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中产阶级 看到一则新闻「经济衰退和科技消灭中产阶级工作」,将来如果 99% 的工作被机器代替了,意味着绝大多数人要失业,作为无产阶级的绝大多数人如何生存?

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人失业。
消灭中产阶级 看到一则新闻「经济衰退和科技消灭中产阶级工作」,将来如果 99% 的工作被机器代替了,意味着绝大多数人要失业,作为无产阶级的绝大多数人如何生存?

在经济学中,工资等于以劳动边际产量价值衡量的生产力,故若劳动者的期望工资大于为企业创造的边际价值,他就会失业,反之不会。下表说明了生产力与实际工资之间的密切关系。
上表只是说明工资与生产力的关系,并没反映失业率,失业率后面会谈及。上表只是说明工资与生产力的关系,并没反映失业率,失业率后面会谈及。

1. 经济衰退是个伪命题,因为它只是暂时的,经济衰退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在每个经济周期内,经济都会周而复始地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实际上,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学的发展,从长期来看,经济形势肯定会是曲折上升的。

2. 技术变革可能出现两种相反的情况:劳动力节约型和劳动力增加型。而问题中只关注了劳动力节约型,忽略了劳动力增加型。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机器第一次开始大规模替代人类生产,就一直有劳动力要被机器完全取代的说法,可直到今天,工资一直在上升,就业率也一直在上升,说明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在此不考虑。

资料表明,在1960年到2009年间,一个典型美国劳动者的每小时产量上升了183%,为什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增加型的技术进步:科学家和工程师不断找到更新更好的做事情的方法,这对劳动市场市场的意义是深远的。技术进步通常提高了劳动的边际产量,这又会增加对劳动需求,使劳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因为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每个企业购买其在均衡工资时的最优劳动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策略永远是:企业给员工发出的工资等于员工的边际产量的价值,一旦工资调整到劳动的供给等于需求时,工资必定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这里简化模型,假设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是不变的,即劳动者是工资的价格接受者,下图为边际产量的价值如何取决于企业雇佣的工人数量的。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边际产量价值曲线向下倾斜。当劳动力增加型技术变革产生时,曲线向右平移,在与工资水平线的交点处达到新的均衡,此时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是大于之前的,而工资依然保持不变。



这一切完全是劳动力增加型的技术变革的功劳: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尽管工资(已对通货膨胀因素进行了调整)增加了150%,企业劳动需求量增加了87%。
图形和相关数据均来自曼昆的《微观经济学》。



当然,这里没有讨论劳动力节约型带来的技术变革,即生产上机器对人的替代。这个取代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绝对没有99%这么夸张,因为劳动力节约型与增加型的技术变革会互相制衡,即使未来劳动力节约型的技术变革占了上风,最多只可能像全球化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制造业对美国制造业造成的冲击那样,顶多只会有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人失业而已。

3.生产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劳动、土地、资本。这三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互替代性,特别是劳动与资本,所以生产要素只是三者不同比例的组合,而这组合取决于三者成本的动态变化。比如说,我办了个工厂,我可以多增加些工人,少买些机器;或者多买些机器来少雇些工人。当资本(机器)的需求越来越大时,资本(机器)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而随着解雇工人越来越多,劳动(工人)的边际成本在下降。到了这时,劳动(工人)与资本(机器)的比例将不再变化,达到一个平衡,直到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改变或者机器的再一次技术进步。但是在下一个平衡时,依然是这样不同比例的组合,只不过平衡点变了,但永远机器达不到99%,因为那时工人的边际成本将极低,机器的边际成本将极高,理性的企业家都会增加工人的数量。

4.这里用比较优势对这种可能的失业进行分析。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你说到了《三体2》中【技术爆炸】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由于【技术爆炸】的存在,以前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完美预测技术飞速发展后未来的情况。如果要用过往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技术爆炸】的问题,我能想到的最类似的应该是,当一个封闭市场的国家进入国际市场的情况。

