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简介 列宁 列宁-简介,列宁-人物生活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Улья?нов,IPA:[v???d?im??r ?l??jit?? ?l??j?n?f],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别名列宁(俄语:Ле?нин,IPA:[?l?en??n](聆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创立者,苏联的主要建立者和第一位最高领导人,首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列宁全名_列宁 -简介

列宁,本为笔名,后成为他在政治活动中的别名,原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文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Улья?нов),是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维埃国家的创始人。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脑溢血去世,遗体经防腐处理后被安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列宁墓中。他被美国《时代》杂志(TimeMagazine)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列宁全名_列宁 -人物生活


列宁-素描画1870年俄历4月10日(公历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生于俄罗斯帝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


他的父亲名叫伊利亚・乌里扬诺夫,是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厅的视察员。因多年从事国民教育的劳绩,晋升为省国民教育总监,并曾获得贵族称号。列宁的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是一位医生的女儿,结婚前住在农村,虽然只受过家庭教育,但由于她勤奋好学,后来仍然通过考试获得小学教师的称号。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曾是喀山大学的优等生,民意党人青年小组的成员。1887年3月13日,因参加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同年5月20日被杀害。受到极大震惊的列宁从血的教训中增强了与沙皇专制制度作斗争的决心,并坚定地说"我们不走这条路"。


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6月底,列宁全家移居喀山,秋天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反对警察制度而被学校开除,并被禁止在喀山居住。

1888年,列宁回到喀山后,在那里参加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89年5月,列宁全家迁往萨马拉城。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彼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1892年,他开始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893年8月,列宁移居彼得堡。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于1897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笔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同克鲁普斯卡娅结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份机关报《火星报》。

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史称“十月革命”)的胜利。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1918年8月30日,在莫斯科河南岸区原米歇尔逊工厂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离开工厂时,遭社会革命党恐怖分子范・卡普兰枪击受重伤,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列宁的身体从此开始恶化。列宁在晚年得了脑溢血,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并停止了一切政治活动。

1924年1月21日,列宁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列宁全名_列宁 -早期生活

幼年时代

1870年4月22日(儒略历4月10日)列宁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省辛比尔斯克市(现乌里扬诺夫斯克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市),他有俄罗斯人、摩尔多瓦人、卡尔梅克人、犹太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及瑞典人的血统。他的父亲名叫伊利亚・乌里扬诺夫,是在辛比尔斯克行政区内公内学校的督学。母亲名叫玛丽亚・乌里扬诺娃。

学生时代

1887年5月20日其兄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在彼得堡大学生物系就读时因参加民意党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行动被绞刑处死。同年,列宁中学毕业,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大学一年级时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流放到喀山省的偏僻农村监视居住,后因为其母向公家申请,列宁改流放到萨马拉省乌里扬诺夫,其姐夫所居的农村,但仍继续被警察公开监视。列宁在此自学了大学法律系课程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由此宣称自己接受并一生坚信马克思主义。

革命时代

1888年回到喀山,成为喀山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积极分子。1889年举家迁居萨马拉,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

1892年,列宁写下了其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同年,获得沙俄政府教育部批准,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校外旁听生资格赴彼得堡参加大学毕业国家考试,获金质毕业奖章与大学毕业证书。随即进入彼得堡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见习律师,并参加了当地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工人小组活动。

1893年,移居彼得堡,为在俄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做了大量工作。1894年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对民粹派的经济政治理论、特别是唯心主义世界观进行全面批判。

1895年,把彼得堡各马克思主义小组统一起来,建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流亡岁月


同年12月,被捕入狱。1897年2月被流放到东西伯利亚。1899年在流放地完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从而彻底清算了民粹派的错误理论。1900年流放期满,列宁曾被允许回到彼得堡(1924年~1991年改名为列宁格勒),随后赴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然后又到斯图加特、慕尼黑、莱比锡、布拉格、维也纳、曼彻斯特和伦敦,从事反政府的职业政治活动。在德国慕尼黑他与马尔托夫合作创办了第一份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报纸《火星报》,然后先后在莱比锡、伦敦出版。期间他使用过很多别名,最终以“列宁”作为正式名。

