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帮覆灭记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试图转型中遇到的困难是导致覆灭的原因吗?

“四大家族”的覆灭之路
内容摘要:

四大家族的衰败是《红楼梦》的一条主要叙事线索,所有人物的命运都随着家族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四大家族的衰败,固然是因为内部斗争、管理无序和经济崩溃,但是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结党营私,威胁皇权,引发皇帝的厌恶和猜忌。皇帝“围剿”四大家族的基本手段是分化瓦解,然后,再找到罪名,逐一收拾。四大家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分化他们,就必须在利益分配上予以打乱,引发他们的矛盾,这其中,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也就是元春封妃,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它引发了四大家族内部的斗争,加剧了贾府的内部斗争,为皇帝消灭四大家族提供了突破口。贾元春虽然为挽救四大家族的命运作出努力,但是力不从心,四大家族走向了不可逆转的覆灭之路。



主题词:元春封妃、平衡打破、“四大家族”覆灭



东北黑帮覆灭记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试图转型中遇到的困难是导致覆灭的原因吗?
四大家族的衰败是《红楼梦》的一条主要叙事线索,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所有人物的命运都随着家族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那么四大家族为何衰亡呢?一般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四大家族属于典型的富不过三代,一方面是因为富裕的生活让子孙懈堕了进取;另外从社会环境看,涉及继承的制度文化也有其魂灵上的先天不足,因此导致了四大家族最终的覆亡。

这种认识无疑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具有普世价值。但是应该认识到,四大家族不过是封建社会的个案,规律的普遍性,在个体上不一定都是绝对对应的。我认为,四大家族的衰败,归根到底,源自于皇帝的厌恶和猜忌,四大家族亡于皇权。

皇帝要消灭四大家族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巩固皇权。四大家族这个名词一产生,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结党,大臣结党就要党争。皇帝不怕大臣结党,更不怕大臣党争,鹬蚌相争的越是厉害,皇帝作为渔人越能得利。但是皇帝也不可能容许无休止的党争,特别是当某一党派取得了一定优势,威胁到了皇权的时候,比如有清一代的明珠、索额图党争。

首先要把历史问题简单交代清楚,《红楼梦》反映的到底是哪一时期的历史?虽然作者说的隐晦,官名地名,古今杂糅,但是显而易见,实际说的就是清朝。有关于此的论述从周汝昌到刘心武,甚至详细的考证《红楼梦》里的哪一年,分别对应雍正几年或乾隆几年。其实最明显的一点,有一回在描写房间装饰的时候,曹雪芹说:墙上挂着前朝仇十洲的美人,仇十洲就是仇英,明代著名的画家。明代是前朝,曹雪芹又是清朝人,你说当朝是哪一朝呢?元春入宫和探春远嫁,分明是清代的选秀女制度,探春是被皇帝指婚嫁给藩王的。

清代前期的历史,恰恰是充满党争和迷雾的一段历史。关于党争的众多问题,大体依照时间顺序可以概括为:一、皇权与八旗分权之争;二、满、汉党祸之争;三、南北党人之争;四、朱、王理学之争;五、中宫党争。我无意断定《红楼梦》里的贾家卷入的是哪一场纷争,抑或是现实中的曹家加入了哪一方的阵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当时的四大家族颇具影响,不然,金陵绝不至于流传着一张“护官符”——得罪了这四家,你就不能在两江任职了,这不是严重影响皇权了吗?这样的情况皇帝本人必然是知道的,明代有厂卫特务机构,清代的重要大臣都有密折专奏权,皇帝的信息绝对是非常灵通的。另外,如果四大家族的势力范围在别的地方,没准也还能好过一些,但是在两江一带那就更加注定只有死路一条了。两江,指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是清代全国财政的重要来源,皇帝怎么可能允许其他人染指呢。

