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广东水利建设重点工程,是以防涝为主,结合发电,改善下游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
乐昌峡_乐昌峡水利枢纽 -简介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地里位置示意图
乐昌峡水利枢纽位于韶关乐昌市境内、北江支流武江乐昌峡河段塘角火车站附近,下距乐昌市约14km,距韶关市8114km,是以防洪、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4988km2。枢纽总库容为31439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13210MW,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坝、引水系统、厂房系统等。枢纽工程建成后,可使乐昌市的防洪标准从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联合浈江湾头水利枢纽共同运用,将使韶关市区防洪标准从目前的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设计,经历了多次规划设计的修编,随着外部制约因素和内部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枢纽工程的建设时机日趋成熟。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是目前广东省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韶关乐昌市境内。该工程是北江上游防洪体系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广东省城乡防灾减灾重点建设项目,广东省“十大民心工程“之一。
乐昌市是水患频发的地区,当地有“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说法。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任务以防洪为主,总投资约34.1亿元(不含送出工程)。工程实施后可有效控制武江洪水,将乐昌市区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联合浈江湾头水利枢纽共同运用,可将韶关市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防洪效益明显。此外,该工程同时还具有较明显的发电、灌溉、航运和生态效益。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于2008年1月9日奠基,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9年3月23日正式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主体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同年9月成功实现大坝围堰截流。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自开工以来,总指挥部和项目法人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科学决策,精心组织,目前,拦河坝工程右岸非溢流坝段已封顶,左坝段已浇筑到147.5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设正稳步推进。
乐昌峡_乐昌峡水利枢纽 -机构设置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由省水利厅副厅长吕英明、韶关市副市长张志才、乐昌市市长李安平等30多人组成,主要职能是在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领导、协调和监督,着重工程建设宏观调控;协调工程建设涉及的各方面关系;组织研究工程重大技术问题;承担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质量和廉政监督的职责。指挥部内设七个机构:综合协调处、专业技术委员会、征地移民处、质量安全处、财务审计处、纪检监察组和工程建设管理处。
乐昌峡_乐昌峡水利枢纽 -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北江上游洪灾频繁,防洪形势日趋严重,防洪安全亟待解决。
1、洪灾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乐昌峡枢纽工程防洪保护范围涉及韶关市(地级市),乐昌市(县级市)的乐城、河南、长来、南乡镇,曲江县的犁市、重阳镇,乳源县的桂头镇等,2006年直接防护人口87.62万人,耕地158.42万亩。
韶关市是我省粤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又是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地处粤、湘、赣三省结合部,地理位置特别重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由于韶关市区地处武江与浈江交汇河段,汇流后为韶关形成三江六岸临江城市,其沿江城区地势相对较低,历史上洪水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韶关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据历史资料记载统计,解放后的1949~2006年58年间,韶关市超过防洪警戒水位53m的洪水有42次,占72%;乐昌市超过防洪警戒水位87.2m的洪水有35次,占60%;1992年至今15年间,韶关市、乐昌市已遭受7次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威胁,分别发生于1992年、1994年、1996年各一次、2002年8月和10月两次及2006年7月16日和7月27日两次。
