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自有品牌 物美 物美-成长历程,物美-自有品牌

物美是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025.HK,股票简称:物美商业)的简称,是北京及华北地区知名的连锁超市集团,目前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为35%。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及新闻发布会在物美玉蜓桥店门前广场举行,物美集团CEO张斌出席了签约现场并发表了“移动的物美物美的移动”主题演讲,吴坚忠董事长与北京移动公司范云军副总经理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刷亮了代表先进RF科技的手机大屏幕。签约仪式后,参会的物美集团高管与北京移动的领导到卖场体验手机充值、手机钱包支付、以及手机电子券购物,34家媒体记者参加签约仪式并跟踪报道整个业务体验过程。

物美_物美 -成长历程

诞生背景


1物美的最早诞生要追溯到1994年。当年,刚刚回国创业不久的张文中与一批海外归国人员创办了一家信息技术公司,业务从为其他企业做系统集成项目发展到自主开发一套专为超市设计的管理信息系统,即POS系列。产品研究出来了,接下来面临的就是销售。但当时国内没有超市,更没有人愿意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几个创业者一商量,索性自己做个示范超市,然后作为试点让别人参观,促进销售。

首家超市


11仿照国外超市的模样,用粗糙的三角铁焊制出货架,租赁一家国营的废弃印刷厂作为店面,在当时十分简陋的条件下,1994年的12月26日,物美第一家,同时也是北京第一家规范的超市――物美综合超市翠微店成立了。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家超市开业之后,购物场景异常火爆。怀着好奇心走进来的顾客,发现在这里不仅不用看营业员的脸色买东西,而且还切身感受到了超市购物的实惠,平均每样东西都要便宜20%左右,例如当时最畅销的长城干红葡萄酒,传统商店卖到20多元钱,而物美只卖15元钱,女士高通丝袜,传统商店10元左右,物美只卖5块钱。墙上明显处悬挂的大牌子――“购物到物美,工资长一级”的标语,更像一丸“兴奋剂”,触动着人们的神经及那并不饱满的钱包。提出这个很形象的概念后,老百姓口口相传,就连房山、延庆、通州等各个郊区的顾客都来这里购物。

突破一亿

1995年,物美超市翠微店的销售额达到一亿多元。尝到甜头的张文中,自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前景一片大好的零售业上,并在1995年开设物美2号店。在“物美”的带动下,“超市”这种零售业的销售形式在北京如众星捧月一般,迅速发展起来。作为最早涉入北京超市行业的物美,从开业之初“购物到物美,工资长一级”,到如今提出“天天价廉、永远物美”的宣传口号,十几年来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众多第一

物美在业内有多个第一:率先在国内零售业使用第三方物流配送;率先在北方地区成为店铺超百家的连锁企业;率先在国内零售业通过ISO9001国际管理体系认证。

上市发展

2003年11月底,物美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筹资5亿港元。
2004年12月,物美全资收购日本大荣在天津的12家合资超市,更名为物美超市,加上物美原来在天津所开的5个综合超市和60个左右的便利店,物美在天津零售业市场已形成相当规模。
2008年9月,物美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杭州天天物美商业有限公司,以1.51177亿元的价格收购绍兴县商超投资有限公司85%的股权,以此间接持有浙江供销超市54.09%股权,跨出其在华东区域扩张的重要一步。
截至2008年底,物美拥有包括城市中心地带的大卖场(满足消费者一次购物需求)、在大社区范围全面服务消费者的综合超市、广泛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商品和各式服务的便利超市,以及设在地铁站、公交站的快速流动便利店等400多家各类店铺,不仅在北京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且通过购并的方式,还把触角伸展到天津和浙江。
2008年,物美实现总收入97.49亿元,比2007年同期上升了24%;实现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37.2%。

物美_物美 -自有品牌

2001年,物美成立自有品牌研发部,成为国内率先开展自有品牌的开发、销售的零售商之一;
2005年10月,物美整合各公司力量成立物美商品中心自有品牌部,统一管理整个集团的自有品牌规划、设计、开发、质量控制和销售工作;
2005年12月,物美自有品牌“给你省”品牌产品上市,以超低价格震撼市场,获得顾客好评;
2006年5月,原物美自有品牌“物美”品牌商品全部退市,标志着物美自有品牌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8月,物美自有品牌“东纺西织”品牌推出;
2006年10月,物美自有品牌“良食记”隆重上市;
2006年10月,代表物美科技含量的“优宜”品牌,以“优宜”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科技类商品上市。

