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遗址-简介,唐崖土司城遗址-历史文化

唐崖土司城遗址的“镇城之宝”当属皇帝御赐授书的“荆南雄镇”石牌坊。牌坊高6.8米、宽6.3米,四柱矗立,前后为高两米多的石鼓护柱,石鼓前有一对石狮。牌坊系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熹宗皇帝为表彰土司王覃鼎率土家军队为朝廷征战立下显赫战功而赐予的。有证可查的是:明朝天启年间,覃鼎率兵先后奉命征讨重庆地区的樊龙、樊虎、奢崇明、奢社辉,皆胜利而归。明熹宗朱由校因此颁布皇令两道:敕建平西将军“帅府”,兴建功德牌坊一座,并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个大字以示嘉奖。覃鼎因此成了唐崖土司的一代天骄。在他的统治时期,唐崖土司达到了鼎盛阶段。“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雍容华贵,与覃鼎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土司遗址_唐崖土司城遗址 -简介

该遗址始建于元代初期,历时470余年。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57.75万平方米,拥有3街、18巷、36院,


.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存钱库、牢房、书院、靶场、左右营房、御花园、万兽园等设施。自改土归流260余年来,虽几经兵燹,又遭“文革”浩劫,但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是湘、鄂、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司城内外,遍布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有石人、石马、石牌坊等大型石雕,土王墓葬及古墓葬群、夫妻杉、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是比较典型的民族遗址。其内拥有鼎盛时期的唐崖“帅府”,拥有36院、3街、18巷,另外还拥有衙署、大小衙门、牢房、靶场、御花园、书院、存钱库以及官言堂等众多设施,虽然经历过“文革”浩劫,但是街道墙仍然清晰可见,司城内拥有众多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有石马、石牌坊、石人等大型的石雕,还有土王墓葬,夫妻杉以及妃子泉等数十处景点,可以称得上是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了。唐崖土司城在明启初年还进行扩建,内拥有书院、左右营房、花园、官言堂、帅府、跑马场、万兽园等。不仅如此,唐崖土司城内外还修建了大填寺堂、玄武庙、桓侯庙等寺院,且现在的土司城遗址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少数石牌坊了,正面刻有“荆南雄镇”,反面刻有“楚蜀屏翰”,两面还镌有“槐荫送子”、“哪咤闹海”、“土王出巡”、“云吞雨雾”、“渔南耕读”等浮雕图案,且牌楼的正面还刻有唐崖湖畔,还存有石马、石倌两尊。另外,玄武山上还有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为贾鼎宣慰使的夫人亲手所栽的。到现在为止两树已经枝干连理,如同夫妻般恩爱。您赶快到唐崖土司城遗址旅游吧,可以让您了解到更多关于土家民俗文化之真谛。。

土司遗址_唐崖土司城遗址 -历史文化

唐崖土司城始建元至六年(公元1246年),明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填寺堂、桓侯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发的石牌坊,是明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下面刻首“荆南雄镇”,反面刻首“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


