学外语教育学院的教师都获得平均90分以上的好成绩,绝大部分教师教学效果优秀。全校学生四级英语成绩通过率达到80%以上,在华东地区重点师范大学中,始终保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2006年3月学院被山东省授予“省三八红旗集体”光荣称号。

大学外语教育学院自2001年开始招收教育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方向研究生,现有31名研究生在读,同时招收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生。学院自1987年始招收英语教育专业专科生,目前在校生280名,专科生就业率、专升本升学率和专业四级通过率等分别名列学校、全省和全国同类院校前茅。

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多年来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教研和科研成果显著,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7项;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2项,省级、校级15项,出版教材、著作270多部,发表论文、译文320余篇。有5项科研成果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全体教职工将团结一心,集中精力,真抓实干,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以更高的教育质量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山东师范大学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英语专业(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英语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语综合能力和比较广泛的科学知识,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和管理的教育工作者以及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和管理等工作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阅读、英语听说、英语写作、交际口语、英语教学与测试、英语视听、英语翻译、英美概况、英国文学及选读、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

马列主义教学部

马列部成立于1986年6月,主要承担全校本、专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研究生的部分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于1984年至1991年招收培养了7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于1994年至1999年招收培养了4届市场营销专业专科生。

马列部现设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律与思想道德修养5个教研室,1个微机室和1个资料室。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讲师和助教10人;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2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

马列部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心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曾承担山东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试点任务,在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被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并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先后有1名教师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5名教师获山东省“两课”优秀教师称号,多名教师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和获校优秀教学奖,马列部也被评为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马列部成立以来科研成果丰硕,共出版著作、教材1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100余篇。多次承担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有2人入选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科研成果多次获省社科、省教委等各级多项奖励。

国际交流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对外汉语系和外事服务中心组成,集招生、教学、管理于一体,主要招收外国留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具有对外招生、留学生管理和国际交流多重功能;对外汉语系现有专职对外汉语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所有专职教师都有在国外任教的经历,他们除承担外国留学生所有中国语言和文学课程外,还定期为留学生举办中国文化讲座;外事服务中心是独立的后勤机构,主要为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舒适的环境。

根据所学专业和本人要求,外国留学生分类如下:

汉语进修生:学制一至二年,主要在对外汉语系学习现代汉语和中国文化。

本科生:学制二~四年,具有高中以上(或同等)学历,HSK考试成绩达到三级以上。入校后与中国的本科学生一起上课或独立开班。

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具有相当于中国本科毕业生的学历,HSK考试成绩达到六级以上,有两名副教授以上导师推荐。入校后与中国学生一起上课,有专门导师指导。

博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具有相当于中国硕士研究毕业生的学历,HSK考试成绩达到六级以上,有两名教授以上导师推荐。入校后与中国学生一起上课,有专门导师指导。

短期进修生班:利用寒暑假开设各种短期学习班,学生人数须十人以上,以汉语学习和中国文化讲座为主,并根据学生要求组织参观、旅游。

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中外合作办学学院之一,由山东师范大学和韩国又石大学共同投资创办,隶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是一个年轻、有活力、有特色的合作办学学院。中韩商学院实行中韩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模式,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实行小班上课并有大量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

中韩商学院现有教职工12人,其中中国教师8人,韩国教师4人;教师中有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2人。另有长期聘任的中韩两国兼职教师20余人。学院拥有相对独立的教室、学生自习室、阅览室和计算机室等,并全部配备中央空调,教学环境优良。

学院主要招收中国和韩国学生,现有中国学生31人,韩国学生56人,初步形成跨国文化的教学环境。

2006年正式招收本、专科学生。本科生计划80人,招生专业为物流管理;专科计划100人,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各50人。

