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树的外形特征简介 百灵科 百灵科-简介,百灵科-外形特征

百灵科这一科的鸟出于欧亚大陆,只有一种角百灵现已传北美。百灵是以动听的鸣叫而著称的鸟类,体型大小似麻雀,头上常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羽冠,羽毛颜色暗淡,善于飞行,求偶炫耀飞行时能“悬停”在空中。百灵世界性分布,但在旧大陆较多而新大陆较少,有14属93种,我国有6属12种。百灵的种类较多,其中蒙古百灵遍布中国内蒙古草原及河北北部。它们栖息在草原上,在地面活动,几乎从不上树栖息,以各种植物种子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昆虫。


百灵科

百灵科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雀形目中的一个科。这一科的鸟出于欧亚大陆,只有一种角百灵现已传北美。

百灵的种类较多,其中蒙古百灵遍布中国内蒙古草原及河北北部。它们栖息在草原上,在地面活动,几乎从不上树栖息,以各种植物种子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昆虫。

善于在空中飞鸣,是鸟中有名的金嗓子。繁殖期在5-6月间。角百灵多数结群生活,较少单独活动。它们一般不高飞或远飞,主要在地面活动觅食,而且善于短距离奔跑。主食杂草种子,有时也吃害虫。繁殖期在6-7月间,巢建在草丛的基部。

百灵科_百灵科 -简介

百灵科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雀形目中的一个科。这一科的鸟出于欧亚大陆,只有一种角百灵现已传北美。


百灵科

百灵的种类较多,其中蒙古百灵遍布中国内蒙古草原及河北北部。它们栖息在草原上,在地面活动,几乎从不上树栖息,以各种植物种子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昆虫。善于在空中飞鸣,是鸟中有名的金嗓子。繁殖期在5-6月间。角百灵多数结群生活,较少单独活动。它们一般不高飞或远飞,主要在地面活动觅食,而且善于短距离奔跑。主食杂草种子,有时也吃害虫。繁殖期在6-7月间,巢建在草丛的基部。

百灵鸟一般比较小,通常吃昆虫和种子。它在地上做窝,每次生二到六个花蛋。它们的羽毛颜色虽然比较平淡无长,但是唱歌非常动听,飞行的姿势也很漂亮。

百灵是以动听的鸣叫而著称的鸟类,体型大小似麻雀,头上常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羽冠,羽毛颜色暗淡,善于飞行,求偶炫耀飞行时能“悬停”在空中。百灵世界性分布,但在旧大陆较多而新大陆较少,有15属75种,我国有6属12种。

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之下,绿草如茵,茫茫无际。苍穹之下,常常此起彼伏地演奏着连音乐家都难以谱成的美妙乐曲,那就是百灵鸟儿们高唱的情歌。百灵鸟从平地飞起时,往往边飞边鸣,由于飞得很高,人们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踪。


百灵科


百灵鸟是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它们的头上常有漂亮的具羽冠,嘴较细小而呈圆锥状,有些种类长而稍弯曲。鼻孔上常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一般长而直。我国常见的种类有沙百灵、云雀、角百灵、小沙百灵、斑百灵、歌百灵和蒙古百灵等。沙百灵与云雀能从地面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在空中保持着上、下、前、后力的平衡,悬翔于一点鸣唱。角百灵常常悄悄地在地上奔跑,或站在高处窥视周围的动静,行动较为诡秘。凤头百灵因头顶有一簇直立成单角状的黑色长羽构成的羽冠而得名,它生性大方,喜欢在道路上觅食,旁若无人。雌鸟在孵卵时也不像其他鸟类那样容易惊飞。

百灵鸟和草原一起经过几百万年的共同演化,获得了适于开阔草原生存的各种特征。它们一般在三月末开始配偶成对,在地面上鸣叫,并选择巢区。雌雄鸟双双飞舞,常常凌空直上,直插云霄,在几十米以上的天空悬飞停留。歌声中止,骤然垂直下落,待接近地面时再向上飞起,又重新唱起歌来。