.“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倌、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严肃穆。土司城前临唐崖河,后傍玄武山,地势险要,风光独具。特别是玄武山上的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系覃鼎宣慰使的夫人田氏于明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树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立,如夫妻携手,恩恩爱爱。土司墓群处于土司城后山一带,建造别具一格。这里集中地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唐崖土司是元、明至清初时期鄂西“九溪十八峒”著名土司之一,为咸丰四大土司之最。从元朝至正六年(1346)建立,至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废止,历经18代,计389年。土司为唐崖覃氏建立并世袭。唐崖覃氏是铁木真后裔率领的一支蒙古族与当地土著大姓融合演变而来,是鄂西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典型例证。唐崖土司是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以武功著称的土司之一,在巴蜀和荆楚大地形成一定势力,曾触及贵州和云南,先后14次被朝廷征调,多次褒奖,赐建土司王城。
十二世土司覃鼎为鼎盛时期。明天启元至三年(1621 ̄1623),覃鼎率兵征渝城,战水西,生擒樊龙、樊虎,血战奢祟明、奢世辉,屡立战功,升为宣抚使司,行参将事。恩赐皇令四道,赐大坊平西将军,建石牌坊,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字。天启七年(1627)覃鼎死,其妻田氏,才智超群,“相夫教子皆以勇著一时”,“尤喜奉佛”,曾率宫妃百余赴四川峨嵋山朝奉,归来后司城内外大兴土木,修建寺观庙宇,使司城规模空前壮观。
全盛时期的唐崖土司城,占地1500余亩,有3街18巷36院,建有衙署、官言堂、钱库、大小衙门、牢房、月台、书院、跑马场、靶场、左右营房、御花园、万兽园。另传有36箍井、8大寺院。改土归流后,唐崖土司及一些土官纷纷调遣,官房无人住守,年久失修,建筑、房屋毁坏严重。至今街道、墙垣清晰可辨,部分建筑、司城轮廓保存完好。
唐崖土司城位于咸丰县城西北28公里的玄武山麓、唐崖河畔,面背水山,气势恢宏,是武陵山区现存的土家族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遗址。1986年列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收录入《中国名胜辞典》。2005年列为全国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土司城东西长770米,南北宽750米,面积57.75万平方米,分上、中、下3街,自城东始,从城中部不规则地穿城而出。街面以砂岩条石,两侧顺街道走向直铺长条石。巷道上下通连,以石铺道。四周城墙以石砌墙脚,上为土墙,城墙基宽1米左右,残墙高1米左右。
石牌坊石牌坊矗立在城中央,雄伟壮观。明天启三年当朝赐建。前为街道,后为衙院。牌坊以砂石建成仿木结构,筒瓦斗拱建筑,飞檐翘角。牌坊临街正面阴刻“荆南雄镇”大字牌匾。临后衙院一面阴刻“楚蜀屏翰”大字牌匾。牌匾上下坊和侧门坊额面浮雕人物图案,有“土王出巡”、“舜耕南山”、“渔樵耕读”、“云龙吞雾”等。
衙院建筑已毁,现存柱础和以平整石板嵌成的地面。以柱础计算,房屋开间4米,进深6.66米,柱础间距1.64米,柱础圆形,直经0.47米,高0.15米,柱础间以薄条石镶嵌。
石人石马位于城东台地的桓侯庙,(亦称张王庙,1983年毁坏)。俗称公母二马,提腿欲行状,有执辔右人各一侍立马旁。马以整块砂石凿成,奇伟雄壮。左侧石马高2.38米,长2.8米。马缰上阴刻“万历辛亥岁季夏月四日良旦印官田夫人立”。石人高1.9米,着盔甲、佩剑、抱伞,侍立马头旁。右侧石马高2.08米,长2.8米,马缰阴刻“万历辛亥岁季夏月廿四日良旦峒主覃杰同男覃文仲修立。”石人头损毁,残身高1.6米,着盔甲侍立马旁。1979年省政府拨款新修罩马亭。
土司墓葬群址东北角高坡上,有并列两座明代墓葬,一为土司王墓,一为覃鼎夫人田氏墓,占地400平方米。土司王墓墓室4间,石门洞开,内无葬物。墓前为“八”字形祭台,前端各立一小兽,两侧饰以精雕麒麟,高约1米。田氏夫人墓在土司王墓左侧。碑面中刻“明显妣诰封武略将军覃太夫人田氏之墓”,前记“孝男印官覃宗尧记”,后题“皇明崇祯岁庚午季夏吉旦立”。
武略将军覃鼎墓石砌土堆,长3米,宽2米,高1.2米,墓前立一门柜形石碑,刻“武略将军覃公讳鼎之墓”,上款“庚午岁季春吉旦”,下款“孝男覃宗尧”。
覃鼎墓南六七米处,有同时期,同型制,同等级的将军墓5座,多无碑记。另土司城背后玄武山丛林中,存有多座同格局的墓葬群,其中1座为江陵人张云松之墓。

土司遗址_唐崖土司城遗址 -两个人的“皇城”

