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法硕体验 父母都是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的孩子是什么体验?

泻药……感觉需要个长文……

我觉得我应该邀请别人来写我XD,我可以写写别人~

等有空可以写写我伟大的妈妈对我的教育……

占坑……


我自己的话……爹是清华工科男,妈是北大文科女,标配家庭……周围好多这样的。

其实北清父母的孩子什么样都有,并没有必然特别不一样的地方,我身边知道的有全奖去哈佛别人高考她去登珠峰的大神,也有一本二本考不上的。有各种兴趣爱好各种活动什么都玩的,也有除了上上网看看电视没什么个人爱好个人世界的。有“死宅”,有“社会活动家”。……

既然问这个问题可能想知道些大神的事情吧……
我讲个身边同学比较大神的吧。L某,我从小认识,小学3年级坐班车的时候每天和姑娘们混在一起,号称自己的梦想是做家庭主妇(没错他用的是妇)。但是经常拽科学知识,同年龄的我们完全听不懂啊……记得当初他一个爱好是烤吃的东西,一个是“科学”,他那时候就说自己的梦想是有个xxx实验室xxx……(专业名词,三年级的其他小伙伴都只能不明觉厉)。中学不是一个学校,再见他已经是高考时在考试报上看到他竞赛保送北大ORZ 然后后来听说他的“家教”是某奥赛金牌大神,不止辅导他竞赛还一直让他接触各种前沿,大量英文paper什么的(全都是大学之前啊)……貌似现在已经本科生科研风生水起?妈蛋我们才大一啊!
(但是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各种孩子都有的,我大一某课老师的儿子是我高中同学,他就是一摇滚青年,长头发,拽……人其实挺不错,但有一部分同学很烦他“装逼”。我们高三的时候他还成天玩乐队,高三期间还有次演唱会,并且在演唱会上当众和他网恋第一次见面的女朋友接吻……各种恋爱史满城风雨,其实他那种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不顾的冲劲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还认识有之前好像泯然众人突然一下高中决定出国了,结果托福SAT全接近满分(其中有一个是真的满分)的大神……

有击剑全国冠军,各种球类运动主力,德智体美基本全面发展,成绩好会画油画,开朗阳光满满正能量,似乎所有人都喜欢她的,比大部分汉子帅(但很直)的姑娘。

……

其实想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神奇的……
真的是,天才的大神确实有,也有些我行我素不走寻常路的奇人,但其实大部分说不上多么惊世骇俗,他们有的性格很好很阳光,有的性格有问题,北清的家庭一样有着普通家庭的问题。如果要细讲当然每个人都有些有趣的地方,不过讲多了可能又涉及人家隐私……





我认识的最神奇的大神家里恰恰是非常普通的父母。这位大神淹通诗书,能诗擅画,还吹洞箫吹的不错。

真正意义上的淹通诗书……

一二年级看史记,五年级花一年对照柏杨的本子看完资治通鉴,没事把明清小说笔记当闲书看。

高中研究性学习大家都写什么食堂调研啊消费观调查啊,他老人家写《论自发格律化》《永明体以来的五言诗》……

做个小小的地理project居然参照竺可桢的做唐宋时期的气候与历史发展orz

政治课关于古代书籍那节课老师不想讲,这家伙上来讲了50分钟刚刚把尚书那一小段讲完。

有次语文课老师分给他50分钟,这家伙给我们讲了50分钟晚唐诗歌全是干货把大家听得一愣一愣的,讲的时候大概是参照了《听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里面梁启超那种讲课风格,一边讲一边背,背不出来还拍脑袋,然后就背出了……

正正经经是按古代文人那一套,诗书(法)箫画在我们看来都是大神,但他自己只觉得是玩玩(游于艺),正经是要读书治学的。

而且他真心是为人非常君子的,很有旧式儒风的。有抱负,有性情,又很沉稳内敛。

前几天在图书馆遇到他,他在看《四库提要》,每天坚持去工具书阅览室看一个小时,做笔记,已经看完了易经部……

可他爸妈做的事情都和这种学问离的蛮远,不知道怎么培养出这位大神……据他自己说是小时候身体不好只能看书,就……就这样了……

嗯这大神数理化还巨好,老师劝他高中搞竞赛,他说“非吾志也”坚决学文……




我自己的话……经历丰富心思庞杂……父母里面妈妈管的多,7岁送我学钢琴,9岁送我学昆曲,12岁送我学书画,17岁开始学美声,都坚持到现在。所以看起来应该还比较多才多艺?主要是昆曲这种冷门的又最近时兴东西,像我这样早先从小学起的就比较吃香。然后高中折腾了不少活动,合唱团,垒球队,排话剧,国学社……感觉自己精力挺旺盛。最后还没有影响到高考,应该也算有一点方法,高三老师说我是“盖楼光搭架子不填水泥”,有点投机取巧吧……

高中老师说我“豪爽”,身边朋友普遍觉得我比较“成熟”(只是给人感觉吧)……然后自己也就是成天刷社交网络,追男神萌CP,发段子,哈哈哈哈哈哈党,自制力特别渣……

我可以邀请我基友们来写我什么样么ORZ……


-----------------------------------------------------------有空缓慢更----------------------------------------

我觉得我很幸运,恰巧是“北清父母“中比较“好”的父母吧,能给的东西可能也确实有些特别之处?

