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基本概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原名雷州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是广东省最早设立的海洋与渔业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003年为加强保护区的管理,成立了雷州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06年更名并申报国家级保护区,2007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儒艮、中华白海豚;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珠母贝(白蝶贝)、白氏文昌鱼、绿海龟、棱皮龟、玳瑁、斑海豹、热带点斑原海豚、宽吻海豚、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以及珊瑚礁、海草场等生态系统。

保护珍稀动物_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基本概况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中的黑蝶贝198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雷州市北部湾海面划设白蝶贝自然保护区,管辖面积47333公顷,位于国家一级渔港企水港至省一级渔港乌石港之间。2000年,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雷州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要保护对象白蝶贝亦称大珠母贝,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保护区内水生动物资源丰富,有7门18纲57目209科599种。

此外还保护本区内的黑蝶贝、马氏珠母贝、企鹅珍珠贝、华贵栉孔扇贝、江珧、蚶类、长竹蛏、棒锥螺等生物多样性资源。2007年该保护区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珠母贝,又称白蝶贝,也是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是世界稀有的最大最优质的珍珠贝。它被列入《我国现阶段不对国外交换的水产种质资源名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这类物种,包括成体、幼苗和卵等。

保护珍稀动物_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雷州半岛西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1′~109°48′,北纬20°32′~20°44′,面积为46864.67公顷。

水生动物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基本概

保护珍稀动物_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自然环境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海水终年温暖不冻。

年均温在23℃以上,最冷月均温超过15℃,极端最低温一般大于4℃,全年无霜。0℃左右低温仅见于个别年份。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由东向西渐减。

降水集中夏、秋两季,多暴雨。12月~翌年3月的降水量不及年总量的10%,且年变率大。一般10年有6年春旱。海陆风明显,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均风速3.5~4米/秒。夏秋间多台风暴雨。

保护珍稀动物_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历史沿革


中华白海豚1983年 广东省最早设立的海洋与渔业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雷州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 成立了雷州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2006年 设立雷州珍稀水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并申报国家级保护区;

2007年审核并通过为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珍稀动物_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资源丰富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绿海龟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大陆沿海保护最完好、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热带典型生态系统之一。是中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近岸典型,其核心区至今基本处于原始状态。

保护区已记录的559种大型水生动物种类中,有儒艮和中华白海豚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珠母贝、白氏文昌鱼、绿海龟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共有30种水生动物受到国家法律或国际公约保护,还有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的极危、濒危、易危物种名录40种,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热带近海珍稀水生动物的避难所。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海上国宝”。

雷州湾海域水质良好,水生物丰富,成为对水质特别敏感的中华白海豚活动、栖息的场所,近年来每每出现大群中华白海豚在该海域游弋。是目前国内第五处中华白海豚最健康种群区。雷州湾海域离岸约300米处,成群的中华白海豚浮游海面,白色成年豚和紫色幼豚结伴游弋,时而紧贴水面畅游,时而跃出腾空打摆,煞是壮观可爱。

保护珍稀动物_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


“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nsis)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海洋鲸豚,被誉为“海上国宝”,是一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珍稀哺乳动物,在军事、医疗、仿生、物种进化和旅游观赏诸方面均有很高价值。

形态特征:中华白海豚体长为220―250厘米,体重为250―235千克。身体浑圆,呈现优美的流线型体态。眼睛乌黑发亮,上、下颌的每侧都有32一36枚圆锥形的牙齿,齿列稀疏。吻部狭、尖而长,长度不到体长的十分之一。喙与额部之间被一道“V”形沟明显地隔开。脊椎骨相对较少,椎体较长。鳍肢上具有5指。全身都呈象牙色或乳白色,背部散布有许多细小的灰黑色斑点,有的腹部略带粉红色,短小的背鳍、细而圆的胸鳍和匀称的三角形尾鳍都是近似淡红色的棕灰色。


珍稀瑰宝白蝶贝制成的微雕艺术品白蝶贝

白蝶贝:被誉为“珍稀瑰宝”的大型珍珠贝类。

白蝶贝又称大珠母贝,也有叫白蝶珍珠贝的。它属热带、亚热带海洋的双壳贝类,是中国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白蝶贝的形状像碟子,其个体很大,一般体长25厘米~28厘米左右,体重为3公斤~4公斤。最大者体长达到32厘米以上,体重达5公斤,比普通同族马氏珠母贝大25倍至30倍,所以它是珍珠贝类中最大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最大最优质的珍珠贝。而白蝶贝在中国南海尤其海南岛沿海资源较丰富。据资料介绍,白碟贝的蕴藏量约占海南各类珍珠贝总量的90%左右。

白蝶贝的经济价值很高,可谓全身是宝。其身圆而丰满,肉质(闭壳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堪称为宴席佳品。它的贝壳色、形独特,珍珠层厚而有美丽光泽,是名贵的工艺原料,利用它可雕刻各种精细的观赏工艺品。而其贝壳更是医药原料,所以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广泛。更可贵是,用白蝶贝养殖出来的珍珠,不仅颗粒大,色泽好,价格高,既是贵重的装饰品,又是名贵药材,而且在国际珍珠市场上也是热门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70103/141310.html

更多阅读

濒临灭绝的十大珍稀动物 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

用户:长睫毛20112012-8-17上午11:46美国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评选出因为人类活动而濒临灭绝的十大珍稀动物,警醒我们应该关注自己居住的家园。1、火蜥蜴这种会游泳的火蜥蜴是极度濒危物种,只生

驯鹿俗称“四不像”,也叫“角鹿”是珍稀动物 四不像车

驯鹿俗称“四不像”,也叫“角鹿”,是珍稀动物。因为它的头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子似牛而又非牛,故名“四不像”。它性情温顺,适宜在寒冷的地带生活,喜食苔藓,善于在深山密林及沼泽或深雪中行走。驯鹿是哺乳纲、偶蹄目

中国十大珍稀动物及其简介 十大珍稀动物纪念币

1.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

声明:《水生动物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雷州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基本概》为网友獨自曼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