1901-1902年,撰写了日后在俄国革命中极具影响力的《怎么办?》一书。该书明确表示反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批评党内的“经济派”路线,认为落后群体应接受先进群体的领导,要求把党建设成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核心、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机构(即民主集中制)。1903[2]年列宁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中列宁的观点遭到马尔托夫、托洛茨基等人的反对,其思想被批评为“雅各宾主义”。由于原则性问题的矛盾,党内逐渐分裂为以他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少数派)。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领导召开了只有布尔什维克派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在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此次革命的高潮11月上旬,列宁归国回到彼得堡,直接领导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和彼得堡委员会并参加党的机关报《新生活报》的编辑出版工作。1906年被选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主席团。

革命失败后,列宁于1907年12月离开俄国,流亡在西欧的巴黎等地,在相对贫困的条件下坚持从事政治写作。为回应对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争论,他在1909年完成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日后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他忙于参加欧洲各地的社会主义集会活动,如1912年的布拉格代表会议。列宁曾在巴黎与社会主义革命者依涅莎・阿尔曼德相识,两人建立了秘密的情人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批评那些支持本国战争的社会民主党,声称第二国际已经死亡,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战争期间,他居住在奥地利波罗宁镇时,曾被当局短暂扣押。随后他于1914年搬到中立国瑞士的伯尔尼,后来又搬到了苏黎世。并且在1915年8月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也可能取得胜利。

1915年9月,他在瑞士参加了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齐美尔瓦尔德会议。列宁作为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领导人,主张应把帝国主义战争转化为阶级战争,呼吁工人阶级借机发动内战夺取政权。而会议中的多数派否决了他的主张,认为应把会议纲领限制和平主义的范围之内。在第二次于瑞士的召开的反战会议中,他率领齐美尔瓦尔德左派重申主张,但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妥协的宣言。

列宁简介 列宁 列宁-简介,列宁-人物生活

1916年春,在苏黎世完成了另一部理论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批判论敌考茨基的同时,也普及了后者在19世纪的正确观点。

列宁全名_列宁 -早期革命时期


`列宁-纪念画

1893年之前,列宁在伏尔加河畔的港口城市萨马拉担任律师,同时积极参加革命宣传,并加入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团体。随后移居圣彼得堡,创立了“圣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1894年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了民粹派的观点和政治纲领,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工人阶级作为先进、革命阶级的作用。

1895年秋,列宁统一彼得堡所有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创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2月7日再次被捕,被当局判罚14个月监禁,关押在圣彼得堡监狱中。1897年2月,刚刚出狱列宁被流放到东西伯利亚叶尼塞省米努辛斯克区的舒申斯克村――一个远离公路几百英里的偏僻村庄。在这里,他结识了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俄国的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和一些知名人物。1898年6月,列宁与社会主义活动家娜德斯达・克鲁普斯卡娅结婚。在流放期间,他撰写了30篇以上的理论著作,其中《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于1899年4月完成并出版发行,本书首次以“弗拉基米尔・列宁”作为他的笔名。1900年流放期满,列宁曾被允许回到圣彼得堡(1924年~1991年改名为列宁格勒),随后赴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然后又到斯图加特、慕尼黑、莱比锡、布拉格、维也纳、曼彻斯特和伦敦,从事反政府的职业政治活动。在德国慕尼黑他与马尔托夫合作创办了第一份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报纸《火星报》,然后先后在莱比锡、伦敦出版。期间他使用过很多化名,最终以“列宁”作为本名。

1901年~1902年,列宁撰写了日后在俄国革命中极具影响力的《怎么办》一书;该书明确表示反对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批评党内的“经济派”路线,认为落后群体应接受先进群体的领导,要求把党建设成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核心、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机构(即民主集中制)。

1903年列宁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中列宁的观点遭到马尔托夫、托洛茨基等人的反对,其思想被批评为“雅各宾主义”。由于原则性问题的矛盾,党内逐渐分裂为以他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少数派)。


列宁-幼年`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列宁领导召开了只有布尔什维克派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在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此次革命的高潮11月上旬,列宁归国回到彼得堡,直接领导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和彼得堡委员会并参加党的机关报《新生活报》的编辑出版工作。1906年被选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主席团。革命失败后,列宁于1907年12月离开俄国,流亡在西欧的巴黎等地,在相对贫困的条件下坚持从事政治写作。为回应对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争论,他在1908年完成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概括了恩格斯逝世后的发展成果,对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坚持了哲学的党性原则,捍卫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发展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日后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

