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私有制 如何看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

能否先灭私有制,个人认为本身就有点伪现实主义,我觉得谁都回答不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来看看历史和现有的社会制度格局,我想你真正看完后也会心中有自己的答案。


读前补脑: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但在马恩两人死后,他们的继承人在思想上迅速分裂,其中一派成立了“共产国际”,后来发展为列宁主义,再传承给斯大林、毛泽东。
另一派则延续了“第二国际”组织,即伯恩斯坦指导的社会民主主义,也叫做民主社会主义。

两派的主要差别是:列宁主张社会主义革命马上就可以搞,很快就能成功,在方法上倾向于武装暴动。伯恩斯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有调整和改进能力,所以用不着也不应该依靠暴力,完全可以采用合法的社会运动和议会斗争的形式来改造资本主义,通过占领议会、掌握立法行政权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

两派互相水火不容,由于我们国家走的是列宁路线,所以伯恩斯坦被称为“修正主义”。但是从组织上看伯恩斯坦继承了恩格斯的“第二国际”,并且还有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晚年已经逐步转向“修正主义”的主张。总之,谁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到现在还是一笔糊涂账。

后来列宁的主张在苏联、中国以及其他一些落后国家相继取得成功。但是由于主张暴力取缔资产阶级的一切财富、法律、道德甚至肉体,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强烈抵制。这一派别曾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过一些西方年轻人,但是总的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一直视其为洪水猛兽,基本上没有改变。
伯恩斯坦领导的社会民主派由于比较温和,类似于我们理解的“改良派”,所以在西方受到的阻力较小。从现状来看,他们已经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地区成功,成为议会领导党、组建政府并实践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在北欧国家是著名的高税收、高福利、大政府模式,欧洲的很多其他国家也多少受到他们的影响。这一派别不仅仅是“很受欢迎”,而是已经领导了社会主流,在一些地方影响和改变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制度。




好,现在进入正题




兴起于十九世纪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二十世纪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两种自觉的社会主义实践。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社会主义胚胎”(或因素)的迅速发育和许多新独立国家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后两种情况,下面还要专门讨论。这里先谈前两种实践,就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其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和社会党(包括工党、社会民主党等)执政的国家实行的社会民主主义。这两种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下面对这两者作点简单介绍。
  共产党执政的国家
  苏联解体前,这些国家都按斯大林模式,经济上消灭私有财产、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除上层保有一定的等级制和特权外,群众中多实行平均主义),国内商品短缺,对外闭关自守,但也都有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意识形态上实行严格管制,禁止争鸣。因此,它们的经济不发达,社会不成熟,政权不稳定,时间一长,就难以为继。苏联和东欧国家就是在同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竞赛中自行崩溃的,而不是由于外来敌对势力的武装侵略或和平演变。邓小平也说,中国如不实行改革开放也一定垮台。事实确实如此。共产党执政的中国、越南由于进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就得到飞速发展,国际地位大为提高。但政治上意识形态上的权力垄断没有及时大力改革,所以问题还很多,社会不够稳定。
  社会民主主义国家
  这主要指二战前的瑞典、芬兰等北欧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和二战后工党、社会党几度执政的英国、荷兰、奥地利等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其实,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上是一回事,目前学界谈论时已通称民主社会主义,所以这里也就把两者合在一起来讲。不过细分起来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都不尽相同。1951年英国工党发起恢复社会党国际的法兰克福会议,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两方面都参加了。在会议上通过的宣言中正式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是“扩大民主,把权力交给人民”,“使自由人能以平等地位在社会中共同工作”。民主社会主义为自己规定的原则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经济上实行混合所有制和有国家适当调节的市场经济,建立体现平等原则和博爱精神的社会福利制度,允许意识形态多元化,上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在淡化。虽然各国的社会主义化进度参差不齐,执行和实现的程度有很大差别,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就做得比较好些,其他称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就做得差些。但是它们的大方向还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因素也都在迅速增长。以财富占有来说,这些国家平均约有一半左右属于国有资产、公用事业和社会福利的公共部门,其中瑞典的公共部门占全部国民收入的65.4%,英国占47%。在所有制问题上,瑞典社民党还力图进一步做到公平,设法将企业利润逐步从资本家手中转给工人集体。因此1983年社民党执政时搞了一个“雇员投资基金制度”,规定每年从资方的超额利润(超过50万克朗)中提取20%交给职工集体的基金会,并将雇主代职工交的养老金提高1%。他们估计,经过三五十年,基金就可占企业股份的一半,私有制就将逐渐变为集体所有制。为了抗议这一法案,资本家组织了一次有七万五千人参加的游行示威。

