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 剥削 中产阶级在美国到底是不是被剥削的?

工薪中产阶级的贫困化——作者可能是江海寄余生
这是我找到的来源,但不确定是不是最初来源。

过去流行的美国梦,实际上是中产阶级的美国梦,通过自己的勤劳和聪明过上衣食无忧豪车大房的生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无数人验证了,而今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看看今天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特别是拿工资的工薪阶层,生活却是另一副样子。如果还是单收入家庭,在大城市几乎买不起像样的SFH;双收入家庭确实能够勉强买得起,然而因为双方工作而很难抚养多个孩子。在去除了各种税费保险以后,往往所谓高收入者也所剩无几,如果孩子还去上私立学校,那就更难过。持续的现金流收入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哪天一旦失业,整个生活就会彻底坍塌——除非既不买房也不让孩子上私校。白领们看着光鲜,实则只是衣冠牛马,终其疲于奔命的一生,最后搞不好还要推迟退休,养老金还不知道有没有着落或者缩水。

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特别是工薪者的贫困化实际上有其深刻的本质原因,并且是一个长期趋势。我不是一个左派,向来不喜欢以公平或者平等之类的概念来批判这个世界,甚至以帝王师的心态妄图改变世界(每次看到有人讲“建议政府XXX”,总觉得一种无力的可笑感)。我只是一个草民,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一分一毫,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于是以探究的心态去理解这些深刻的变化,避免将人生浪费在无谓的陷阱中,在这个世界既有框架下,试图为自己选择一条效用更高的道路。

第一个因素应当是全球化。通信和交通的飞速发展导致全球化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这在去过是从来没有过的。全球化导致资本全球配置和流动的高度灵活,这个变化是革命性的,许多过去的即成结论都需要重新考虑。过去普通人和小企业机构根本不可能海外配置资金,因为根本无法管理操作,于是当局的货币宽松会直接作用于本国经济;而现在普通人都可以万里之遥对它国进行投资,比如日本的渡边太太们,于是当局的货币宽松会产生全球影响,资金可能会更多跨国流入收益率更高的国家地区,对本国反而很可能影响不大。更惶论大型金融机构,更是将这些优势运用得淋漓尽致。

劳动力流动性较差,还要吃饭;而资本全球流动性要强得多,可以更容易寻找更便宜的劳动力。于是资本的高度流动性和全球配置,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议价能力大幅提升。最直观的就是很多发达国家工人们恐惧的外包,过去只是制造业的外包,现在服务业的外包也愈演愈烈。同时单个国家政府的左派管制对资本的约束力越来越小,道理也是一样的。对于资本来讲,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政府如果企图强行提高劳动力的议价能力,资本无需抗争,只要用脚投票就行。极端的像委内瑞拉,轻一点的如法国,美国国内也很明显,底特律的工人胜利了,城市也破产了,最终工人们也要破产。试图强行提高劳动力的议价能力,只能把劳动者打入更深的深渊。

第二个因素应当是民主导致的多数人暴政。多数人的本性总是懒惰的,于是在民主的制度下,哪个政党承诺的福利多支持的人就多,就更容易上台,于是容易演变为高福利的懒人社会。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懒人的福利就出在中产阶级的税收上。小国很快就会不行,大国尚可多撑一阵。英美系国家由于在制度设计上对民主有所牵制,相对会更好一些,但也有些不容乐观。在美国有4000万领食物券的人;在英国加拿大和澳洲,上议院不断被削弱;新西兰干脆变成了一院制,这都是民主失控的迹象。当然,相对来讲,这些国家还是比较好的,只是即使移民到了这些国家,资金和人身最好也保持狡兔三窟,否则黑天鹅事件也有可能发生。哪个国家地区的左派横行,哪个国家地区中产阶级的税赋就更重,而且由于中产阶级的税赋实际上和公司税赋有正相关性,会导致公司倾向于逐渐撤退,而剩下的公司和中产阶级税赋会变得更重。在美国左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加州,不少人看上去税前十几二十几万美元的高薪,实际上到手只有一半,再加上高房价高教育成本,生活很难讲有多么宽裕。

第三个因素是人口的老龄化。老人的福利和医疗自然都出在工作的人身上,移民多的国家还好一些,移民少的国家如日本,问题就非常严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日本政府几乎一定要么债务违约,要么日元大幅贬值进行债务货币化。

第四个因素是政府机会主义的货币政策。尽管理论上货币政策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是由于知识的欠缺,多数人在剧烈变化的货币政策和市场中都是被收割的——很多时候往往自己都没有感觉。这时候有资本的人通过知识所挣的钱,远远比其他付出脑力体力的劳动者更容易。房奴在全球范围内被轮流收割已经有漫长的历史了;股票作为散户和中产阶级最喜闻乐见的投资方式,也很少有人长期盈利,多数是去送钱的;即使最保守的现金持有者,货币政策也会通过贬值慢慢剥削他们。只要持有任何现金或者资产,你就已经处于金融市场中,尽管市场上赚钱的机会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中产阶级是没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心态的,赌与不赌都是输。
中产阶级 剥削 中产阶级在美国到底是不是被剥削的?

