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是条狗》是一部由路学长导演编剧,葛优、丁嘉丽、李滨等主演的剧情文艺片。讲述了老二对卡拉的执着,表达了一种小人物在社会中的无奈与痛苦。电影以一个普通家庭寻找遗失的宠物狗卡拉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环境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以及人际关系复杂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该片于2003年2月22日首映并先后获得了第1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和第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电影奖。影片《卡拉是条狗》在北京新东安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剧情介绍
卡拉是条狗《卡拉是条狗》讲述的故事很简单,葛优扮演一个叫“老二”的工人,他的生活就象是所有普通老百姓一样,在习以为常的平庸之中沿着生活的惯性滑动。老二每天在工厂和家庭之间奔波,从他的生活中我们看不到什么和梦想有关的举动或者狂热,因为对于一个已经人到中年的城市小市民来说,那些都是太远的东西。不过即使是象老二这样的人,在他的生活中也必不可免地会留下一些企图挣脱的痕迹――老二虽然是个工人,但还是象所谓的有闲阶层一样养了条宠物狗。不过这条宠物狗从哪个方面看都差点意思,完全就是一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杂种狗。但这条名叫“卡拉”的杂种狗却是老二生活中全部欢乐的源泉,和每天都和他对着干的儿子亮亮相比,我们还真不好说他更喜欢哪一个。
老二媳妇玉兰对老二这种“玩物丧志”的做法基本上是睁只眼闭只眼,因为这样除了可以不让老二和他那帮牌友整宿整宿地打麻将之外,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断绝老二和他的牌友杨丽之间可能发生的暧昧关系。不过对于一只没有办证的黑户狗来说,意外随时会降临――一天晚上,玉兰遛狗的时候卡拉被警察抓走了!故事从此展开……
晚上九点多,玉兰放狗时给民警捉个正着,理由是其杂种狗卡拉没有养狗许可证,爱犬顿成阶下囚,明午四点前不来办证,卡拉就要鸡飞狗走。清晨下班回家的老二(葛优 饰)如晴天霹雳,只因他在外边地位卑微并被人狗眼看低,卡拉是他精神的全部寄托。要取回卡拉,办法只有两个:一是拿出五千大元办狗证;二是走后门把它弄出来。于是一家人团团转,穿街过市打关系又筹钱。四点正人马齐集派出所,卡拉已上狗车等待运走……
卡拉是条狗_《卡拉是条狗》 -演职员表
演员表
卡拉是条狗老二/LaoEr葛优
玉兰/YuLan丁嘉丽
小张/OfficerZhang夏雨
亮亮/LiangLiang李滨
杨丽/YangLi李勤勤
姑娘/Younggirl李佳璇
职员表
?制作人:冯小刚;王中军;杜扬?导演:路学长
?编剧:路学长幕后制作该片故事情节简单,场面也非常生活化,但制作阵容却非常强大,一贯以“愤怒”著称的“第六代”年轻导演路学长任本片导演,主人公老二由一贯以“贫”、“谐”著称的喜剧影帝葛优饰演,幕后监制是中国影坛的重量级人物冯小刚。
卡拉是条狗_《卡拉是条狗》 -角色介绍
老二|演员葛优老二|演员葛优
老二很宠爱卡拉,但是因为没有证儿,卡拉被抓走了,于是老二绞尽脑汁要救卡拉出来。老二是一个低收入的农民工,在里在外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家里的老婆又很强势,于是非常重视卡拉这条狗。玉兰|演员丁嘉丽
老二的老婆,表面强势内心善良的家庭妇女,因为下岗没有收入,家境贫寒而对老公比较苛刻,在遛狗的时候卡拉被警察抓走,虽然心里舍不得钱依然取出存款来办理狗证。
亮亮|演员李滨
老二的儿子,调皮捣蛋但是本性善良,为了爸爸多次去派出所想办法偷狗,因此贿赂同学而误伤了黄毛,被抓进了派出所。
杨丽|演员李勤勤
老二的红颜知己,这是个心地善良的市井女人,为了老二的狗而不辞辛苦,东奔西跑,并最终把卡拉救了回来。
卡拉是条狗_《卡拉是条狗》 -经典对白
只有在卡拉面前,我才觉得自己有点人样……
卡拉是条狗_《卡拉是条狗》 -主创介绍
路学长
路学长Xuechang Lu北京人。路学长早年学习绘画,1981年―198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5年―1989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卡拉是条狗》是路学长的第三部故事长片。他前两部作品1997年的《长大成人》和1999年的《非常夏日》的主人公都是青年人,《长大成人》是一部少年的成长史,电影跨度长达二十多年,通过影片他力图表现他们这一代人对生活的思考和热爱。
