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勤华,男,1955年3月生,上海市人,教授,法学博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7月任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很多人有了出国机会都要好好地游玩,而他在日本进修的3年期间,除了专心攻读,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搜集资料了,“这些都是国内很难找到的、失散的资料,难得有机会复印,以后也是法学研究的富矿……”何勤华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进修结业,他也是第一个获得该学部进修结业证书的留学生。”在法制史领域探索得越深,何勤华越觉得这是个遗憾,这种感觉在他1996年写完《西方法学史》后尤为强烈。2000年,《中国法学史》两卷本出版,2006年,该书的修订本(三卷本,共计150万字)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何勤华_何勤华 -人物经历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念书。1982年1月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入华东政法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于1984年12月毕业。
1984年,留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教研室任教。1987年9月任讲师;
1988年4月至1989年4月、1993年4月至1994年10月两次赴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进修法制史;
1990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
1992年10月起,作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3年7月晋升为教授;
1995年4月担任华东政法大学副院长
1999年10月,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1999年12月担任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2000年10月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招收博士研究生。
2015年7月,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2015年7月任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
何勤华_何勤华 -科研成果
着作类
1.德国法律发达史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台湾韦伯文化出版社公司2004年版。
2.法国法律发达史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台湾韦伯文化出版社公司2004年版。
3.中国法学史(第一卷、第二卷) 专着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台湾韦伯文化出版社公司2004年版。
4.二十世纪百位法律家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台湾韦伯文化出版社公司2004年版。
5.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法律篇 柏拉图着 译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外国法律制度史 合作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东南亚七国法律发达史 双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台湾韦伯文化出版社公司2004年版。
9.西方法学家列传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西方法学名着精萃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外国法制史 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民国法学论文精萃(宪政篇) 双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3.20世纪外国经济法前沿 主编 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4.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 合编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5.20世纪日本法学 专着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6.西方法学流派撮要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民国法学论文精萃(法理篇) 双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8.外国法与中国法 合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外国法律史研究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律学考 编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1.法律文化史谭 专着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2.民国法律论文精萃(第3-6卷) 双主编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3.澳大利亚法律发达史 主编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4.世界法系概览 威格摩尔着 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丘汉平法学文集 合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董康法学文集 合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东京审判 合着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28.战争与和平法 格老秀斯着 合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纽伦堡审判 合着 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论文类
![科研经历及成果怎么写 何勤华 何勤华-人物经历,何勤华-科研成果](http://img.aihuau.com/images/b/01100603/1001030601104122925992.jpg)
1.唐代律学的创新及其文化价值,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3期
2.魏晋时期多元化法学世界观论析,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宋代的判例法研究及其法学价值,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4.清代法律渊源考,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5.民国时期移植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
6.《万国公法》与清末国际法,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5期
7.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
8.关于新中国移植苏联司法制度的反思,载《中外法学》2002年第3期
9.新时期中国移植西方司法制度反思,载《法学》2002年第9期
10.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与中国近代法学,载《法学》2003年第12期
11.中国近代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12.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
13.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
14.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
15.中国近代刑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2期
16.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载《法学家》2004年第4期
17.中国近代宪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5期
18.格老秀斯其人其书,译文 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9.外国人与中国近代法学,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4期
20.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法学,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转载
21.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学,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6期
22.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载《法学》2004年第12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5年第2期。
23.中国近代法理学的诞生与成长,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24.论和谐社会的法制保障,合着,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5.东京审判的里程碑意义,载《文汇报》2005年6月19日、《新华文摘》2005年第16期
26.从法治社会到和谐社会,载《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
27.梅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