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数据分析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甲酯-物性数据,丙烯酸甲酯-生态学数据

丙烯酸甲酯的英文是Methyl acrylate,别名败脂酸甲酯,分子式是C4H6O2或CH2CHCOOCH3,微溶于水。丙烯酸甲酯是一种挥发性的不饱和甲基酯,用于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也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用于橡胶、医药、皮革、造纸、粘合剂等。丙烯酸甲酯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以乙炔计丙烯酸收率约90%,以一氧化碳计收率约85%,然后丙烯酸在硫酸或离子交换树脂介质中与甲醇进行酯化,即得丙烯酸甲酯。此法的特点是:用四氢呋喃为溶剂,将反应所需的乙炔先溶解在四氢呋喃中,这样可减少高压处理乙炔的危险,同时不用羰基镍,只需用镍盐作催化剂。

甲酯_丙烯酸甲酯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辛辣气味。

2.熔点(℃):-76.5

3.沸点(℃):80.5

4.相对密度(水=1):0.95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97

6.饱和蒸气压(kPa):9.1(20℃)

7.燃烧热(kJ/mol):-2102

8.临界温度(℃):263

9.临界压力(MPa):4.3

10.辛醇/水分配系数:0.8

11.闪点(℃):-3(OC)

12.引燃温度(℃):468

13.爆炸上限(%):25.0

14.爆炸下限(%):2.8

15.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

16.闪点(oC,闭口):-3

17.闪点(oC,开口):6

18.蒸气压(kPa,0oC):4.2

19.蒸气压(kPa,20oC):9.3

20.蒸气压(kPa, 50oC):35.9

21.汽化热(KJ/mol):33.2

22.黏度(mPa・s,20oC):0.53

23.黏度(mPa・s,25oC):0.49

24.常温折射率(n25):1.4003

25.溶度参数(J・cm-3)0.5:19.022

26.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7.260×109

27.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49.280

28.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098.57

29.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333.00

30.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069.36

31.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362.21

32.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60

甲酯_丙烯酸甲酯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7.5mg/L(48h)(圆腹雅罗鱼);4.9mg/L(72h)(金鱼)

EC50:3.6mg/L(24h),2.2mg/L(48h)(水蚤);15mg/L(72h)(栅藻)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24~168

厌氧生物降解(h):96~672

3.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2.7~27

一级水解半衰期(h):24700

甲酯_丙烯酸甲酯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2.08

2、摩尔体积(m3/mol):93.1


丙烯酸甲酯

3、等张比容(90.2K):205.0

4、表面张力(dyne/cm):23.4

5、极化率(10-24cm3):8.75

甲酯_丙烯酸甲酯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2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3

7.重原子数量:6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65.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甲酯_丙烯酸甲酯 -性质与稳定性

1.丙烯酸甲酯在低于10℃时不聚合,高于10℃易发生聚合作用。光、热、过氧化物等会加速聚合作用。通常加入对苯二酚或4-甲氧基酚作阻聚剂。

2.丙烯酸甲酯毒性中等,对眼、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并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大鼠经口LD50为300mg/kg。兔口服LD50280mg/kg。慢性中毒症状为头痛、嗜睡、手脚痉挛等。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为35mg/m3。操作场所应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应佩戴胶手套、面罩、防护服等防护装具。发生中毒应即移至通风良好处静休,服用葡萄糖和维生素B、C等。

3.稳定性:稳定

4.禁配物:酸类、碱类、强氧化剂

5.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接触空气

6.聚合危害:聚合

甲酯_丙烯酸甲酯 -贮存方法

在贮存过程中易聚合,光、热和过氧化物能加速其聚合作用。纯粹的单体在低于10℃时不聚合。通常加入对苯二酚单甲醚0.1%作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镀锌铁桶包装。应单独贮存,防止日光直射,贮存温度

甲酯_丙烯酸甲酯 -性质


分子结构

丙烯酸甲酯,分子式为CHO,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大蒜的气味。蒸汽压:13.38kPa/28℃,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及苯。易聚合。通常加入对苯二酚作阻聚剂。

甲酯_丙烯酸甲酯 -基本内容

英文同义词:[sri773]methylacrylate,monomer;2-Propenoicacidmethylesetr;Acrylatedemethyle;acrylatedemethyle;acrylatedemethyle(french);Acrylsaeuremethylester;CH2=CHCOOCH3;Curithane103;

分子量:86.09;

EINECS号:202-500-6;

相关类别:酯类;AlphaSort;AnalyticalStandards;ChemicalClass;EstersOtherLipidRelatedProducts;FattyAcidsVolatiles/Semivolatiles;LipidAnalyticalStandards;M;MAlphabetic;META-METHGasoline,Diesel,&Petroleum;Olefins;Substanceclasses;AcrylateCarbonylCompounds;AcrylicMonomers;C2toC5;Esters;Monomers;CarbonylCompounds;esterseries。

