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线》获得2006年费米娜奖,并获2008年英国奥兰治奖提名奖。小说通过一家四代的历史,勾勒出20世纪以来欧洲的重大事件。文笔清新幽默,感人肺腑。作者是南茜・休斯顿,由译林出版社于2008年10月出版。
断层线_《断层线》 -内容简介
断层线
从旧金山到慕尼黑,从海法到多伦多到纽约,《断层线》跨越半个多世纪,从四个六岁孩子的视野,讲述这个世界的变与不变。这四个孩子的特殊连续性是:后一个是前一个的子女。一个1940年的德国女孩,和一个21世纪的加利福尼亚男孩,他们之间并无什么共同点,却有着血缘的纽带。每一代人对生老病死、战争、和平、幸福、痛苦,都有不同的观念。
断层线_《断层线》 -编辑推荐
为21世纪外国文学大奖丛书之一。该小说曾获得2006年费米娜奖,并获得2008年英国奥兰治奖提名奖。
小说通过一家四代的历史,勾勒出20世纪以来欧洲的重大事件。全书文笔清新幽默,感人肺腑。
等我们长大,我将找到你,我会尽快追随你的歌声找到你,然后我们厮守终生,是,我们来发誓。由法国外交部和法国驻华使馆的“傅雷”图书资助出版计划资助出版。
断层线_《断层线》 -媒体推荐
南茜,休斯顿有以细微笔触复活童年时代悄悄发生的悲剧的天才。她直击人心:童年的期待和梦幻在日常小事上撞碎,令人难为情地哭泣;未履行的诺言;爱和等待落空。没有评判,没有论证,人物一个接着一个上场,既是牺牲品,也是刽子手。
――法国《新闻》杂志
南茜.休斯顿把她在叙述上的创造力发展成特长,每一部小说都有新意。
――法国《费加罗报》
断层线_《断层线》 -作者简介
南茜・休斯顿(NancvHuston(1953―),生于加拿大,现居巴黎。母语为英语,十五岁到巴黎后学会法语,在巴黎她身为说非母语的人,这使她找到了文学创作上叙述的声音。她用法语写作,又把自己的大部分作品翻译成英语出版。著有二十多部小说和散文集,其中《葬礼的器具》获得1996年中学生龚古尔奖和国际图书奖;《天使的痕迹》获得1998年ELLE杂志读者奖。 《断层线》获得2006年费米娜奖,并获2008年英国奥兰治奖提名奖。小说通过一家四代的历史,勾勒出20世纪以来欧洲的重大事件。文笔清新幽默,感人肺腑。
断层线_《断层线》 -写作背景
南希・休斯顿说她写作《断层线》的动机源于阅读吉塔・塞伦尼的《德国创伤》(GittaSereny,TheGermanTrauma),以及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伤痕“Lebensbolm”(生命之源);那是纳粹为了繁衍纯种日耳曼后代而建立的“种马场”,而繁衍的手段除了有计划地进行交配之外,还有在纳粹占领区窃取具有雅利安特征的孩童,再予以洗脑、教化。
不过,通往这个神秘过去的道路却绕了好几个弯。2004年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索尔与20世纪40年代住在欧洲的外曾祖母乍看之下并没什么关联。南希・休斯顿将全书分成四条脉络,分别由同一家族的四位小主人翁为出发点描述所见所闻与所感,让读者依序进入个性迥异、生活环境不同但却都是六七岁的索尔、杭达、莎荻、克莉丝汀娜这四人主观的世界,看他们如何在为一些乍看琐碎、互不相干的事欣喜或烦扰。四条脉络,前后呼应,环环相扣,故事的结束也是开端,而读者成了唯一可以拼凑事实原貌的全知旁观者。
所以读者从轻松、琐碎或天真的只字词组,越来越能感受到背后隐含的严肃、悲痛与深沉,而历史的洪流也许只是克莉丝汀娜家族史的背景。休斯顿更关心的是杭达为了知道“生命之源”的希伯来语而痛失好朋友大哭一场,令克莉丝汀娜没齿难忘的创痛只是得不到一个洋娃娃。读者因为“全知”,面对这种“侧写”的手法时,愈能升起无法抑制的悲恸之情。被纳粹偷来的克莉丝汀娜在纳粹家庭过着快乐的生活,休斯顿没有描绘纳粹家庭的残忍,反而惊心动魄地描述克莉丝汀娜与养母分离的场面。克莉丝汀娜得知自己不是波兰人时,第一件事是躲在浴室里唱着和小白花有关的歌,这是全书极为令人动容的段落之一。这里,休斯顿超越了对“纳粹”、对“人类罪行”的指控,而指向更基本的“人类对立”与“文化认同”的荒谬。
对于喜爱历史、心理分析、对当代文学理论有兴趣的读者而言,《断层线》是一座质纯量丰的矿山。译者特别想提出的是,休斯顿在试图创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描述一个“不可说”的题材时,仍不忘提出大胆的历史对照,譬如当代美国与六十年前纳粹的呼应。对于小索尔与希特勒的相似性,南希・休斯顿指出:“我相信美国正往法西斯主义移动,就某些方面来看,美国与纳粹统治前的德国确有几分神似,让我害怕,不过我并非为了这一点而写《断层线》,我想借此书探索人性不可预测的一面:一个了不起的小孩可以变成庸才,一个有点古怪的小孩可以变成令人赞叹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