我家是妈妈管教育,但爸爸似乎却更多影响了我的性格(据说是因为人会模仿自己害怕的人以消除恐惧感orz严父的作用吧),清华北大的平台给了我很多福利,世界观肯定也是受到这些平台的影响。


我很小的时候爸妈都是穷学生,家里住清华里面特别小特别破还夏热冬冷的平房,但是我觉得当时成长的非常快乐。其实我从来没有认识到过当时家里条件“不好”。大概我上小学之后我家买了房子搬到楼房里面,条件好了很多,但是那时候我跟我妈说我觉得住惯了觉得以前那个小小的家更温暖。

大概他们能让我感到非常非常充足的爱,并且生活中有远远比钱啊柴米油盐啊更好的东西支撑。他们让我觉得钱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东西,世界有远比现实利益更广大美好的东西值得追求(虽然他们也会教育我知好歹之类的一切传统父母会教的关于实际生活的基本事项)。

(说到钱的问题,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的时候家里生活还是比较节俭,所以比如说我就养成习惯觉得开口向爸妈(更不用说其他人)要(买给我)东西是比较别扭的。但是只要能够负担,在我的教育上面他们都很肯投入,像我学昆曲,学钢琴,带我去各种博物馆艺术馆,带我去全国各地玩,虽然都因为机缘啊,北大福利啊各种原因,而不是很高的收费但还是对当时来说挺多,但爸妈这点上都很舍得。)


我很感动的一点是他们对我想做的一切事情的支持。大概在我上初中升高中左右的时候,有次聊起以后的大学志愿啊未来啊,他们说“爸爸妈妈现在努力的工作,就是希望你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没有后顾之忧。”当时就想哭……

不过他们首先还是注重文化教育,我上初中的时候想以后搞艺术或者做设计之类的,妈妈当时表示可以没问题,只要我大学先接受综合性大学的扎实的本科教育不把自己限制死了。其实包括后来我想法变化,妈妈也总是一方面支持我的想法,一方面又在提醒我不要太早限制自己进入一个狭隘的小方向,要有开阔的眼界。(当然并不是什么都接触什么都平庸的意思)


妈妈是家里大姐,感觉她特别特别有母性,就是坚强独立而又温柔饱含爱的感觉。她研究生是北大的美学,但是没有做学术。以学术的标准说她哲学/美学的学术水平并不高,但是总还是见得很多面比较广并且对教育很有看法(她博士是教育学……)

我觉得她是最好的妈妈。感觉我妈在我的教育上面投入真的非常非常多。

首先感情上真的非常非常多投入。其次她在具体的读书啊爱好培养啊上面采取的态度是非常注意但是又完全不强迫的良性引导。再有,她本人的状态,她的为人处事,都给我很大影响。最后当然,她也会尽可能的提供给我她能给我的平台和资源(不是什么后门啊!比如她从小带我在北大看低价高质量的演出啊,经常带我去见识见识她学生里的大神啊,她带学生暑期实践去各地就带我一起见识一下啊……我小学的时候她公派留学她就尽量解决经济问题把我带上啊……)。

------------------------更新------------------------------------------------------

小时候我妈一直坚持自己带我,只有1-2岁那一年被送到外婆家,后来妈妈还一直说觉得“对不住我”把我送回去……记得最小最小的时候妈妈有两本《半小时妈妈》什么的那种全是家长和小孩子做游戏的书,每天陪我玩。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一边工作(学工)一边考博士,其实很忙,但是每天晚上还是会陪我玩,给我讲故事。我好奇心强,听了一个还要听……(妈妈嗓子后来慢性咽炎,似乎跟那个时候用嗓过度有关………………)
妈妈从小给我讲各种东西,一方面她会很有选择地挑给我读给我讲的东西,除了一般的童话,她还会给我讲古希腊神话(我当时迅速被“驾着马车在天上跑的太阳神”吸引住来),历史故事,各种掌故趣闻类的东西。

北大清华法硕体验 父母都是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的孩子是什么体验?

