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行政区划地图 潍城区 潍城区-行政区划,潍城区-地理

潍城区位于潍坊市中部,胶济铁路两侧。东隔白浪河与奎文区、坊子区为邻,西北与寿光市、西南与昌乐县毗连,北与寒亭区接壤。总面积272.3平方千米。2003年,年底全区总人口36.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5万人。1984年地改市时,由小潍坊市改设为潍城区。1994年又以市中心白浪河为界,进行了区划调整,河东为奎文区,河西为潍城区。潍城区辖6个街道:城关街道、南关街道、西关街道、北关街道、望留街道、于河街道。邮编:261021。代码:370702。区号:0536。拼音:Weicheng Qu。

261021_潍城区 -行政区划


地图潍城区辖6个街道:城关街道、南关街道、西关街道、北关街道、望留街道、于河街道。

历史沿革:因旧潍县城得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潍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称潍县,1949年6月为潍坊市,1983年10月撤市设潍城区。

夏为三寿古国。西汉为平寿县地,属北海郡,东汉属北海国。北齐废平寿,并入下密县,县治由境外迁来原平寿县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下密县置潍州。大业二年(606年)州废,改下密县为北海县,属北海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复于北海县置潍州,八年州废,北海县属青州。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于北海县建北海军,乾德三年(965年)仍为北海县,为潍州治。金、元均为潍州治。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州,改称潍县,为潍县治,属莱州府。清末属登莱青胶道莱州府。


潍城区

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29年至1931年将清末潍县的16个区划为10个区,今潍城区为第一、二、三区大部和第十区一部。1938年潍县属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2年12月,中共将潍县北部第四、五两区与寿光县第九、十两区合并建立寿潍县(1943年9月始建寿潍县抗日民主政府)后,潍县其余八个区改为潍南县(未建县政府),今潍城区为潍南县一部分。1945年10月,潍南县政府成立,属胶东行政区西海专区。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于潍城、坊子及二者之间的毗连地区设立潍坊特别市,直隶于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局时驻益都县)。同年7月昌潍专区成立,潍县属之。1949年6月3日潍坊特别市改名潍坊市,直辖于山东省。

1950年5月撤销潍坊市,并入潍县。同年11月恢复原潍坊市,属昌潍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隶属不变。1961年10月复置潍县。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为潍坊地区,潍坊市与潍县均属之。

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设置地级潍坊市;同时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同年10月,将原潍坊市和原潍县辖区划为三个区,其中将原潍坊市的城关、东关、南关三个办事处,东郊、西郊、二十里堡、红星四处人民公社和原潍县的望留、符山、杏埠、于河四处公社划为潍城区。

1992年7月2日,撤销大虞乡、梨园乡、于河乡、分别设立大虞镇、梨园镇、于河镇;撤销河西乡,设立北关镇。

1993年9月9日,撤销军埠口乡,设立军埠口镇;撤销杏埠乡,设立杏埠镇。

1994年6月21日,撤销潍城区大虞镇、梨园镇、廿里堡镇、北关镇,分别以原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大虞、梨园、廿里堡、北关4个街道办事处(注:前3个街道属于新设立的奎文区)。

1994年5月23日,将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二十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7个村划归新设立的奎文区。

潍城区位于潍坊市中部,胶济铁路两侧。东隔白浪河与奎文区、坊子区为邻, 西北与寿光市、西南与昌乐县毗连,北与寒亭区接壤。面积319平方公里。人口37万。

辖城关、南关、西关、北宫4个街道办事处,大柳树、望留、符山、军埠口、于河、杏埠6镇。(年份不详)

2000年,潍城区辖城关、南关、西关、北宫4个街道、大柳树、望留、符山、军埠口、于河、杏埠6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83189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街道 48008 北关街道 55662 南关街道 61895 西关街道 66020 于河镇 28077望留镇27255符山镇24692杏埠镇 28952 军埠口镇 21572 大柳树镇 21056

2001年,潍城区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30个行政村,55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9万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区总面积289.5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4个镇,230个行政村,56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万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272.3平方千米。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12个行政村,55个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36.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5万人。

