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内容简介,《羊肉炉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作者LogyDog,台湾搞笑网文。一个台湾大学生在冬天里,不小心打翻了热羊肉炉,泼到了他“没有用过的小弟弟”上,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了一连串笑中带泪的故事。作者拿来戏谑的虽是性器官,但它侧重的是个人心理体会,是一种很健康的幽默。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_《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内容简介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LogyDog的新书《羊肉炉不是故意的》除了网络上发表的前半段「住院日志」文章外,还有未曾发表的后半段,以及院外篇、小鸡鸡变奏曲、斯梦波得(small bird)成长日记。在整个烫伤事件告一个段落之后,LogyDog觉得自己的烫伤其实算是幸运了,因为有些人是更大面积的烫伤,甚至脸部烫伤……他想提醒大家知道他的烫伤经验后,愿意对严重烫伤的人多付出一些爱心和关心,并且请大家注意在寒冷的冬天里,不要再犯下和他一样让人一生难忘的失误!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_《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作者简介

LogyDog,搞笑,是他的本性;装傻,是他的武器;痣疮,是他的秘密;而五十,则是他的智力。简单讲,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也有痣疮的年轻人。他这一生中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能拿座诺贝尔奖光宗耀祖,但除非诺贝尔有唬滥奖,否则他这辈子应该都沾不到边。

LogyDog,1980年出生于彰化市,在家中排行老四,而老三是一条狗。兴趣是游手好闲躺在床上发呆,曾经光瞪着天花板发呆就写下一篇裸奔记。喜欢用奇特的角度看世界,常常藉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来寻找真理。最喜欢的事物是小孩和狗,因为他们都同样有着天真无邪的眼神。最讨厌的事物是抓狂的小孩和抓狂的狗,因为他们都会咬人。

在上大学以前,作者本是一个平凡清纯又害羞的小男生,但在经历大学生涯中的风雨交加的历练后,他终于从一个清纯小男生,顺利地演化成一个神经病。目前LogyDog依然在学校从事米虫业的发展,并期许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从一只名不见经传的小米虫,蜕变成一个大饭桶。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_《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主要情节

一个台湾研究生在冬天,不小心打翻了热羊肉炉,泼到了他“没有用过的小弟弟”上,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了一连串笑中带泪的故事。此事件因为它的特殊性,曾上过台湾当地许多媒体。后来,他通过日记的方式,写下了《我的住院日记之――羊肉炉不是故意的》一书,将一个烫伤病患者在医院的经历及内心感受用最真实的方式和诙谐的语言记录了下来,正是这种真实和真诚吸引了很多读者。

据作者LogyDog说,当初这个故事是其公布在一个以年轻族群为主的网络讨论版上的,由于版上有所谓的“好文推荐”机制(网友们私下称为gy),所以LogyDog的目的只是想骗几个gy。但很明显网友们认为文章里的爆笑成分远胜过“悲情指数”,因此一个倒霉鬼的住院日记最终成了笑话流传到网络各处,尔后一传十、十传百,红遍两岸,成了家喻户晓的网络笑话。而作品中反映出来的那种幽默、乐观对待各种问题的态度,大概也代表了台湾地区80年代人的人生状态。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内容简介,《羊肉炉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_《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目录

前言
我的住院日记
惨案目击三人组
豆豆
菜头
LOGYDOG
回忆篇
斯梦波得成长日记
小波得的一天
校园波得战记
公主与王子的秘密
羽化
少年波得的烦恼
第一次亲蜜接触
院外篇
第一幕 家犬的逆袭
第二幕 “鸡”不可湿
第三幕 重返校园
第四幕 复诊记事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_《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节选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星期日
十二月,这是一个寒风刺骨冷飕飕的季节,而在这么寒冷的季节里,能让我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原因实在少之又少,其中一样是“劳塞”(闽南话,拉肚子)。

在厕所光着屁股吹了半小时的冷风后,我冲回了实验室,然后趁着中午天气变暖时,我骑着车到大卖场买了一些熟食,然后顺便买了我这辈子第一包(我确信也是最后一包)的“羊肉炉速食包”回到寝室。而整个故事,也就从这包小小的羊肉炉开始……

晚上八九点左右。我把中午买的羊肉炉速食包加热完后,正想要好好看部电影,顺便在这寒冷的夜里好好沉浸在羊肉炉的美味之中,只是我打死也没想到,竟然能沉浸得如此彻底。在加热完后,我直接将整锅热腾腾的羊肉炉搬到电脑荧屏前,准备好好享用一番。我用筷子在锅里翻搅了一阵,然后选出了一块肥瘦适中、色泽鲜润的羊肉块端详一番。于是就在我满怀兴奋、期待准备吞下第一囗的牺牲品时――当时的我左手拿着锅子,右手夹着肉块,而就当肉块即将入囗的一瞬间,我的左手因为锅子把柄沾满油的关系,结果一不小心,整锅油噜噜的羊肉炉就这样翻进了我大腿与大腿之间,没错,也就是俗称小鸡鸡的所在地,胯下。

