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和申公豹 申公豹 申公豹-主要经历,申公豹-与姜子牙的冤仇

申公豹是志异小说《封神榜》中的人物,他与姜子牙同拜于元始天尊门下,但申公豹为姜子牙的师弟,一生与姜子牙为夙敌,法力一般,但口才好。申公豹无视纣王的暴虐,全力保护纣王与姜子牙为敌。申公豹,为章回小说《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其特异处,是两只脚往前走,眼睛却朝后看。小时候见到这种描写,颇想一试,于是拼命把头扭往一侧,走了没几步,却头晕眼花,还险些撞在别人身上,才知道那实非人之所能。若干年后,一次在寺院里瞻仰巨大的千手千眼佛,忽然又想起申公豹,觉得两者隐隐焉有些相通,只不过千手千眼佛像把它表达得更充分更明显了,那就是突破“正常”视点对人的束缚。

申公豹_申公豹 -主要经历


申公豹申公豹姓申名豹。公是一种称呼。阐教弟子,因为元始天尊偏袒姜子牙,嫉妒姜子牙手掌封神大权,故此挑动大批高人对付姜子牙,给武王姬发伐纣造成巨大困难,姜子牙依仗有元始天尊做靠山狂妄自大,申公豹欲阻止反被元始天尊填了北海海眼,最后被子牙封为“东海分水将军”。

申公豹_申公豹 -与姜子牙的冤仇

姜子牙和申公豹 申公豹 申公豹-主要经历,申公豹-与姜子牙的冤仇

看《封神演义》的原著,我们大致可以明白申公豹与姜子牙冤仇的来由。请看:


电视剧《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子牙捧定“封神榜”,往前行至麒麟崖,才驾土遁,脑后有人叫:“姜子牙!”子牙曰:“当真有人叫。不可应他。”后边又叫:“子牙公!”也不应。又叫:“姜丞相!”也不应。连声叫三五次,见子牙不应,那人大叫曰:“姜尚,你忒薄情而忘旧也!你今就做丞相,位极人臣,独不思在玉虚宫与你学道四十年,今日连呼你数次,应也不应!”子牙听得如此言语,只得回头看时,见一道人。怎见得,有诗为证:
头上青巾一字飘,迎风大袖衬轻绡。
麻鞋足下生去雾,宝剑光华透九霄。
葫芦里面长生术,胸内玄机隐六韬。
跨虎登山随地是,三山五岳任逍遥。
话说子牙一看,原来是师弟申公豹。子牙曰:“兄弟,吾不知是你叫我。我只因师尊分付,但有人叫我,切不可应他。我故此不曾答应。得罪了!”申公豹问曰:“师兄手里拿着是甚么东西”子牙曰:“是‘封神榜’。”公豹曰:“那里去?”子牙道:“往西岐造封神台,上面张挂。”申公豹曰:“师兄,你如今保那个?”子牙笑曰:“贤弟,你说混话!我在西岐,身居相位,文王托孤,我立武王,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八百诸侯,悦 而归周,吾今保武王,灭纣王,正应上天垂象。岂不知凤鸣岐山,兆应真命之主。今武王德配尧、舜,仁合天心;况成汤旺气黯然,此一传而尽。贤弟反问,却是为何?”申公豹曰:“你说成汤旺气已尽,我如今下山,保成汤,扶纣王。子牙,你要扶周,我和你掣肘。”

申公豹_申公豹 -众人评说

再说申公豹


申公豹影视形象过去听老人们谈论封神时,提到申公豹就说这是个豹子成精,当时只是一笑了之,以为这和说法海是蛤蟆精一样是纯熟民间的偏见,但在重读姜子牙拿到封神榜下昆仑那一段时,我发现这种说法并非毫无依据,且看申公豹第一次出场时和姜子牙的一段对白。
申公豹怒色曰:“姜子牙料你保周,你有多大本领,道行不过四十年而已。你且听我道来。有诗为证:“炼就五行真始诀,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乘龙入九天。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大内种金莲;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话说子牙曰:“你的工夫,是你得的;我的工夫,是我得;岂在年数之多寡?”
从申公豹的这段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他自称有几千年的修为,虽然在诗里有夸张的可能性,但我们接着就发现姜子牙自己也承认自己修为的年数不及师弟申公豹,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按说姜子牙作为师兄,他在昆仑修道40年,那申公豹作为在他之后的师弟,修为就应该在40年以下,怎么会倒转过来,师弟反而比师兄年长呢。此时结合申公豹在诗中对自己身家的表述,我们不难做一个大胆的推论,即申公豹是昆仑山上唯一并非以人身修道的弟子,前面所谓几千年的修行只是修成人身的修炼,然后再拜入昆仑门下,就像《笑傲江湖》里面华山派的劳德诺,属于带艺投师,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姜子牙听都没听说过的砍头飞升的邪术,书中说“其头盘旋,只见一些黑气”这明显是妖术的描写方法,当时南极看见了第一反映就是大骂孽障,在书中只有对非人类才会用这种措辞啊,正常情况下哪有师兄对师弟说这种话。