百灵鸟的巢筑在地面草丛中、由草叶和细蒿秆等构成,巢呈杯状。每窝产卵大多为2-5枚。它们的卵很好看,底色棕白,上面散缀淡褐色的斑点,接近钝端有一个暗褐色的圆圈。大约经过15天孵化,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7天后才睁开双眼,审视它们美丽的家园。

草原上的各种草籽、嫩叶、浆果以及昆虫为杂食性地面取食的百灵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食物。百灵鸟繁殖的季节,正是昆虫大量繁衍的时候,以高能量的昆虫饲喂雏鸟,雏鸟就能快速成长,有些种类的亲鸟便可以进行第二次繁殖。


百灵科

干旱的草原能成为百灵鸟的家,可见百灵鸟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它们或快速飞行到远处取水,或以一定的生理生化特性减少对水的需求。冬季,百灵鸟大多集群生活,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为一群,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众多感官的功能,增加在恶劣环境下集体防御的能力。

百灵鸟既是“歌手”,又是“舞蹈家”。它的歌不光是单个的音节,而是把许多音节,串连成章。它在歌唱时,又常常张开翅膀,跳起各种舞姿,仿佛蝴蝶在翩翩飞舞。百灵鸟不但以其美妙的歌喉,优美的舞姿,令人叹服的飞翔技巧美化了环境,也给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更以其自身的存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遗憾的是百灵鸟嘹亮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恶运。由于在北方,它是人们饲养的一种名贵的笼养鸟。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在百灵鸟的繁殖季节,潜入美丽的草原,不论雌雄,大量捕获幼鸟,运往外地销售。那些可怜的小鸟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大草原清新的空气和晶莹的晨露,就被关入牢笼,很多死于非命。

百灵科_百灵科 -外形特征


角百灵

百灵鸟是草原的代表性鸟类,属于小型鸣禽。它们的头上常有漂亮的具羽冠,嘴凤头百灵较细小而呈圆锥状,有些种类长而稍弯曲。鼻孔上常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跖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一般长而直。我国常见的种类有沙百灵、云雀、角百灵、小沙百灵、斑百灵、歌百灵和蒙古百灵等。沙百灵与云雀能从地面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在空中保持着上、下、前、后力的平衡,悬翔于一点鸣唱。角百灵常常悄悄地在地上奔跑,或站在高处窥视周围的动静,行动较为诡秘。凤头百灵因头顶有一簇直立成单角状的黑色长羽构成的羽冠而得名,它生性大方,喜欢在道路上觅食,旁若无人。雌鸟在孵卵时也不像其他鸟类那样容易惊飞。


百灵科_百灵科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草原百灵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次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中国为东北北部、内蒙古至新疆中部草原及半荒漠地区留鸟。越冬于华北以南地区。


百灵科_百灵科 -生活习性


凤头百灵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鸣声尖细而优美。
角百灵它们或快速飞行到远处取水,或以一定的生理生化特性减少对水的需求。冬季,百灵鸟大多集群生活,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为一群,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众多感官的功能,增加在恶劣环境下集体防御的能力。
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也捕食昆虫,如蚱蜢、蝗虫等。草原上的各种草籽、嫩叶、浆果以及昆虫为杂食性地面取食的百灵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食物。

百灵科_百灵科 -生长繁殖

林百灵雄鸟求偶时在空中鸣唱或在高空拍动翅膀。营巢在土坎、草丛根部地上,巢呈浅杯形,用杂草构成,置于地面稍凹处或草丛间,其上有垂草掩蔽。5-6月间产卵。每次生2-6个花蛋。卵白色或近黄,表面光滑而具褐色细斑,大小约为23×18毫米。两性轮流孵化11-12天雏鸟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7天后才睁开双眼。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幼虫。百灵鸟繁殖的季节,正是昆虫大量繁衍的时候,以高能量的昆虫饲喂雏鸟,雏鸟就能快速成长,有些种类的亲鸟便可以进行第二次繁殖。