《卡拉是条狗》的主角换成了中年工人。主人公不再年轻,他所面对的生活的严峻性,以及这种严峻性对人性的异化,也不再是体验所能完成的。他是少有的能够在把握光影流动的同时,驾驭音韵律动的电影创作者。同许多舞美出身的导演一样,路学长也有深厚的美术根基,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专业学习以及进入电影学院前连环画绘制工作的磨练使他的影片中总是浮现着古典油画般浪漫惟美的气质。
路学长不算是个多产的导演,但每部都能保证一定的质量和鲜明的个人风格。2006年他与潘粤明再度合作了《租期》,2008年推出《两个人的房间》,展现出细腻的中年人情感世界。
葛优
葛优YouGe1957年出生于北京,后在昌平农村劳动,1979年入全国总文工团话剧团从事舞台剧表演。1985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盛夏和她的未婚夫》。真正给葛优带来星运的是1988年由王朔小说改编的影片《顽主》,他的外型与表演都恰合了王朔笔下那种“冷面热心”幽默成性的小人物,他扮演的银幕形象显得轻松、到位,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从此,葛优星运亨通。以他的喜剧最为出名,以正剧奠定他在影坛的地位。1989年,藤文骥的《黄河谣》,葛优演来有声有色。接着,葛优又在黄健中的《过年》中饰演好色委琐又假正经的大姐夫,赢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1993年陈凯歌的影片《霸王别姬》中又有葛优精彩的表演。扮演当代生活中喜剧式的小人物,对葛优而言更是驾轻就熟。他出演的《马路骑士》、《喜剧明星》、《离婚大战》、《上一当》、《消失的女人》、《大撒把》和《父子婚事》等都成为大受观众欢迎的卖座片。值得一提的是在夏刚1992年执导的《大撒把》中,完美地体现了影片的风格。他因此片荣膺金鸡奖影帝桂冠。而张艺谋《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则为葛优打开了一个表演上的新天地。这一人物不仅时间跨度长,表演幅度大,更重要的是张艺谋要求葛优改变戏路,改变在观众中已形成的冷面形象。《活着》里的福贵大哭大笑,大悲大喜,葛优时时出彩地演出了一场人生悲喜剧。他也因此而成为1993年的戛纳影帝。
冯小刚
冯小刚Xiaogang Feng冯小刚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后参军,转业后,到北京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当了工会文体干事。1985年,他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等几部当时很有影响的电视剧中任美术设计。
《遭遇激情》是他与郑晓龙联合编导的第一部作品,后被夏刚拍成电影,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等四项提名,他与王朔联合编剧的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1992年,他再次与郑晓龙合作写了电影剧本《大撒把》,搬上银幕后,又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等五项提名。
1994年,他又干起导演,处女作是《永失我爱》,这也是一部城市题材的影片,冯小刚还兼做美工。1997年,他推出电视剧《月亮背面》。近几年,又连续推出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票房成绩不俗。《一声叹息》在圈里圈外更是掀起了很大的波澜。紧接着,《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冯氏电影陆续登场,冯小刚的电影已经成为了贺岁剧的代表。2006年出品的古装大片《夜宴》虽然口碑平平,但票房却突破亿元大关。之后冯小刚有意突破自我,导演了战争题材的严肃影片《集结号》。
2008年再次回归喜剧路线,携手老搭档葛优奉献贺岁片《非诚勿扰》。《非诚勿扰》让冯小刚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内地总票房超过10亿人民币的导演,2010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内地和香港同步上映,这是国内第一部华语IMAX电影。2010下半年又执导了《非诚勿扰2》,也成为了2011年贺岁票房生力军。2011年初,冯小刚开始筹拍电影《一九四二》,影片在2012年贺岁档上映,凭借其虽平淡却不平凡的故事讲述、真实的画面,以及一众主演的精彩演绎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卡拉是条狗_《卡拉是条狗》 -首映式
2003年2月26日,影片《卡拉是条狗》在北京新东安影城举行了首映式,该片通过搭救一只名为卡拉、被警察捕获的狗的复杂曲折故事折射出了小人物老二生活的无奈。在首映后的见面会上,除了影片导演路学长,主演葛优、丁嘉丽、李滨、李勤勤、夏雨及在影片中客串了一回演员的冯小刚,主办方还隆重推出了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小狗卡拉。卡拉在现场的表现像影片中一样温顺乖巧,见了这么多陌生人也不害怕,不叫也不闹。
