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孟蕾 周汉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周汉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

周汉华,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宪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主持福特基金会资助之“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司法化研究”课题。

周汉华_周汉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一、学历及工作简历


1996-200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法学博士


1986-1989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


1982-1986武汉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


2002-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宪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


1997-2002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1989-1997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2000.9-11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1998.6-12 挪威人权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7-1999 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


1993-1995 美国密执安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二、负责主持或参加的主要课题


1.主持福特基金会资助之“中国行政复议制度司法化研究”课题。


2.主持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研究所资助之“信息社会与中国信息公开制度研究”课题。


3.主持国务院信息办委托之“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说明、理由及立法例”立法软课题,主持起草条例讨论稿。


4.主持国家烟草专卖局委托之“烟草行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课题。


5.主持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委托之“浦东新区电子政府方案框架设计”软课题。最终成果载《转型中的政府: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体制创新报告》,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参加国务院体改办“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研究”课题。


7.参加国务院体改办、亚洲开发银行“电力监管体制研究”课题。


8.被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建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TA No.3931-PRC/Establishing the National Electricity Regulatory Commission)聘为国内咨询专家,聘期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6月。


9.参加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监管分支机构组建试点方案”课题研究。


10.参加福特基金会资助之“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研究”课题。


11.参加本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课题。


12.参加International Task Force on Transparency, sponsored by the Initiative for Policy Dialogu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The Initiative for Policy Dialogue (IPD), headed by economist Joseph Stiglitz, is a global network of social scientists working together to help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 explore policy alternatives.


三、主要实践活动


1.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聘任之“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授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工作2002年度突出贡献奖”。


2.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聘任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家咨询组成员”。


3.国务院法制办聘请之“《行政许可法》起草小组成员”。


4.担任中国法学会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5.国家计委、中国价格协会聘任之“政府价格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6.信息产业部聘任之“《电信法》起草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7.信息产业部聘任之“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委员”。


8.铁道部聘任之“《铁路法》修改专家咨询组成员”。


9.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聘任之“商务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发展议程)贸易与竞争政策议题谈判专家咨询组成员”。


10.国家保密局聘任之“保密法制建设顾问”。


11.国家海事局聘任之“《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工作专家组成员”。


12.石家庄市人民政府聘任之“市政府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13.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聘任之客座研究员。


学术文集


我国推行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与特点


对设立反垄断委员会的利弊分析


对设立反垄断委员会的利弊分析


政策出台的时机与形式


加强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


对电信法的十点建议


《行政许可法》的亮点与难点――写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之际


《行政许可法》中的几大问题


建立我国电信监管制度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分拆司法――有益的尝试


机构改革与法制建设


社会分工与立法――对机构改革的一点建言


事故的成本


违法制裁手段多样性的制度思考


机构与法律


银广夏造假、证券当局监管与民事欺诈诉讼


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及其面临的实践问题


对我国听证会制度发展方向的若干思考


互联网对传统法治的挑战


信用与法律


周汉华(1934-1967年),广东新会大泽区五和乡螺山村人。


【个人简历】


出身农民家庭,仅读过4年小学。


1955 年在大泽五和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任水稻育种员,进行水稻丰产试验,采用经过穗选、粒选的“齐粘”和“金山粘”,采取深耕改土、精耕细作、施足基肥、 合理密植等措施种植,当年创造亩产750公斤和次年创造亩产826 公斤的丰产纪录,比一般耕作的亩产高两倍有多。接着, 又试用水稻和高粱进行杂交试验。


1957年4月,周汉华被邀请参加广东省第一次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丁颖的关注,向他询问培育新品种的经验。会后,他回来又继续进行稻谷与高梁的杂交30多穗,每穗结出谷子100多粒,获得远缘杂交的成功,震动了农业科学界。是年6月,全国种子参观团120多人来县参观了他的试验田,听了他的汇报,给予很高的评价。


1958年7月2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期间,曾到周汉华家参观杂交试验田和新品种标本,晚上又和他亲切交谈,赠给他一盏空气电池灯,鼓励他培育出一穗千粒的水稻新品种。同年11月,周汉华出席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会议期间,周总理邀周汉华到家里作客,并书写“高举共产主义旗帜,为培育良种,大搞杂交运动而奋斗”的题词相赠。这年,周汉华被任为大泽人民公社农科站副站长。


1959年,周汉华进行粳、籼稻杂交和自然杂交试验,成功地培育出幸福一号、幸福二号、青森五号、十月粘、八一种等6个新品种。同年早造,培育印二东11号,最高穗粒达1190粒;二造又育成1208穗粒。还培育出一株出蘖达280穗,每穗平均150粒,一科1.2公斤谷的“水稻王”。次年又有新突破,穗粒最高达1400粒, 并培育出10多斤的“万粒斤”的良种。


1955-1960年,周汉华在引进130多个杂交组合、220多个自然杂交组合、引种全国各地1181个水稻品种进行观察和对80 多个良种进行比较试验的一系列工作中,费尽心力,取得可喜的成绩, 被誉为农民育种专家,多次被评为县、省劳动模范,优秀共青团员, 受到团中央的奖励。


1960年, 他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1967年11月17日病逝,终年34岁。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孟蕾 周汉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周汉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2911.html

更多阅读

周思敏—中国时尚礼仪教母 周思敏商务礼仪

2005年国际教育基金会 【和平大使】2005年中国【新魅力女性培训师】 荣誉获得者2008年奥运礼仪知识竞赛 【专家评委】2008年中国社会责任奖 【礼仪教化贡献人物】2009年获聘联合国世界和谐基金会 【和谐礼仪大使】2009年世界小姐上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经济蓝皮书>2011年12月08日14:31陈郁来源:中国经济网 热点专题 手机看新闻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 (记者 陈郁)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发布的2012年经济蓝皮书《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1年和2012年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四:中国最西边的长城——玉门关汉长城

横穿罗布泊组图之四:中国最西边的长城——玉门关汉长城赵亚辉摄影重要提示:衷心感谢您的关注!近期由于某种技术原因,本文图片可能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本文人民网镜像链接,即可正常浏览图文。汉长城遗址,距今2100多年,比明长城还早1500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克明博士辞职做安利 陈克明

安利高级营销总监— 陈克明博士(追求有挑战且永无止境的事业)陈克明博士,16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的神童,29岁成为博士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95年12月接触安里事业,经深入研究和探讨、尝试的过程,1996年6月辞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工作,结束了打

声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孟蕾 周汉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周汉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为网友小人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