皇帝要下决心整人,直接宣布一个罪名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费了那么久的功夫,耐着性子一步一步的实施呢?很简单,皇帝也是有苦衷的,封建社会皇帝的力量自然不容忽视,但也绝非为所欲为,封建社会前期,皇帝个人的意志力还能取得比较大和比较直接的效果。比如西汉的邓通,因为汉文帝的抬举,赐铜山一座,立即由平民摇身一变当上了全国首富,又因为继任的汉景帝的厌恶,旋即家破人亡。但是必须看到西汉是封建政权刚刚确立的时期,制度还不完备,皇帝个人操作起一些事情来,具有较大的空间,但是随着各项制度日趋完善,皇帝也越发不能为所欲为——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并不等同于皇帝个人的权力无限膨胀,或者可以恣意妄为,相反,对于礼法典仪的要求日益严格繁琐,皇帝的顾虑也越来越多,制衡皇权的的力量也没有消弱。比如以前的历代皇帝,祭天的同时祭地,而从明朝的嘉靖皇帝开始,天地日月要分开祭祀。皇帝的一言一行,也都有起居注和实录进行记载(最早传说始见于汉代,完备于唐宋),这些对于帝王无疑都是一种无形的约束。比如到了唐代,高宗打算换皇后,群臣一致反对,皇帝大人也左右为难,最后还是依靠功臣元老中的李勣说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这才一锤定音,立了武则天做皇后。可见,到了唐代皇帝的决定力实际是下降了的,反而顾虑和掣肘有所增加。到了明清这种情况也没有好转,神宗万历皇帝打算废长立幼,群臣争国本,反反复复闹了十多年(一种说法是十五年),最后,杀伐决断曾经大搞“三大征”的少年天子也还是拗不过满朝文武,立了长子常洛。很多历史学家都说,万历皇帝此后长期罢朝,就是因为在这件事上受了刺激,或者是对群臣一种无声的报复。说了这么多,不外乎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随着时间推移,皇帝的各种制衡和顾虑也就越多,打算欲加之罪,总要找个像点样子的名目,决不能像孙皓那样,让大臣们喝醉了酒,然后开始杀头,而且杀的花样百出,令人瞠目结舌。

皇帝是如何围剿四大家族的呢?既然四大家族是一党,首先就要分,分化瓦解之后,再找到罪名,才好逐一收拾,不然如果总想着一网打尽,急功近利就容易产生动荡,反而威胁皇权,动摇统治。四大家族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分化他们,就必须在利益分配上予以打乱,引发他们的矛盾,这其中,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也就是元春封妃,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贾家大小姐成了皇妃,这无疑大大提高了贾家的政治地位。随着政治地位的突然提高,原有的格局必然就会遭到某种程度的冲击。那么在元春成为皇妃之前贾府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情况呢?贾府名义上的“元首”是史老太君,实际主持家政的却是王夫人,长子贾赦是爵位的继承人,但却要分房单过,不能掌握荣国府的实际大权,王夫人年纪渐高,需要有个“经理人”来协助自己主持日常工作,这时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荣国府第三代的长媳李纨,但是王夫人却又委派自己的侄媳妇王熙凤来打理家务,实际主持日常工作,所以我们来梳理这一家的关系,会觉得很微妙,有大儿媳妇不用,用二儿媳妇,有儿媳妇不用,用侄媳妇。

这是因为邢夫人和李纨没有能力吗?恐怕不是,书里原话:邢夫人禀性愚钝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 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但是邢夫人出身本不显赫,又不是贾赦的原配,不顺着贾赦,她的恐怕地位怕是不牢靠的,这说明邢夫人实际上头脑很清醒,银钱的事物克啬异常之类的话,凤姐自己倒是也经常拖着丫鬟们的月钱不发,送去借贷自己好从中贪污利钱。只看贾母做生日时,邢夫人为婆子说情抢白凤姐的那几句话,句句点到要害上,便可知道这个女人实际是不寻常的。李纨实际是凤姐养病期间和宝钗、探春共同执掌荣国府的三驾马车之一,实践已经验证,她并非没有能力,只不过没有机会的时候,她能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罢了。

关键问题是:王夫人和王熙凤都姓王。就当时的境况而言,四大家族里领头的是王子腾家。四大家族的其他势力必须看王家脸色行事。探春说自己的舅舅时说“我舅舅新升了九省都点检”,升官之前,王子腾则是“京营节度使”,相当于首都的卫戍区司令。都点检是五代时期掌管禁军的官职,有明一代,将北方军事重镇化为“九边”,九省都点检,大概相当于督师之类的高级封疆大吏,也有人说从名称分析,可能九省都点检不是武官——皇帝不会让一个被他列入黑名单的人掌握军权,这个九省都点检可能是个纪委风纪官,即便是吧,那时候中国有南七北六十三省,王子腾监察九个省,恐怕至少是中纪委副书记之类的大官,就算是皇帝明升暗降,将他从军队系统调离,他的地位在当时也还是很高的。史家虽有史鼎、史鼐兄弟双侯,可是从史湘云的话中就能明白,史家早已是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困局,袭人更是指出:史湘云本人也必须做针黹女红,贴补家用;至于薛家,虽保住了皇商的职位,可是外头的生意不景气,家里薛蟠又不成器,更加上家族内部传出的不和谐的抱怨之声,可以说是内外交困,走到了悬崖边上。贾家的情况看似不错,宁国府的贾珍是三等威烈将军,贾政的职衔是主事(六品官)后来提升为员外郎(五品官,司局级干部)荣国府的爵位则由贾赦承袭。不过贾珍的祖父是“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由此应该可以看出,贾家的爵位是减等袭爵的。 有清一代,对于袭封的官员,限制是比较严格的,即使对于亲王级别的人物,无事也不许出京,虽然衣食无忧,实际人身自由有限。所以贾府的二位老爷贾珍和贾赦,只好总是在家里无事闷坐,至少不会是什么炙手可热的权贵。所以,这就决定了四大家族的其他三家只能围着现在手里掌握实权的王家转,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荣国府有大儿媳妇不用,用二儿媳妇,有儿媳妇不用,用侄媳妇的缘故,他们必须小心的维系着和王家的关系。