2006年,潍城区辖4个街道、4个镇:城关街道、南关街道、西关街道、北关街道、军埠口镇、符山镇、于河镇、望留镇。

2007年,撤销军埠口镇、符山镇、于河镇、望留镇,设立望留街道、于河街道。望留街道由原原军埠口镇辖区、原符山镇的28个村、原望留镇辖区(2个村除外)组成,于河街道由原于河镇辖区、原符山镇的15个村组成。同时,将原望留镇的2个村划归南关街道,将西关街道的友爱社区划归北关街道。

潍城区行政区划地图 潍城区 潍城区-行政区划,潍城区-地理

261021_潍城区 -地理

气候:潍城区属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2℃,年积温4783℃,降雨量700毫米,无霜期185-211天,被誉为“江北苏州”。

地容地貌:潍城区地处昌潍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南高北低。东北部土地平旷,土壤肥沃,利于粮食、蔬菜、棉花等农作物精作高产;西南部为丘陵地带,是林果、烟草、花生适种区。

261021_潍城区 -经济


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业走上高产优质高效之路。紧紧围绕发展市场农业、特色农业、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稳定发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粮油、林果、蔬菜、畜禽、花卉、花生等6大优势产业和产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全区实现粮食总产1.32亿公斤,果品974.6万公斤,蔬菜5393万公斤,肉蛋奶1660万公斤。农业增加值达到2.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29.95亿元。

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工业速度、规模、效益同步增长。全区有35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30%的区直工业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围绕发展规模经济,组建了巨力、造锁、耶莉娅等5家企业集团,其中省级企业集团2个,国家级企业集团1个。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造锁集团公司、动力机厂等8家区属重点企业,东北关、于家、颜家、庄头等20个工业重点村和耶莉娅集团、金龙钢砂集团、维城钢管厂等20个重点乡镇工业企业的规模优势逐步确立,骨干带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区新上技改项目82个,完成投入1.73亿元。开发新产品47种,有31种填补省以上空白。镇及镇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36亿元,实现利税7518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5.6,比上年增加16.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大发展框架,外向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围绕建设半岛商贸城,不断拓宽市场经济领域和服务范围。全区共规划18个投资过百万元的重点三产项目,完成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3.19万平方米。配套完善城乡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商贸带,各类市场发展到37处,集贸市场成交额达7.02亿元。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1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5亿元。全区个体私营业户达到1.5万户,从业人员2.9万人,私营企业发展到350家。1994年批准


潍城区利用外资项目23个,开业投产“三资”企业12家。外贸出口商品收购值完成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出口产品达11大类50个品种。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劳务输出、境外办企业等都有一定发展。

城乡建设: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区城乡基本建设投资3亿元。其中城区竣工项目15个、面积6.2万平方米。城市综合开发投资1.13亿元,住宅竣工面积16.2万平方米,2553户居民迁进新居,1994年是潍城区历史上回迁居民最多的一年。新建、翻建了丰产路等三条街巷道路。配合市政府完成了东风街拆迁拓宽工作,完成潍临路(潍城段)和机场南路路基建设。于河镇被列为市重点小城镇建设范围,已完成建设规划论证。

261021_潍城区 -交通


济青高速公路潍城区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连青岛、烟台、威海,北濒渤海,是“世界风筝都”――潍坊市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依托中心城区,潍城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半岛走廊”之称。境内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潍莱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国道、省道及市区公路纵横交错。北距潍坊港50公里,南距潍坊机场5公里,东距青岛流亭机场、青岛海港100公里,西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50公里。

261021_潍城区 -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取得科技成果16项,其中6项达到省以上先进水平。申请专利42项,实施率达50%。开发高新技术新产品20种,被国家科委授予“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称号。积极实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的达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跨入“两基”(县市)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99%以上。校舍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有5处校改工程全面铺开,投入资金402万元,建筑面积14160平方米,竣工面积4947平方米。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突出,计划生育率、晚婚率、晚育率分别为100%、99%和99.8%。卫生工作,全面落实初保规划,区、镇、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被评为省级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区。