卡拉是条狗_《卡拉是条狗》 -相关评论
1.一条“草根”气质的“狗”
老二|演员葛优葛优主演的《卡拉是条狗》走的是一条写实的路线,它把目光投向现实,投向“底层”。虽然片中不乏大牌演员如葛优,但它却是以低成本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而且一直悄无声息。小范围的试映得到了一些叫好声,但真正令它名声大噪的却是由于柏林电影节的垂青。
从“地下”到“地上”
影片引发的大热期待给了片方趁势宣传的理由,而监制冯小刚更放言此乃“主旋律大片”,话是这样说,但不论是国外的叫好声还是国内的大规模公映,都不能掩饰一个事实,即《卡拉是条狗》身上所具有的“草根”气质,或者说是“地下”气质。我们很自然地要将它和另外一些电影划归到一类,那些电影是由贾樟柯和王小帅们拍摄的。因为这些影片的导演群体表现出来的某些共同点,比如年龄,比如表现手法,比如选材的独特性等,人们习惯上称其为“第六代”影片。它们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大多未能获得公映许可,其中的原因很多,并不完全是因为题材的关系,比如有的压根就未送审,有的是因为违反了规程。很显然,不能公映对每一个电影创作者来说,都绝不是件希望发生的事,而对于众多热爱中国电影的人来说,更无比郁闷。如果说《卡拉是条狗》有何不同的话,除了未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外(本来路学长是有这个打算),就是它从“地下”走到了“地上”!这也许意味着某种妥协,也许意味着某种开放,不过,这或许应该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方向。
草根,而非“平民”
宁可把“草根”加于《卡拉是条狗》的头上,而舍弃“平民”这样的词语,因为后者容易让人联想到媒体称赞陈凯歌《和你在一起》的所谓“平民”视角,这是两种不同的电影。陈凯歌稍稍放下一点醉心“宏大叙事”的架子,就得到了这样的赞誉,他的确拍出了一部让人“感动”的电影,但论其“平民”却不免过誉了,他居高临下的视角注定了无法表现真正的普通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电影中与现实真实格格不入的剧情、场景、细节,无不泄露了它的地道的“贵族”气质,它对于普通人的关怀最终变得可疑而伪善。而《卡拉是条狗》身上则有着同类电影的特质,它对现实的注视是平视的角度,它关注的是占了社会大多数却常常被遗忘的底层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它是记录式的,是不加修饰的,是简洁但粗糙的,又是细致而琐碎的,它在平淡中透着辛酸。所有这一切只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的现实。它的好处在于没有打算煽情,对“老二”产生同情不是电影的本意,它更多的意义在于忠实于生存的本质,在于过了若干年后,将来的人仍然可以从它这里感性地读取关于今天的记忆,就像我们今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一样。当然,他们也可以从《和你在一起》 《生活秀》中去读取,但他们将会上当。说实在的,《卡拉是条狗》还没好到让我大声赞美的地步,它仅仅是因为路上行人太少而不得不受到注意,又或者仅仅是因为它比另一些同伴多往前走了几步而已,而为了这几步它还不得不把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扔掉。看过了侯孝贤、杨德昌、陈果的作品,你该知道,为了《卡拉是条狗》沾沾自喜还为时早了点。2.卡拉是条狗,老二是个人
底层:幌子还是旗子
随着《卡拉是条狗》的上映,“卡拉”和“OK”两个词开始频繁出现于各大媒体。在各个试图抢眼的标题中,“穷人的卡拉不OK”是我印象颇深的标题之一。要知道,看着报章上宣传的热闹,很多时候,你搞不好会误会《卡拉是条狗》是个偶像剧呢。这就好像《盲井》引起的关注一样,《盲井》不是关注的本身,“柏林”才是光环所在。扯远了,我对《卡》片感兴趣的是这样一部描写小人物的电影,是如何和其他类似的电影区别开来的。比泛人性更珍贵
毫无疑问,在为数不多的国产电影观众那里,《卡拉是条狗》再次将观者的注意力指向“底层”这个关键词。片中所有矛盾的源头都来自于葛优扮演的老二拿不出5000块钱――拮据的经济景况,这应该可以被视作所谓底层的特性之一;也就是说,主人公的底层特性是影片故事的“缘起”(虽然影片真正的开端始于无证的卡拉被派出所的警察拉走,但是我们在此必须将国家有关养狗必须办证的法规视作不可动摇的前提)。而在随后的时间里,路学长将镜头伸向更为宽广的底层社会,杨丽带着老二一起托朋友找狗成为影片的核心段落。两人低声下气地在杨丽所谓的熟人之间撞来撞去,你托我我托他的层层人际关系里透出的却是一片冰凉。在这个喧闹拥挤的城市里,每个人似乎都成为被支来使去的小人物。这,或许才是《卡拉是条狗》在人性意义之上的现实意义。这种直面现实安静描绘的勇气和力量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电影来说,比泛人性化的表达显得更为珍贵。
