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 临江仙 临江仙杨慎 临江仙杨慎-原文,临江仙杨慎-译文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1] 。另外宋代词人柳永将《临江仙》演为慢曲,如《临江仙慢》、《临江仙引》等,字数为九十三字,此是别格。

杨慎 临江仙_临江仙杨慎 -原文

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 临江仙_临江仙杨慎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逝,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失。是与非、成与败何必太在意,都会过眼而去,只有青山依然屹立,太阳依然东升西落。白发苍苍的渔翁与樵夫泊船江面,早已习惯四时变化,难得见了一次面,便畅饮一壶浊酒,笑谈古今。

杨慎 临江仙_临江仙杨慎 -注释

淘尽:荡涤一空。渔樵:渔父和樵夫。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杨慎 临江仙_临江仙杨慎 -简介


临江仙书法临江仙词牌名的起源
临江仙源起颇多说法。任二北,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辞意涉及临江;明董逢元辑《唐词纪》谓此调“多赋水媛江妃”故名;黄升《花庵词选》卷一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敦煌曲两首,任二北《敦煌曲校录》定名《临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作《临江仙》。
诗词链接
江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青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山外青山楼外楼。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是写景,二是以静衬动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予人苍凉之感。

杨慎 临江仙_临江仙杨慎 -作者简介

杨慎,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七岁能背许多诗。十一岁时,会写近体诗。十三岁时,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黄叶诗》,轰动京城。二十一岁时,参加会试,文章被列为卷首。谁知烛花烧坏了考卷,使其名落孙山。二十四岁时,再次参考,殿试第一,即状元,授翰林修撰。从此,正式登上明朝政治舞台。
政治生涯

杨慎的政治生涯是非常坎坷艰辛的。因为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

杨慎 临江仙 临江仙杨慎 临江仙杨慎-原文,临江仙杨慎-译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90103/145204.html

更多阅读

明朝三大才子解缙 杨慎 徐文长 一代才子解缙

纵观整个明史,英雄好汉辈出,人才多如牛毛,为何我只提三大才子呢?事实证明此三人实至名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就是;编修《永乐大典》的明朝第一才子解缙,屹立三朝不倒的名臣杨廷和的儿子,正德六年的状元杨慎,嘉靖年间协助胡宗宪平定沿海寇

《杨慎诗词选集》明 叶剑英诗词选集

杨 慎(1488~1559)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原籍庐陵人,元末迁居四川新都(今属四川)。出生于书香门第,是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自幼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其少年聪颖,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 临江仙元好问

 《临江仙. 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金末元初)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赏析

声明:《杨慎 临江仙 临江仙杨慎 临江仙杨慎-原文,临江仙杨慎-译文》为网友泪隐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