  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是二十世纪两种社会主义模式在进行竞赛和比较。实践检验的结果是,民主社会主义取得程度不同的胜利和成功,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向共产主义过渡(苏联开始于1936年社会主义建成,中国实行于大跃进时期)遭到失败。这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这里就以瑞典等北欧国家为代表和苏联作点比较。瑞典、芬兰是二十世纪初欧洲最落后的国家,自然条件恶劣,但到1970年代,富裕程度已名列欧洲前茅(1980年瑞典人均产值达一万五千多美元,超过当时的美国、西德等大国),真正做到了经济繁荣、政治民主、自由充分、福利完备、社会稳定、道德良好(清廉居世界头几名,贪污腐败和犯罪率最低)、人人平等(除政治上以外收入差距也最低)。消灭了等级制和特权,整个国家,总理、部长在工作时间配用专车的不到五人,首相或总理的家庭也不配备服务人员。更没有工资的“含金量”差别极大和什么正部长级的副部长以及医疗、住房、用车等分类的“正部级待遇”、“副部级待遇”这些规定。基本上消灭了三大差别,做到了普遍富裕等等。以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为标准,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的道路是基本正确的,而且成绩不小。这些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有定期选举。这是人民管理和监督政府的好形式。有时人民不满社会党的政策,也会通过选举更换政府。但是由于社会福利制度一般具有能增不能减、能上不能下的刚性特点,所以上台的无论是右派还是中间派,都不能改变社会党的福利政策,也不能改变人民取得的基本权利和利益,结果就自然改变不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瑞典中右派几次短期执政都是证明。
  相反,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原本就走错了路,不但离“自由人联合体”越来越远,还导致经济落后(以前公布的许多数据弄虚作假,水分很大。1967年官方公布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当年美国的—32715亿美元—67%,此后再未公布。据西方权威机构联合调查,苏联解体前198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5120亿美元,与加拿大相当,实际上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可见苏联当年统计的水分之大。俄罗斯官方承认,苏联的粮食产量直到垮台时还没赶上沙俄时的水平)、政治独裁(专制程度和滥杀无辜超过沙俄)、文化凋敝(文学就赶不上十九世纪),共产党领导和苏维埃政权终于被人民抛弃。当然,苏联存在的七十多年也做出了很大成绩,如提高和普及了社会福利,缩小了收入差距,实现了工业化,打败了希特勒等,但这些都付出了很大代价,且没能避免崩溃。现在中国有些人还坚持唯心史观,把苏联的垮台完全归罪于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但据我所见所闻,苏联人民并不这样看。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国,二战前的经济水平不低于瑞典、芬兰等邻国,地理条件还优越些,但加入苏联后很快就落后了。1980年当瑞典、芬兰人均产值已达一万五千美元左右时,它们只有四千美元左右,还是苏联各共和国中最高的。至于自由、平等、民主等就更谈不上了。所以还在苏联解体前,立陶宛共产党和最高苏维埃就通过决定,宣布脱离苏共和苏联而独立。
  在苏联解体期间,我有一次去了列宁格勒,那里正酝酿投票这座城市改名的问题。我曾问到坚决主张改名的一位二战中卫城英雄,为什么要换掉列宁这个光荣的名字而恢复旧名。他以沙皇时物质文化生活在欧洲的地位和后来的苏联相比,无限伤感地认为苏联的革命搞错了,说二月革命后要是也实行民主、发展经济,俄国现在决不会处于在全欧洲平均水平之下的落后地位。我们争论许久也说服不了他(其实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革命的设想,俄国二月革命后的主要任务也应当是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和为资本主义发展开通道路)。
  据最近(2007年初)我国权威报告所提第一次(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和第二次(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化)现代化标准,北欧各国不但早已是发达国家,而且第二次现代化的世界头十名中就有瑞典(第一名)、芬兰(第三名)和丹麦。无论按文明和现代化的哪条标准衡量,斯大林模式的国家都大大落后于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也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决不能以起点低、底子薄为借口,看一下南北朝鲜的差距就行了。所以两相比较和衡量,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上是胜利的成功的,共产党领导下的斯大林模式(包括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则是错误的失败的,其中没有一个国家获得成功。这就是二十世纪作为人类社会历史重大特点的社会主义运动已经作出的结论。
消灭私有制 如何看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
  二、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说,过去我们并不清楚。因为以往对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解,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现在要实行改革开放,这些当然都不适用了。
  在世界上,社会主义也是五花八门。据有人引证瑞典前首相帕尔梅的话说,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曾多达七十余个,遍布亚非欧拉美。如果按社会主义流派和它们的制度与政策区分,我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和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独立国家。
  这三类中以第三类最庞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些还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因素占优势)很难分,也容易变。不少国家是某个政党和领导人上台后宣布实行社会主义,下台后是否还在实行就不清楚了。但也不能看不起这第三类社会主义国家,一则它们在三大类中为数最多,二则其中一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某些原则还相当认真。据说印度改革前执行计划经济就很严格,以至在某些地方或部门不允许超额完成任务。