沿着山间平坦的砂岩石径行走,如果没有人提醒你,这就是三四百年前唐崖土司城的街道,你一定不会想到自己正行走在一座古城池里。左右环顾,但见青山环抱,绿水缠绕,农舍庄稼,炊烟缭绕,哪有什么城郭的痕迹?然而,这里真真切切就是唐崖土司城的遗址。唐崖土司城距咸丰县城西北30公里,始建于元末,至今已有663年。曾有一位新华社记者将它描述为“比北京紫禁城还要大的土司王城”,也有学者把它定位为“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城遗址”。鼎盛时期的唐崖土司城,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占地100余公顷,的确比故宫(紫禁城)的占地面积(72公顷)还大。但用“保存最完好”来介绍唐崖土司城遗址并不妥当,毕竟当年的“三街十八巷”如今只能依稀可辨,而史料上所述的衙署、官言堂、钱库、书院、跑马场、靶场、左右营房、御花园、教堂场、牢房、月台、万兽园以及8大寺院、36箍井等等,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一点踪影的了。尽管如此,只要你到了咸丰县尖山乡的唐崖土司城遗址,亲手抚摸石人石马石牌坊,用心瞻仰土王陵墓夫妻杉,这些历经岁月磨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至今依然闪烁着清幽的年轮之光,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作为国务院核定的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崖土司城遗址的“镇城之宝”当属皇帝御赐修建并授书的“荆南雄镇”石牌坊。牌坊高6.8米、宽6.3米,四柱矗立,前后为高两米多的石鼓护柱,石鼓前有一对石狮。此牌坊系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熹宗皇帝为表彰土王覃鼎率土家军队为朝廷征战立下显赫战功而赐予的。有证可查的是:明朝天启年间,覃鼎率兵先后奉命征讨重庆地区的樊龙、樊虎、奢崇明、奢社辉,皆胜利而归。明熹宗朱由校因此颁布皇令两道:敕建平西将军“帅府”,兴建功德牌坊一座,并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个大字以示嘉奖。覃鼎因此成为唐崖土司的一代天骄。在他的统治时期,唐崖土司达到了鼎盛阶段。“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雍容华贵,与覃鼎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细观石牌坊的正反两面,可见上面刻有“土王出巡”、“渔樵耕读”、“云吞雨雾”、“哪吒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既体现了中原文化的渗透影响,又保留着土家文化固有的特色,反映出汉文化与巴文化的完美结合。
土司城遗址的东面,是绿波荡漾的唐崖河,河畔建有桓侯庙(张飞庙)。实际上,真正的桓侯庙早已坍毁,如今所谓的桓侯庙其实只是1979年由省政府拨款修建的一个“罩马亭”,但它仍不失为唐崖土司城遗址中的又一精华。桓侯庙本是供奉张飞的地方,当地的百姓至今仍有到此祭拜的习俗(尽管没有了庙宇,也没有了张飞的神像),这与当地悠久的生猪饲养传统有关。因张飞的出身系一介屠夫,把他请到唐崖河畔镇守司城,驱除猪瘟,保佑畜业兴旺,实在是土王覃鼎的明智之举。但后来为什么一对石人石马取代张飞成了桓侯庙的主角,实在让人有些费猜疑。但可以肯定的是,由土王覃鼎之妻田氏亲自策划打造的这对石人石马从一开始就进驻了桓侯庙。清咸丰岁贡熊飞在《过唐崖谒张桓侯庙》的诗中写道:“崖疆已改新周索,石马如腾古阆州。国士有风威不猛,千秋庙貌枕江流。”这里就提到了庙内的石马,也描写了倒影于唐崖河中的桓侯庙,虽楼宇凄凉,却不失壮观。石人石马如今基本保存完好(只可惜其中一石人的头已不知去向),相传是土王覃鼎的妻子田氏为纪念其夫的卓著战功而塑造的。石马系“公母二马”,肥壮却不算高大,二马提腿欲行,左右各有一名执辔的石人侍立马旁。其石马“傥权奇,势如腾骧”;石人“执辔其旁,如控驭状”,栩栩如生,显示了土家族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为什么要雕刻一对石人石马来表达对夫君的敬意?为什么要把这对石人石马安置在张桓侯庙中?答案似乎难以找到,但我们可以想象当初的盛况:覃鼎与田氏分别骑坐在这公母二马之上,那种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显露无遗,难怪当地人一直称土王为“土皇帝”。
