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襄渝铁路 襄渝铁路-简介,襄渝铁路-历史沿革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西至重庆,全长895.3公里。自1968年4月开始修建,1970年8月铺通到达县,1975年11月临时运营。1979年12月全线建成,并正式交付运营。线路自焦柳线上的襄樊站出岔向西引出,襄樊北站至老河口东站段与汉丹铁路共轨。经丹江口、十堰、郧县,进入陕西省;过白河、旬阳、安康、紫阳,进入四川省,经达县、渠县、华蓥,抵达重庆市。

襄渝线_襄渝铁路 -简介


铁路铺设襄渝铁路起自襄樊,经莫家营、谷城、十堰、白河、旬阳、安康、紫阳、万源、达县,全长915.6公里。这条铁路横贯鄂、陕、川3省,东与汉丹、焦枝两线衔接,中与阳安、宝成铁路想通,西与成渝、川黔两线相连,是联络中国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对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该线襄樊至莫家营段56公里,1960年建成通车。新建铁路正线长859.6公里,由铁道部第二、三、四勘测设计院和电气化工程局设计,铁道兵担负施工。参加施工的铁道兵部队有8个师、2个独立团,另有铁道大桥工程局、电气化工程局和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民工。全线东西两段分别于1968、1969年开工,中段于1970年第1季度开工,1973年10月接轨通车。1975年11月至1979年12月分别交付运营。

东(北)起焦柳线上的襄樊站出岔向西引出,襄樊北站至老河口东站段与汉丹铁路共轨。经丹江口、十堰、郧县,进入陕西省;过白河、旬阳、安康、紫阳,进入四川省,经达县、渠县、华蓥,西(南)达重庆市。襄渝线是继宝成线、川黔线、成昆线后第四条出入四川省及重庆市的通道,特别是由中原入川,为加强川东地区、重庆市与湖北等省的联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襄渝线贯通了达成线,达万线。是东进四川,重庆的重要道路。

襄渝线_襄渝铁路 -历史沿革


铁道兵襄渝铁路起自襄樊,经莫家营、谷城、十堰、白河、旬阳、安康、紫阳、万源、达县,全长915.6公里。这条铁路横贯鄂、陕、川3省,东与汉丹、焦枝两线衔接,中与阳安、宝成铁路想通,西与成渝、川黔两线相连,是联络中国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对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

该线襄樊至莫家营段56公里,1960年建成通车。新建铁路正线长859.6公里,由铁道部第二、三、四勘测设计院和电气化工程局设计,铁道兵担负施工。参加施工的铁道兵部队有8个师、2个独立团,另有铁道大桥工程局、电气化工程局和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民工。全线东西两段分别于1968、1969年开工,中段于1970年第1季度开工,1973年10月接轨通车。1975年11月至1979年12月分别交付运营。

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建设大西南的号召,经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于1965年12月勘测设计,确定线路由襄樊至成都,称襄成铁路。1968年初,中央出于国防建设的需要,作出了先修渝(重庆)达(县)铁路、缓建成(都)达(县)段的决定。1969年底,中央确定渝达、襄成两线合一,称襄渝铁路。同年12月29日,周恩来总理召开会议,研究加快铁路建设问题。铁道兵司令员刘贤权、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司令员何辉燕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决定襄渝铁路于1972年铺轨通车。

襄渝铁路东段为鄂西北丘陵低山区,中段为秦岭巴山区,西段为四川盆地丘陵区。铁路横穿当山、白云山,走经华蓥山、中梁山,在仙人渡、旬阳、紫阳3跨汉江,9跨东河,7跨将军河,33次跨后河,在北碚跨嘉陵江。沿线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悬岩峭壁,地势险峻,地质复杂。全线桥梁716座,隧道405座,桥高隧长,多线隧道13座,最长的1685米,最高桥墩76米,工程任务艰巨。施工条件差,尤其是陕西境内,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物资缺乏。300公里长的铁路沿线没有公路,没有电力,施工初期,工程和生活物资主要靠肩挑背扛。

襄渝线_襄渝铁路 -铁路维护


襄渝铁路2005年08月,因连日大雨,在襄渝线十堰城区白浪至顾家岗区间,因滑坡导致路基下沉,该段开始对过往列车限速。至20日泥石塌方险情开始加重,滑坡长度达到约60米,致使长约30余米的铁轨悬空。同时约18趟列车运行受到影响,其中多趟过往列车被迫停靠在滑坡路段附近,襄渝线中断了10小时左右。经过全力抢修,襄渝线该塌方路段已开始限速25公里/小时恢复通车,随即恢复正常通车。列车已基本不受塌方路段影响。