学院招收的专科学生采取“2+1+1”的模式与韩国又石大学合作培养。即在学院学习两年之后,根据学生本人意愿,经过学院选拔,大多数学生专科学习的第三年可以到韩国又石大学留学。完成三年的专科学习计划成绩合格,可获得山东师范大学专科毕业证。第四年可以继续在韩国又石大学读本科,成绩合格可获得又石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招收的本科学生采取“3+1+2”的模式与韩国又石大学合作培养。即在学院学习三年之后,根据学生本人意愿,经过学院选拔,大多数学生本科学习的第四年可以到韩国又石大学留学。完成四年的本科学习计划成绩合格,可获得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第五年可以继续在韩国又石大学攻读硕士,两年之后成绩合格可获得又石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另外,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或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在本学院进行韩国语培训后,学院可以直接推荐到韩国又石大学进一步学习深造。

物流管理 本科(非师范类,06年招生计划80人,文科20人,理科60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熟悉物流管理的国际惯例,能从事区域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物流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国际物流学等。

学制四年,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文凭。

物流管理 专科(非师范类,06年招生计划50人,文科20人,理科30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了解物流管理的国际惯例,能够从事区域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物流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国际市场营销、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中韩市场与流通比较、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第三方物流等。

学制三年,颁发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文凭。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科(非师范类,06年招生计划50人,文科30人,理科20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知中国与韩国经济贸易、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了解与中韩贸易相关的环境如社会文化、习俗礼仪等一般知识,能在中韩经济合作中的政府管理部门、在华的韩资企业、对韩投资的中国企业、以及其它与中韩贸易相关的各国企业中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管理和策划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含结算)、中国对外贸易概、中韩市场与流通比较、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外贸函电等。

学制三年,颁发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文凭。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够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从事文化、宣传方面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语文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另设60余门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

新闻学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从业者和适应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立场、观点、方法,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思想品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系统掌握新闻与传播学基础理论与相应的各种技能之综合素质能力的现代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新闻理论、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新闻摄影、社会心理学、逻辑学等。

英语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比较广泛的科学知识、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以及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英语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报刊选读、翻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文体学、英语词汇学、外贸函电、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包括文秘英语、旅游英语、信息技术英语、科技英语)、中西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

朝鲜语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研、旅游、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的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复合型朝鲜语高级专业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基础、哲学、法律、心理学、韩国概况、综合韩语、韩语阅读、韩语翻译、韩语视听说、韩语词汇学、韩文写作、韩文报刊选读、韩国文学史、经贸韩语、旅游韩语等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该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管理,熟悉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教育、科研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计算机应用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C和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数字电路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该专业要求毕业生具备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采集、组织、分析、传播、服务,能够从事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管理、评价、维护与利用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概论、信息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站建设与网络管理、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生物科学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教学与科研的教师,以及能在生物科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高等物理、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该专业以培养文理兼容、文艺兼容的现代电子传媒编创和研究人员为基本目标。重点培养电视、网络、广播等艺术创作、设计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传播学、科学技术史论、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基础写作、文学概论、中外艺术史、艺术学概论、素描、速写与构图、色彩学、平面设计、音乐基础、戏剧概论、中外电影史、影视艺术概论、电视写作、电视导演、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动画设计、计算机语言设计、网络技术、广告学、新闻摄影、新闻学理论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该专业着重培养能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科研的教师,以及从事数学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解析几何、一元积分学、高等代数、普通物理、高等几何、复变函数论、常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近世代数、实变函数论、数学教育学、初等数学、泛函分析、拓扑学、常微分方程续论、数学物理方程、群环域续论、数理统计学、数学建模、数值方法、线性规划、离散数学、数学方法论、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数学史、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初等数论等。

美术学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美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胜任普通学校、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等单位中与美术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基础课程:艺术学概论、中外美术史、素描、速写、色彩、中国画基础、工艺设计及艺术实践、专业实习等。

主要选修课:中国画、油画、综合绘画、版画、平面设计、电脑设计、室内设计、摄影、美术理论等。

艺术设计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艺术设计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了解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掌握现代设计技术手段,胜任普通学校、社会文化、艺术、出版、等单位与艺术设计中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基础课程:设计学概论、设计史、基础设计、书籍装帧、CI设计、招贴设计、室内设计、电脑设计及社会实践等。

主要选修课程:彩墨画、壁画、版画、环境艺术等。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院系设置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