他忙于参加欧洲各地的社会主义集会活动,如1912年的布拉格代表会议,把取消派开除出党。列宁曾在巴黎与社会主义革命者依涅莎.阿尔曼德相识,两人建立了秘密的情人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批评那些支持本国战争的社会民主党,声称第二国际已经死亡,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战争期间,他居住在奥地利伯尔尼镇时,曾被当局短暂扣押。随后他于1914年搬到中立国瑞士的伯尔尼,后来又搬到了苏黎世。并且在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也可以取得胜利。1915年9月,他在瑞士参加了反战的齐美尔瓦尔德会议。列宁作为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领导人,主张应把帝国主义战争转化为阶级战争,呼吁工人阶级借机发动内战夺取政权。而会议中的多数派否决了他的主张,认为应把会议纲领限制在和平主义的范围之内。在第二次于瑞士的召开的反战会议中,他率领齐美尔瓦尔德左派重申主张,但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妥协的宣言。

1916年春季,列宁在苏黎世完成了另一部理论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批判论敌考茨基的同时,却也讽刺性的普及了后者在19世纪的观。

列宁全名_列宁 -1917年俄国革命


`列宁-家人

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被推翻,成立了以社会革命党和宪政民主党为主的各党派联盟俄国临时政府。同时圣彼得堡也成立一个苏维埃。此时尚在中立国瑞士的列宁深知自己需要马上返回俄国,但由于邻国陷入了一战无法直接通行。尽管如此,瑞士共产党人弗里茨・普拉廷积极与德国当局协商,德国也希望能利用列宁缓解同俄国在东线的战事,于是同意协助列宁乘坐由德国安排的“密封列车”回国。列宁穿越德境后乘船到达瑞典,在瑞典共产党人奥托・格日姆伦、图雷・尼曼等人的帮助下,他顺利经过斯堪的纳维亚,于1917年4月16日乘坐火车到达圣彼得堡的芬兰站。

列宁归国后迅速成为布尔什维克运动的领袖。他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反对所谓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抗议其故意拖延立宪会议选举,并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起初由于他政治上的左倾使党陷入了孤立,然而后来他的不妥协立场却使所有不信任临时政府的人把布尔什维克视为自己的阵营,拥有了这样一群“奢侈的反对者”布党不再承担政府政策的责任。而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党派领袖克伦斯基等人则指控列宁是德国派来的间谍(诸多资料显示并没有明确证据)。


列宁乘坐的列车,1917年4月到达圣彼得堡芬兰站

1917年7月,圣彼得堡发生了“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了布尔什维克所支持的示威游行的工人和士兵,并宣布通缉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暂时放弃了武力夺权的想法。他潜伏至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继续指导革命斗争,8月9日离开俄国本土到达芬兰(当时处于半独立的处境),其时完成了《国家与革命》的写作,指出了无产阶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意义,规定了工人阶级在创造国家机器方面的任务,论述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揭示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基本特点。9月7日,俄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旨在推翻临时政府的政变,后者不得不向布尔什维克的赤卫队求援。政变最终被粉碎,而布尔什维克也借机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列宁分析了新的形势后,在9月12日到14日给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和莫斯科委员会写的两封指示信里,明确提出了通过起义夺权的方案,并于10月7日从芬兰秘密返回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党中央全会通过的武装起义的决议,于10月24日夜间到达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

10月25日晚(公历11月7日)发动了十月革命,拥护布尔什维克的工人、兵士和水兵于次日凌晨2点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推翻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工农临时政府”。表示立即举行立宪会议选举,并要求排除自由主义左派宪政民主党,建立清一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府,即“一切权力归苏维埃”。11月8日,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颁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列宁全名_列宁 -上台执政

立宪会议

列宁发动十月革命夺权后,表示立即召开立宪会议,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同时限制新闻自由,打压宪政民主党。然而选举的结果却是社会革命党以明显的优势击败布尔什维克胜出。结果列宁又表示“依靠民意,但也不能忘记步枪”,于1918年1月5日解散了在彼得格勒塔夫利达宫的立宪会议,并逮捕了反对布尔什维克党派的议员,重新建立由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并用军队镇压了反对解散立宪会议的示威者,随后称“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的口号,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宪政民主党等党派的激烈反对。

