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原名大连轻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是原轻工业部所属8所高校中最先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也是辽宁省省属高校首批获得优秀成绩的学校。大连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12月19日,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朱蓓薇教授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了学校培养院士的重大突破,使学校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_大连工业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的前身是沈阳轻工业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轻纺为特色的高等学校,1958年创建于沈阳,设有纺织、印染、人造纤维、化工、酿造等五个本科专业。文革时期,辽宁省先后撤消65所院校,由于学校特色鲜明,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急需,成为被保留的25所院校之一。学校先搬迁至辽宁宽甸,之后又迁至大连,1970年更名为大连轻工业学院。1978年学校改由国家轻工业部与辽宁省双重领导,以轻工业部为主,1998年学校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人民
大连工业大学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3月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海韵轻风,春华秋实。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学院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轻工、纺织、食品、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6万余人。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建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建校以来,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38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1项,省级精品课程26门,省级大学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面对未来新的发展机遇,大连工业大学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学科国内领先,优势学科全国一流,国内知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我国消费产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及学术交流中心。
办学规模
学校总占地面积1064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754亩,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2.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总面积12.8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为2.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59.2万册,截至2006年底,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959万元,有23个综合实验室(含校内3个实习基地),实验室总面积(包括金工实习基地)5.6万平方米;校园网总投资3000万元,实现了图书馆局域网与校园网和Internet的互联。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其中研究生1445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近400人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和创新团队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901人,其中:教授136人,副教授30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13(含外聘)人;双聘中科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全国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8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8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2人,16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大连市优秀专家4人;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28人,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6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5人,千人层次6人;辽宁省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121人。轻工学科金凤燮教授成为2005年和2007年增补院士有效候选人;食品学科朱蓓薇教授荣获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这两名教授被评为全省仅有20名有望成为院士的辽宁省攀登学者;有3名教授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3名教授为辽宁省省级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48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或当选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4个团队被确定为省级高校创新团队,有3个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_大连工业大学 -历史沿革
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决定成立沈阳轻工业学院,1958年7月22日开始筹建,1958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当时,设有纺织、印染、人造纤维、化工、酿造等五个本科专业。1958年12月,辽宁省委决定停办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1959年春,学院转隶属于辽宁省轻工业厅。1961年10月,营口海水化工专科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称营口分院。1962年8月,辽宁纺织专科学校停办,学生和部分教师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文革时期,辽宁省先后撤消65所院校,由于沈阳轻工业学院特色鲜明,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急需,成为被保留的25所院校之一。1970月1月――1970年12月,沈阳轻工业学院搬迁到宽甸县,1970年,由省市革委会领导,以旅大为主。1970年12月,大连轻工业学校并入,更名为大连轻工业学院。1973年2月起,由辽宁省第一轻工业局领导。1978年8月,由轻工业部和辽宁省双重领导,以轻工业部为主。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归辽宁省管理。1999年10月25日,辽宁纺织工业学校、辽宁纺织工业学校中日服装艺术分校并入大连轻工业学院。
2007年3月16日,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56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56载薪火相传,桃李芬芳。学校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形成了“博学精思,笃行致新”的校训,遵循新时期以人为本、强化内涵、彰显特色、开拓致新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等方面为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
教学成果
学校就业工作连年受到省政府表彰,2003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优秀单位”,2004年、2005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7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命名为第二批大学生KAB(KnowAboutBusiness)创业教育基地,并获得团中央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授予的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称号。在全国首届诺基亚青年创业计划大赛中,学校以第1名的成绩获得金奖。
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0项,国家精品教材奖1项,省精品教材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22门。学校先后获省级优秀教学成
大连工业大学果奖16项,省级以上多媒体教学课件奖励15项,辽宁省精品(优秀)课程12门。服装设计专业师生多次获全国服装设计大赛新人奖和育人奖,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学校主办的《大连工业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被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7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8项;发表学术论文4203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68篇;获得授权的国际、国家专利283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51项,其中,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获200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海参自溶酶技术及其应用”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学校是迄今为止全国省属高校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少数几所高校之一。2005年,朱蓓薇教授主持的“海参自溶酶技术及其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的应用成果之一――海参肽胶囊已经成为大连市的品牌产品,创造了数亿元的产值。另外学校还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连续三年获得辽宁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市级以上学术成果79项。有三个科研团队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学校创新团队。
在“2007年BBC网上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学校管理学院学生荣获冠军。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学校多次获奖。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选拔中,学校有24名学生入选,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
学校地址
北方明珠城市―大连,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_大连工业大学 -学术研究
组织机构
党群部门校务办公室组织部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
纪检监察审计处工会团委
行政部门
校务办公室教务处科学技术处(产业办)
学科建设与规划发展处人事处财务处
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研究生学院招生就业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物资设备处基建处
总务处保卫处离退休工作处
教辅单位
网络信息中心实验仪器中心图书馆
学报编辑部
附属单位
学科建设