物美_物美 -企业文化

物美的成功发展证明,秉承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成果为导向”经营方针是物美文化的精髓,是物美成功发展的制胜法宝。

使命和宗旨

发展民族零售产业,提升大众生活品质;
为大众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
为努力进取的物美人创造发展与进步的空间;
为社会及股东创造财富和价值。

价值观

以人为本、崇尚诚信;戒骄戒躁、学习创新;
以身作则、注重合作;快速反应、成本领先;
做实做细、强调成果。

物美_物美 -发展动态

“联想系”入资

物美自有品牌 物美 物美-成长历程,物美-自有品牌

2009年8月12日,物美商业宣布通过定向增发1.5亿股引入TPGAsia、弘毅投资以及联想控股三家战略投资人,共募资16.5亿元。交易完成后,TPG、FS、弘毅投资及联想控股分别占物美已发行股本的6.17%、1.13%、3.03%及0.62%[3]。TPGAsia、弘毅投资以及联想控股这三家投资者都跟联想集团有关。TPG合伙人马雪征2007年才从联想集团CFO转身TPG合伙人,弘毅投资和联想控股为联想集团下属企业。因此,此次三家投资者进入物美,被媒体称为“联想系”集体入资。
本次发售后,物美商业的股权结构中,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仍为第一大股东,占增发H股后总股本比例37.7%,网商世界电子商务和北京康友联技术有限公司为二、三大股东。

与北京移动战略合作

物美集团与北京移动达成战略合作联盟
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于北京地区就开展手机充值、手机钱包和积分回馈交换等方面开展多项业务互补合作。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及新闻发布会在物美玉蜓桥店门前广场举行,物美集团CEO张斌出席了签约现场并发表了“移动的物美物美的移动”主题演讲,吴坚忠董事长与北京移动公司范云军副总经理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刷亮了代表先进RF科技的手机大屏幕。签约仪式后,参会的物美集团高管与北京移动的领导到卖场体验手机充值、手机钱包支付、以及手机电子券购物,34家媒体记者参加签约仪式并跟踪报道整个业务体验过程。
北京移动拥有约2000万手机用户,而物美和美廉美旗下的300多家门店每天都有超过200万的顾客光临购物,二者的强强联手,将给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中国移动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是实力雄厚、锐意创新的中国通讯业龙头老大。
物美集团作为北京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是国内最早的以连锁方式经营超市的零售集团公司,在零售领域辛勤耕耘15年,已成为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的国内最大零售企业之一,也是全资拥有物美品牌和美廉美品牌的首都北京最大的零售企业。
物美集团一直重视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营发展中的应用。2007年底,与世界一流ERP管理系统提供商SAP公司合作的WINBOX@SAP项目在物美成功上线;2009年底,7万平米的华北最大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些项目的巨额投入与成功实施,已经使物美成为行业领先、拥有零售业世界一流信息技术水平的标杆企业。此次合作,物美依托自己核心POS技术和ERP技术,与中国移动携手开展手机充值、手机钱包和积分回馈交换等服务性项目的合作。
手机充值业务是中国移动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通过与物美集团的强强联合,实现中国移动手机客户在物美、美廉美所属店铺的3000多个POS款台直接进行手机充值业务。通过这一合作,双方共同在顾客服务方面赢得了口碑,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开端。
手机钱包业务是中国移动公司新推出的一项金融业务,顾客只要在移动营业厅更换手机卡并为手机钱包充值,就能在物美、美廉美超市专有收银台进行消费。这项业务可更好满足消费者对小额商品交易管理的需求,方便手机用户使用。而且,即使顾客购物忘记带钱包,依然不影响用手机付款买走所需要的商品。
在物美玉蜓桥店的发布会现场结束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高层领导和物美集团的高管们兴致勃勃地购买了新年礼品,并轻松地使用更换过RFSIM卡的手机在款台进行付款,现场的顾客对这种新式购物体验,感觉既充满潮流的时尚感,又非常快捷和便利,顾客反响非常热烈,纷纷询问如何办理手机钱包业务。使用手机钱包消费需要更换手机的SIM卡(不用换号),当前已经更换卡的手机用户还比较少,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和物美集团的领导均表示双方将共同合作开展促销活动,争取让顾客尽快更换SIM卡以实现快捷便利的购物服务。
积分相互交换是中国移动及物美集团合作另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2000万用户是该公司的核心会员,他们在各项移动业务中会累积大量的积分;同样推行会员制的物美和美廉美店铺,拥有300多万的会员,这些会员的日常购物消费同样会累积大量的积分。通过积分相互交换合作,移动手机用户在积分兑换时,将不再受限于移动网站上的兑换商品,可以兑换物美和美廉美店铺中的3万多种商品中的任何一件,更加体现出移动积分的价值;同样,物美的会员在每年积分反馈时,也可以选择将积分直接兑换成移动手机话费充到自己的手机中。此项业务的推展,不但为中国移动公司及物美集团双方会员提升服务,给消费者更多的便利和可选择性,并让积分的价值进一步得到提升,而且将增加会员的忠诚度,并将进一步吸引更多消费者,从而促进双方主营业务迅速提升。