当机器取代部分工人时,可以看作市场开放后本国(如美国)工人的劳动被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别国工厂(如中国)工人所取代,从而造成了短期的失业。但是别忘了,引入国际贸易后,最大的好处是本国劳动者可以生产更具比较优势的产品(你可以将全球的所有产业看作一大型流水线),大家都做自己相对来说更擅长的工作,这样资源就更合理分配了,效率也更高了,比如说原来被取代的纺织工人变成了钢铁工人,因为美国与中国相比在钢铁生产上更具比较优势(这只是随便一个假设,不一定符合事实),这样以全球所有行业为一个整体,反倒增加了全球的经济总福利。
从福利经济学上分析,当一个国家开放市场后,无论某个行业是进口还是出口,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都是提升的,因为供求曲线总是朝着均衡点移动,更接近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个上图很容易分析,这里就不上图了)。如果是出口的行业(产品本国原先的价格低于国际价格),生产者剩余是增加的,而消费者剩余是减少的,但生产者剩余的提升高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所以总剩余增加。如果是进口行业(产品本国原先的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生产者剩余是减少的,消费者剩余是增加的,而消费者剩余高于生产者剩余,所以总剩余也是增加的。
至于机器替代劳动力这点,类似于市场开放后进口的行业,即生产者剩余减少,转嫁于劳动力上,解雇了工人。但是首先这降低了生产成本(如第3点中分析的,资本替代了劳动,肯定是资本的成本更低),产品的价格将更便宜,收益的是消费者,消费者需求可能增加,因此产量反而有可能扩大,均衡点向右移,消费者剩余将增加,消费者剩余增加的量将大于工人被解雇那部分损失量。其次,那部分工人是不是就真的失业了呢?不,他们可以寻找更有比较优势的工作,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假设机器对工人的替代是渐进性的,工人的学习能力在与机器的发展赛跑,如果机器在一夜之间就将工人完全取代,那还真就没辙了。而且别忘了,被解雇的工人本身就是消费者,由于市面上产品由于成本降低,售价也降低了,工人在短时失去了工资的同时,也会收获一定的利益。


5.任何经济问题都应从供求(生产者与消费者)两方面考虑,如果真有99%的人失业,那么这99%的人消费能力从何而来,此时将需求不足,那岂不是导致了生产过剩,这样的经济还不崩溃?——当然经济崩溃并不是不可能,事实上市场随时有可能崩溃,这也是绝对自由主义的弊端,但每当这时,国家的宏观调控就开始发挥作用,任何一个理性的政府都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市场崩溃,必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在市场失灵时,尤其需要政府的作为,当然,政府的政策不一定有效,即这种崩溃还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政府的存在,市场还不会走向崩溃。

——可参考福特主义,当年福特主动提高员工工资,从生产者的角度扩大员工的福利看似与自己的利益相矛盾,实则最后会使整个社会收益,包括自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3/2655.html

更多阅读

无线USBHub这东西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usb root hub驱动下载

近日在一个新闻网站看到一则新闻IOGEAR出品无线USB Hub 远程分享USB设备现在不少移动硬盘都提供WiFi分享功能作为卖点,不过之前的USB存储设备也想实现此功能怎么办?一家名为IOGEAR的厂商推出的无线USBHub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允许任意US

三个年代大学生的出路80年代、90年代、21世纪) 80年代大学生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陈述,现在农村的学生已不愿考大学了,因为他们一旦千辛万苦考上了,就要负债读书,毕业后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如果万幸有了工作也是很低的工资,买那些天价的房子和娶妻生子就成了乌托邦。我看了这则新闻,内心悲伤不已,因为我

千年发展目标MDG)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鉴于:新年新气象,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小妇我决定猪年的博客,尤其是第一个博客要痛改我以前的非,改掉没正形,瞎白话,反话正着说,正话反着说,竟写那些鸡毛蒜皮,不务正业的小事儿的坏毛病。在猪

《我们都是坏孩子》:拿什么拯救将逝的青春图

今晨看到一则新闻:5月12日凌晨,河南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原鹿邑县法院院长高某在一座两层复式楼内的家中被害,一起被害的还有其女儿。据悉,2名嫌犯已被抓,其中一人系高某儿子,一人在逃。案发前,高某儿子就读于漯河某高中,由姐

声明:《消灭中产阶级 看到一则新闻「经济衰退和科技消灭中产阶级工作」,将来如果 99% 的工作被机器代替了,意味着绝大多数人要失业,作为无产阶级的绝大多数人如何生存?》为网友沉寂后的未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