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贼先擒王 三十六计 擒贼先擒王(第十八计)

擒贼先擒王 三十六计 擒贼先擒王(第十八计)

擒贼先擒王(第十八计) 未知作者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原典】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①。

【注释】
①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经.坤》卦。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为纯阴之卦。引本卦上六,《象辞》:“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是说即使强龙争斗在田野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顿的绝境。比喻战斗中擒贼擒王谋略的威力。

【按语】
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攻之亏也。舍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图辨旌旗,而当察其阵中之首动。昔张巡与尹子奇战,直冲敌营,至子奇麾下,营中大乱,斩贼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迎欲射子奇而不识,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中其左目,几获之,子奇乃收军退还。

【故事】
西门豹治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6876.html

更多阅读

大宅门之三十六计 福福鼠之三十六计全集

昨天无聊,无意中在IPTV中在安徽卫视中看到了《大宅门》。其实之前断断续续看了不少,但却从来没完整看过,这下难得有了机会,就从第一集大约看了10多集吧。不得不说,《大宅门》的确是国内连续剧中不多的精品,而前面十多集中白二奶奶盘回被别

三十六计活用之四·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的故事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谋略兵书之一,集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兵家广为援用。其中不少计名至今仍广为吟诵,妇孺皆知,用途达于社会、军事、人生各个层面,为其它兵书所望尘莫及。熟谙三十六计者,即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

三十六计之八:暗度陈仓 (敌战计) 三十六计敌战计

三十六计之八:暗度陈仓暗渡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1. 成语解释暗渡陈仓(1) 渡:越过。

三十六计,都是阴谋诡计 邓小平的阴谋诡计

提起三十六计,很多国人都引以为自豪。为什么要自豪,估计没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通常的说法,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祖先留下的好东西,子孙后代当然应该自豪,就像四大发明一样。三十六计分为六个组成部分,分别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

声明:《擒贼先擒王 三十六计 擒贼先擒王(第十八计)》为网友我亦王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