皇帝选中元春做妃子,自然提高了贾家的政治地位,更挑起了贾氏宗族对王姓的不满,贾赦和邢夫人原本对王家姑侄敢怒不敢言,隐忍不发,但是出了皇妃,贾家人腰杆立马就硬了,邢夫人借机向王夫人逼宫“抄检大观园”,贾赦鼓励贾环向贾宝玉“抢班夺权”。这实际是贾府向王府开战的一个信号。对此,贾家的最高统治者贾母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从鸳鸯抗婚一事来看,贾母当即借题向王夫人爆发,可见贾母对王夫人主政期间的表现和她主政这件事本身,并不是很满意,只是一直隐忍不发而已,因为以当时贾府的地位和经济状况来看,一直是入不敷出,摇摇欲坠,贾母也知道鸳鸯、平儿合伙帮王熙凤在自己房里拿东西典当,但是为了维系整个府邸的正常运转,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除此以外,贾府也干了一些赚取“灰色外块”的勾当,这就必须依靠王家的权力,贾母无法阻止王熙凤放高利贷,因此作为惩罚,她也不介意贾琏去外面搞女人(当然,这里也有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在作怪)。《红楼梦》里面“王熙凤弄权”的章节虽然说王熙凤写的人情书信署的是贾琏的名字,但是又有谁不知道贾琏是王家的乘龙快婿呢?不然写一个贾蓉的“龙禁尉”字号试试看,不撞南墙才怪。很多研究者指出:林黛玉的家产很可能被贾府私吞了,那么贾府能做出这样的事情,王家的纪检委副书记肯定在暗中给了不少支持,或者如果不是纪检委官员,那么王子腾就应该是利用军方势力,保障了贾府的平安,否则林如海巡盐御史的宦囊,诚不知花落谁家。当然,王大人也不是活雷锋,这里面涉及的内幕交易,曹雪芹没说,但大家可以合理的展开想象和推测。何况贾母所在的史家也已经今非昔比,所以贾母对于王府的势力扩张和种种做法实在是不能“明察秋毫”的。但是现在不同了,贾府的大小姐成了皇妃,贾家的人自然觉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准备接过四大家族的“中军大纛”,贾母未尝不知道现在抢班夺权不合时宜,但是她自己心里又何尝能咽得下这口气呢,所以贾母的暧昧态度,实际也加剧了荣府两排内斗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王家的人会怎么看元春封妃这件事情呢,元春毕竟有一半王家的血统,他们不会对皇帝的决定感到不满和猜疑,而且很可能还会感觉元春封妃,是皇帝给了王家面子,还打算告诉贾府上下:没有我,哪能有你们的今天?

偏偏双方的这种感觉又都是十分微妙的,绝对不能拿到桌面上谈。但是可以肯定,王家是不打算交出四大家族的指挥棒的,所以从元春封妃的刹那开始,贾府和王府的嫌隙已经产生。

如果皇帝真的十分宠爱元妃,那么身在禁宫的元妃和可以为四大家族从中斡旋,四大家族还不至于马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贾府也不至于灭亡。但是通过文本也不难看出皇帝对元妃应该是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基础的,小说回目说得很明白: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这个回目就很有意思,封建社会衡量女子的标准,是不需要才的。元春省亲时自己也说过把她送进皇宫实际上是“把我送到不得见人的地方”。这个不得见人,很值得玩味,一方面是说皇帝和她很疏远,她轻易见不得皇帝本人,言外之意,皇帝立她为妃是有着深远的政治目的的;另一方面则暗示在场的贾家和王家和薛家(如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等人)众人,宫廷里面的权力交易有许多不得见人的黑幕,权力格局在悄悄起着变化,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应对,可惜,当时贾府上下都处在极度的亢奋之中,没人仔细玩味这句话的深意。