261021_潍城区 -历史名人


陈介祺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箐斋,金石家,潍城区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陈介祺自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请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天下”。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5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

他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曾向当时著名学者阮元求教质疑,并与何绍基、吴式芬、李方赤等许多金石学者互相切磋。他不惜巨资搜集文物,仅三代、秦汉古印一项,就有7000余方。1850年,他在家乡潍县城内旧居建成“万印楼”一幢,并编成《箐斋印集》。他在京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目睹清朝廷丧权辱国,不满官场腐败黑暗,1854年(咸丰四年)借母丧返归故里,从此不再复出为官。

回潍后,专心致志从事金石研究,并不惜巨资到处购求文物,足迹踏遍齐鲁各地。他鉴精藏富,治学严谨,多有创见,因而受到当时考古金石学家的钦佩和推崇,与江苏学者潘祖荫被并誉为“南潘北陈”。

他收藏的文物青铜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驰名中外,最为珍贵。此古器内壁铭文多达497字,俨然一篇《尚书》典诰文字,极为罕见。所作毛公鼎考释,对于解决西周时期的有关历史问题,也有重要的参考何价值。他在治学过程中,还能打破封建级观念,与民间手工艺人姚学乾、胥伦等人交往,尽力奖掖后学,培养工艺人才,促进了家乡文化事业和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


王之翰作品

王之翰(1819――1884):字次屏,号湘筠,清末教育家、书法家,潍城区人。1814年(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咸丰初,连遭亲丧,家居不求仕进,教授生徒多年。1864年(同治三年),典试河南;1867、1870看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876年典试广东,所取多知名人士。在史馆10余年,因他学识渊博,熟悉典章制度,后辈皆奉为楷模。

他为人厚重缄默,不务虚名,胸怀磊落,人皆敬仰。后主讲顺德龙冈书院、广平清辉书院、济南泺源书院,皆负盛名,造就人才颇多!他工诗词、精书法、小楷尤妙,笔法类砖塔铭,向无苟笔,对后节深有影响。所作《九九消寒歌》反映农家生活,富有田园诗风味,曾在潍县民间广为流传。1884年(光绪十年)冬,卒于济南泺源书院,同里门人私谥“文敏先生”。


曹鸿勋作品

曹鸿勋(1846.2.3――1910.9.9):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清光绪丙子状元。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

他出身于贫寒家庭。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刻苦读书。1873年(同治十二年)拔贡,朝考一等一名,派往刑部任七品京官。1876年(光绪二年)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1879年(光绪五年)任湖南副考官,两年后改任视学。任职期间,为改善湖南边区的文化状况,开办省书院,选送优秀学员入院深造,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使边区学风大变。1887年(光绪十三年),到上书房教载润(惠端亲王绵愉之孙,奕详子,袭贝勒。光绪弟兄)读书。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任云南永昌知府。永昌地处云南边区,多种民族杂居,难以治理。他到任后,对每起巨案都反复调查,掌握案情,依法处理,百姓称赞他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同时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深受人民爱戴,上官赏识。不久,调任云南知府。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升任云南按察使。云南上告巨案,往往连年积压,他到任月余就断结巨案10余起,因此更为上官所器重,两年后升任贵州布政使,不久,命暂任贵州巡抚。时广西南丹游匪作乱,他奉命围剿,南丹得以平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正月,调任湖南布政使,同月,升任陕西巡抚。

他擅长书法,首都故宫、颐和园、东华门、西华门、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家乡有《重修玉清宫碑》(俗称四面碑)、《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


王寿彭的书法

王寿彭(1875.4――1929.7):字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70103/140677.html

更多阅读

天网乎?法网恢恢乎?--单果潍案纪实续三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本博按:单果潍案的庭审自11月5日休庭后至今没有新的消息,本博这篇小文在网上发了三段,确实激起不小的浪花,褒贬不一。许多不了解案情的网友从警匪一家、贪官遍地的角度不相信单没有贪腐。在很多场合我也说我也不相信嗬,但我之所以去旁听,

声明:《潍城区行政区划地图 潍城区 潍城区-行政区划,潍城区-地理》为网友贪多必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