学校有较高的学科水平。学校设有14个学院(部),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其中4个学科纳入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工程"的高水平重点学科和一流学科计划,1个学科列入该工程的优势特色学科和特色突出计划。学校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布在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9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艺术硕士、农业推广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学校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14个专业为辽宁省特色专业,其中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6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辽宁省特色专业,3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发酵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设计艺术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制浆造纸工程、纺织工程、新材料与材料改性等4个实验室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纺织品检测中心、纺织行业产品研发中心等4个省级中心。2006年,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同时被评为A+级,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领先行列。2007年和2008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在发酵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以及天然活性物质转化和分离技术、天然纤维的改性与综合深加工技术、农(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技术、造纸机械设备与配套技术、纺织与服装CAD技术、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工业与艺术设计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学校有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贝类专业分中心、海珍品精深加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食品工程技术转移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6个国家级研究平台,有8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市级工程中心及实验室。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2006年来,共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4项;发表学术论文3672篇,其中被3大检索收录46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71项;2008年,学校有效专利量和专利授权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34位;2009年入选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30项;200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继2003、2005年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2010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受到国务院及省、市政府表彰。
学科排名
2013年,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大连工业大共有13个学科参评,其中,2个学科排在前10位。
序号学科名称排名
1轻工技术与工程7
大连工业大学2纺织科学与工程8
3食品科学与工程17
4光学工程33
5设计学34
6美术学45
7化学工程与技术56
8控制科学与工程70
9环境科学与工程76
10材料科学与工程84
11机械工程90
12生物学95
13工商管理105
创新中心
京津地区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创新中心是在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实施的背景下成立,面向和服务于京津区域食品行业成立。针对食品业发展的态势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瓶颈问题,2013年11月24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大连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6家单位共同组建“京津地区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以保障食品安全和营养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目标,在传统主食现代化制造研究、现代食品绿色和健康加工研究、食品贮运和现代物流研究、食品安全评估控制研究、高效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等平台开展创新研究。食品产业是京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京津食品工业产值3.5万亿元,约为全国食品总产值的四成,行业产值在北京市经济总量中占1/4强。针对食品业发展的态势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学校和5家单位在推动京津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方面达成共识:以协同创新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合力搭建结构合理、资源共享、运行良好、协同创新能力强的平台,以此平台为纽带,以食品业发展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以重大品种(产品)为目标,开展开放式的科研合作和产学研协作。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天津科技大学校长王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庞国芳,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安庆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朱蓓薇,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新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首席专家吴永宁等出席启动会。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_大连工业大学 -院系介绍
学院设置
大连工业大学现设有纺织与材料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学院、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院、体育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部、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金州)、职业技术学院(金州)、国际教育学院、爱丁堡国际航空服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学院。轻工与化学工程化学院
2004年2月,经学科建设优化调整后,由原“化学工程系”与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校园风光(13张)合并而成,学院中许多专业或专业方向为1958年建校初期就设立,是学校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学院由四个系部组成:化学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及轻化工程系、基础化学教学中心。有本科专业6个: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轻化工程、应用化学。硕士专业8个:化学工艺、制浆造纸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高分子材料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材料加工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轻工技术与工程。工程硕士点2个: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工程。同等学历硕士培养单位: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1个:制浆造纸工程。校级重点学科2个:材料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食品工程系,2002年更名为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的二级学院,并于2010年独立命名为生物工程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学院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立项建设学科,以及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发酵工程、制糖工程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微生物学、生物化工2个支撑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点(生物工程领域);2个本科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同时拥有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
食品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工程系。食品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公共营养方向)3个本科专业(方向),2005年起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联合开展食品质量与安全2+2国际合作人才培养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04年起在辽宁省一本B段录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直接管理专业、辽宁省示范性本科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学院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位硕士学位授予资格,食品工程硕士授予权,现设有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油与植物蛋白工程和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建设单位。
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组建于2011年5月。是在学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的大背景下,由分别成立于1958年的学校2个优势特色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优化整合组建而成。学院现有纺织工程(服装工程方向、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方向、纺织品加工工艺设计方向、染整技术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材料化学3个本科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纺织工程、材料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权点及同等学历硕士授权点。现有在校本科学生及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学院下设纺织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系及纺织综合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学院的纺织工程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清洁化纺织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纺织工程实验室、新材料与材料改性实验室分别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申博立项建设授权学科。另外,学院设有辽宁省纺织行业技术开发中心、辽宁省纺织清洁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新能源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光伏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大连市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与公共测试中心等省级研究平台。