甲酯_丙烯酸甲酯 -合成方法

丙烯甲酯生产方法有:丙烯腈水解法、丙烯直接氧化法和乙烯酮法。

1.丙烯腈水解法 以丙烯腈为原料,在浓硫酸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水解,水解后的丙烯酰胺硫酸盐再与甲醇进行反应得到丙烯酸甲酯。用丙烯腈水化法生产的丙烯酸甲酯,每吨产品消耗丙烯腈(98%)860kg、甲醇(95%)960kg、硫酸(93%)2000kg。

2.丙烯直接氧化法 以丙烯为原料,第一步氧化丙烯醛,再氧化成丙烯酸。丙烯酸再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用丙烯直接氧化法生产丙烯酸甲酯,每吨产品消耗丙烯(95%)544kg。

3.乙烯酮法乙烯酮与甲醛以三氟化硼为催化剂进行缩合,再用甲醇急冷,同时酯化生成丙烯酸甲酯。

4.丙烯酸与甲醇酯化法将丙烯酸、甲醇、可膨胀石墨依次加入平底烧瓶中,加入丙烯酸与甲醇物质的量比为1.15∶1。连接分水器、回流冷凝管,置于磁力加热搅拌器上加热搅拌,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用皂化法计算产率(用碱液中和剩余丙烯酸,再加入定量KOH溶液进行皂化,然后用标准HCl溶液滴定过量的KOH,计算出酯收率)。同时对酯进行分离,将反应液蒸馏,收集65~95℃馏分得粗产物。用5%NaCO3溶液洗至中性,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2次,再用无水NaSO4干燥后蒸馏,收集72~74℃馏分,即得产品。

5.改良雷珀法改良的雷珀法为罗姆哈斯法和道巴底斯法。前者主要用气态一氧化碳来代替80%的羰基镍中的一氧化碳;后者又称高压雷珀法,主要以四氢呋喃为溶剂。

①改良雷珀法。此法反应开始后,一氧化碳与乙炔和醇生成丙烯酸酯,通入的一氧化碳代替羰基镍中的一氧化碳,就可减少羰基镍的再生与镍的回收。反应的溶剂为醇。反应温度为30~50℃,压力为0.1~0.2MPa,乙炔与一氧化碳配比为(1.01~1.10):1(摩尔比),甲醇与总一氧化碳配比为(1.1~3)∶1(摩尔比)。酸量保持在羰基镍的80%~99%(摩尔比),用以抑制氯代丙酸的生成。此法特点是在常压下操作,设备容易解决,但仍需要制备有毒物羰基镍。

②高压雷珀法。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以氯化钯为催化剂、氯化铜为促进剂,在200~225℃和8.11~10.13MPa下进行反应。反应器顶部未反应的乙炔气体经洗去丙烯酸后循环使用,反应器底部的丙烯酸与四氢呋喃溶液,蒸出四氢呋喃后即得丙烯酸。以乙炔计丙烯酸收率约90%,以一氧化碳计收率约85%,然后丙烯酸在硫酸或离子交换树脂介质中与甲醇进行酯化,即得丙烯酸甲酯。如在生产丁酯以上的高级酯时用酸性催化剂进行连续酯化;生产丙烯酸乙酯时,用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得到丙烯酸酯。此法的特点是:用四氢呋喃为溶剂,将反应所需的乙炔先溶解在四氢呋喃中,这样可减少高压处理乙炔的危险,同时不用羰基镍,只需用镍盐作催化剂。但此法操作压力较高,因此设备材质要求较高。

甲酯_丙烯酸甲酯 -用途

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的第二单体,胶粘剂。腈纶纤维原料、涂料、塑料、树脂。

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及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用于制造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类溶剂型胶黏剂和乳液型胶黏剂。为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的第二单体,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共聚制得的聚合物,广泛用作胶黏剂、涂料、皮革及纸张加工助剂等。

本品是一种重要有机合成单体和原料。本品为聚丙烯腈纤维(腈纶)的第二单体;可做塑料和胶黏剂;与丙烯酸丁酯共聚的乳液,能很好地改善皮革的质量,使皮革柔软、光亮、耐磨,广泛用于皮革工业和制药工业。

用作合成聚合物的单体,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的第二单体,胶黏剂等。

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也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用于橡胶、医药、皮革、造纸、粘合剂等。