  至于它们(第三类)对其他两类的倾向性,大体说来,多数倾向于第一类,少数倾向于第二类。比如它们都基本上承认共产党执政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社会党执政的就不承认,而称之为共产主义或专制主义。不过对别国社会主义的承认与否,恐怕最狭隘的还是共产党。它们主要不以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体制为标准,而只按意识形态的几项教条特别是领导人的主观意志来划分。例如共产党国家就始终不承认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瑞典等北欧国家社会主义因素再多,也被划入资本主义世界,某些贫穷和统治严酷的国家,却被看作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由于共产党实行个人崇拜的人治,所以一国的社会性质还往往由领导来定。例如斯大林一发脾气,南斯拉夫就变成了资本主义。赫鲁晓夫发点“善心”,它又变成了社会主义。匈牙利事件后,它被开除了,但过了几年就又变回来了。中国也是多变。先是跟着苏联“一边倒”,从不承认变为承认。后来由于“反修”,自己又变了两回,而且快得令人眼花缭乱,才和铁托称兄道弟,匈牙利事件一起,又赶紧写了一篇“三评”——《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社会主义阵营存在时期,我们称苏联是老大哥,还劝大伙儿尊它“为首”。没过几年,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闹翻了,立即定它为社会帝国主义,还是世界战争的主要策源地。毛泽东去世和两国关系正常化后,又承认它是社会主义了。但在东方,我们还是有一大阵继续坚持毛泽东的“反修”路线,例如宁可赞赏和支持波尔布特残暴统治下的柬埔寨为社会主义,却认为多年并肩战斗共同反美的越南变修了(变成了资本主义)。
  这样看来,什么是社会主义至今也还是一笔糊涂账。但是经过二百年的理论探索和近百年的社会实践,人们对社会主义总可能做点初步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结论了吧。当然,分歧还会有,争论还会继续。但是当前的问题已不只是在理论上要弄清,关键是要实践,是马上要做。如果什么是社会主义还弄不清楚,那么不但写在党章和宪法上要每个人必须遵守和坚持的这一套变成了空话,而且反倒成了一些人用来限制人们自由和随意整人的依据,更重要的还是全国人民不知道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只能跟着个别领导人的说法转。但各时期领导人的解释又不一定相同,结果就会出现重大差别。以文化为例,遇到开明的领导,主张遵守马克思主义规定的自由民主,那就会出现百花齐放、党内生活生动活泼的盛世;遇到强调专制集权的领导,就会制造各种借口,严行思想管制,坚持舆论一律,结果必然是百花凋零、万马齐喑。这是中共党史一再证明了的。所以研究一下什么是社会主义,不仅是理论界的事,而且也是各级党政领导和全国人民的事。
  但是要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曾一再声明,对未来社会还没条件作出具体的预测,甚至拒绝回答人们提的这个问题。恩格斯就曾拒绝把当时人们描绘的共产主义当做终极目标,只是强调历史的发展和工人阶级以及人类的解放。因为科学预测不是算命,没有充分根据,也只能是空谈和空想。所以关于社会主义的研究和讨论,只要实事求是地抓住主要特点和当前争取的目标就行了,不宜抠得太细,描述得很具体。如果那样做,就可能限于玩弄教条和流于空想,反而于事不利。有鉴于此,我在这里粗线条地列举几点现实社会主义应具备的条件。这是个人意见,不一定对,供大家讨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精神和两百年来对社会主义的研究与实践,我个人的理解是,社会主义国家或社会,大体总要具备(或正在积极创造)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产品。社会主义本来就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还应继续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那些原先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使社会享有丰富的产品尤其是公共产品。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条件,如消灭三大差别,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等。
  2,混合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由于发展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初期必须以生产资料私有为主,然后逐渐发展到集体所有制(也就是马克思说的社会占有)和按劳分配为主。
  3,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而自由则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民主党创始人威廉·李卜克内西说:“正因为我们弄清了社会主义同民主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才称自己为社会民主党人。”没有法治的自由民主,又会成为没有正常社会秩序的无政府主义。而法治又必须排除等级制和特权,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所谓平等,是指政治法律上的平等、社会生活和人格上的平等、公民在谋求利益和自身发展上的机会均等,而不是物质享受和社会责任上的平均或等同。
  4,高尚的道德文化和健全的社会福利。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完整的社会保障。那里有发达的科学文化,人人都有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良好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造成人际间公平、正义、互信、互助,清除腐败、愚昧、迷信、造假。社会讲求公开性和光明正大,反对暗箱作业和阴谋诡计。根据平等原则和博爱精神,建立一套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使人人享受到幸福,社会和谐、稳定。
  以上四条也许有重叠和遗漏,但无论如何都是一些重要标志,缺少一条也不能算是社会主义。例如怎样对待市场经济和单一公有制,就是近百年实践取得的重要教训。事实证明,不实行市场经济、坚持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是迟早要垮台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在涵义上几乎等同。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只能是君主专制主义或法西斯主义。不讲自由,只讲愚民政策和镇压,当然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差距过大也不是社会主义。所以斯大林模式的国家,实行的不是社会主义。不管用多少社会主义词句,在人民心目中和历史上仍然不能算作社会主义。至于改变后是不是资本主义复辟,还可用上述标准来衡量。