连环画《封神榜》中场景如果我们假设申公豹是非人成道,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能在截教如鱼得水和众人打成一片了,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玉虚从老师到各位师兄弟对他都没什么好感,在昆仑强大的种族歧视面前,申公豹无疑是及其不受欢迎的角色,这也许才是他处处和本门为难的原因,鉴于申公豹在封神里招揽各路神仙的特殊角色身份和元始本身对非人修道的极端排斥,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元始之所以收申公豹为徒就是为了借用他非人的身份便于招揽各路人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昆仑上只有他到处受自己人排斥,在昆仑种族主义者眼力,他根本就是昆仑权宜之计的暂用品而以。
而如果再想到前些日子有位道友挖掘出的申公豹在万仙阵总督万仙的风光身份,我们甚至可以猜测,申公豹的真正身份是否是截教的卧底,就像劳德诺为嵩山在华山卧底一样。看来封神背后的斗争无日无之啊。

申公豹的眼睛


申公豹申公豹,为章回小说《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其特异处,是两只脚往前走,眼睛却朝后看。小时候见到这种描写,颇想一试,于是拼命把头扭往一侧,走了没几步,却头晕眼花,还险些撞在别人身上,才知道那实非人之所能。若干年后,一次在寺院里瞻仰巨大的千手千眼佛,忽然又想起申公豹,觉得两者隐隐焉有些相通,只不过千手千眼佛像把它表达得更充分更明显了,那就是突破“正常”视点对人的束缚。
因为人的愚蔽,固然有因无知而致,但人最大最可悲的愚蔽,非但不是因为无知,相反,恰恰因为从外部接受了许多知识和道理,又对它们不加思索,以为这样就把历史、社会、人性等等完全看清楚了。这才是绝大的盲点。此时若能做到能对那些人皆曰善的“常理”视而不见,转而重新用自己的眼睛直接审视一切,定会在原以为弄清楚的事情上察觉自己的无知。
比方说,许多出自圣贤的嘉言懿行,每个时代都把它当成不证自明的东西不假思索地承继下来,宣传照此办理就得了做人的真谛,可以正确地走完生命历程。其实哪有这样的道理?《孟子》句:“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便未必站得住脚,实际情况是,虽说社会就高尚德行的说教从来不遗余力,推广的效果却难如人意,反之“闻义不能徙”倒是更普遍的情形,原因在于这句话所内含的前提“人性本善”,本来就靠不住。又如“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一语,虽出自孔子,也轻信不得;近读《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若用里面所载许多史实,来与孔子此语核对,分明都是相拗的。

动画片《哪吒传奇》中的申公豹称圣称贤的,是正派人物,社会总是以他们的思想为圭臬,正因此,像以上两例所示,上他们当的人便不可胜数。至于邪派人物,言思乖悖,为人做事似乎专和正派人物反其道而行之(申公豹助纣敌周,显系邪派人物,小说让他眼睛长到脑袋后头,或即此意),都说这种人学不得,一学就坏。可是我想,他们究竟不像某些正派人物那样常说空话甚至假话,叫人上当;他们虽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榜样,但在帮助人们认识现实上其实要有益处得多,因为他们确实多留了一点儿属于自己的心眼儿。例如《鹿鼎记》里的韦小宝;金庸先生笔下有许多义薄云天、足可仰视的英雄,可我觉得他们加起来所给人的教益也抵不上一个反英雄的韦小宝。

申公豹_申公豹 -相关影视形象

雷长喜饰申公豹(蓝天野版《封神榜》)
李国麟饰申公豹(陈浩民版《封神榜之忠义乾坤》)
苗海忠饰申公豹(马景涛版《封神榜之凤鸣岐山》、黄维德版《封神榜之武王伐纣》)
《封神演义》(藤崎龙著),动漫《仙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0796.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申公豹老跟姜子牙过不去? 姜子牙与申公豹

《封神演义》的故事在大陆是家喻户晓。姜子牙作为故事中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大家所关注的。虽然,看故事的人,各有见解,但如果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神传文化——有所了解,那么姜子牙一些看似有趣的行为,就不是简单的玩笑了,当能有所体会

三娘煞日和杨公忌日 杨公忌日出生的人命运

三娘煞日和杨公忌日一、三娘煞(一)、三娘煞的传说传说古时有一女子名叫三娘,长得花容月貌、倾国倾城,一心想嫁如意郎君。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三娘得罪了越老,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使她终身不能出嫁,就产生报复心理,坚决跟月老作对,于是专门破

姜子牙钓鱼中的商业智慧 姜子牙钓鱼图片

在中国,姜子牙可是知名度很高的大政治家,但是,司马迁为什么要在专门为商人树碑立传的《货殖列传》里面,最先提到姜子牙呢?姜子牙和工商业有什么关系呢?姜子牙,名叫姜尚,子牙是他的字。又因为他的祖先曾经被分封到一个叫吕的地方,古人有以地名

黄色信箱69在父母和老公间捣捣浆糊 试婚老公要给力69书吧

问:鲁瑾姐,一直关注着你的黄色信箱,不知道能不能有这个机会借你的智慧醍醐灌顶我一下。我的生活一直被爸妈和老公搅得紧张兮兮。我是那种很希望家庭氛围能其乐融融的人,有时不惜牺牲自己取悦大家。但我老公和我爸妈天生不对付,我夹在中间

声明:《姜子牙和申公豹 申公豹 申公豹-主要经历,申公豹-与姜子牙的冤仇》为网友逍遥随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