百灵科_百灵科 -种群现状

百灵鸟既是“歌手”,又是“舞蹈家”。它的歌不光是单个的音节,而是把许多音节,串连成章。它在歌唱时,漠百灵又常常张开翅膀,跳起各种舞姿,仿佛蝴蝶在翩翩飞舞。百灵鸟不但以其美妙的歌喉,优美的舞姿,令人叹服的飞翔技巧美化了环境,也给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更以其自身的存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遗憾的是百灵鸟嘹亮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恶运。由于在中国北方,它是人们饲养的一种名贵的笼养鸟。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在百灵鸟的繁殖季节,潜入美丽的草原,不论雌雄,大量捕获幼鸟,运往外地销售。那些可怜的小鸟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大草原清新的空气和晶莹的晨露,就被关入牢笼,很多死于非命。

百灵科_百灵科 -该科属类


角百灵
1.歌百灵属Certhilauda(11种)、Heteromirafra(3种)、Mirafra(25种)、Pinarocorys(2种)[5]角百灵角百灵
2.雀百灵属Eremopterix(7种)小云雀
3.漠百灵属Ammomanes(4种)
4.拟戴胜百灵属Alaemon(2种)
5.厚嘴百灵Ramphocoris(1种)
6.百灵属Melanocorypha(6种)
7.短趾百灵属Calandrella(10种)
8.沙百灵属Spizocorys(5种)Eremalauda(2种)
9.杜氏百灵Chersophilus(1种)
10.凤头百灵属Galerida(6种)
11.短尾百灵Pseudalaemon(1种)
12.林百灵Lullulaarborea(1种)
13.云雀属Alauda(4种)
14.角百灵Eremophila(2种)

百灵科_百灵科 -幼鸟喂养

家庭笼养的百灵鸟大都是从野外草丛中捕捉幼鸟进行人工喂养。捕捉到的幼鸟自己不会吃食,需经过20多天的人工精细喂养才会自行啄食。主要料食是豆面和鸡蛋,要做细致加工。做法是:用绿豆或豌豆炒至半熟,磨成细面,每斤面加鸡蛋6―8枚,掺拌均匀晾干保存,但忌发霉。喂鸟时将适量鸡蛋面掺水搓成条状,每次1―2大口,每天6―8次。幼鸟啄食时把调好的糊状饲料放入食料盏盆里即可。这段时间内不得喂水。3个月后改喂鸡蛋米(一般每500克小米拌鸡蛋5枚,调匀后阴干,再搓散),并要给足水。为适应百灵鸟的野生习惯,笼子里要铺2―3厘米厚的细砂土或干黄土,并要不断地喂一些虫类以调剂饮食。


百灵科野生百灵与家养百灵的区别是:野外捕捉的成年百灵羽色鲜艳,羽毛整齐。足趾油亮而呈暗红色,爪黑色;家养百灵羽色稍暗淡,羽毛常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足趾粉红,爪黄色。野生百灵,怕人,常突然猛撞;家养百灵则较安祥,即使受惊,也不拚命撞笼子。购买时应注意区分。

在选购幼百灵时,除注意选择雄鸟外,还要看其精神状态和体质,是否戗毛(团毛)。用手摸一摸胸部肌肉的厚度,看是否“亏膘”,肛门有无便污,尾脂腺(俗称“尖”)是否完整。
百灵成鸟饲料各地不同,有的喂谷、黍、苏子或苎麻等的种子,有的喂鸡用混合粉料搓熟鸡蛋。从营养、卫生、节约考虑,喂补充“添加剂”的鸡蛋小米较好,(换羽期)再经常喂些面粉虫、蝗虫、蚱蜢、叶菜等就能养得很好。

