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生平简介范文 张彻 张彻-个人简介,张彻-人物生平

张彻(Zhāng Chè),1924年出生于杭州,成长于上海,导演、编剧。1940年,在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修读政治时参加文化运动委员会而得到张道藩的器重,担任文运会专员,参加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从事戏剧工作,后就任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秘书。。1948年与蒋经国结下友谊,为国防部总政治部简任专员,军阶至上校,并借此在台湾执导电影。2002年5月30日,张彻因肺积水入香港将军澳医院。6月22日清晨7时30分,因肺炎在该医院病逝,享年79岁,其没有子女,遗孀为梁丽嫦。

张彻_张彻 -个人简介

张彻,本名张易扬,浙江青田人。1922年生。40年代进“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工作,后被委任为“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秘书。从事电影工作40年,处女作《阿里山风云》是台湾华人电影的“开基之作”。40年来,他导演的影片有93部,提出“阳刚”口号,是中国男性电影的始创者。60年代初,他执导的武侠电影《独臂刀》,不仅首创香港导演利用手提机拍摄动作片,而且还首破港产片收入百万元的票房纪录,同期名作还有《金燕子》等。

70年代,他推动香港的民初装拳脚片趋向兴盛。同类的《马永贞》也对后来的上海滩影视作品影响较大。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重振南派功夫片地位的《刺马》,复兴南少林一系的广东拳脚片《方世玉与洪熙官》等等。他还培养了不少出色的导演和演员,如:吴宇森、陈勋奇、午马、李修贤,狄龙、姜大卫等。 百炼钢总不敌绕指柔,过于刚烈就容易摧折。张彻镜头里的英雄情感炽热,性格强猛而少转折,因此多以悲剧收场。且看张彻26岁就出任导演拍《阿里山风云》,到了43岁执导《边城三侠》才算步上导演坦途。他的英雄正和他自己升任导演的历程一样,由于怀才却不见用于当世,空有满腔赤诚,但受制于环境的局促与命运的播弄,所以在雄伟豪放中,总带着一丝悲怆愤慨。

张彻_张彻 -人物生平


张彻

上海:早年的文化运动(1940年代中期)

1940年在中央大学法学院修读政治时参加文化运动委员会而得到张道藩的器重,担任文运会专员,参加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从事戏剧工作,后就任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秘书。
1947年编写了第一个剧本《假面女郎》。
台湾:进入电影界(1948-1957)

1948年与蒋经国结下友谊,借此在台湾执导电影。

1949年自编自导处女作,也是日本战败结束殖民统治后台湾第一部国语片《阿里山风云》并因为时局的变动而留在台湾,揭开了战后台湾电影的帷幕。该片传唱至今的插曲《高山青》,就是由他作词的。

香港:开创武侠电影的辉煌(1957-1972)

1957年赴港,编导《野火》。其后一度专业写稿,笔名沈思,并以何观为笔名撰写影评。

1960年加入电懋公司,先后编写了《无语问苍天》、《贼美人》、《游戏人间》(1961)等剧本,风格轻快,迥异于后来的阳刚风骨。

1962年入邵氏,初任编剧部主任,后任导演。

1966年43岁执导《边城三侠》,步上导演坦途。

1967年执导《独臂刀》,票房突破百万,由此带来“百万导演”称号。成为香港最早的功夫电影。开创古装刀剑片的高潮;

1969年《大盗歌王》想把打斗招数带入现代社会,并与“007”电影挂钩,

1970年《小煞星》大谈1970年代流行的“代沟”问题

1970年执导《报仇》获第16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开拳脚功夫片风气之先;

1971年《拳击》结合了当时很受瞩目的泰国拳,

1972年《四骑士》名为回溯韩战,其实是影射酣战中的越战

1972年执导《马永贞》,获第16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启发了一整个时代的香港电影,成为轰动一时的由周润发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上海滩》的原动力。

回到台湾:(70年代中后期)

1973年组长弓公司,以台湾为拍摄基地

1973年《方世玉与洪熙官》开始了正宗国术的探讨。

1974年《少林五祖》开“南少林”电影风气之先;

1975年《洪拳小子》创立“小子片”的类型

频繁在两岸三地活动(80年代)

