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 LGBT LGBT-发展历史

LGBT是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1990年代,由于“同性恋社群”一词无法完整体现相关群体,“LGBT”一词便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 在现代用语中,“LGBT”一词十分重视性倾向与性别认同文化多样性,除了狭义的指同性恋、双性恋或跨性别族群,也可广泛代表所有非异性恋者。另外,也有人在词语后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儿(Queer)和/或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是“LGBTQ”。LGBT现今已获得了许多英语系国家中多数LGBT族群和LGBT媒体的认同及采用,成为一种非常主流的用法。然而,“LGBT”的用法并非完全没有争议。部分双性人(Intersexuality)认为自己也属于LGBT族群中,因此支持使用“LGBTI”。也有个别族群不认为自己和LGBT所涵盖的其他族群有所关联。有人基于“同性恋分离主义”思想,认为男、女同性恋者应脱离其他族群成为另一个团体,理由是跨性别和变性者与LGB不同。有人则认为这些用语太过政治正确,企图将多样的族群划入灰色地带,意味着主流族群的问题获得了优先平等的考量。

lgbt_LGBT -发展历史

在1960年代发生性革命之前,社会上并没有专门指代非异性恋的中立词汇。最接近中立的词汇是1860年代出现的“第三性”,但这个词并没有人社会上得到广泛接受。第一个广泛传播的词汇是“同性恋”,但是这个词在1950和1960年代被认为有贬义,所以一度被“同性爱”代替,1970年代被“gay”代替。随着女同性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gay”和“lesbian”的使用变得普遍。

女同性恋女性主义

女同性恋组织比利提斯的女儿在1970年代提出了女同性恋社群应该更注重哪个方向的争议――应该更关注于女权运动还是同性恋权益。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者认为男女平等应优先考量,认为性别分工和男女气质被这个群体认为是父权的象征,不参与当时在酒吧流行的性别角色游戏,也回避男同性恋沙文主义;一些女同性恋女性主义者不愿意和男同性恋者一起工作。持本质主义观点的女同性恋认为自己生来即为同性恋,倾向于用“lesbian”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性倾向,并认为同性恋分离主义和女权主义者的愤怒观点不利于争取同性恋权益。这种态度迅速被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认可,并一起寻求更大社群的认同。

双性恋与跨性别

在石墙暴动后的一段时间,即1970和1980年代,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皆对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的接纳程度有所降低。双性恋被认为是不敢出柜或不能自我认同的同性恋,而跨性别被认为其行为偏离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每个社群都发展出了各自的自我认同,其中包括是否接受其他性别的族群以及如何与其他性别相处的问题,然而这些争论持续至今。

LGBT诞生

“LGBT”第一次于1988年在美国出现。1990年代,“LGBT”作为中立词汇被用来称呼这四个群体以表示尊重。尽管LGBT群体内部对不同群体的接纳程度不一且有不少争论,但“LGBT”一词的使用还是被认为是包容的积极象征。尽管“LGBT”一词没能体现非异性恋中的所有小群体,但这些未能体现的群体通常也被认为是“LGBT”所涵盖的一部分。总的来说,“LGBT”一词一直尽量把被边缘化的群体包含到该词的意义里。

词汇发展

lgbt LGBT LGBT-发展历史

“LGBT”有许多变体用法,有些只是改变其字母排列顺序。“LGBT”和“GLBT”是最常用的两种。在不包含跨性别者时候,它就变成“LGB”。它也可能加入两个“Q”来代表酷儿与疑性恋,变成“LGBTQ”或“LGBTQQ”;加入一个“I”来代表双性人者,变成“LGBTI”;加入另一个“T”来代表变性者,变成“LGBTT”;加入一个“A”来代表支持同性恋的异性恋盟友(straightallies),变成“LGBTA”。如果以上全部都包含进去的话,就变成“LGBTTIQQA”,不过这种用法极为少见。台湾则有“LGBTSQQ”的用法,其中的“S”指的是“直同志”(Tonzhi-FriendlyStraight)。泛性恋和酷儿经常被归类在双性恋之下;变性人和双性人被部分人归类在跨性别之下,但这种归类遭到变性人和双性人的反对。各种变体的字母顺序并不统一,除了上文提到的以“LGBT”或“GLBT”两种,也有其它以任意顺序排列的情况,但不如前两种常见。LGBT一词的各种变体并没有任何政治意味,但是反应了使用者对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偏好。

非裔美国人为了与白人主导的同性恋社群区分,倾向保用“同性之爱”(Samegenderloving)。医学界倾向于使用“MSM”(Menwhohavesexwithmen)来形容一个人的同性性倾向。在2000年代,“性与性别认同少数群体”(Minoritysexualandgenderidentities)被引入以形容以上所有的群体。其它的首字母缩略字,“QUILTBAG”、“LGBTetc”、“LGBTQetc”等曾被提出但没有得到广泛使用。进入2010年代,LGBTQIA作为一个更广泛,更有包容性的缩写词而开始流行起来。其中“Q”指“性身份疑惑”,也指“酷儿”;“I”指“男女同体”(intersex);“A”代表“同盟”(ally)或“无性”(asexua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0924.html

更多阅读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陈群林考研网 考研网

第二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出处:http://www.blogchinese.com/06091/256934/archives/2006/2006115173552.shtml【本章学习要点】历史是透视现实与预测未来的一面镜子。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使教育技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更好

磁带随身听发展历史及经典产品一 ----索尼篇 索尼随身听经典型号

  谈起随身听,MD,CD,MP3。大部分人都已经不会想到磁带机了,但是恰恰磁带机在这25年来给我们的回忆和对音乐的向往是最原始,最纯洁的。陪在我们身边已经25年了。作为随身听,最早出现的也都是以磁带为载体的。谈到随身听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索

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发展历史的贡献 海外华人华侨的地位

海外华人华侨在近代中国社会从一个封建王朝到21世纪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翻天覆地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推动作用,华侨侨领事实上引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潮流。在信息封闭的年代,华侨是我们了解外界,促变求新的桥梁。如接受外域

货币及货币理论的发展历史 货币的发展历史

昨读蔡定创先生的《货币迷局》,其中第一部分是关于货币来历及货币理论的发展历史,感觉非常精彩,讲述极其清晰通俗易懂,而且逻辑性很强,通过对货币及其理论发展的逻辑过程进行考察,从中找出了货币的本质属性,颠覆了传统的货币观念,给出了货币

声明:《lgbt LGBT LGBT-发展历史》为网友覆手天下山河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