百灵科_百灵科 -鸟笼配备

百灵科的鸟都栖居草原和沙漠等开阔地,常在沙丘、土岗或者空中鸣啭这就需用专制的百灵笼。笼的大小,笼条间距应依据鸟体的大小而调整。另外,需有布制笼套。


百灵科百灵科的鸟大多羽衣朴素、善鸣啭和模仿声音。百灵、沙百灵、角百灵、凤头百灵等属的鸟是广为人们喜爱的笼鸟。比较普遍的是云雀(俗称云燕、鱼鳞燕、叫天子),中国南北方都有饲养。歌百灵只在南方有饲养。沙百灵(窝勒)、凤头百灵(凤头窝勒)则多见于华北地区。最著名的是百灵,它体型大,羽色较美丽,叫声宏亮而善模仿。(1)要有足够的活动场所。养百灵鸟都用圆形笼,一般为竹制品。底部直径35―40厘米,高40―50厘米,多采用平顶和馒头顶。
(2)造型美观大方,又便于携提活动。
(3)零部件配备齐全。食罐儿、水罐和盏盆必须配挂合理。笼子中央要安装一个凤凰台,供百灵鸟跳跃活动和上台起舞歌唱(台柱一般高10厘米,用河浮石或其他代用品制成)。

百灵科_百灵科 -驯养方法

笼养百灵鸟不仅要精心喂养,而且要肯下功夫,从幼鸟就要开始驯化,要做到三不怕:即不怕各种车辆,不怕各种颜色,不怕人群围观。并要经常训练上下凤凰台,一早一晚到室外遛鸟。初学叫口时要有一只好的成鸟代口,

桂花树的外形特征简介 百灵科 百灵科-简介,百灵科-外形特征

百灵科俗称师傅代徒弟。最好有固定“老师”教口,以免出现脏口、杂口或乱音。调训学叫时要用布套罩起来,让“学生”静听。经过3―5个月的教学,定能教出好的徒弟。一般的鸟应会叫唱10多种音调,如在台上边展翅边叫则是好鸟。没有经过专门调叫而自由鸣叫的鸟不是好鸟,观赏价值不高。
百灵科的鸟均需从幼鸟开始饲养,成鸟难以驯顺和调教。从幼鸟中挑选雄鸟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仔细观察、综合判断。如百灵,在第一次幼羽时期可选择嘴粗壮、尖端稍钩、嘴裂(角)深、头大额宽、眼睛大有眼神、翅上鳞状斑大而清晰、叫声尖的鸟。第二次幼羽时期已近似成鸟,要着重选择上胸黑色带斑发达、头及身体羽色鲜艳、斑纹清楚、后趾爪长而平直的鸟。

百灵科_百灵科 -扩展阅读:

1.《世界鸟类名称》(科学出版社)
2.《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科学出版社)

百灵科_百灵科 -生活比喻

百灵鸟比喻白天活跃,晚上没精神的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2396.html

更多阅读

桂花树的外形特征简介 密封罐 密封罐-简介,密封罐-外形

密封罐具有耐热玻璃保鲜盒完全无气泡无冷纹,透明性高,能耐温度急变的能力比乐扣杯的格拉斯耐热玻璃都要好,但是价格却便宜很多。密封罐的外形:密封罐包括罐体和罐盖,罐盖与罐体的接合面上设有圆周凹槽,圆周凹槽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上口设

桂花树的外形特征简介 鸫科 鸫科-鸫科简介,鸫科-外形特征

鸫科多是中小型鸣禽,体型和生活方式有一定差异,有些在地面栖息,善于奔跑,也有些善于飞行及树栖,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钩,善于鸣叫。鸫_鸫科 -鸫科简介蓝翅八色鸫鸫科多是中小型鸣禽,体型和生活方式有一定差异,有些在地面栖息,善于奔跑,

桂花树的外形特征简介 棕熊 棕熊-简介,棕熊-外形特征

棕熊(学名:Ursusarctos),亦称灰熊。头大而圆,体形健硕,肩背隆起。主要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多在白天活动,行走缓慢,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平时单独行动。食性较杂,植物包括各种根茎、块茎、草料、谷物及果实等,喜吃蜜,动物包括蚂蚁、蚁卵、昆虫、

声明:《桂花树的外形特征简介 百灵科 百灵科-简介,百灵科-外形特征》为网友江心薄雾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