幼儿园阶段她就给我买很多书,覆盖超级广泛,我记得有上下五千年啦,好多普及通史类的图画书啊,各种画册(盗版……那时候确实买不起正版),还有一些她挑选的好的而适合小孩子的书比如丁丁历险记……。那时候虽然条件限制,但她在能负担的范围内尽量地选了好的东西让我接触。

可能由于她之前是美学,她很注重美育。那时候外文书店有那种可能是旧货或者卖剩的减价处理,好多好多便宜的但是都是法文德文阿拉伯文等等她自己也看不懂的图画书,她就选插画漂亮的买给我。

小时候我妈有时间就会陪我,带我出去玩,小时候养成了泡博物馆的习惯,她会经常关注北京的展讯,美术馆啊,当时还没有重新装修的国博啊,还有后来国博关了之后壮大的首博啊……她也带我去皇城根儿遗址公园之类的地方慢慢走慢慢玩,爬爬山啊……

我妈带学生出去暑期实践之类的,会去全国各地,我也因此基本上走遍整个中国。她很注重“开阔眼界”这件事,有机会她就会带我出去。(似乎有的父母认为带孩子出去玩会把心玩散了无心学习,表示不能理解……)


对于各种兴趣爱好培养:

我现在第一爱好大概是画画。我妈妈跟我讲,小时候其实我不敢画的。她说她让我试试看,我说我“不会画”,但是她就是鼓励我,画毛线团也可以。现在家里有留一两本我两三岁时候的书,书后面都被我画上毛线团……然后我后来自己喜欢画了,她会好好留着我画的东西(现在我家还有我从小到大各种时期的画),我需要学画了,她也会送我去学,并且陪着我去上课。这里特别说一下,我到小学毕业之前各种兴趣课她都陪我上,但她绝对不会“看(一声)着我”,不会替我做笔记什么的,她一般会带一点她自己的书或者带电脑写东西什么的。再说回学画,我从幼儿园上画画班,小学的时候学那种比较没技术含量的创意水彩水粉啊(现在看来都不叫学画画),到后来12岁之后正经学书画,是否要继续跟这个老师我都是有自主权的。如果我不喜欢老师不想跟老师学了(小学那个创意画的老师),她会很认真地跟我谈过,让我自己考虑权衡,尊重我选择。

学戏是她辗转打听托人帮我找的老师。我记得刚学戏的时候每周去两个小时,9岁小孩子么,觉得累,又觉得每周都必须去是个压力,有时候就闹脾气不想去。我妈没因此跟我发火,而是很认真的跟我说:“你不想学了吗?如果你想好了妈妈都可以的,不想学了咱们就放弃,但是你要想好。” 我当时听见“放弃”两个字,而且好像放弃就只需要我一句话了,却想起了已经坚持的半年付出过的努力以及最开始很想学巴巴找老师教的那个心,就感觉到放弃的重量不是说说而已。

---------------------------(TBC)--------------------------------------------------------------


我爸对我的影响基本不是直接教育(除了因为坐姿不好,顶撞他老人家等“规矩”问题凶狠地训斥我orz),但是他作为一个清华工科男给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大致就是:(至少对于我很在意的事情)极为好强要求高,并且必要时要拼命一些苦一苦自己没什么。另外如果是合作的话,会觉得自己承担的比别人少有愧疚感,如果我是组长之类的领导者,会一定要求自己承担最多。
我爸工科男,所以对细节特别要求,整体要求也很高……我觉得我至今没达到他的要求……

我爸一直坚持认为,我的优点都是遗传他(我妈深深的不以为然),每次出点什么成绩他就说因为他智商高%)(*&……%





有人看的话再写吧ORZ……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3/2535.html

更多阅读

2013北大法硕推免经验 北大法硕推免面试

其实并不喜欢写经验,不是不爱分享,只是觉得无足挂齿。这次受到很多照顾的老师要我写一篇经验给学弟学妹,觉得既然写了,还是发出来吧。希望能够帮助对法律抱有热情并愿意深造的童鞋—————————————————————————

中国的父母都是心理上的巨婴 怎么治疗巨婴心理

中国的父母都是心理上的巨婴2014-09-04来源:黑天鹅图书作者:武志红  中国有一种自动的矫枉过正,比如这一代生活很困难,生了下一代孩子就很溺爱,溺爱长大的孩子没人性,他们做了父母,也会让自己的下一代品尝到匮乏,下一代匮乏的又养出溺爱

放不下学习的父母都不具备爱的能力

放不下学习的父母都不具备爱的能力——放不下孩子学习的父母都是缺少爱的能力的人文:郑委中国家长太在乎孩子的学习了,但是你知道吗?这是错误的!因为关注孩子学习的父母,放不下孩子学习的父母,每天嘴里总是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父母,每天

北大清华2015年自主招生入选名单北京 清华北大自主创业

梦里江河的话:阳光高考平台今晚公示的《2015年北京大学具有高校自主招生入选资格的考生名单》,还不包括大头(北大博雅计划和清华领军计划),北京就已经有115人了,北大56人,清华59人,但有7人同被北大清华认定,因此总数实际是108人。这些学生当

孩子的心里话 满满的都是爱 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

【孩子的心里话】满满的都是爱文:爱与幸福大家庭何晶(厦门)看看何晶笑得多可开心赵巧云老师发来的邮件:何晶是厦门郑丽密的女儿,丽密在厦门从事的是传播爱与幸福的工作,在她的影响下,孩子是一个非常自信、阳光、有爱心的孩子。这次孩子

声明:《北大清华法硕体验 父母都是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的孩子是什么体验?》为网友为他扶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