  长期以来,国际共运中始终只认一个标准,就是只看它是不是由共产党领导。只要是共产党领导就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因素再多,但不是共产党领导,就只能是资本主义。这是一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狭隘宗派主义。必须改变这种只看标签的办法,而应按客观标准评定一个国家的性质,看它所含的社会主义因素有多少。社会主义因素多的国家,不管它是由什么党领导和人们怎么称呼,都应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或走向社会主义的国家。离上述标准太远的国家,即使一切完全由共产党控制,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按客观标准为社会主义正名,才能恢复有史以来人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名誉。
  三、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
  现在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是两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者之间是一种继承、发展和融合的关系,不是以前人们认定的那种只有对抗、消灭和推翻的关系。人类历史也是循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这就是两种制度从原来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一步相互靠拢、趋同,最后走向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是个什么样子,现在还只能走着瞧,但可以比较肯定的是,绝不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倒更接近社会民主主义。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资本主义本身矛盾的加剧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胚胎也就生长得越来越快,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趋同或过渡。以美国为例,先是在群众的压力和推动下,由政府发起“进步运动”,逐步实行抑制垄断、开放和监管股票市场、提高社会福利、扩大公民参政、增加公共产品等,已经在为趋同开路。到罗斯福实行新政,可说是更使趋同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之前,苏联的社会主义虽然走错了路,但还是显出了摆脱危机、集中办事、普遍福利等不少优越性。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表现出的优越性则更为突出。这些既可供资本主义借鉴,也是促使它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压力与动力。二战后,三种类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大量增加,从而更加大了对资本主义的压力和推动,使它进一步自觉地加速向社会主义学习和借鉴。例如,1965年资本主义国家一批代表曾聚集美国费城,召开了一个大会,叫做“世界资本主义大会”,发表《资本家宣言》,提出要借鉴社会主义的经验。由此可以看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朝这个方向调整和改革时,虽然参差不齐,但都是比较认真的。因为这不只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工人运动的压力,而且也是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需要和趋势。加之它们的基础雄厚,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又走了弯路,所以在二十世纪下半期,它们就在和平竞赛中领先,不但经济、科技得到快速发展,还率先实现了一些原为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在物质生活、社会福利、民主政治、自由平等、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走到了前面。
  事实上,现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因素(即马克思说的胚胎)就已大大高于和多于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当它们消灭三大差别几十年后,也许中国才能解决毛泽东时代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居民长期和大量向发达国家“偷渡”和移民,而不是相反的原因。无怪乎有些人从加拿大、澳大利亚、西欧国家回来对熟人说,咱们算什么社会主义,人家那才是社会主义呢!前国家领导人王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去英国进行调查访问后,对陪同人员谈到他的观感时说,“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灭,社会公正、社会福利也受重视,如果加上共产党执政,英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前驻英使馆人员分别撰文提到的)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趋同的速度还会加快,而且还越来越自觉主动。例如布莱尔和克林顿提出“第三条道路”、美国有61名民主党议员成为“美国民主社会主义”的会员、欧盟的扩大和趋向均衡发展等。看来,西方发达国家“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很可能在“共产党国家”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成社会主义)之前。