心理学院

美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体育学院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传播学院

音乐学院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文学院

中韩合作国际商学院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学术交流


山东师范大学

截至2014年4月,国际交流学校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不断。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朝鲜、肯尼亚等15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59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先后举办“植物耐逆基因: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前景”国际研讨会、偏微分方程及数值分析国际会议、国际心理学家委员会第62届学术大会、齐鲁文化国际研讨会、儒家思孟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IEEE医学与教育信息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学术成果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60余项。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山东省社科重大成果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以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300余项。
ESI数据显示,2002年初至2012年8月底,山东师范大学共发表SCI、SSCI论文2345篇,引用总数15004次,篇均被引频次为6.40。其中,化学领域发文量883篇,总被引6461次,篇均被引频次为7.32;植物学与动物学领域发文量129篇,总被引1317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0.21。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学校荣誉

截至2014年4月,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曾获得山东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等。
山东师范大学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七十五,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四。该校在中国校友网2013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76位和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84位。

在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4年分省大学排名中仅次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位列第四位。办学层次为“中国知名大学”。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商志晓

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彦修

党委副书记:向来生

党委常委、副校长:戚万学、于涛、钟读仁、唐波、王少华、王焕斌、张文新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初乐娟

山东师大_山东师范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

山东师范大学标志的主体部分由学校英文名称(ShandongNormalUniversity)首写字母构成。以此三字母作为山师大标志的基本语言符号,信息传达明确、一目了然。同时,以英文字母作为标志构成元素,有很强的国际性、时代感。字母“N”采用鲜明的红色,打破了造型左右对称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变化,规矩而不呆板。三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像一本打开的书。上方红色的烛光形象征着教师教书育人,寓意用知识照亮学生的心灵。烛光形还可看作一个水滴,象征着对学生的培育和知识的传授,以此图形传达出山师大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标志的造型语言采用规整的几何形与饱满的有机形相结合,各种造型因素的构成、组合均严格、规范。以此设计风格表达出学校科学严谨的治学、办校态度。此标志的色彩选用红蓝二色。蓝色代表智慧、深邃,象征学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能力与成就;红色代表热情、生气勃勃,象征着山师大永远充满活力与希望。

校训

博学笃行、弘德明志


校园风景

“弘德”,出自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中卷十(下):“恢弘德教,养廉免耻。”“思弘德化,思弘德教。”《隋书》卷七七《隐逸传》中《徐则传》中有“人能弘德,道不虚行”一语。“弘德”意谓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国。“为政以德”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核心。以德立身、以德立国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基本精神。“德主刑辅”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

“明志”出自三国诸葛亮撰《戒子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明志”意谓表明志向,树立理想。理想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理想远大,目标明确,才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校训把“明志”作为第二条,旨在强调理想,体现着学校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猎取,同时“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阔的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训把“博学”作为第三条,旨在强调学识,体现着学校重视学识渊博,倡导追求新知,激励探索真理。通过广泛学习,达到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基础知识,娴熟的基本技能,文理兼容,百科俱收。

“笃行”与“博学”同一出处。意谓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道德、理想与学识,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都要通过实践去落实。只有具有明确的道德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渊博的学识,才能真正做到“笃行”。校训把“笃行”作为最后一条,旨在强调实践,体现着学校倡导实践理性,注重知行合一。

校歌

校歌为1999年时确定的《山东师范大学校歌》。校歌词作者为原校党委书记宫志峰研究员,曲作者为音乐系教师梁发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6548.html

更多阅读

四川散文诗发展概况 四川养殖概况

四川散文诗发展概况亚男尽管有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举世闻名的惠特曼的《草叶集》和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但一度散文诗几乎到了边缘化。在一些诗人看来散文诗就是小花小草的无病呻吟,或者是小情小调;在题材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概况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本文将以80年代为重点,简单叙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由于中国流行音乐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

就业前景广阔 未来旅游业发展趋于多元化,前景广阔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将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融资授信支持,并积极引进外资旅游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

声明:《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学院概况,山东师范大学-建设与发展》为网友僅剩的余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