重视现实主义
我们早已从上世纪30年代的国产片中看过许多底层的故事,从《渔光曲》(1934)这样极具通俗剧色彩的底层默片到大家耳熟能详的《马路天使》(1937),我们也早就习惯将底层命运的多舛归结到战乱和万恶的旧社会。数十年之后,贾樟柯凭一个小偷的故事蜚声国内外,被许多轻飘飘浮在云端的国产电影腻味坏了的观众仿佛突然回到久违的地面。《小武》(1997)对现实的注目让大家重新对电影人投来尊重的眼光,“现实主义”也开始成为话题所在。对于“小武”这样一个特殊的人以及他所从事的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影片并没有落入猎奇或故作悲悯的俗套。正是在贾樟柯平视的目光中,小武这种人的社会特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他不会像他当年的兄弟那样迅速学会模仿主流社会生活,这或许展示了底层的另一种特性:无法在迅速变动的社会结构中谋求一席之地。看回《卡拉是条狗》,老二对狗的寻找,其实不过是一个收入不高的普通工人对做人的乐趣与尊严的寻找,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寻找,无非因为老二也是在社会中失意的那一个。《小武》前后
卡拉是条狗而在《小武》之前,宁瀛的两部现实主义作品早已令她蜚声国际。《找乐》(1992)描写了一群退休票友的喜怒哀乐,《民警故事》(1995)描写了一个小小派出所里的日常工作,两部电影扑面而来的质朴气息相当有“底层”感,但内里讲述的却是生命的失落和个体在社会中的异化。至于另一位当代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巨匠黄建新,则在《脸对脸,背靠背》(1992)和《站直了,别趴下》(1994)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野心,面对被经济大潮猛烈冲击的中国社会,他的目光横跨过包括底层在内的各个社会阶层,为我们留下难得的电影文本。显然,此时对于涉及到“底层”的电影,我们的电影人是诚实坦白而非偷换概念的。而在之后的国产电影中,底层慢慢变成一个幌子,慢慢成为一个扯淡的名词。在张艺谋那儿,《一个都不能少》(1998)里的农村底层需要依靠城里的奇遇来完成一个跟希望工程挂钩的故事(去年杨亚洲的《美丽的大脚》同样重复了这种“挂钩”),《幸福时光》(2001)则在童话般的叙事中丧失了本应具有的力量,公映版还让一封感人的信给观众提供一个虚假的安慰。孙周的《漂亮妈妈》(1999)表面上讲的是个“下岗女工”的故事,但是片中巩俐面对的所有困境却并不是因为她“下岗”而是因为她有一个残疾的儿子,社会的困境被悄悄换成个体的困境,“升华”为永恒的母爱主题。即便在近年来最有力量的现实主义作品《没事偷着乐》(1998)――床中有树这样超现实的场景有着国产电影中难得的苦涩幽默的结尾,冯巩的台词和《幸福时光》的结尾也是多么的神似,一样异曲同工的还有李少红描写下岗工人、修改多次、最后得了华表奖的《红西服》(1997),或者还可以加上在现实的一地“鸡毛”和生活的迷惘中摇摆不定的《我最中意的雪天》(2002)。
被回避的概念
是的,底层是一个被回避的概念,在当下的中国电影中,它总是被这样那样地巧妙偷换着。贱民要活得像个顺民,这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这似乎也是理性的贱民必须做出的选择。但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的国家里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这问题的背后是我们的电影人无法探询的深处。在《卡拉是条狗》里,5000块钱的门槛无从质疑――那么穷人怎么才能养狗呢?也许《卡拉是条狗》片没有杜海滨的《铁路沿线》那种残酷的力量,但是作为一部“底层”电影来说,它竟有些“漏网之鱼”的意味。对我们来说,有一部挂羊头不卖狗肉的电影,此刻,竟显得如此珍贵。
卡拉是条狗_《卡拉是条狗》 -获奖记录
时间奖项名称届次称号备注200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0届最佳故事片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男演员(葛优)获奖获奖200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第23届最佳男主角(葛优)最佳录音(王学义)提名提名2004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第4届最佳电影最佳导演(路学长)最佳编剧(路学长)最佳男主角(葛优)最佳女主角(丁嘉丽)最佳女配角(李勤勤)传媒评审团奖内地最受欢迎电影内地最受欢迎男演员(葛优)获奖获奖提名获奖提名获奖提名提名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