  从社会主义方面来说,三大类国家都在继承和借鉴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路虽然走得对,发展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也必须继续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东西。例如瑞典等国由于税率高和福利高,因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劳动积极性,使社会发展放慢,国家竞争力下降。后来这些国家在政策上作了调整,就又改变了面貌,芬兰2006年在世界竞争力中已排名第一。不过整个说来,西欧国家的福利和工会问题对经济发展上的消极影响一时还难以解决,使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在最近很长一个时间内落后于美国。但应说明,由于这些国家都实行民主政治,有定期议会选举和政府换届的社会调节机制,社会党搞不好,人民就会选保守党上台。保守党执政后会采取一些抑制福利和工会及其他右的措施,但它不会造成对原有社会主义因素伤筋动骨的改变,否则人民不答应,又会把它赶下台。就是英国撒切尔夫人搞的私有化,也并不是人们原先理解的那种私有化。所以即使在右派统治下,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胚胎”仍在走向成熟,只是速度被搞得慢些而已,并未改变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至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的趋同就更明显了。苏联东欧各国采取的是彻底打破斯大林旧体制的办法。中国、越南则是对原体制进行改革,大量借鉴资本主义的他山之石,如混合所有制、市场经济、多种分配、对外开放等。由于是借鉴,所以就可多可少、可急可缓。中国、越南两国现在都搞得很不错。掌握得好,效果会更显著。
  在这个借鉴和趋同问题上,还是邓小平说的,防“左”反“左”是主要的,而且也是长期的。从《共产党宣言》开始,百余年来的国际共运和先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都是吃“左”的亏。现在中国仍然如此,“左”是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苏联东欧的变化早已尘埃落定,变不回去了。如何评价这一事件,至今众说纷纭。坚持原国际共运观点的人,一直把这看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和历史的倒退。持社会进化观点的人们却认定这是历史发展的进步,因为它结束了阻碍社会前进的经济模式、专制体制和思想禁锢。看来,这些国家的人民(他们中许多人在一定问题上,特别是对当年苏联,留恋过去也很自然)是基本上同意后一种看法的,否则他们也很容易再和平演变回去,只要选举那些共产党人执政就行了。这也不是空口宣传哪个制度优越性大的问题,而是完全可以由实践逐步证明的问题。这些国家变化的时间并不长,但绝大多数已开始显示出比变化前要优越。不但建立了民主制度,经济发展快了许多,而且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得到保留,不少国家还有所充实和增加。
就拿变化中走了较大弯路的俄罗斯来说,现在情况也已好转。2006年世界银行先后公布了两份有关俄中经济情况的报告。4月17日的报告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增长”。俄国经济从1999年开始起飞,年均增长6%,到2006年经济总量增加了70%,但人均实际收入却大大超过这个增量。联邦主体和各地方政府,以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建立和维持了一套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报告预测,2012年俄可成为发达国家,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接近三万美元。去年10月普京访问德国回答采访记者时也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与我们建设了几十年的社会完全不同的新社会。我们将尽力做到遵循现代文明世界原则和民主原则,保障我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还说,“俄罗斯不打算重返苏联时期的政治体制。我们只是在探索一种适当的体制,既能保证我国公民享有自由,又能保障他们享有管理国家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权利,同时还能使国家成为造福人民的工具。”应该承认,俄国多数人民和普京的想法是一致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我曾有幸在苏联工作四年,九十年代又曾三次访俄。所闻所见也使我认同普京的谈话。一些俄国学者早就乐观地说,他们现在才是在真正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叶利钦当政时冒出来的那几个寡头是翻不了天的。把苏联东欧巨变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复辟,是否妥当,起码还得看下去。
  发展中国家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更多,也都实行了一些社会主义措施,如不同程度的国有化、建立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等。但总的说来,它们和那些没有宣布实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并无本质区别,虽然孕育着一些社会主义因素,但基本上都还是在发展资本主义,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打基础。因为无论如何,对它们来说,集中发展生产力和建立民主政治还是历史必经阶段,是不能绕过去的,否则不但会走弯路,还得回过头来补课。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后百余年来世界经验的总结。所以不少国家都在为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规律而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印度的改革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调整。这种改革调整,实质上都是两种制度的趋同。不过发展中国家数量多,差别大,发展道路和水平也很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抓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必然发展迅速,社会稳定,国富民丰;那些只高喊建设社会主义,实际上却一年到头瞎折腾,既不抓发展生产、又反对民主政治的国家,结果一定相反,变成极其孤立的国际乞儿。但这只能是极少数,不会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局。
  看来,二十一世纪将是两种制度不断趋同,逐步向人道、民主社会主义过渡的世纪。长期威胁着人类的世界大战,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大体解决(矛盾和局部冲突也许难免,因为同属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过去还兵戎相见呢)。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人类历史的进步是越来越快而不是越来越慢。我们祖先梦寐以求的大同世界,可能在本世纪就会在若干方面奠定基础。


