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公安局档案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旷野无人――一个

深圳作家李兰妮的新作《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刚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付梓出版,这部43万字的长篇自传体纪实散文记录的正是她治疗抑郁症的过程和心灵感受。这是一部独特的文本,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到形式。李兰妮以既是患者又是作家的双重身份,著就了这部旷世奇书,记者就此与李兰妮展开了对话。虽曾旷野无人,但她誓要走出抑郁,正如她在该书前言中所写:旷野无路。往光亮处看啊,你将走过死荫的幽谷。

旷野无人_《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内容简介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这是一本关于自我疗救的书,写给那些病人、穷人和孤独的人。抑郁是一种时代病。本书真实地呈现了抑郁症的病状和治疗过程,以及生理、心理和家庭、社会、文化的成因,给予那些饱受抑郁症的人们提供实在的帮助。

精神病患者公安局档案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旷野无人――一个


旷野无人_《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作者访谈

问:书的主体记录了你进行认知疗法的过程。

李兰妮:我2003年4月开始吃药,5月份的时候症状减轻了。抑郁症的一个表现,就是我在现实中很混沌、很恍惚,常常会做白日梦。周围的人和东西,我以为不存在,发生的事我也会经常记不住。比如我刚刚吃完药,过了一分钟我就忘记我有没有吃。刷牙也是,有时候是我这次刷牙的感觉与上次的感觉在某一点上相通了,我才会想起我已经刷过了。

但是梦境很清晰,包括梦里面人的脸,我和他们的对话,都很清楚。这些人生活中我可能从来没见过,像从另一个世界和我相遇。幻觉、幻象、幻听……这些时刻干扰着我,没办法。后来我试着写“认知日记”。我把它写出来,它就不会干扰我了。

“认知日记”的好处就是,把一天中无论多小的事情、高兴的不高兴的都记下来,就会变得清醒一些。我既不看电视也不看书,音乐也不听,但为了自救,我只好坚持写下来。

问:普通人看这本书的时候会不会越看越抑郁?

李兰妮:不会。伊丽莎白・斯瓦多说过,“阅读关于别人的抑郁经历能够帮助你减轻抑郁”。这帮助我正视抑郁症是怎么回事,告诉我原来别人也这么抑郁,我这个病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旷野无人》的名字有好几种含义。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抑郁病人就像在旷野似的,没有亮光,也没有人。他看不到一个人,就感觉只有他自己,很孤单、很恐怖。但是你读别人的经历时就会发现有很多人都抑郁,它是一个很常见的病。如果你是中度可以想办法减轻,就算是重度患者也可以争取“不死”。

问:你觉得这本书写出了你想说的吗?

李兰妮:其实我想说的很多很多,这本书只是我想表达的十分之一。第一是因为写的时候我抑郁得没法写下去。第二,有些痛涉及到我的家族,我必须顾及某种反应。我最欣赏《圣经》里的一句话:“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我在书里面重复了两次,这是我灵魂中的东西。贺绍俊建议我说,没写的那些以后可以作为小说的素材等等,后来我给他回复了一条短信说,这是我的绝唱。我说我完成这个,我可以走了。我那个时候就有强烈的可以走了的感觉。

田惠平来深圳的时候跟我说,“李兰妮,我支持你死!你如果太痛苦,你就走,我祝福你!”我说,“目前为止,只有你一个人、一个朋友理解我已经痛苦到了极致了。这是祝福啊。”田惠平对我说,她看这本书最大的启示就是颠覆了她对死亡的看法。她说她现在对死亡已经可以接受了。中国人对死亡都有畏惧,大家都那么怕死,那么不敢去正视死亡。

旷野无人_《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作者简介


李兰妮

李兰妮,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深圳市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澳门岁月》等,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庄重文文学奖”。

旷野无人_《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创作经历

“我写到后面三分之一的时候已经疯狂了,不断地自残,不断地抽自己的血,站在雨夜16楼的天台上,我那个时候很明白为什么抑郁症病人不能发出声音来……”李兰妮说,她很想写好《旷野无人》,自救救人。但是自己重新抑郁复发,几乎写不完。她觉得自己不行了,很多后事都交代了。“我那天突然的,半小时之前好好的,突然有这种幻觉的声音:其实你不用到16楼去跳(因为我住12楼),只要几秒钟,只要几秒钟,推开窗户跳就行了。地面上的井盖像是张着嘴对我笑:跳下来啊!那个时候我觉得,我要警惕!”

然而她还是坚强地完成了这部作品――中国第一部由抑郁症病人自己写下的病状报告,第一部详细记录抑郁症患者精神历程的《旷野无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她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读者完成了一次关于抑郁症的启蒙教育,而且唤起人们对精神生存和精神健康的关注。此前,《上海文学》特辟“旷野心路”专栏,每月连载李兰妮的《一个癌症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记述她的亲身经历与感悟。李兰妮还登坛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现身说法。这患癌症20年、患抑郁症5年的优秀作家,用事实向世界证明:“在我的精神中,生命的灵和死亡的灵还在继续征战,我想告诉世人是能够走出来的。”

旷野无人_《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作者谈病


李兰妮

李兰妮从不忌讳对人说自己的病,无论是她的癌症,还是她的抑郁症,人真实得如她《旷野无人》中的文字,没有一丝的虚伪与矫饰。她说:“我连死都不怕,更何惧真实。”

李兰妮1988年就罹患癌症,历经三次手术和五次化疗,而从2003年4月至今,她一直要服用抗抑郁药。抑郁症爆发时,她几乎失去与人交往的能力,不能听电话,不能出门;她曾经一站在阳台上,就想着像蝴蝶那样飞起来;她曾经一次次地拿着瑞士军刀,朝自己脖子上的血管比划;死亡曾深深地诱惑着她――“我不知多少次想杀死李兰妮,活着比死更艰难。”李兰妮说。

可是,作为一个作家,作为一个人,她认为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不是你一个人在受难,不是你一个人在害怕。活着,的确很难。但是,坚持活下去也许就是你的使命。我希望有一天,当一个抑郁症病人感到无助时,他(她)会遇到《旷野无人》这本书。”于是,写作时,她不得不常常钻到沙发底下舒缓神经;她不得不一次次拿针管抽出自己的血寻求冷静;她恨不得狠狠击打自己的头。“我就不死!我就不死!我要写。”

旷野无人_《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作品评价

对这部书,笔者的评价有五:

1、这是身为抑郁症和癌症患者、又幸好是作家的李兰妮,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部大书。

2、这是一部记述作者与抑郁症对抗的亲身经历的奇书。

3、这是一部把抑郁症危机亮相到大庭广众面前,大声疾呼严重关注的佳作。

4、这是一部世界性的书,代表了中国在对抗抑郁症方面上升的水平。

5、这是一部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作出贡献的价值之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70103/139879.html

更多阅读

神经病人思维广 精神病患者的特征

神经病人思维广这几日精编小说,直把人整得脑细胞大量死亡。却说小说简介之狂想,却把偶乐了个半死。精编影视剧本《如意》,没看过此剧,但知道是芒果台放的,老妹对其评价很低,看了小说,也觉平淡无奇。死了N多脑细胞,无限YY,才将内容润色加工

郑渊洁是精神病患者 大雄是个精神病患者

我五十六岁,有北京户籍,是北京市民。我有户口本和身份证。可是我从来没有过选民证。正值开人大会,我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只有三种人不给选民证:1、未满十八周岁;2、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3、精神病患者。

声明:《精神病患者公安局档案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 《旷野无人――一个》为网友男人味十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