以上都是宏观的看问题,下面可以微观比较一下。假设有三个人,一个是拿工资的白领A,一个是做自营生意的B,一个是专业全球投资者C。尽管个体风险B和C会大于A(准确讲是波动风险),但是从宏观统计上看,B和C的风险并不会明显比A更大。

先来比较税务。对于A来讲,工资的税收是一分都逃不掉的,自己的花销基本上只能是税后收入。挣得越多,累进税也越高,很多看上去的高收入者,往往要交一半的税,不止税还有各种费和保险。对于B来讲,税务上有很多灵活的余地,首先生意支出和生活支出往往很难区分,许多生活支出都可以算在生意上,吃喝拉撒很多可以,车辆也可以,有时候某些房屋都可以,于是花的其实是税前收入,而非税后收入。如果税前收入花不完,一定要分配,可以通过雇佣家庭成员、使用信托分配等方式,一般几十万美元的总收入需要缴的税都微乎其微。这些还是合法的,如果再不报现金收入,税就更少了。所以,同样30万美元的收入,A大概怎么着也要交一半的税,B交3万美元也就差不多了,如果会计师给力一些,缴得更少。对于C来说,事情就更简单了,用离岸信托帐户投资可以免掉一切资本利得税,特别如果不是美国公民,而是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公民,更可以在分配大笔收益时做为非税务居民而免税。即使是美国居民,资本利得税比工资税也要少得多了。

比较时间和压力,压力做什么都会有的,而时间自然是B和C更为灵活,A的时间几乎都是卡死的。所有人都会面临宏观经济形势的压力,也会面临具体业务压力,但是A还要面临老板压力和人事压力。如果说谁更像牛马一些,自然是A,而不是B和C。

从可持续性上讲,B和C几乎年龄无关,或者年纪越大会略有优势。而作为A来讲,只有少数行业是年纪越大越吃香的,在多数行业中,30岁还是完胜50岁的,随着技术进步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这个趋势会更加强烈。过去很多所谓的经验行业,在信息化面前,经验的优势越来越小,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很多工种随着自动化的发展,更加机械化,更容易替代而不需要过多经验。当然,现在肯定还有不少行业从业人员是需要经验的,但是这样的行业越来越少,而且哪天指不定就又被技术进步侵染了。就现在高薪的码民行业来讲,或许是有一些50岁的人胜过30岁的,但是那些人主要是已经在过去码民稀缺的年代建立起了地位。很难想象未来10年20年,在现在那么大基数码民的情况下,50岁的普通码民还如何与30岁的竞争?即使可以竞争,在体力和脑力衰退的情况下,该多么艰辛。

事实上A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做到金领。然而,金领之路何其难,就算在祖国,也不是光凭聪明和勤劳就可以达到的,最重要的还是运气;如果做为第一代移民,这样的机会就更微乎其微了。

总之,如果不是别无选择,为什么要做A而不是B和C呢?这其实也是我试图说服自己的事情,很多时候沉没成本导致的路径依赖是人生大忌,很多人因此苦了一生。棋谚讲:“精华已竭多堪弃,劳逸攸关少亦图。”真正能够参透的又有多少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3/2551.html

更多阅读

researchscientist在美国是什么东东? research scientist

research scientist 在美国是什么东东?最近看到有人对段振豪先生的英文简历和中文简历不一致提出质疑。在中文简历里,段先生在美国从助理教授、副教授一路升到正教授。但在英文简历里,却一直是researchscientist. 正好了解美国一些从事

中国留学生网 中国留学生在美财物外露招贼 一女生名牌包被抢

  【爱华网留学综合报道】据“世界新闻网”8月9日报道,由于留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上经济起飞,芝加哥街头时常可见穿着入时的中国留学生,然而在美中国留学生却频遭抢劫。当地警方提醒,初到异地的留学生,千万要记得随时注意周边环境,确

集体诉讼起诉状范本 中石油在美遭集体诉讼意义何在?

     这边厢,中石油贪腐窝案被查正如火如荼,那边厢美国律师事务所正代表股民对在美上市的中石油提起集体诉讼,以违反美国联邦证券法为由要求中石油及其某些董事和高管赔偿损失。凡自2012年4月26日至2013年8月27日购买中石油股票的

兰亭集势中文网站 在美遭集体诉讼 兰亭集势否认美化业绩

     被指误导性陈述 人为抬高股价   从今年6月登陆纳斯达克,股价一路飙升,到今日在美遭到律师集体诉讼,兰亭集势的经历可谓“冰火两重天”。  兰亭集势6月6日上市之初便创下三个交易日累计54%的涨幅,8月14日更是高达23.38美元,

购房合同中的陷阱 在美购房 “陷阱”

     推开房门,却发现欠租已久的房客,正在房间里大口抽着大麻,而被挖开的地板上也种满了大麻,为了让大麻茁壮成长,房顶更是被改装挂上了气体放射灯,身为房主,你会怎么想?  五年前,正是美国次贷危机风声鹤唳之时,或许不会有太多人会考虑

声明:《中产阶级 剥削 中产阶级在美国到底是不是被剥削的?》为网友戏剧牡丹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