当时我并没有想太多,身体还是直觉地硬是将右手的肉块塞进嘴里,但是不到零点一秒的时间,我就把它从嘴里喷了出去,不愧是我精挑细选的肉块,在荧屏上弹了一下后又打到我的头。“棍!!!!烫死我了啊~~~~”我在心里呐喊着。天啊!这是什么状况?我这辈子还没有这么痛过,痛到我完全没多余的心思花在嘴巴上咒骂了。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剧痛,使我的脸都痛歪了。我推开椅子迅速地把裤子全都脱光光,而我的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不能昏倒,要不然醒来时小鸡鸡铁定七分熟了!”于是我勉强撑着冰箱站起来,往胯下一看,不看还好,看了之后我整个人都呆住了:“这样可以上社会新闻了吧?”没错,只见我两边大腿内侧的皮肤全部烫开,脱落的皮肤藕断丝连地垂贴在大腿边缘冒着烟。但是小鸡鸡的状况尤其严重,因为在包皮上很明显地裂了一个十元硬币大,而且是吃得很深的伤囗,至于鸡鸡的其他部位则也几乎全部烫掉一层薄皮。在看到这种状况后,我二话不说就拿起电风扇开始狂吹,这时我脑袋想着:“唉……怎么办,我还没用过耶。”是的,我居然还在搞笑,妈的。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_《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媒体评价

搞笑是80年代生人的个性

新京报:为什么你会想到把自己这样一个痛苦的住院经历写成《我的住院日记》贴到网上去呢?按常理想象,这样的烫伤应该是难于开口告诉别人的。

Logydog:网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隐私性与开放性,身处在现实生活中,我当然不会大
大咧咧地到处向人宣传我的胯下之辱。但在网络的世界里,单纯的文字却能渲泄自己的想法而不必有太多顾忌。这也是为什么网络言论可以是自由意识,却也可能是恣意妄为。但不论如何,你在网络上的脸皮就是比平常还厚,讲话就是比平时更加口不遮拦。尤其当初住院时,我在医院渡过了两个礼拜痛苦又无趣的煎熬,所以在积了一肚子的委屈又无处渲泄的情况下,才会上网透过自嘲的方式将住院的一点一滴呈现出来。只不过网络的威力似乎超出我的想像,因此逞一时之快的后果,就是接下来一连串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成名历程。

新京报:据说你的文章贴到网上以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不仅文章的点击率非常之高,而且也不断有媒体前来采访你。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一个故事或者说经历会受大这么多人的关注呢?

Logydog:当初这个故事是我公布在一个以年轻族群为首的讨论版上,由于版上有所谓的“好文推荐”机制(网友们私下称为gy),所以我的目的只是想让该版的网友们能听听我悲惨的遭遇顺便骗几个gy。但很明显网友们认为我文章里的爆笑成份远胜过我的悲情指数。因此一篇倒楣鬼的住院日志最终成了笑话流传到网路各处,尔后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原本只有该版网友会看到的住院日志,后来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网络笑话。

新京报:幽默、调侃式的口吻是《我的住院日记》很明显的风格,但是我们在阅读完整个作品之后,在被你的幽默搞得暴笑之后,又会感觉到那么一些心酸和无奈。你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就希望给予读者这样一个阅读感受,是一种预设?

Logydog:不可否认,我原本的目的是要讨点同情和鼓励。但在写作过程中,故事的发展却朝向无法预料的方向进行着。也许是我在文中加入过多的搞笑元素,即使是我自己躺在病床上看这篇日记,也会忍不住笑出来说:“哈哈,这家伙还真是倒楣啊”,笑完后才失落地想起这个倒楣鬼就是我自己。我只能说,兴灾乐祸的心态人人都有,但是等发现自己成了故事里的男主角后,那种五味杂陈的感觉真是叫人难以言喻。

新京报:整个文章的语言是很随意的,甚至非常的口语化,你会不会担心文章给人一种流水帐式的感觉。这样的一种语言风格在台湾的网络写作中很常见吗?