1983年创办长河公司,赴大陆拍摄了《大上海1937》(1986)、《过江龙》(1987)、《西行平妖》(1991)、《神通》(1993)等。

1989年为纪念从影40周年他的香港弟子共同参演由吴宇森、午马执导的《义胆群英》。

张彻_张彻 -风格特点


张彻晚年

阳刚:曾几何时,中国香港电影以女性为主导,但张彻一反潮流,极力提倡“阳刚”之风。张彻影片的武打动作主要是硬桥硬马,注重男性的雄健感,以及血肉暴力感,壮男裸胸露肉,是张彻影片的招牌。张彻的阳刚路线大大扭转了港片的“性格”,开创了此后长期以男星为首的港片主流趋向,这方面的影响是胡金铨及其他导演不及的。没有人可以记住他的任何作品里面的女性形象,在张氏作品中,写男主角与女人谈恋爱是一件很难想象的尴尬事。

悲情:张彻镜头里的英雄情感炽热,性格强猛而少转折,因此多以悲剧收场。他的英雄正和他自己升任导演的历程一样,由于怀才却不见用于当世,空有满腔赤诚,但受制于环境的局促与命运的播弄,所以在雄伟豪放中,总带着一丝悲怆愤慨。

武侠精神:“通过大量武侠电影的创作实践,张彻不仅较为成功地弘扬了自己提出的‘阳刚电影’美学,而且以其对男性之间忠肝义胆、深情厚谊的描绘,在传承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将港、台武侠、功夫电影推向一个更具个性化魅力的叙事层面和更具个体写作特征的精神领域,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20世纪80年度以来的香港电影面貌”。

血腥:评论界对张彻一直毁誉参半,自从推出早期作品《独臂刀》、《大刺客》等,他就被冠上“血腥大导”、“茄汁大导”(番茄汁指电影中大洒鲜血,一片红色)的称号。可多见冗长的血腥杀戮,筋肉虬结的男性胸腹上满染鲜血,慢动作拍摄的盘肠大战。这种反传统反潮流风格,也反映了张彻电影的反叛作风,使他成为开风气的一代宗师。张彻的写实道路,于港片影响之深远,绵延至今。

武打:张彻的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指导,都是当时武指行当中的金牌人物。与张彻合作最多的要算刘家良和唐佳了。刘家良和唐佳都堪称武指行当中的宗师级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班底,人称“刘家班”和“唐家班”。后来,他们两人都离开张彻当了导演,而且都很有成就。当时的武打演员,也大多武行出身,像狄龙、姜大卫、陈观泰、傅声、戚冠军等人,都是武行出身,有些直接来自“刘家班”和“唐家班”。一流的武指,加上武行出身的演员,使得当时的电影中的武打十分逼真动人。这时候的香港电影中的武打,往往被称为“硬桥硬马”的武打。当时,武指行当中还没有大量使用技术辅助手段,蹦床、吊钢丝之类的辅助物很少使用,电脑特技更是还没有出现。电影中高难度动作,一般都是由演员亲自完成。张彻的电影里面,武打场面却往往是用长镜头来拍的,这一点在“功夫片”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往往一个镜头就是二、三十招,整一套拳打出来,显得非常的流畅自然,双方的进退攻防,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这些电影里面的武打虽然是真打,但跟生活中的真打却是有区别的。生活中的真打,过分讲求实效,往往并不好看。而电影中的真打,是经过设计的真打,那些不好看的招式动作,均已剔除,剩下的都是好看的,虽然“硬桥硬马”,却不失“行云流水”。而且,生活中的真打,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全景”,无法注意细节,而电影中的真打,却可借助摄影机的运动,拍下打斗中的精彩细节。所以,拍武打片的摄影师,如果对武术不略知一、二,很难捕捉到武打中的精彩细节。

影像风格:快速剪辑(当然是相对而言),手提摄影,跟镜头,变焦,慢镜,都是比较突出的。

西乐配音:这应该又是张彻的电影的一大标签。同为武侠电影大师,胡金铨一直坚持使用“民族元素”,张彻却不同,他的片子多多少少有点“西化”,他大胆使用新技术、新元素,“西乐配音”在今天的武侠电影中可能已经司空见惯,在张彻的年代却是一条戒律。张彻大胆起用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陈勋奇用西乐给他的电影配音。西乐可以大气磅礴、奔放开阔,正合张彻的“阳刚美学”。