退出一战

主条目: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

布尔什维克上台后,俄国和德国仍然处于交战状态。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退出一战,布哈林认为应继续进攻解放德国,托洛茨基则支持不战不和。起初列宁支持率占少数故停战决议没有被通过,而随着德国军队的推进,部分领导人改变了立场,最终于1918年3月3日,同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条约使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乌克兰、芬兰、格鲁吉亚等国纷纷独立,使俄国丧失了大片领土,激起国内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左派社会革命党也因此与布尔什维克发生分裂,于同年3月退出了联合政府。

建立契卡

主条目:契卡


列宁-宣讲为维护布尔什维克政权,打击反对阵营势力,1917年12月20日,列宁决议组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机关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设委员会(简称契卡)。任命捷尔任斯基为契卡主席。1918年2月,中央委员会发表了《人民委员会告会俄国劳动人民书》,列宁在《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法令里,亲手加入“资产阶级中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应编入挖壕营,受赤卫队负监视,反抗者枪毙。……所有敌方奸细、投机商人,暴徒,流氓,反革命煽动者,德国间谍,一律就地枪决。”等内容,赋予契卡机关拥有不经审判便可执行枪决的权力。1918年9月,列宁公开声称要制造一场针对资产阶级反革命的“红色 恐怖”,给社会制造了极大的恐慌。不同学者的研究表明,从1917到1922年间,契卡的绞死和枪决的人数可能达到数十万至数百万人。受害者不仅仅是反对派的成员,还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民,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也被杀害。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及社会民主党人纷纷谴责列宁,孟什维克领袖马尔托夫和德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考茨基称其统治为“恐怖统治”,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也称列宁“成为新的罗伯斯庇尔”。

遭遇刺杀


列宁遇刺1918年1月14日,列宁在彼得格勒完成一次演讲后,和瑞士共产党人弗里茨・普拉廷共同乘坐一辆汽车,在过桥时,突然遭遇12名不明身份的枪手猛烈射击。普拉廷急忙将列宁的头部按在座位下,而他自己掩护列宁的手却被打得鲜血直流。事后契卡人员未能抓获枪击者,也未能确定杀手的身份。据后来移居国外的行刺者透露,组织这一行动的是沙科夫斯基公爵,他为这次行动赞助了50万卢布。

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首都莫斯科郊外米赫尔松工厂对工人演讲后刚要踏上汽车,一位女性上前与其交谈,正在列宁回答她时,一支握勃朗宁手枪的手在三步远的近距离伸了出来,接着响起了三声枪响。第一发子弹射中列宁左肩,第二发击中他的左胸并穿颈而过,第三发却打中了正在与他谈话的女性。列宁当即倒地不省人事。恢复意识后他拒绝前往医院治疗,此时他认为可能会有下一次暗杀等待着他,遂被迅速带往克里姆林宫。第二发子弹的位置很危险,医生不敢将其取出。子弹没有刺穿左肺,但由于血液流入肺脏,情况仍很紧急。而列宁依旧继续工作,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但此次暗杀事件给列宁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很多人相信他晚年的中风与此有关。这次暗杀同时也引发了部分民众对列宁的个人崇拜。

目前多数俄国历史学者认为盲人女杀手范妮・卡普兰是开枪射击列宁的凶手,她是社会革命党成员。事件发生不久后她就被契卡逮捕,卡普兰承认自己刺杀了列宁,并表示幕后无人指使,完全是个人所为,因为列宁是“革命的叛徒”。卡普兰于9月3日被枪决,尸体被焚毁。1938年2月,苏联当局曾一度宣称布哈林是幕后主谋,后来又在1988年2月为布哈林平反。由于暗杀过程的资料记载存在诸多疑点,部分学者认为真凶并非卡普兰而是另有其人,其中列宁的副手,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有重大嫌疑。