还有一点足以证明皇帝对元春的冷淡,按照一般的逻辑,贾元春当了皇妃,贾政就是国丈,应该很快升职才对,明代有名号的妃嫔宫中只有九人,清代的妃也只有四个名额(贵妃的话是两个),皇妃的直系亲属,皇亲国戚,应该有一些封爵或者职务上的照顾才对,明代的后妃选自民间,一旦女儿加封,父亲至少得到侯或伯的封爵,清代的秀女皆来自旗人,如果成为皇妃,家人也是会加官进爵的。但是贾政一直在工部员外郎的位置上长期徘徊,既没有升职也没有加爵,这说明皇帝无意给四大家族更多新的权力,并未将贾家视为自己人,更遑论将贾政当做什么皇亲国丈了。

皇帝让妃嫔省亲,也是极厉害的一个杀招,贾府上下人等大谈特谈周贵妃省亲的排场,以为一定不能给人家比下去才好,所以大事铺张,修了省亲别墅,也就是大观园。但是他们却忘了想一想皇帝是有自己的小金库的,也就是 “内帑”,皇帝喜欢哪个妃嫔,大可赐给她体己银子,拿去补贴家用,皇帝给没给周贵妃私房钱不得而知,但是贾妃的的确确一分银子也没有,所以贾妃看了大观园之后,谆谆告诫“以后不可如此铺张”。

因为单就贾府而言,其崩溃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比如管理的无序、内部的争斗等等,但是经济的崩溃却是最重要和深刻的原因。贾府是世袭三等威烈将军,清代的世袭爵位没有威烈将军,相对的只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三个名号各分三等,其中镇国将军是武职正一品,奉国将军大约是武职三品,因为最低的奉恩将军是武职正四品。从贾代善世袭一等神威将军的情况来分析,贾赦、贾珍袭的绝非镇国将军(就算是镇国将军,清代的一品满街乱跑,比起明朝的一品,也不算什么值钱的货色),退一步讲就算贾珍袭的是三等镇国将军,贾赦或许高一点(中间少经历一代),禄米也不过每年360斛,俸银360两,相比于贾府的豪奢,这点点银子,实在是微不足道。皇帝一道省亲的命令,立即让濒临崩溃的贾府财政雪上加霜,偏偏还有苦难言,皇帝自己还落了一个成全别人阖家团圆的名声。

可以说,剪除四大家族,皇帝是蓄意为之,当然,如前文所说,随便找个借口,过于牵强的处理功臣之后是不大合适的,舆论环境毕竟不能不注意。那么皇帝为什么选择以贾家为突破口呢,这也是皇帝高明所在,当时王家势力大,王子腾处于权力中枢,需要先调离,一步一步来削弱,一下子打开口子是不现实的,就如同雍正剪除年羹尧,先是连降十八级,待他无力反抗,最后才赐死。史家虽然承袭侯爵,但是家族已经开始衰败,加上做事低调,把柄似乎不多,除了史湘云,史家的“掌门人”史鼎、史鼐兄弟在《红楼梦》里,基本没有正面出场,皇帝拿他们开刀,似乎也不是好选择。薛家的身份是皇商,类似于垄断经营的国企老总,有个紫薇舍人的行政级别,但是也就是个挂衔,没什么行政权力,他的钱必须依附权才能行使,打击他的势力略显不够直接。这里最好的选择是贾家,贾家的人不在权力中枢的最核心,但和其他三家的关系又特别错综复杂;经济上已经山穷水尽,又保持奢华高调的作风;政治上要依附王家的势力,但内部又不团结,所以只要稍微加一把火,下一点料,贾府的大厦必然轰然倒塌,“四大家族”覆灭的缺口也将就此打开。从实践上看,贾府上下对于政治斗争,其表现也比较业余,皇帝的选择,实在很准。

总而言之,皇帝的围剿手段是通过提拔贾元春,打破四大家族内部的平衡,同时让贾府错误地以为皇帝宠信有加,不自觉的翘尾巴,成为出头鸟,再利用元妃省亲的机会让贾府的经济走向崩溃,当外部联盟瓦解,内部经济崩溃的局面无法逆转之后,雷霆一击,先将贾府消灭,然后连带的把整个“四大家族”一网打尽。

最后说一句,对于皇帝大人的整个计划,元春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她曾经至少三次发出警告:第一次在省亲时,元春对家人说皇宫“不得见人”,这话中的深意我在前文已有论述,接着在临走前又说“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这就是她直接告诫贾府众人,要注意经济上的承受能力。