好,再让我们来看看私有制下的真正的社会主义:


富足、和谐、文明的北欧

  直觉比理论更重要、更可靠。民主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好不好,到北欧走一走、看一看,就一目了然、一清二楚了。虽然这次考察时间不长,甚至可以说是走马观花,但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廓清了我多年的疑惑。
  1.共同富裕,社会公平
  北欧最震撼我心灵的感受就是没有穷人。在北欧考察期间,我没看到一个乞丐和流浪汉(卖艺者倒是有,但非常文明和敬业,更不会主动问你要钱)。北欧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高福利地区,劳动力人均年收入折合人民币值25万元左右,其中挪威最高,劳动力人均年收入约30万元人民币,大部分家庭人人有汽车,家家有游艇,而且社会公平,收入差额小。由于采取强有力的高税收、高比例的公共开支和“从摇篮到坟墓”的普遍福利制度,北欧各国均形成庞大的中产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基本消灭了穷人。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所描述的那种悲惨生活在当今北欧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北欧的富裕和公平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而且是渗透到“骨髓”里面去了,体现到精神层面,体现到制度、教育、文化和社会风气中去了。在北欧,社会和谐安定,风气很好,监狱很少,犯罪率很低,基本上没有盗窃行为。人们非常敬业,精神可嘉,首相、王储这些达官贵人出门上街一般都不带保镖。
  2.重视环保,环境优美
  北欧的环境保护得很好,城乡富丽幽美,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空气清新。大街小巷(除了人行道有烟头和狗粪之外)十分整洁、窗明几净,极少见废纸片、废塑料袋等垃圾;城市河道河水清澈,水鸟成群,堪比九寨沟的海子。在北欧,视野之内,所到之处,都没有发现冒黑烟的大烟囱,也没有发现有哪条河道小溪被污染。自来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为了环保,丹麦大力提倡人们使用自行车,哥本哈根市政府还为此投放了几百辆自行车免费供市民、游客使用。在哥本哈根,我们目睹着这些车手“大爷”在自行车专用道上飞驰,行人和汽车都为他们让路。北欧的绿化很好,芬兰的森林覆盖率为69%,瑞典为54%,我们乘车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到丹麦的哥本哈根,再到挪威的奥斯陆,沿途所见,都是茂密的森林和草地。城市绿化也很好,挪威的奥斯陆、芬兰的赫尔辛基、丹麦的哥本哈根,都可以说是建立在森林中的城市。芬兰的赫尔辛基,海边不少房子的屋顶也绿草如茵,这种草皮屋顶造价是普通屋顶造价的三倍。
  3.基础雄厚,资源丰富
  所历四国,经济、教育、文化的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善、先进。供电、供水、供气等市政设施先进完备且全走地下管道。机场、港口、车站都非常现代化,道路宽阔,四通八达;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典雅古朴,风格各异,内部装修豪华且富有艺术品位;网络普及,甚至一些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也设有网站,连士多店都可刷卡;大学、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剧场戏院众多,设备现代化。北欧地广人稀,矿产、海洋和森林资源极为丰富。
  4.重视教育,国民文化水平高,素质好
  北欧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实行了义务教育,现在从小学到大学(私立的除外)都是免费教育,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外国留学生也不例外。只有2500多万人口的北欧,现有近400所高校,还有众多的在职培训和成人学习机构,50%以上的成年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北欧各国政府和高校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每年资助大约4万名北欧学生前往国外学习,同时接纳3万国外留学生。北欧人热爱学习,追求知识,公园、地铁、公共汽车、机场、候车室随处可见埋头看书的人们。只有517万人口的芬兰拥有各类图书馆3000家,人均图书占有率居世界前列,科技论文产出率超过美国和英国。文化水平高,素质自然就高。北欧人待人接物热情大方,乐于助人,彬彬有礼,谈吐不凡。在斯德哥尔摩的一间普通商店,我想为妻子买件衣服,当我结结巴巴、连比带划用英语告知店员我妻子的身高体型后,这位店员竟然到街道上找了一位体形身高与我妻子差不多的小姐来当模特。这位小姐非常热情大方地穿上这件衣服在我面前来回走了几回。成交后我也没看到店员给她小费。这种乐于助人和敬业的精神令人感动。
  5.政治清明
  北欧国家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廉洁国家。自1995年起,“透明国际”每年发布世界各国清廉状况排名,北欧国家其清廉指数一直名列前茅,芬兰已连续五年被透明国际评为全球最廉洁政府。这些国家都实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行政透明和公开,舆论监督到位,所以权力得到了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极少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现象。芬兰、瑞典、丹麦、挪威腐败案件每年仅有几十件。北欧的公共部门一切开支和每个人的收入都是公开的,所有档案都对公众开放,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在有关网站上找到官员们公务宴请的费用和出差的报销清单。虽然瑞典、丹麦、挪威这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国王,但早已有名无实,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改良演化,这些国王和王亲国戚都已平民化。皇宫和首相府(住所和办公室除外)也免费对公众开放。我们参观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时,恰逢市长在此宴请外国来宾,但并不拒绝我们参观。
  6.尊重历史,保护文物
  一个民族的发展居然以劫掠开始,这大概不是什么光彩的历史吧!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维京人),包括瑞典、挪威和丹麦人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但他们并不讳言这段历史,还为此建起了众多的“北欧海盗时代”(公元793年至1066年)博物馆,如哥本哈根的海盗船博物馆、斯德哥尔摩的历史博物馆、奥斯陆的维京海盗船博物馆。我们参观了维京海盗船博物馆,一条只有一千余年历史的维京海盗船被当作国宝精心保护起来,向人诉说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至于芬兰,其正视历史的理性更让人感慨万端。在我们参观的赫尔辛基首相府前的市中心广场(按我们的理解,其政治地位相当于我们的天安门广场),耸立的不是芬兰的民族英雄雕像,而是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青铜雕像。在俄国殖民统治结束后仍然在首都的中心广场保留原殖民统治者的雕像,足以证明芬兰人正视历史的气度和理性(亚历山大二世的确对芬兰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不因人而废物,不因人而废言。
  当然,北欧也并非尽善尽美,由于激励不足,我总感到有点吃大锅饭的味道;由于人们过分追求自由和享受,以致离婚率很高(60%左右),星期六、星期天不少商店关门,以致于我们找餐馆吃饭都成问题。这些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独特的经济社会制度