Logydog:其实我本身不认为这是所谓的文学作品,以个人观点来看,这的确像是流水帐。但唯一不同的是,在写作中我并没有遵循任何风格,完完全全是以主观及充满幻想的词句向网友们表达我的住院经过。在省略了许多严谨的格式后,这样的文章更像是一般的随笔闲聊,因为这是以一个与文学没有交集为出发点所表现出来的作品。只不过对我而言,在缺少深思熟虑的前提下,这样的作品更能发挥出自己的想像力,而所表达出来的感情也更加丰富而直观。目前台湾写作风格多半以轻松口语化为主,因为书本的目的已经从早期所注重的文
学价值,逐渐转为传达感情和故事剧情为主。所以艰深或不直接的词句已经逐渐被大众化的写作方式所取代,一方面是为了阅读上的考量,另一方面则为了能扩展阅读族群的年龄及知识层次。虽然如此,但我个人还是认为传统的文学才是扮演文化保存的主要角色。至于我在医院的随笔记事以及目前许多大众化的文学作品,我们该注意的,也许只是作者们想表达怎样的故事情节。

新京报:我在网络上也看见有网友对你的作品发出了批评,说这是一种低级搞笑,你是否看到过对于作品这样的批评?你怎么看待这些批评。

Logydog: 看过,并且完全不否认。毕竟在我下笔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到会有如此广泛的阅读族群。原本就是公布在以男性、年轻且恶搞为主的讨论版上,我认为自己的文章并没有不当之处。但是当这个作品离开了它原本该待的地方,且为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人阅读后,自然会有不同的声音产生。没有一个作品是适合所有人的,但重要的是作者能否适切地写出符合他特定族群的文章风格。所以我并不会介意这个族群之外的人对我的批评。但我会虚心接受,并做为下一次想表达不同风格作的参考。

新京报:有人说你的这部作品是一部“从生理到心理的疗伤书”,你赞同这样一种评价吗?

Logydog:也许这种评价太过度诠释了,就像中学时读过的中文课本一样,里头总有些漂亮的诠释是连作者本人都没想过的。这部作品的确是透过生理上的痛苦进而描写内心的想法,不过并没有太大的疗伤效果。但不可否认,能在键盘上打下一字一句的牢骚怨语,的确满足了我心里不吐不快的感觉。不过更重要的是,自从这篇日记发表到网络上,并收到许多网友们的关切和祝福,我心里的确受到很大的鼓励与振奋。因此写文和发文的确是平抚我内心的一大主因(当然也包括我的家人和朋友们的关心)。但至于看了我的书后读者能不能疗伤,这就不清楚了,或者能在吃羊肉驴时想起这样一个故事就足够了。

新京报:你的作品也是最先在网络上发表的,现在有很多的作者都是依靠网络被大众所熟知的,比如最典型的痞子蔡,你怎么看待网络文学?

Logydog:第一次看到痞子蔡的作品,是我在大一时看到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对细部内容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但这个作品让我整整读了六个小时,而且最后半个小时是以泪流满面做收场。我很推崇痞子蔡的作品,更推崇他在现实生活里不出风头的表现,这点是写作
者很好的典范。但是时空变迁,追随“痞子风”的网络作品在网络上成为了主流,而这也使得网络文学主题总是围绕在很小的范围内打转,也许有少数作者会发展出创新的角色剧情,但这样多元化的写作方式始终不是网络小说的主流。我只能说,网络小说有些陈腐了,即使创作者都是年青人。但我要强调的是,在网络文学领域里我也只是只小菜鸟,我诚心期待网络文学能迈向更多元的主题及风格。(注:此处的网络文学特指台湾的网络文学)

新京报:现在中国内地有很多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作者也开始写作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你也是80年代出生的人,我不知道台湾像你这样80年代后出生的人进行写作的多不多。你觉得你们这一代的写作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Logydog:如果单指网络文学的话,台湾年轻创作者的数量相当惊人,且绝大部分都以二十岁上下的年轻族群为主。当然,由于网络文学是开放式的创作园地,不需透过出版,每一个人都能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在缺乏创意以及大潮流的影响下,能像痞子蔡几年前一样带领新风潮首先发难的人并不多,因此目前台湾年轻一代人的作品依然受到许多质疑和批评。许多人宁愿选择已经翻译失真的外国文学,也对年轻一代的文学保持观望态度。

新京报:你觉得你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的那种幽默、乐观对待各种问题的态度是不是能代表台湾80年代人的人生状态呢。

Logydog:台湾80后的年轻人习惯跟随潮流和搞怪,甚至带有几分嬉皮的味道。在开放的资讯流通下,台湾年轻族群所接受的观念也愈来愈广泛,但分立出来的种类也大异其趣。不过就整体而言,幽默和乐观的想法的确随着开放的社会而成为年轻男女面对问题的态度之一。但就事实而言,在胯下饱受灼伤的煎熬下还能将自己嘲弄至此,我承认这多少和我本身的个性有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2495.html

更多阅读

《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原唱:吴宗宪

很多时候,真小人比伪君子要坦白、可爱得多。虽然都不是什么好鸟,但后者显然更难防范。看吴宗宪中等偏下的身高、黑黢黢的皮肤和平庸得略嫌土气的长相,潜意识里总愿意拿他跟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扯上关系。本不想写这家伙的,怪

声明:《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羊肉炉不是故意的》-内容简介,《羊肉炉》为网友修煉愛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