并拥有1个辽宁省创新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示范专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前身是机械工程系,成立于1971年,2004年3月更名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院由机械电子工程系、模具工程系、机械制造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四个系,力学、制图、机零机原三个教研室和机械综合、机械设计基础、工业工程三个实验室组成。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模具)、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工过程机械三个硕士点以及机械工程工程硕士点,并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以及日本金泽大学、群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原机电工程系的自动化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79年;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需要,1986年以自动化专业为基础,成立了自动化工程系,2002年更名为信息工程系;2004年初与原数理系、原现代技术教学部的计算中心和网络中心合并重组,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由应用数学系、物理与光电技术系、通信与电气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四个系(部)组成,现设置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六个本科专业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点,同时与其他985高校、中国科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生。信息学院是大连工业大学中最大的理工类学院之一,现在校生1700多人,教职员工120多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在职读博教师10多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0多人。2005至2010年信息学院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为社会各界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服装学院
成立于1985年,迄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得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艺术学两门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拥有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已成为东北一流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管理学院
始建于1993年。学院共有6个本科专业,即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一个硕士点,即企业管理。外国语学院
前身是外语教研室。1996年成立外语系,2002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学生,2007年3月,成立外国语学院。学院现有英语、英语(日语方向)、英语(商务)、日语、对外汉语五个专业,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对外汉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和俄语教研室等教学机构。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举办本科教学。现有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方向)[日语强化]、服装设计与工程(形象设计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营销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方向)、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方向)、英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17个本科专业及方向。职业技术学院
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商务日语、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控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服装设计、服装表演、营销与策划(服装)、服装工艺技术、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等16个专业。艺术设计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85年,现有教职员工142人,在校本科生近2500名,硕士研究生300余名。艺术设计工程中心近年来积极承担省内外各种大中型设计项目近百项。学院教师已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400多篇,作品850余幅,出版著作45部。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赛事,并有近70名教师担任各种专业学会、协会领导职务和高层次专业赛事的评委,学院曾多次举办各种设计大赛,赢得了广泛赞誉。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近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设讲座百余次;先后与十余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国内外37位知名学者、专家为我院的客座教授。
目前学院的艺术设计学科享誉东北、全国知名,2006年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艺术设计生态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设计艺术学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评为2009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中国科学评
大连工业大学价研究中心最推出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我院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A+级。
在研究生教育排行榜中,我院设计艺术学专业被评为A级,进入全国相同专业前5%的领先行列。
爱丁堡国际航空服务学院
2007年5月,依托国内国际优势资源与背景成立,并于2007年9月份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爱丁堡国际航空服务学院在设有同类课程的中国高校中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授课模式与体系,使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材、师资、实习、就业同时涵盖国内、国际航空业双重领域,使学院的毕业生兼具国内、国际双重就业资格,为毕业生搭建了国内、国际双重就业通道。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_大连工业大学 -教学机构
本科机构
学校现设有纺织与材料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学院、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学院、爱丁堡国际航空服务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一个独立学院(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2个教学部。学校现有有3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专业18个,文学专业8个,理学专业4个,管理学专业4个,经济学专业1个。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等4个专业为国家直接管理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其中生物工程、轻化工程、纺织工程、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已成为行业内和东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优势业。
研究生机构
学校有较高的学科水平。有3个一级学科立项建设博士点,覆盖12个二级学科立项建设博士点,28个硕士点,在7个工程领域有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并具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5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制浆造纸工程、纺织工程。
28个硕士点:发酵工程、生物化工、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纺织工程、制浆造纸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纺织品设计、制糖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美术学、微生物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工过程机械、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企业管理。
6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纺织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_大连工业大学 -文化传统
校训
博学精思,笃行致新“博学精思”,意即做学问者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缜密思考,精益求精。
“博学”,最早见于《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说,君子要掌握广博知识,并用礼规范自己的言行,方能不悖做人之道。其后,《礼记》又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谓善学之人,广学博识、审时度势、慎终追远、明辨是非、笃行不悖。博学,就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读书治学,必须广泛的猎取,打好牢固基础,方可循序渐进,拾级而上,最后达到光辉的顶点。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宽容才能兼容并包,具有开放胸襟和世界眼光。
“精思”,就要一丝不苟,就要刨根问底,就要穷追不舍。常言道:“思不断者必出新。”《论语》上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所以要善于思考,从人类知识宝库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判美析理,求真弃假。
大连工业大学“笃行致新”,意即学以致用,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努力达到最好。
“笃行”,孔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笃,为诚笃、忠实,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行之意。人生天地之间,做诚实、守信、忠厚之人,是最重要的事情。笃行就是要身体力行,择善而行,踏实前行。笃行就是强调实践,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致新”,致者,达到也。新者,更新,创新。致新的意思就是追求、达到更新、更高的境界。要创新,就要“扬弃”――扬优良传统,弃陈规陋习,科学发展,与时俱进。致新是笃行的升华,是博学精思付诸于实践的最高境界。在选择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追求卓越。
“博学精思,笃行致新”,前一句强调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后一句强调如何做人,如何实践。用“博学精思,笃行致新”作为新时期的校训,有利于铸就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流传百世的大学精神,也是我校“学科为本、质量为上、创新为先、特色为重”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_大连工业大学 -学校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
郝世伟
许庄
张廉明
许诏
林群
赵葆慧
于才思
肖正扬
林茂全
余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