在如今的唐崖司村,当地人均称土司城为“皇城”,称土王的陵墓为“皇坟”。漫步整个土司城遗址,总会有两个人的身影闪现在这旧址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就是土王覃鼎和他的妻子田氏。可以说,现存的唐崖土司城遗址,其实就是这两个人的“皇城”。
在土司城遗址北面高地上,有一座土王陵墓,是遗址内保存最完好的土王陵墓,堪称全国土司陵的唯一。这应该是覃鼎的陵墓,但却没有墓碑说明(唐崖土司的历代土司王,都没有在墓碑上刻下姓名)。它的建筑气势不凡,全是选用当地上等的石料建造,像是一所仿木结构的行宫,带有雕刻的小格窗、屋檐、筒瓦及可以开合的石门,上面还雕刻着花纹图案,昭示着墓主人的显赫地位,也显示了当时土家工匠精湛的工艺水平。
不敢在墓碑上留名,最直接的原因是害怕后人盗墓。据说覃鼎生前修了48座墓,死后又用了48口一模一样的棺材,按同一规模和葬祭仪式,在同一时间出殡,以混淆视听。然而覃鼎之妻田氏的陵墓却是立了石碑和牌坊的,石碑上镌刻着“明显妣诰封武略将军覃太夫人田氏之墓”。或许是缘于田氏在唐崖司圣母般的地位,或许是缘于对母亲人格魅力的一种自信,覃氏之子毅然将母亲的墓碑昭然明示,想必也是为了让世人膜拜敬奉。
如果说覃鼎的军功是由功德牌坊来彰显的,田氏的贤良则是通过世代子民的口碑相传的。田氏是龙潭安抚使的女儿,才智超群,精明能干,乃女中之佼佼者。当年唐崖覃氏土司与龙潭田氏土司之间常年为争夺地盘而兵戎相见。为了平息战乱,龙潭安抚使提出“和亲”之策,于是其女田氏作为和平大使,与唐崖宣抚使覃鼎结为夫妇。土司之间的战争也因此偃旗息鼓。
田氏是一位难得的开明女子。在与外界的接触之中,田氏看到了汉人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一次去峨眉山朝圣的时候,她专门派人在成都等地学习当地汉人养猪、种桑、养蚕、刺绣等技术,回来后传授给当地百姓土民。唐崖司一带养猪的传统就此流传下来。如今,唐崖司所在地的尖山乡已是全省闻名的“仔猪第一乡”。田氏在土司内务管理上,也有其独到之处。覃鼎去世后,其子宗尧即位,颇行不道,田氏绳之以礼法,并亲自主持了一段时间的政务。在这段时间里,“内则地方安谧,外则转输无乏”。后来,田氏将王位传给了覃鼎的侄子覃宗禹。这是唐崖土司史上子袭父位的一个例外,它反映了田氏的远见卓识和公正无私。
.
玄武山上,生长着一对苍翠挺拔的水杉树,相传系覃鼎、田氏于明朝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已有380余年。其树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如夫妻携手,相亲相爱,因此被后人称为“夫妻杉”。夫妻杉成了唐崖土司王朝夫荣妻贵的象征,也反映出覃鼎、田氏彼此间的互敬互爱。而在唐崖司村北面有一“妃子泉”,传说覃鼎的宫妃们常常到此浣洗沐浴。难道覃鼎真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不得而知。我们看到的只有眼前这参天挺拔的夫妻杉,每一阵清风掠过,讲述的都是一代土司枭雄覃鼎与夫人田氏的忠贞爱情故事。它让我们相信,覃鼎、田氏这一对土王夫妻有着浪漫而笃深的感情生活。唐崖土司城遗址像一幅陈年的历史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的只是几个蒙太奇式的故事片段,我们只能凭借想象的翅膀去俯瞰唐崖土司鼎盛时期的辉煌。然而唐崖土司的历史,其实是几经兴衰沉浮的:元建制时,功授宣慰使司;明洪武四年,因“过”降为长官司;永乐二年升授宣抚司,并颁授活龙、菖蒲二副司;天启年间复为宣慰司;清康熙十八年又降为长官司,直到改土归流。历代土司对所辖的土民,“杀人不请旨”,可以任施酷刑。纵使覃鼎时期的繁荣,也抹不去百姓土民的痛苦。
唐崖土司城遗址内的重要文物虽然都打上了覃鼎、田氏夫妇的烙印,但唐崖土司自元至正六年(1346年)首位土司首领覃启处送镇守唐崖始,世袭王位,延续了18代,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设咸丰县时结束,历时共389年。道光年间咸丰县拔贡冯永旭有《唐崖司》一诗,记载了唐崖土司城的没落:“烟树苍茫望里分,当年歌鼓寂无闻。惟留废苑埋芳草,但见空山走白云。古木寒鸦元武寺,斜阳衰柳土司坟。千秋凭吊情何极,况听哀猿又叫群。”从冯诗中可以看到,改土归流之后,唐崖土司城便已被废弃,变成了一座荒城。然而区区一个蛮夷土司,它曾经拥有的旺盛生命力,与中国封建主流社会所形成的“一国两制”,是值得注意的政治现象,更是值得思索的文化现象。走进唐崖土司城遗址,不仅可以引发悠远的怀古之情,也能沿着三街十八巷的幽幽石径,走进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另类王朝。