戏曲影响:邵氏导演是普遍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的,比如非常注重影片中主要人物的“亮相”一环。

参差不齐的质量:与胡金铨慢工出细活不一样,张彻拍片的速度极快,高峰时一年执导电影将近十部。这种高速拍片的做法,导致了张彻的电影往往在制作上显得比较粗糙,不注意细节。张彻的电影中的人物的造型、衣着,往往和史实不符。胡金铨为艺术追求,有时甘愿牺牲一下票房。所以,胡金铨的武侠电影,几乎部部经典,但卖座的并不多。张彻却十分在意票房,什么市道好,他就拍什么。张彻的确很有才华,但他一部电影成功后,他就马上大量制作同类型的电影,趁观众兴头未减,狠狠地赚他一笔。张彻是一个典型的片厂导演,他的电影不赢利,他就会失业。为保饭碗,他也许不得已而为之;但不够争气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张彻_张彻 -作品年表

导演作品

唐人街小子Chinatown Kid (1997)

忍者无敌 Ninja In Ancient China (1989)

大上海1937 Da Shanghai 1937 (1986)

碧血剑Sword Stained with Royal Blood (1981)

上海滩十三太保 Shanghai tan shi san tai bao (1981)

第三类打斗Di san lei da dou (1980)

飞狐外传 Legend of the Fox (1980)

五毒 Five Deadly Venoms (1978)

射雕英雄传 Brave Archer (1977)

八道楼子Baat do lau ji (1976)

荡寇志 All Men Are Brothers II (1975)

少林五祖 Masters of Death (1974)

七个吸血鬼 The Legend of the 7 Golden Vampires (1974)

大刀王五The Iron Bodyguard (1973)

马永贞 Boxer Fromshantung(1972)

水浒传 Sui woo juen (1972)

新独臂刀 New One-Armed Swordsman (1971)

拳击 Duel of Fists (1971)

无名英雄Anonymous Heroes, The (1971)

双侠 Deadly Duo (1971)

报仇Vengeance (1970)

十三太保 Sap saam taai bo (1970)

保镖 The Bodyguard (1969)

金燕子The Girl with the Thunderbolt Kick (1968)

独臂刀 One-Armed Swordsman (1967)

大刺客Da ci ke (1967)

野火 Ye huo (1957)

编剧作品

唐人街小子Chinatown Kid (1997)

上海滩十三太保 Shanghai tan shi san tai bao (1981)

第三类打斗 Di san lei da dou (1980)

五毒Five Deadly Venoms (1978)

马永贞 Boxer From Shantung (1972)

十三太保 Sap saam taai bo (1970)

金燕子 The Girl with the Thunderbolt Kick (1968)

独臂刀 One-Armed Swordsman (1967)

张彻_张彻 -佳片赏析


《独臂刀》

《独臂刀The One-Armed Swordsman》 作为一代武侠电影的大师,张彻开拓了港台两地功夫电影的先河,并把当年的“武侠世纪”推向高峰。“独臂刀”在每一个镜头中都充溢着阳刚之美,侧重于悲剧英雄的刻画,并且制作精细,打破了以往香港古装电影制作粗糙,神怪横行的局面,以侠义、爱国、英雄甚至历史为依托,动作功夫为视觉主线,将华人电影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邵氏公司于1967年开拍的第一部影片,由张彻导演,倪匡编剧的《独臂刀》,是一部剧情紧张,镜头紧凑的武侠片。不仅为邵氏公司在武侠电影打下江山,更使得张彻成为热门的“百万导演”,与《大醉侠》共同树立了“新派武侠电影”之典范。而剧中的演员都是一时之选,有王羽饰演方刚,焦姣饰演小蛮,潘迎紫饰演齐佩,郑雷饰邓充,井淼饰演长臂神魔。《独臂刀》是一部描写“父”仇子报的故事,对片中的方刚而言,父亲的角色代表方刚原生家庭的父亲与教导他武功的师父。