四卖场重张开业

天津公司四家大卖场同日盛大重张开业
2010年1月28日上午8:30分,天津公司收购的原天津易初莲花的四家大卖场:卫国道、北辰、天泰路、大沽南路店,经物美接收后同时重新开张纳客。
自2010年1月1日零时起,天津公司开始对原天津易初莲花四家大卖场的店铺、资产、商品、人员进行全盘接收工作。天津公司克服了店铺人员不足、接收资产损毁严重、垃圾与商品堆积如山、易初总部对店铺失去控制从而不能配合正常交接等严重困难。在27天的时间里,天津公司各部门严格按照预案,争分夺秒,最终完成资产的接收、修理、人员招聘、基础培训,及商品交接、掰分、进货、陈列等等所有工作,创造了业内同城、同日、同开四家店的开业记录。
此四家大卖场的开业使物美进入天津北辰区和河西区,从而在天津市的布局进一步完善,至此物美大卖场店铺数达到13家,销售规模位居天津第二。

朱幼农离任

物美正式宣布总裁朱幼农离任
物美集团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现任总裁朱幼农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徐莹接任总裁职务。作为美廉美创始人的朱幼农离开物美,被外界看做是“双美”整合中“去美廉美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门店分布

物美在内地门店分布
根据联商网编辑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12月31日,物美在内地共有103家大卖场。其中华东区11家,华北区92家。具体分布如下:
物美大卖场在内地门店具体分布

物美_物美 -违规事件

物美保健品违规事件
2010年9月至10月间,陈先生分3次在北京物美超市通州九棵树店购买了11盒精旺参茸倍力胶囊。自称在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他就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对该胶囊的批准文号进行查询,结果为所购胶囊没有此批准文号。[6]
为此,陈先生向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州分局举报,答复为该胶囊批号对应的产品为海晏堂牌海参胶囊。后经查实,陈先生购买产品的柜台为九棵树店的短期租赁柜台,执法人员检查时该柜台已撤柜,现销售其他产品。陈先生后将物美公司通州九棵树店以及物美集团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返还货款3245元,并予以十倍赔偿,总计35695元。
法院审理后判决物美集团及九棵树店共同向陈先生支付10倍赔偿金。

物美_物美 -收购扩张

收购超市发

2004年4月19日晚,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超市发职工持股会签订协议,以每股3.2元的价格购买超市发职工持股会持有的超市发股份公司25.03%的股权。
昨天上午,北京物美商业集团副总裁吴坚忠向记者披露了收购细节。吴坚忠表示,超市发的股份主要由3部分构成:大商持有34.77%的股份,超市发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职工持股会分别持有34.77%和25.03%的股份。此次物美收购的是超市发职工持股会所持有的25.03%(约2300万股)股份,收购资金约7360万元。吴坚忠表示,物美之所以收购这部分股份是因为物美认为超市发所经营的业态与物美非常相似。