襄渝线_襄渝铁路 -改造建设


建设中的复线电气化改造
襄渝铁路分三段电气化改造。襄樊至安康373公里,于1980年10月通车,安康至达县276公里,于1983年12月通车;达县至重庆255公里,于1998年 12月通车。改造完毕后,渝达段客车时速达到110-120公里,达县到襄樊段时速达到100公里。

复线
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是西部大开发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北起陕西安康,途径万源、达州、广安等地,全长507公里,总投资147亿元,设计时速160公里,于2005年8月动工,2008年建成通车。铁路建成通车后,重庆北上的列车运行时间将大大缩短。中铁四局渝怀第八项目工作人员开始了首次穿过有“渝怀锁匙”之称的圆梁山隧道行动,它标志着渝怀铁路东段铺架第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同时,襄渝铁路二线也将于下季度正式开工建设。襄渝铁路二线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襄渝铁路二线全长507公里,经襄樊、达州、渠县、广安、华蓥、北碚(东阳、施家梁、蔡家、童家溪)至沙坪坝。其中,重庆段庆华站至磨心坡站,正线长38.88公里,重庆枢纽引入线正线长57.95公里。襄渝铁路二线工程造价147.3亿元,计划工期4年。建成后通过能力可达客车50对,货运4000万吨以上,客车平均速度提高到每小时105公里以上,西安至重庆的运行时间缩短到8小时,重庆至北京可实现一日到达,重庆至武汉朝发夕至。

襄渝线_襄渝铁路 -铁路奇观


沿线风景在襄渝铁路线上有一道奇观,那就是各式各样的铁路桥。这些桥有大有小,还有造型独特的钢梁桥。这些多姿的铁路桥是连接铁路运输大动脉的锁链,更是贯通湖北、陕西、重庆三省市的“彩虹”。襄渝铁路沿线多是重叠连绵的山峰,群山之间,碧绿清幽的江水急急东流,一座座的铁路桥横架在急流险滩之上。一座座桥下江水湍急,桥影如月映在水中。行走在高高险险的两座大山之间,眼前便会出现一座气势宏伟的桥-紫阳汉江大桥,这座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铁路钢梁桥横跨在汉江上,桥高70.5米,长437米,大桥两边还设有宽宽的人行通道,就像一道彩虹连起了汉江两岸。

襄渝复线的新紫阳汉江大桥也在忙碌的施工中。长时间地停留在紫阳汉江大桥上,山清水秀的紫阳城尽收眼底。静坐在铁道边,乘上列车继续向大巴山深处行进,领略着“险隘连千里,秦塞路难行”的奇观。山势更加巍峨,铁路就像一条绸带从群山险峰中穿越,悬崖峭壁处处林立,险峻峥嵘随处可见,有些车站不得不建在桥上。桥是襄渝线上的风景,更是大动脉的脊梁,也是襄渝铁路的支柱。襄渝线上的一座座铁路桥屹立在山间,跨越着河流。正是它们把江河的北岸和南岸、东岸和西岸连在了一起,使线路两侧不相干的大山牵起了手,这些多姿的铁路桥为铁路运输事业奉献着光和热,也在襄渝线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襄渝铁路 襄渝铁路-简介,襄渝铁路-历史沿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2968.html

更多阅读

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小冀镇 小冀镇-简介,小冀镇-历史沿革

新乡县小冀镇位于新乡市西南16公里处,地处豫北平原,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新荷铁路交汇的三角地带,镇区青年路、青龙路直通107国道,距郑州机场6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常驻人口4.5万人,建成区面积7平方

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米旗 米旗-品牌简介,米旗-历史沿革

米旗(MAKY),是1994年成立于西安的一家以生产月饼、蛋糕、面包、中西式糕点为主的全国连锁食品企业。始终坚持以产品品质为前提的经营理念,不断致力于产品创新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持续保持行业先锋地位,连续5年蝉联中国焙烤行业最高赛事蛋

声明:《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襄渝铁路 襄渝铁路-简介,襄渝铁路-历史沿革》为网友风浒涟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