土司遗址_唐崖土司城遗址 -旅游景点


夫妻杉
玄武山上的一对苍翠挺拔的夫妻杉,相传系覃鼎宣慰使的夫人田氏于明天启年间亲手所栽。至今,树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立,如夫妻携手,恩恩爱爱。土司墓群处于土司城后山一带,建造别具一格。这里集中地体现了土家民俗文化。
唐崖土司王城,明清时际鼎盛,号称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机构设置颇具完整,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金库,牢房、阅台、书院、靶场、左右营房、箭道、御花园、万兽园等。田氏夫人由喜奉佛,自朝奉峨嵋山归来后,在司城内建造大寺堂、玄武寺、张飞届,使司城更为壮观。
土司城
在山水秀丽的唐崖河西岸玄武山麓,土司城帅府内,布设机构颇完整,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牢房、阅台书院、靶场、万兽园等。唐崖土司曾是尖山、活龙、二仙岩、清坪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土司城内有三个主要景点:石牌坊、石人石马、土司王墓。
石牌坊
是全石仿木结构,亭阁式斗拱建筑,飞檐翘角。明朝天启年间,土王覃鼎奉调出征,功勋卓著。朝廷赐建的功德牌坊,正面书“荆南雄镇”,背面书“楚蜀屏翰”,正反面还有“土王巡游”、“渔樵耕读”、“云吞雨雾”、“哪吒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大门上两角有象鼻对峙,两侧基石柱各有撑鼓,石柱两侧配有石狮,典雅庄重,古朴壮观,至今保存完好。有关专家认为,在整个武陵土家地区所存石牌坊中,此牌坊堪称第一,置于全国所有明代石坊中,也毫不逊色。

土司遗址_唐崖土司城遗址 -相关词条

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遗址-简介,唐崖土司城遗址-历史文化

连珠塔 黄金洞龙麟宫文昌祠土王城遗址腾龙洞

土司遗址_唐崖土司城遗址 -参考资料

http://www.aroundcn.com/Destinations/hubei_list/113605705.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6699.html

更多阅读

珠三角之旅第八站:江门市新会区(崖山之战遗址和梁启超故居

22日傍晚,从珠海向近100公里外的江门市开去。将近开了两个小时,到达崖山宋元海战旅游文化公园旁的饭店吃了晚饭,天色不早。直接去所在地新会区的古井镇歇息。新会,古称冈州,位于中国南部沿岸,珠江三角洲中西部,西江、潭江的会合处,东部与中

蒲城唐穆宗光陵 刺客列传陵光

标签:蒲城古迹唐十八陵唐光陵唐穆宗分类: 陕西今天的早餐是陕西著名的“葫芦头”,奇怪!怎么没有葫芦唐代第十二任皇帝唐穆宗李恒(795—824年)陵墓,位于蒲城县北13公里辛子坡村北的尧山,海拔1091米。光陵石刻相比桥陵、泰陵,已显

大明宫遗址公园运营模式 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

绿维创景看大明宫遗址公园运营模式作者:王小莉 衣玮 林峰 来源:绿维创景遗址旅游开发收入模式中,综合了传统观赏旅游收入模式、体验式观赏旅游收入模式、休闲旅游收入模式、区域开发收入模式以及房地产收入模式,包括门票收入、休闲收入

+盘点全国各地12处著名的土司遗址组图 海龙屯土司遗址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上官云)当地时间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遗址在内的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水西安氏彝族土司则窝则溪遗址探证 彝族土司的那些岁月

水西安氏彝族土司则窝则溪遗址探证文/索卓索玛水西安氏自蜀汉后主建兴三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世长水西1474年。最终,清康熙三年(1664年)那场惊动全国的“吴王剿水西”战火,使得这个家族以及这个家族历史有关的一切历史文化遗存,在平西亲

声明:《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遗址-简介,唐崖土司城遗址-历史文化》为网友坚强的爱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