收购美廉美

2006年2月1日下午3点,物美和美廉美出人意料地宣布,这两家分别排名京城第1和第4的连锁企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物美出资3.7亿元并购美廉美75%的股份。
根据合作协议,物美通过收购美廉美部分股权和向美廉美注入资金,持有美廉美75%的股权;而美廉美原来的7位自然人股东减少为2人,保留25%的股权。并购后,美廉美品牌和标识依然保持独立性,并以原美廉美的经营团队为主继续主持经营。
尽管两家企业表现低调,但此消息显然给京城连锁商业市场带来不小的震荡。业内人士称,这一并购可谓京城连锁商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并购案,必然会加速北京市场连锁企业两极分化的市场格局变化。整合后,物美和美廉美在北京的大中型超市将超过100家,年销售额逾100亿元,把排名第二、三位的京客隆和家乐福远远甩在后面,物美成为名副其实的京城连锁商业“老大”。

收购新华百货

从2005年起,物美与新华百货进行了多次谈判。因看好西部市场和新华百货的良好资质,沃尔玛中国总部和海南航空也相继加入到竞购队伍行列,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2006年3月底,物美总裁张文中、总经理张斌秘密参加新华百货的董事会,当时便有消息传出,物美收购新华百货的计划有望在4月达成协议。
4月10日,物美终于如愿以偿地将银川百货业老大、上市公司―――新华百货收入囊中。
物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据物美年报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物美上市时融到的近7000万美元已全部用完。2006年2月,物美配售2110万股新H股,集资净额4.43亿港元,用于部分支付对美廉美超市3.7亿元的收购后,物美的资金所剩无几。

收购卜蜂莲花

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1025.HK)与卜蜂莲花有限公司(00121.HK)2013年10月15日下午在港宣布达成股份互购协议,物美同时收购卜蜂莲花华东、华北地区的零售业务,交易涉及金额共计28.9亿港元。
根据双方新股互购协议,物美以5.48亿港元认购卜蜂莲花约9.99%股权,包括约10.87亿股普通股及约13.89亿股可转换优先股,每股售价0.221港元,较卜蜂莲花上周五收市价折让25%;物美同时以23.45亿港元收购卜蜂莲花五家全资附属公司,共持有除广东和湖南两地之外36家店铺。
卜蜂莲花亦同时以约28.93亿港元认购物美2.06亿股H股,占物美约13.77%股权,每股售价14港元,较物美上周五收市价折让5.1%。
物美商业总裁徐莹表示,交易中物美商业无须支付现金,公司同时引入上达资本为战略股东,向上达增发1660万股H股新股,价格为14港元。交易完成后,上达将持有物美1.09%的权益,同时可以再认购至多达1660万股的H股新股。上达资本是一家专注于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旗下管理的资产主要来自全球机构投资者和亚洲重要家族,以往投资领域包括制造业、零售、新能源及房地产。
根据协议,物美商业和卜蜂莲花将各提名2名董事至对方的董事会,双方所认购股份的禁售期均为18个月,交易还需获得监管部门和股东大会批准。