  北欧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接近,并在经济社会制度选择方面有许多相似性和共同的特征,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北欧模式。其主要特征是:
  1.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
  北欧各国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主体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工业、农业、金融、外贸等部门,基本上都掌握在私人手里,生产和流通几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北欧的经济不仅是私人的,而且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瑞典、挪威、丹麦和芬兰都是资本高度集中的国家。在瑞典,占总人口不到0.2%的资本集团,占有全国公司股票的2/3。国有经济的比重不高,且主要集中在提供其服务的国有公共部门,如教育、医疗、铁路、航空和能源等。电话、电信等领域都已实现充分竞争,政府在这些领域只规定一定的原则,以保证普遍服务的实现。
  2.高福利
  北欧国家是早已闻名于世的福利国家,各种福利补助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名目繁多,涵盖了儿童津贴、病假补助、医疗保障、住房补贴、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等各项内容。公民从娘胎开始直到进入坟墓,几乎样样都由国家“包起来”。以瑞典为例,孕妇除了分娩住院有补助外,坐出租车到医院分娩,不论多少次都可获得政府三分之二车费的补助。小孩出生后每月可领取约1000元人民币左右的补助,一直领到18岁;16岁以前补助费由父母支配,16岁以后可由本人自立账户,自行支配。除了幼儿园要视家长经济情况酌情收费外,读小学、中学、大学都免费,只收书本费和住宿费,每月还可领取约800元人民币补助。生一个小孩,母亲有一年有薪假期(原工资的80%),父亲有一个月全薪产假呆在家中带小孩做家务(芬兰两个月,挪威是女权国家,有四个月)。对于社会上的所有弱势群体,如失业者和病人都有全面的照顾政策。生病超过一个月,雇主给85%的工资,超一年即由国家支付75%的工资,每次看病只需支付挂号费,治疗和药费由雇主和国家支付。失业者领上年平均工资的75%,一年后领失业救济金,与中等收入的职员工资差不多。如此政策,要是没有社会公德,还不如多生孩子不工作。总而言之,北欧国家都切实做到了幼有所托,学有所教,病有所治,老有所养,劳动者和所有弱势群体生活有保障。
  3.高税收
  “羊毛出在羊身上”。实行高福利政策的资源,其实都来自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只是通过高税收由国家实施再分配罢了。这些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率一般都达到30%-50%,高收入者的纳税率甚至达到70%-80%,也就是说,劳动者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的收入都交了税。瑞典的遗产税最高达98%,也就是说上一代留给子女的财产,最少时只剩下2%,几乎等于没有。芬兰连信教也要征收百分之一的宗教税。这些国家的税收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55%。与我们不同的是,这些税收绝大多数都用于国民的福利,而不是用在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旅游等行政费用上。
  4.共同富裕
  北欧国家普遍实行“收入均等化”政策,就是利用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性支付,使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收入与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这种高福利、高税收的结果必然是共同富裕。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北欧诸国的基尼系数历年来都排在工业化国家的前列,都在0.25至0.26之间,均属于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有关资料表明,北欧这些国家最高收入阶层与最低收入阶层税前相差17倍,税后只相差3倍多一点,因此贫富不悬殊。而在法国则达7倍,英国、意大利更多。据统计,北欧的贫困率很低。如在瑞典,贫困人口大致占3.5%,这些“穷人”年收入也在10万人民币左右,对我们而言,早已是富裕的小康。
  北欧模式最大特色就是把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与高福利高税收的均贫富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确实很有意思,一方面,北欧坚持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和保留了私有制;另一方面,它又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建立了庞大的公共财政和福利部门,实施宏伟的贫富拉平计划,大大拉平了贫富差距。不强调在生产领域的集中,但在收入再分配领域实行集中。这是北欧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这样做,同时拥有了经济上的财富与效率和社会上的公正与权利,避免了传统社会主义和传统资本主义各自的缺陷。
  北欧国家选择这种独特的经济社会制度,与长期执政的社会民主党的指导思想不无关系。近百年来,北欧国家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社会民主党单独执政或者与其它党派联合执政。社会民主党的指导思想的纲领是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四大民主,主张用改良渐进的办法“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核心是力图以平等和公正的分配把经济增长与私人所有制相结合,“通过实行社会的经济民主,消除阶级差别和一切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现象”,“让平等、关心、合作和互助”精神贯穿于整个社会。实践证明,他们是成功的,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民主、和平、公正、稳定、繁荣、文明。

