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居沂河、沭河上游。东邻莒县,西与沂源、蒙阴交界,南与沂南毗连,北与安丘、临朐接壤。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总人口113.2万人(2012年)。县政府驻沂城街道。 2014年6月12日,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成为山东省首个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同年7月,临沂沂水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yishui_沂水县 -简介
沂水县
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沂河上游东岸。总面积2434.8平方千米。总人口111万人(2007年末)。全县辖1个街道、12个镇、6个乡:沂城街道、马站镇、高桥镇、许家湖镇、黄山铺镇、姚店子镇、诸葛镇、崔家峪镇、四十里堡镇、杨庄镇、夏蔚镇、沙沟镇、高庄镇、道托乡、圈里乡、龙家圈乡、泉庄乡、富官庄乡、院东头乡。共有121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沂城街道。
境内为低山丘陵区。以山崮著名,素有“蒙阴、沂水七十二崮”之称。山脉多为沂山、蒙山余脉。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62.5%。南部为冲积平原。沂河、沭河为常年性河流,自西北而南、东南流经县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3.7℃,年均降水量900毫米左右。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种主要有砂金、脉金、褐铁矿、钛铁矿、高岭土、白钨矿、磷钇矿等。
泰(安)薛(家岛)、石(臼所)兖(州)公路横穿东西,羊(角沟)临(沂)、博(山)沂(水)公路纵贯西北。古迹有旧石器、新石器、“姑子顶”大汶口文化和“薛王台”龙山文化、齐长城、汉墓群等多处遗址。革命纪念地有沂水(跋山)革命烈士陵园、中共山东分局驻王庄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云头峪村)旧址、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旧址等。
yishui_沂水县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
根据史书记载,沂水县的境域,在夏朝公元前21―16世纪,其北境、东境入青州,其南境入徐州。
商朝,沂水地属人方。
西周,沂水地属鲁国。
春秋,沂水地为郓。莒鲁之争后入齐。
战国,沂水地为盖。
秦朝,沂水地属琅琊郡莒县。
西汉,沂水地,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
东汉,废城阳国,沂水地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两县升为郡。
三国,沂水地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
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公元297年(元康七年)又分东莞置东安郡。自永嘉以后(东晋),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公元327年(咸和二年)至公元409年(义熙五年),沂水地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
南北朝时,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隋朝,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公元596年(开皇十六年)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末,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沿用至今。
唐朝,公元622年(武德五年),沂地属莒州,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今临沂)。
五代十国时期,沂水地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
宋朝(北宋),沂水县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
金朝,公元1126年(金太宗天会四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占领,县属山东东路莒州。
元朝,1234年元灭金,沂地此时归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沂水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
明朝,明初因之。1376年(洪武九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
清朝,清初因之。1730年(雍正八年)改属莒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沂州府。
民国时期沂水县地图
民国时期,1913年废府设道,沂水县属岱南道。1915年改属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琊道。1928年裁道,属山东省。1936年2月,设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沂水县属之。1939年6月,日本侵略军第二次侵犯沂境,占据沂水城,沂水沦陷。1940年3月,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由中共山东分局直接领导。1941年2月,属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鲁中区沂蒙专署。1940年以后,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原沂水县境除中部改为沂中县外,西南部划为沂南县,南部划为沂临边联县,东南部划为沂东县,东北部划为莒沂边县,北部划为沂北县,西北部划为沂源县,而后又几经分合,归属不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沂水、莒沂县仍属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政公署沂蒙专署。1950年5月11日,属山东省人民政府沂水专署。1953年8月,沂水专署撤销,并入临沂专署,莒沂县撤销,9个区归沂水县,沂水县属临沂专署。1967年,县改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临沂行政公署,1995年4月21日,临沂行政公署撤销,建立临沂市(地级市),县仍属之。
1994年9月7日,撤销黄山铺乡、许家湖乡,设立黄山铺镇、许家湖镇。
1995年12月29日,撤销高庄乡,设立高庄镇。
1997年12月26日,撤销武家洼乡,设立武家洼镇(鲁政函民字【1997】48号)。
1998年12月23日,撤销王庄乡,设立王庄镇(鲁政函民字【1998】41号)。
2007年沂水县行政区划图