1994年6月14日洪水,韶关洪峰水位57.27m,相当于50年一遇,超过警戒水位4.27m,受淹人口16.24万人,全市死亡28人,受淹房屋2.13万间,倒塌房屋2145间,受淹水田3.3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超过1950~1993年的43年洪灾损失总和,其中韶关市区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乐昌市损失1.0亿元。
2002年8月8日和10月30日,武江连续遭遇两场近100一遇特大洪水,给韶关市、乐昌市及沿岸城镇造成巨大的损失,韶关市31个镇受灾,受淹人口22.75万人,其中乐昌市16.0万人,被洪水围困达9.6万人,受淹房屋2.43万间、冲毁倒塌房屋5040万间约6万m2,造成韶关市直接经济损失3.8亿元,其中乐昌市损失2.6亿元。
2006年7月16日洪水,因受到“碧利斯”4号热带风暴的影响,武江上游湖南及乐昌北部普降特大暴雨,7月14~16日,坪石以上区间三天平均雨量为359mm、库区坪石到乐昌区间达539mm、坝址下游乐昌到犁市区间为275mm,从而造成武江流域有历史资料记载以来最大的一场稀遇洪水,水位急剧上升,坪石站水位涨幅达15.97m;乐昌站水位涨幅达9.66m;塘角站(坝址专用)水位涨幅达17.43m,洪峰流量8120m3/s。7月17日,坪石水文站的洪峰水位高达165.43m,超历史最高水位(1853年为161.69m)3.74m,洪峰流量4830m3/s(1853年洪峰流量3720m3/s)。乐昌水位站洪峰水位93.96m(洪峰流量8100m3/s),超历史最高水位(1853年为91.54m)2.42m,超过警戒水位6.76m。
乐昌市区武江大桥被洪水冲垮,京广铁路乐昌段于15日傍晚8时中断。乐昌全市110多个村庄被淹,受灾人口34.19万人,全倒户或重危房户12060户,无家可归群众近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9.95亿元。韶关全市受灾人数82.51万人,因洪水及山地灾害致使52人死亡;倒塌房屋8.752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226万hm2;死亡牲畜7.636万头,损坏水库41座,停产工矿企业316个;全市境内3座桥梁被洪水冲垮,京广铁路被迫中断,1条国道、6条省道、17条县道及多条乡道不同程度受损,受灾地区大部分的通讯、交通、电力、食水中断,直接经济损失58.319亿元(乐昌市直接经济损失29.95亿元,占48.6%),2006年7月16日洪水刚过不到10天,7月22日受“格美”5号热带风暴的影响,乐昌市区再度被洪水淹没。可见洪水发生次数频繁,量级较大,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由于韶关市、乐昌市防洪能力达不到国家防洪标准要求,特别是韶关市,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未达标的地级市。随着经济发展,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将越来越大,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生命财产及社会安定造成的后果将越来越严重,为此,各级政府、人大及人民群众都迫切要求加快建设乐昌峡水利枢纽。
2、洪水严重威胁铁路安全
2002年8月洪水冲毁旧坪乐支线小滩段,至2005年12月才修复。2006年7月洪水导致重要路桥被损毁三座;旧坪乐支线全线基本冲毁;京广铁路乐昌跨江铁路需临时用机车压住,以免冲垮;京广铁路韶关段受阻,5趟列车8000多名旅客被洪水围困。同时受这场洪水波及,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深圳站停运列车100余列。武广客运专线在韶关的四个施工标段受暴雨洪水影响,施工工地被淹,1300多名施工人员被困,受伤生病50多人,其中1000多人被困在大瑶山,一度处于无粮无水境地,省里及时出动直升飞机紧急救援。本工程的建设,将淹没旧坪乐支线,形成总库容3.392亿m3的大型水库,既不影响京广铁路大瑶隧洞北口和武广客运专线的运行,而且经水库调节后,乐昌市50年一遇洪水位可降低2.08m,还可提高京广铁路乐昌段的防洪标准。
3、乐昌峡水利枢纽,是建设和谐广东,促进粤北山区经济发展,保障防洪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韶关洪水主要来自上游的武江和浈江,武、浈两江各约占韶关控制面积的一半,但主要威胁是来自武江的洪水,“2002.8”、“2006.7”洪水均来自武江的洪水。
由于韶关市、乐昌市区沿河两岸条形分布,堤线长,目前又无一宗大中型防控制性水库,新建堤防工程受城市密集人口、房屋等条件限制,工程艰巨造价高,且市区街道商店,住宅及部分工厂紧靠河岸,修建高标准堤防需拆迁大量房屋,既影响市区环境景观,又给市区排涝造成很大困难和压力,因此单靠堤围防御韶关市100年,乐昌市50年一遇洪水是不现实和高风险的。因此建设乐昌峡、湾头水库是库堤结合防洪工程体系的核心,是保障防洪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洪水,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这是韶关市320万人的强烈要求和几代人的期盼,也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
乐昌峡水利枢纽
(二)建设乐昌峡水利枢纽是建设北江上游防洪体系的需要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关于加强珠江流域近期防洪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北江流域通过“上蓄、中防、下泄”的防洪体系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目前北江下游已形成由飞来峡水库,北江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