  几点重要的启示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出访,确实让人开阔眼界,发人深省,体会颇多。
  启迪之一: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是多元的,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话语中,民主社会主义就不是个好东西,我们把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伯恩斯坦、考茨基这些人)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叛逆,称之为修正主义。而恰恰正是这种修正主义,得到了北欧广大人民的支持拥护。近百年来,北欧各国的社会民主党等左翼政党长期执政(如瑞典的社会民主党,自1920年至今83年中执政了75年),他们信奉的就是民主社会主义。他们认为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不适合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主张用民主的手段,通过投票选举、议会斗争的方式执政,用改良、渐进的“和平长入”方式,逐步改造资本主义,以实现经济民主、共同富裕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民主社会主义成功地化解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共戴天的仇恨,融合了传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自的优点,成功地使资本主义在民主的制度下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邓小平曾完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按此标准,北欧无疑是社会主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一个主义、一个制度好不好,本质上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实践是检验主义、制度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主义、制度不能给人民带来利益、财富和幸福,不能给社会带来和谐、公平和正义,这样的主义和制度人民终究会抛弃它。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陈腐的理论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新的实践,立足于时代的前列,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兼容性,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本国和外国一切科学的具有人类社会普适性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
  应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要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关键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抓住机遇,学习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启迪之二:中国必须坚持走循序渐进的改革改良的道路,在改革过程中始终保持社会稳定,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
  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北欧基础设施雄厚、社会富裕,关键在于他们近百年来坚持走改良的道路,政策没有大起大落,保持了社会稳定,在社会发展中没有对基础设施和生产力造成大的破坏。我们所到北欧四国,少见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大部分的公共设施是几十年前的,有不少还是上世纪初的。和北欧相比,虽然我们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均资源、公民素质、人均GDP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的经济有很强的活力。从我们的收入水平和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方面衡量,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他们相比虽有差距但还是不错的,真正的差距是制度和公民的素质。回过头来看,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政治经济文化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说明我们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子走对了,改革的取向、步伐、措施是正确的。北欧坚持走改良社会而不是暴力革命的道路,较好地实现了在稳定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试问,连皇帝都可改造成为虚君,演化成公民,还有什么不可以改造的呢?这种循序渐进的改良主义确实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要稳定就必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列宁曾说过革命的主要原因是贫富悬殊,贫苦阶层无法忍受。北欧的基尼系数在0.25-0.26之间,是世界上最公平、公正的地区。而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应引起我们深思和反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否则,稳定将成大问题。
  启迪之三,要大胆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学习民主社会主义好的东西。
  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学习外部先进的东西。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北欧是世界上最发达、共同富裕而又最具竞争力的地区,北欧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北欧是世界上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地区,被世界认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由挪威女首相布伦特率领的联合国工作组制定的;北欧国家是给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最高的国家……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北欧已经成为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借鉴的东西。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我们绝不能照搬北欧模式。例如,他们鼓励生育的国策,中国就万万学不得。但是,他们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人类文明。如循序渐进的改良策略,权力制衡的民主制度,公开透明的廉政制度,重视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兴国、人才立国的基本国策,关注弱势群体、消除两极分化的措施,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总之,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抛开那些不合时宜的政治成见,虚心学习借鉴他们那些先进的制度、思想和文化,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全球化时代真正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



最后个人愚见:任何一种所谓的消灭,很大成分是违背历史发展的,只有在历史长河中不符合发展需求而自动消失才是真正不存在,根本不能靠一些“左”的思想来逆天而行,78年前的发展畸形就是最沉痛的教训。同样,作为从原始社会就出现的私有制用“消灭”这两个字也是及不合适的。自然,私有制的成长与改造过程我们看历史中它的发展,我也没有预言,没有结论。希望有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3/2541.html

更多阅读

360安全浏览器如何实现无痕浏览 360极速浏览器无痕

360安全浏览器如何实现无痕浏览——简介有时候,我们并不希望自己上网的浏览记录被别人看见,每次都会在关机前清理浏览记录。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设置无痕浏览,就不需要如此的麻烦了。360安全浏览器如何实现无痕浏览——工具/原料电脑360

公文写作杂谈之五:如何看待执行政策中出现的打擦边球现象

公文写作杂谈之五:如何看待执行政策中出现的打擦边球现象在执行政策中出现打擦边球现象,有时甚至是一个带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客观事务的错综复杂性,以致很难划清界限,因而给“擦边球”现象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

如何看待东海防空识别区及国际反应? 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美日等国强烈反对,国内舆论评价复杂,有人说中国“设区”是自找麻烦,有人说美日挑衅是中国之耻,并戏称中国是“纸老虎”,还有人说美日中了中国的妙计。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以及美日等国的反

声明:《消灭私有制 如何看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为网友夜笑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