2000年,沂水县辖15个镇、16个乡。总人口1057758人,各乡镇人口: 沂水镇 131868 马站镇 62607 高桥镇 55823 许家湖镇 53456 黄山铺镇 46640 姚店子镇 41548 诸葛镇 35095 崔家峪镇 30981 四十里堡镇 30989 杨庄镇 27098 夏蔚镇 25434 沙沟镇 24258 高庄镇 30617 王庄镇 25518 武家洼镇 30679 道托乡 36531 圈里乡 34578龙家圈乡38421善疃乡31452 泉庄乡 31828 富官庄乡 29911三十里堡乡30557 院东头乡 27093泮池乡22288袁家庄乡22122新民官庄乡19369柴山乡18409王家庄子乡17188东于沟乡17092下古村乡 15447何家庄子乡1286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销武家洼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沂水镇;撤销善疃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杨庄镇;撤销何家庄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富官庄乡;撤销三十里堡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四十里堡镇;撤销新民官庄乡、下古村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诸葛镇;撤销东于沟乡、泮池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沙沟镇;撤销柴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龙家圈乡;撤销王庄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夏蔚镇;撤销王家庄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高庄镇;撤销袁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许家湖镇(鲁政函民字【2000】90号)。即沂水县由15个镇、16个乡调整为13个镇、6个乡:沂水镇(武家洼镇)、四十里堡镇(三十里铺乡)、高桥镇、杨庄镇(善疃乡)、崔家峪镇、姚店子镇、许家湖镇(袁家庄乡)、黄山铺镇、高庄镇(王家庄子乡)、道托乡、富官庄乡(何家庄子乡)、马站镇、沙沟镇(泮池乡、东于沟乡)、泉庄乡、院东头乡、龙家圈乡(柴山乡)、诸葛镇(新民官庄乡、下古村乡)、夏蔚镇(王庄镇)、圈里乡。(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yishui_沂水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4年9月7日,撤销黄山铺乡、许家湖乡,设立黄山铺镇、许家湖镇。
1995年12月29日,撤销高庄乡,设立高庄镇。
1997年12月26日,撤销武家洼乡,设立武家洼镇。
1998年12月23日,撤销王庄乡,设立王庄镇。
2000年沂水县辖15个镇16个乡。
2000年12月29日,沂水县由15个镇、16个乡调整为13个镇、6个乡。
2010年11月25日,撤销龙家圈乡,设立龙家圈镇;撤销富官庄乡,设立富官庄镇;撤销道托乡,设立道托镇;撤销泉庄乡,设立泉庄镇;撤销院东头乡,设立院东头镇。
2011年8月,许家湖镇和姚店子镇进行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许家湖镇。
2012年9月19日,撤销沂水镇设立沂城街道办事处。
2012年10月,沂水县有1554个自然村,1040个村民委员会,2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当前区划
截至2014年,沂水县辖1个街道、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有1554个自然村,1040个村民委员会,2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辖区包括沂水镇、马站镇、道托镇、高桥镇、杨庄镇、富官庄镇、沙沟镇、诸葛镇、龙家圈镇、黄山铺镇、崔家峪镇、夏蔚镇、高庄镇、泉庄镇、院东头镇、许家湖镇、四十里堡镇17个镇,圈里乡1个乡,沂城1个街道办事处。
yishui_沂水县 -地理环境
地貌
沂水县为低山丘陵区,西部、北部为低山区;东部、东北部为丘陵;中部、南部为平原。最高点为县境北部的沂山南侧的泰薄顶山,海拔916.1米。最低点为县境东北部的朱双村东,海拔101.1米。全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土壤
沂水县土壤共有3个土类,11个亚类,17个土属,67个土种。以棕壤土类为主。
棕壤(A)土类:面积1454677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7.7%。其分布除王庄、王家庄子两乡无棕壤外,其余29个乡镇均有分布,但大部分集中在沂河以东的花岗岩、片麻岩等酸性岩类风化物上,少数分布在砂岩、页岩、正长岩等风化物上。棕壤土类在全县有4个亚类,7个土属,26个土种。
棕壤性土(Aa)亚类:面积1145842亩,占全县棕壤土类面积78.77%,多分布在低山丘陵中上部,俗称“岭砂土”、“白砂地”、“马牙砂土”等。其特征是:土壤剖面发育不完全;土层薄;土体内粗砂、砾石多;养分含量低,保水性差;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贫乏。
气候
沂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度62.4%,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燥,易发生春旱;夏季高温高湿,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常有秋旱;冬季干冷,雨雪稀少。
沂水县四季气候的特征:早春,由于受蒙古较强高压势力的影响,气候回升迟缓;晚春,由于暖空气势力的不断增强,气温回升快,且多西南风,干燥少雨,常出现旱灾,影响春播。多年平均春季降水量为111.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4.5%,为冬季降水量的3.8倍。夏季。雨热同步,雨量集中。夏季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旱、涝、大风和冰雹。秋季温度陡降,降水显著减少,秋高气爽,利于秋收。晚秋也常有霜冻发生。冬季严寒少雨雪,以干冷型天气为主,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为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为-2.8℃。多年平均降水量29.0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8%。
水文
沂水县有大小河溪622条。沂河为山东省第一大河,也是县内过境最大河流。发源于沂源县鲁山南麓,在下河村东南入沂水县境。向东南流,经泉庄、新民官庄乡,流程14公里入跋山水库。出库后折向南流,流经柴山、武家洼、龙家圈、沂水、许家湖、袁家庄、姚店子7个乡镇的边沿地区,流程35公里,在邵家宅村南入沂南县境,再经临沂、苍山、郯城等县市入江苏省,在灌云县燕尾港入黄海,全长574公里。在沂水县境内河段长56公里,河床最宽处1200米,平均宽670米,流域面积1437.7平方公里。沭河为县内第二条大河,发源于沂山南侧泰薄顶,全长400余公里,沂水县境内流程51.3公里,流域面积747.6平方公里。浯河潍河支流。发源于圈里乡太平山,浯河在沂水县境内长23.1公里,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漫流河、林头河和圈里河。
yishui_沂水县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
沂水县降水量较为充沛,年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年均产水量19.42亿立方米。由于县内地貌的差异,地表径流量幅度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径流深在300-500毫米之间(变差系数CV=0.53Cs=2CV)。多年平均径流量7.35亿立方米。客水入境径流量为3.604亿立方米。自1952年以来,县内修建了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47座,塘坝1494座,尚有两座拦河坝,蓄水总量7.23亿立方米。此外,有大、小河流622条,汪塘水面4000余亩。
地下水
沂水县地下水资源总储量5.12亿立方米,总储量模数0.0021亿立方米/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