第二次警告和第三次警告接踵而至,先是端午节“打发夏太监出来嘱咐家人去清虚观打平安醮”,给了一百二十两银子,甚至嘱咐了这个银子怎么花: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可见,贾妃的目的是要给贾府的活动定个标准:以后搞庆祝,一切从简。可惜,贾府上下无人领会,阖家出动,又是演戏、又是吃喝,完全没理解元妃的苦心,反而上演了一出闹剧。再对比后文王熙凤过生日,贾府上下就凑了一百五六十两银子,元妃的一片苦心,也只能付诸汪洋了。

再有就是端午节的节赐,元妃以赏礼来暗示自己对金玉良缘的支持,连宝玉也奇怪“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而作为贾母和王夫人,对元春此举用意是心知肚明的,元妃的端午赏礼中宝玉和宝钗都有的凤尾罗和芙蓉簟两样都是卧室用物,元春的立场彰显无疑。依照宝玉的诧异,我们知道,原来的赏赐是宝黛相同,宝钗的不同,可见元妃一开始是比较支持宝黛恋情的,那么为什么在这一年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呢?按照亲戚关系而言,元妃和黛玉、宝钗都是表姐妹,可能和黛玉更亲近一点,因为她们是姑表亲。元妃的立场转变,实际上是暗示贾府,迫于形势,必须和有四大家族背景,特别是有王家血统的姑娘结婚,才能保住贾家的地位,这是她对形势的一种预判,一种直接的表态。但是贾母似乎依然支持宝黛的爱情,对这一表态,含混而过,敷衍了事。“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的题目,也告诉我们“祸莫大于邀福”,预示着贾家。皇帝要收拾四大家族的目的,已经逐步显现。元春虽然贵为皇妃(或者是贵妃),但毕竟,封建社会的女人只是政治的附庸,她也无力挽救自己家族覆亡的命运。反过来,贾府上下对于政治上的嗅觉之迟钝,表现之低能,也是让元妃心力交瘁,过早去世的原因之一。

元春一死,皇帝再对付贾家,也就更加肆无忌惮了,而从元春的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一句来看,元妃死的应该比较突然,也不能排除是皇帝下黑手的可能,但是因为后半部分的亡佚,目前似乎缺乏必要的证据支持,只能当做一种假猜,列在文末以供诸位方家指教。

耿玺超

2011年6月25日



参考文献:

1、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ISBN:9787010020297;

2、周汝昌、周伦苓,《周汝昌梦解红楼》,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4月出版,ISBN:9787544717236;

3、周汝昌,《诗词赏会二集》,中华书局,2011年5月出版,ISBN:9787101078152;

4、孟森,《明清史论述集刊》,中华书局,2006年4月出版,ISBN:9787101050332;

5、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ISBN:978702007321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3/2628.html

更多阅读

国民党保密局威海组覆灭记-4 东北黑帮覆灭记

留暗哨设埋伏特务进罗网就在抓电台追李建的同时,跑回青岛的威海组,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进攻烟威地区,又开始活动。9月9日,组长宋嘉椿、副组长苗雨村,率领黄麟、戚明,台长吴明熙带着报务员王述堂和一部新的备份电台,由苗×德等四人驾着上次

红楼梦中袭人为何最终没有成为贾宝玉的小妾 红楼梦中贾宝玉

袭人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人物,是金陵十二副钗的第二号人物,尽管她是第一个把身子交给贾宝玉的,但其实她并没有最后和贾宝玉在一起。书上极写她的温柔敦厚与善解人意,但越如此越能反映出袭人最后人生命运的悲惨。袭人是想做姨娘的,因为她

谁是红楼梦中最阴鸷的女人 红楼梦中人选秀视频

谁是红楼梦中最阴鸷的女人红楼梦里有很多可爱的女孩,比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人,就是里面的丫鬟晴雯、鸳鸯、香菱等也让人感到魅力四射,不过和她们相比,那些年老的女子很少入作者法眼的。借用书中主角贾宝

东北黑帮覆灭记 贝尔斯登覆灭记

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本文详细描述了这家有着85年历史的金融公司覆灭的过程。第一部分:错失良机。正当贝尔斯登公司资产逐渐流失时,高管们仍在争论是该筹集资金还是要减少抵押贷款。第二

东北黑帮覆灭记刘勇传 贝尔斯登覆灭记(上)

编者按:  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本文详细描述了这家有着85年历史的金融公司覆灭的过程。第一部分:错失良机。正当贝尔斯登公司资产逐渐流失时,高管们仍在争论是该筹集资金还是要减少抵押

声明:《东北黑帮覆灭记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试图转型中遇到的困难是导致覆灭的原因吗?》为网友爱情恐惧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