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帆远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刘长卿

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赏析
这是首送别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别。渐渐地,看不见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鸟在飞着,不知它们要飞往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朋友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伫立,想象着友人即将游五湖的情景。就这样离别了,不知有谁知道诗人对朋友的悠悠相思。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恨,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爵里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别后更谁相伴?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长江一帆远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7578.html

更多阅读

日落长江里 日落长沙秋色远下一句

日落长沙秋色远下一句日落长沙秋色远的下一句是不知何处吊湘君。此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第二首。它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全诗如下:【其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

长江一帆远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刘长卿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赏析这是首送别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友人已乘舟向烟

400字作文四年级上册 小学生四年级下册作文大全

篇一:太原落日以前,总认为日出才是最好看的,偶然的一次观察,发现太原的落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也许是这几天刚下了以场雨的缘故,今天的天格外的蓝。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那白云像棉花一样软,在天空中漂浮,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

一个美丽的约定作文 一个美丽的约定作文5篇

篇一:一个美丽的约定风拉着秋的裙角摇摇摆摆地跑了过来,我回头那一刹那,树叶争先恐后的落着,接着就一个一个的无力的躺了下来,然后将最后一抹悲凉吻进枯损的枝干心头深处。我把枯黄的叶子拾起,细数脉络,犹如给我的青春把脉.我闭眼深呼一口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歌词串词朗诵词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歌词串词朗诵词朋友们,站在窗前默默遥望远方,只见一轮红红的落日,温馨满园,我们仿佛看见老人们青春活力的昨天,是那样多姿多彩、光华照人。在那片属于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他们耕耘播种。岁月早已淹没昔日的足迹,但他们

声明:《长江一帆远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为网友故人何必念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