《金燕子》剑神凤擎天一向以除魔伏妖为己任,与树妖姥姥决战后败伤而回,另书生洛知秋因追赶商旅不果而在黑山上邂逅一直为姥姥杀人的小雪,两人两情相悦,小雪更不惜放弃千年道行而与知秋结婚,正当他们过着愉快生活时,姥姥追寻已开始…

《刺马》黄纵、马新子米兰爱慕马新贻胸襟豪迈、抱负远大,但马新贻此时正在江湖潜伏,以力求上进的雄心和道德观念的约束,建立起感情的坚强防线,未被米兰的爱所冲破。待马新贻任两江总督,米兰对于马新贻愈加爱慕,而马新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的道德和感情防线也彻底崩溃,终于占有了米兰,杀害了金兰兄弟黄纵。张汶祥闻得此事义愤填膺,刺杀了马新贻,并在刑部公堂之上供认不讳。此案成为震惊朝野的清朝“四大奇案”之一。

《边城三侠》 边城三侠─―卢方(王羽)、燕子青(罗烈)和黄梁(郑雷),为阻止知县魏怀远搜掠民财,掳走他的女儿魏文贞(秦萍),要挟魏豁免钱粮,魏答应后食言,反捕三人下狱。文贞不值其父所为,反救义士,掀起了义士和贪官正面冲突。电影最瞩目是发掘当年仅二十岁的游泳冠军王羽,初登银幕,尽显少年风采。

《方世玉与洪熙官》清兵火烧少林寺第二日,洪熙官(陈观泰)负伤潜逃,为武林败类追捕。刚巧方世玉(传声)经过,见洪伤人,以为见义勇为,误助清兵以少林功夫擒下洪。后来才知道自已误捉洪熙官。千方百计要救洪,展开连串激烈打斗。陈观泰挟全港搏击冠军衔,在银幕大演真功夫,哄动一时,加上传声的佻皮,一时无两的银幕配搭,成为张彻功夫片的卖座商标。

个人生平简介范文 张彻 张彻-个人简介,张彻-人物生平

张彻_张彻 -个人荣誉

荣获1970年第十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金禾奖”和“最佳男主角金禾奖”。

张彻_张彻 -个人评价

张彻和胡金铨,被公认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间掀起香港电影「新武侠世纪」的两大旗手,他俩的影响都很大很深。相比之下,胡金铨的佳作无疑特别精细、灵妙,张彻作风则大刀阔斧,多产中经常粗粗硬硬。但张彻的阳刚路线大大扭转了港片的「性格」,开创了此后长期以男星为首的港片主流趋向,这方面的影响是胡金铨及其它导演不及的。

可以说,张彻是香港电影的一代枭雄,大开杀戒,亦是破旧立新的造反派革命家。张彻简直是香港影坛的毛泽东,他的武侠片促成华人电影的文化大革命,更贴切是「武革」──而大陆文革根本上亦以武斗方式进行。

尽管七十年代的张彻也曾离开邵氏公司自创了长弓等影片公司,但都时间比较短,且影响力不大,张彻也始终被视为邵氏公司的大师。就如电影研究者所说,“通过大量武侠电影的创作实践,张彻不仅较为成功地弘扬了自己提出的‘阳刚电影’美学,而且以其对男性之间忠肝义胆、深情厚谊的描绘,在传承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将港、台武侠、功夫电影推向一个更具个性化魅力的叙事层面和更具个体写作特征的精神领域,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20世纪80年度以来的香港电影面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00103/148189.html

更多阅读

张先 张先-生平简介,张先-文学创作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

个人生平简介范文 董竹君 董竹君-个人简介,董竹君-生平

董竹君(1900年-1997年12月6日),曾用名董篁,江苏省海门市人,出生在上海,中国女企业家,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妇女运动先驱。1997年12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董竹君_董竹君 -个人简介少年董竹君董竹君(19001997),出生

个人生平简介范文 孙明高 孙明高-个人简介,孙明高-人物生平

孙明高,男,汉族,山东省莱州市人,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高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孙明_孙明高 -个人简介孙明高,男,汉族,山东省莱州市人,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高级经济师,高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

声明:《个人生平简介范文 张彻 张彻-个人简介,张彻-人物生平》为网友硬汉无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