物美_物美 -重复收费事件

北京商业巨头物美集团正在打破延续十多年的行业惯例。
众所周知,进场费供应商进超市面对的第一座大山。一个新供应商要与某超市合作,首先得缴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进场费,然后再谈其他的诸如条码费、返点、促销服务费等后续费用。按照行业惯例,一旦该供应商缴纳进场费之后,便不再是新面孔,第二年开始便不再收取进场费(返点、促销服务费等继续收取)。因此,进场费也被称之为“开户费”。
然而,对与物美集团的供应商来说,自2014年起,这延续了十多年的惯例将被打破。《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物美集团2014年部分商品的进场费以招标的形式重新拍卖,无论新老供应商,只有通过竞标的方式支付来年进场费后才能与物美进行合作。
换言之,之前某供应商一次缴纳数十万进场费之后“一劳永逸”的合作惯例被打破,而是每年根据不同品类收取进场费。“以前进场费交一次就完事,今后每年都要交。以前进场费是按供应商来收取,一个供应商缴纳一笔进场费;今后则是根据单品来缴纳进场费,如果一个供应商代理多个品类,他很有可能要缴纳多笔进场费。这纯粹是重复收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应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11月7日下午三点十分,位于北京市西四环慧科大厦703的物美总部会议室气氛凝重。十多家棉袜品类的供应商围绕2014年棉袜的进场费进行竞标。
根据物美集团2014年度棉袜招标书,除了恒源祥、七匹狼、木道几个重点品外之外,其余品牌的棉袜供应商都要进行竞拍招标,最终按照竞拍价格选取四家供应商。
“此次竞标采取暗标的方式。标底是40万元/年,最终从十几家供应商中选择四家。根据最后公布的结果,这四家供应商其中两家出价51万元,一家出价45万元,一家出价41万元”。一位参加招标的供应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所谓重新招标,不过是再一次‘压榨’供应商的借口,因此大家参与度不高,很多人当场表示不参与竞标”。上述供应商表示。
根据物美集团2014年度棉袜招标书,未中标的供应商将要在两个月内清理库存,撤出卖场。
一位厂家代表告诉记者,按照这种招标方式,意味着供应商每年都要向物美缴纳进场费,这对之前合作多年,在物美投入大量进场费的老供应商不公平。“一个供应商进入商超系统,前一两年基本上是不赚钱的,等到市场培育好了,各种费用也就上来了”。上述厂家代表表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棉袜的重新招标仅仅是物美供应商重新招标工程的一个部分,在这之前挂面品类已经重新招标完毕。接下来,毛巾、内衣、床上用品、冲调食品等品类的重新招标也将逐步展开。
“我们这些供应商交了几百万进场费才进入物美的,这几年没有挣到钱,反而被各种收费和罚款所困扰,一直盼望有弥补亏损的机会,没想到物美反而用招标的方式清除我们,达到充分收取进场费的目的”。一位供应商发给《中国经营报》的申明表示。
今年以来多数供应商反映物美集团零供关系“倒退”,之前有媒体称,这是物美集团高层变动之后的“狼性回归”。就上述问题,记者向物美集团相关负责人求证。物美集团新闻发言人乔红兵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物美在不断优化和整合供应商资源,一些实力相对较小的供应商将会被汰换,每年供应商的汰换率在10%-15%之间。
不过亦有供应商认为,这种“汰换”过于残忍。“物美供应商分为三类,一类如可口可乐、宝洁这样的一线品牌,他们给物美带来客流和人气;一类如朝批这样的供应商,他们给物美带来业绩;最后一类是中小型供应商,他们给物美提供的60%以上的费用。”上述供应商表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105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移动自有品牌官网 浅谈百货的自有品牌建设思路

自有品牌这个说法由来己久,国外起步很早,较知名的有沃尔玛与旗下好又多超市合推“惠宜”食品、“家乐福”牌的特供猪肉、“华润万家”牌的卷纸等,国内引进这个概念随后效仿学习并付诸实践,取得一定范围内成功的品牌有宁波“三江”牌系

大卖家:自有品牌纠结中

     我为什么要做自有品牌?   毛利低,赚钱难   “双十一我们也参加了,但是亏了。”大老张说。   他们今年有几十款产品参加双十一的五折活动,但是,“做活动的都是爆款,本来就毛利低,之前设想的会有很多连带销售,但是发现只买打折

自有品牌战略 自有品牌哪有那么好做?

     前一阵子依托互联网神速推出自有品牌的丰总,对自有品牌这件事倒是有了更多的认识。   丰总的儿童水杯天猫专营店2012年开始瘦身做减法,意图是打造线上儿童水杯的专业店形象。瘦身非常成功,店铺的转化率是其他店铺难以企及的

沃尔玛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开发第二潮

     这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在国外,自有品牌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深受大型零售企业的重视。其中,英国最大的零售企业集团马狮百货公司出售的所有商品,都使用自有品牌“圣米高”。马狮集团只需对商品提出品种、规格、质量的要求,便可

栋方艾圣:自有品牌的筑梦者

     在化妆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纷纷推出自己的自有品牌,特别是知名零售商,在这一块做得风生水起。  以国内最大的化妆品零售连锁屈臣氏为例,其自有品牌在店内的销售占比已经超过30%。而其中起码高

声明:《物美自有品牌 物美 物美-成长历程,物美-自有品牌》为网友聽風綿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