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核镇位于番禺区的西部,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全镇占地面积74.48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5万多人,外来人口6万多人,共管辖23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和2个农场。这里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全镇河涌交错,水陆交通便捷。容奇水道、沙湾水道环绕西北,广珠东线由镇前经过,北斗大桥连接着该镇和市西线公路,公路直通深圳、珠海、广州,其中距市桥7公里,相距深圳90公里,距珠海80公里,距广州32公里。同时,榄核镇是贯通穗港澳的交通枢纽,相距南沙港(国家一级港口)、莲花山港仅30分钟车程,到顺德港,5分钟即可直达。
乌榄核_榄核镇 -概述
规划图榄核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西部,距市桥镇城区7公里,水陆交通方便。容奇水道、沙湾水道环绕西北,广珠东线由镇前经过,公路直通深圳、珠海、广州,分别为90、80、32公里。随着连接榄核镇和区西线公路的北斗大桥正式通车,交通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由榄核镇到南沙港、莲花山港和顺德容奇港仅在30分钟车程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榄核镇投资环境日趋完善,一、二、三产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共有工商企业1000多家。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大、产品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落户榄核,主要新产品有玩具、模具、珠宝、摩托车、电子、制鞋、汽配、饲料、彩印、木业、铝塑复合管、陶瓷、机械等。榄核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乡”之称,是拓展农业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理想之地。
镇内基础设施完备,投资环境优越。电力、自来水充裕,通讯方便快捷;行政、公安、工商、税务、金融、国土、城建、保险、教育、卫生等机构健全,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的“一条龙”服务。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曾多次前来考察,对榄核的软、硬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都给予较高评价。
镇域面积45平方米公里,常住人口28509人,外来人口23000人。相传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渔民到此开采蚝壳,把废土弃于滩涂上,经涨退潮水的搬运堆积,在滩涂上分布出一堆堆榄核形,故名。榄核镇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现辖13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2个农场。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工业总产值3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农业总产值2.6亿元;外贸出口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实现财政收入6628亿元。农村人均收入7319元;税收总额9988万元,同比增长18.1%。
乌榄核_榄核镇 -地理气候
境内唯一的小丘――甘岗,海拔22米,其余都是三角洲平原。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呈树枝状分布,镇北界是沙湾水道,西界是潭洲水道,境内流注榄核河和浅海水道,把镇分成甘岗片、四六村联围和榄核片,水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因地势较低,洪涝威胁较大,但磨碟头防洪水闸建成和主要江河堤围高标准建设后,洪涝害大为减少。土层深厚,土地肥沃,不少地方呈“蔗基鱼塘”地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无霜期长。具备生产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乌榄核_榄核镇 -行政区划
截止2007年底,该镇域面积45平方米公里,镇辖23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2个农场。常住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
乌榄核_榄核镇 -历史沿革
榄核圩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因渔民到此采蚝,把废土弃于滩涂上,经涨退潮水的搬运堆积,在滩涂上分布出一堆堆榄核形,故名。
1951年设榄核乡,1961年成立榄核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建镇。
乌榄核_榄核镇 -交通
水陆交通方便。容奇水道、沙湾水道环绕西北,广珠东线由镇前经过,公路直通深圳、珠海、广州,分别
为90、80、32公里。连接榄核镇和区西线公路的北斗大桥,由榄核镇到南沙港、莲花山港和顺德容奇港仅在30分钟车程内。
乌榄核_榄核镇 -自然环境
境内唯一的小丘――甘岗,海拔22米,其余都是三角洲平原。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呈树枝状分布,该镇北界是沙湾水道,西界是潭洲水道,境内流注榄核河和浅海水道,把镇分成甘岗片、四六村联围和榄核片,水资源十分丰富。
因地势较低,洪涝威胁较大,但磨碟头防洪水闸建成和主要江河堤围高标准建设后,洪涝害大为减少。土层深厚,土地肥沃,不少地方呈“蔗基鱼塘”地貌。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无霜期长。具备生产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乌榄核_榄核镇 -经济状况