是合成聚合物的单体,主要用作腈纶第二单体,和苯乙烯、醋酸乙烯等的共聚物广泛用于涂料、粘合剂等行业。

甲酯_丙烯酸甲酯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919 3/PG 2

生态学数据分析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甲酯-物性数据,丙烯酸甲酯-生态学数据

危险品标志: F易燃Xn有害

安全标识:S9 S25 S26 S33 S43 S36/S37

危险标识:R11 R43 R20/21/22 R36/37/38

甲酯_丙烯酸甲酯 -对环境的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接触,引起流涎、眼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严重者口唇发白、呼吸困难、痉挛,因肺水肿而死亡。误服急性中毒者,出现口腔、胃、食管腐蚀症状,伴有虚脱、呼吸困难、躁动等。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亦可致肺、肝、皮肤病变。

毒理学资料

毒性:毒性比相应的饱和酯大10~13倍,是全身性毒物。

急性毒性:LD50277mg/kg(大鼠经口);1243mg/kg(兔经皮);LC504752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75ppm,最低刺激剂量;人吸入0.25~0.5mg/L,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 经口23mg/mg/日5日/周5周,对生长有影响,无病理形态学变化。

刺激性:家兔经眼:150mg,引起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0g/kg,引起刺激。

致突变性:微核试验:小鼠淋巴细胞2202mg/L。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卵巢1500mg/L。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9g/m3,17分钟(孕6~15天),致胚胎毒性,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人类无可靠数据。

毒性作用试验数据编号毒性类型测试方法测试对象使用剂量毒性作用0急性毒性吸入啮齿动物――大鼠180 gm/m3/4H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1急性毒性吸入人类75 ppm1.嗅觉毒性――未报告
2.眼毒性――未报告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其他变化2急性毒性口服大鼠277 mg/kg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3急性毒性吸入大鼠1350 ppm/4H1.嗅觉毒性――未报告
2.眼毒性――未报告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4急性毒性腹腔注射大鼠325 mg/kg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5急性毒性口服小鼠827 mg/kg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6急性毒性吸入小鼠12800 mg/m3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7急性毒性腹腔注射小鼠254 mg/kg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8急性毒性口服兔280 mg/kg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震颤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9急性毒性吸入兔2522 ppm/1H1.行为毒性――嗜睡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3.胃肠道毒性――唾液腺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10急性毒性皮肤表面兔1243 mg/kg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11慢性毒性口服大鼠109 mg/kg/2Y-C1.行为毒性――液体摄入量发生变化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膀胱重量发生变化
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体重下降或体重增加速率下降12慢性毒性吸入大鼠100 ug/m3/24H/14W-C1.行为毒性――肌肉收缩或痉挛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尿中成分发生变化
3.血液毒性――脾发生变化13慢性毒性吸入大鼠71 mg/m3/3H/17W-I1.大脑毒性――影响特定区域的中枢神经系统14眼部毒性入眼大鼠578 ppm/49H (Intermittent)
15眼部毒性皮肤表面兔100%/1M
16眼部毒性皮肤表面兔10 mg/24H
17眼部毒性入眼兔100 mg作用严重18眼部毒性入眼兔100 mg/24H作用中等19突变毒性腹腔注射小鼠37500 ug/kg
20突变毒性
小鼠淋巴细胞22 mg/L
21突变毒性
小鼠淋巴细胞22 mg/L
22突变毒性
小鼠淋巴细胞14 mg/L
23突变毒性
仓鼠成纤维细胞189 ppm
24突变毒性
仓鼠肺6500 ug/L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丙烯酸甲酯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复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20103/155757.html

更多阅读

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入门篇 目录 菜鸟也会数据分析

第1章 数据分析那些事儿1.1 数据分析是“神马”1.1.1 何谓数据分析1.1.2 数据分析的作用1.2 数据分析六步曲1.2.1 明确分析目的和思路1.2.2 数据收集1.2.3 数据处理1.2.4 数据分析1.2.5 数据展现1.2.6 报告撰写1.3 数据

如何做产品的评估和分析-定量的数据分析 定量pcr数据分析软件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在死了一大片脑细胞之后,产品终于如期上线,接受用户的检验和评价。而作为PM,接下来必不可少的事情就是继续磨练自己强大的脸皮和内心:评估和验证产品。评估产品的效果是否符合了预期目标,验证产品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价格

看来昨天我确实中毒了!!!头疼、头晕、恶心,乏力。甲基丙烯酸甲酯,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熔点为-48℃,沸点100-101℃,24℃(4.3kPa),相对密度0.9440(20/4℃),折射率1.4142,闪点(开杯)10℃,蒸气压(25.5℃)5.33kPa。溶 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微

声明:《生态学数据分析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甲酯-物性数据,丙烯酸甲酯-生态学数据》为网友里予占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