红色 恐怖

在此案和契卡首脑MoiseiUritsky遇刺身亡后,斯大林提出了要进行“公开和系统的全民恐怖……对付那些要负责的人”。之后在莫斯科一地,列宁签字处决了25名沙俄部长官员、765名白卫军。据托洛茨基的回忆,列宁下令处决了沙皇一家,现在绝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支持这一说法。[34]根据近年的苏联史学家DmitriVolkogonov:

“间接的证据表明处决沙皇一家的命令是列宁和斯维尔德洛夫口头下达的,要对沙皇一家“斩草除根”的命令得到了同一时间对叶卡捷琳堡一百英里外的阿拉帕耶夫斯克一地对赫斯和莱茵女大公伊丽莎白公主、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俄罗斯大公、伊凡-康斯坦丁诺维奇王子、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王子、伊果-康斯坦丁诺维奇王子及弗拉迪米尔-帕夫洛维奇伯爵的处决命令的支持。”

早在十月时加米涅夫等人就警告过全党按照列宁构想的权力集中方式,将来恐怖主义统治是不可避免的。1918年晚期当他和布哈林试图裁减冗余的契卡人员时就被列宁阻止了,1921年列宁又通过政治局,给予了契卡先斩后奏的处决权力。

得到外国援助的俄国白军在反共战争中无法得到民众的支持,因为布尔什维克政权在“针对革命敌人的大众恐怖”的手段帮助下,已经推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架构而建立起严密的社会组织,在后沙皇时代的俄国,阶级战争有着工农阶级针对君主制推翻后,爆发出的对在特权阶级仇恨的天然支持。]在内战期间反布尔什维克人士面临着酷刑和集体处决的危险,到1919年五月有约16,000“人民公敌”被关在劳改营里。到1921年9月这个数字达到七万。

红军和白军为了各自的理想而针对支持对方的民众犯下了许多暴行,但是今天史学家还在就是否能将红色恐怖和恐怖主义划等号争论不休。因为红色恐怖是布尔什维克政府的方针(如去哥萨克主义),它是针对特定社会阶级的,而白军的白色恐怖则既是政治性的(反反君主制,反社会主义)同时也有反犹(种族主义)色彩。以下是一些红军暴行的记录:

在哈尔科夫从1919年2月到6月有2,000到3,000次处决,当12月份镇子又被夺下时有一千到两千次。在顿河畔罗斯托夫1920年一月有一千次。在敖德萨从1919年5月到8月有2,200次,到了1920年2月起的一年中有1,50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20103/154003.html

更多阅读

从列宁电气化名言想到的........... 名人名言列宁

从列宁电气化名言想到的...........1966年前苏联纪念邮资明信片,列宁1920年在全俄罗斯电气化规划会议上演讲,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论断。图为列宁演讲油画作品。1966年前苏联纪念邮

列宁死于梅毒 列宁怎么得的梅毒

稗官野记:他叫弗拉基米尔,有犹太、德意志及瑞典等血统。大一时,其兄弟因刺杀未遂沙皇被绞死,自己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而流放监视,23岁参加运动,25岁被捕监禁,27岁又被流放,日俄战争时他为了日本间谍的巨款而叛国。最后,他的理想、事业取得

列宁反对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斗争(十) 马克思列宁主义

时间:2013-8-25 1:22:39作者:宇宙和世界 学习整理来源:《红旗》杂志内容摘要:列宁反对修正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斗争(十) 十八 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时期,反对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等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十月革命后不

古代女烈小资料 列宁简介小资料

1、姓名 征侧、征贰姐妹朝代 东汉身份 南越反汉义军首领生卒年份 ?-43武艺 高强容貌 美遇难经历 因交趾太守苏定没有尊重当地风俗,强行推行汉法,遭到了当地民族的激烈反抗,征侧、征贰姐妹率领那些不满汉朝压迫的土著起义,很快便攻下六十

列宁不为人知的故事 林娘子不为人知的故事

加加堂论坛 » 交流 » 历史杂谈 » 列宁不为人知的故事2010-08-31 16:59 | [楼 主]列宁不为人知的故事杨威利列宁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始终信奉国际主义,斯大林主义的许多特征源于列宁,许多斯大林的罪孽直接系列宁的命令,诸

声明:《列宁简介 列宁 列宁-简介,列宁-人物生活》为网友山河尽头也陪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