2005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1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工业总产值3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农业总产值2.6亿元;外贸出口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0%。实现财政收入6628亿元。农村人均收入7319元;税收总额9988万元,同比增长18.1%。2008年,该镇实现生产总值35.77亿元,增长13.4%;农业总产值9.14亿元,增长8.7%;工业总产值72.3亿元,增长11.3%;实现税收4.22亿元,增长22.3%(其中国税3.08亿元、地税1.13亿元,分别增长15.2%和47%);财政收入1.6879亿元,增长19.7%,财政支出1.6924亿元,增长17%;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842元,增长11.5%。
乌榄核_榄核镇 -特色产业
榄核镇投资环境日趋完善,一、二、三产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2008年共有工商企业1000多家。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大、产品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落户榄核,主要新产品有玩具、模具、珠宝、摩托车、电子、制鞋、汽配、饲料、彩印、木业、铝塑复合管、陶瓷、机械等。工业产品过千种,产品销往欧美、日韩、港澳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批项目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榄核镇全方位、多渠道地拓展对外贸易,产品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口贸易总值15161万美元。其中进口5063万美元;出口10098万美元。
乌榄核_榄核镇 -农业情况
榄核镇全镇耕地面积28483亩,鱼塘面积7508亩。农业生产以蔬菜、黑皮果蔗、优质稻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近年花卉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牧鱼结合、综合经营模式的生猪饲养业也不断增加。
2000年,全镇早晚两造水稻种植面积3.5万亩,平均亩产439公斤,总产量 1.54万吨;常年蔬菜种植面积6432亩,间种面积1800亩,蔬菜总产量4.42万吨;果蔗种植面积6225亩,总产量4.65万吨;水产养殖以四大家鱼和加州鲈、桂花鲈、鳗鱼、生鱼、塘虱、甲鱼等优质鱼为主,水产品总产量6288吨。农业总产值2.22亿元,农村人均收入5945元。
冬瓜是榄核镇蔬菜生产拳头品种,尤其是早春冬瓜综合丰产技术栽培措施的推广,促进了冬瓜生产的发展。2000年,全镇推广种植早春冬瓜6218亩,总产量2.1万吨。推广早冬瓜种植,是榄核镇实行“两瓜一豆”种植模式的操作措施之一,对渡淡蔬菜供应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因此,榄核镇把推广早冬瓜综合丰产栽培技术作为发展“三高”农业重要措施来抓,并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一项适用技术,解决了冬瓜生产上的实际问题。经多年示范、推广,其措施切实可行,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好,为菜农创出一条致富门路。
1998年榄核镇的“早冬瓜综合丰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获广州市“蔬菜生产科技贡献”一等奖。
黑蔗也是榄核镇的农业拳头产品,特别是绿村村黑蔗实行连片规模种植,品质优良,产品销售得到了市场的认同,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乌榄核_榄核镇 -工业状况
榄核镇投资环境日趋完善,一、二、三产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共有工商企业1000多家。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大、产品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企业落户榄核,主要新产品有玩具、模具、珠宝、摩托车、电子、制鞋、汽配、饲料、彩印、木业、铝塑复合管、陶瓷、机械等。榄核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乡”之称,是拓展农业集约化、基地化、商品化的理想之地。榄核镇共有工商企业1000多家,其中较大型企业170多家,工业基础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六大工业体系,即模具(汽车及玩具注塑模具)、摩托车、电工电子、日用工艺陶瓷、珠宝首饰、玩具。工业产品过千种,产品销往欧美、日韩、 港澳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批项目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榄核镇全方位、多渠道地拓展对外贸易,产品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进出口贸易总值15161万美元。其中进口5063万美元;出口10098万美元。
乌榄核_榄核镇 -文化教育
榄核镇是广州市的革命老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1所(小学分教点11个),镇成校1所,幼儿园25所。全镇在读中学生3006人,小学生6067人,在园儿童2475人。全镇中小学教师481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192人,大专以上文化186人,其中研究生4人,达标率达96.88 %;小学专任教师280人,学历达标率达100%;幼教工作者217人,从幼师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152人,达标率达100 %。
该镇进行了学校布局的调整。先后把原来的民生小学并入中心小学,把原来的新涌、八沙、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