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后人尊称他为「亚圣」。当时人们对于齐王管理政事没什么成就很不满意,虽然齐王并未采纳孟子的观点,但他仍帮齐王解释,说:「不要认为这是因为大王不够聪明。就算天下最容易生长的生物,如果让它在太阳下曝晒一天,又放在寒冷的地方十天,也没有办法存活。我跟大王相处的时间有限,一旦我离开,那些奸臣小人又来动摇大王的决心,我就算能让大王萌生一些向善的念头,又有什么用呢?」此段话见载于《孟子.告子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暴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小朋友!
你平日是采取怎么样的求学态度呢?记得一定要专心用功,千万不可荒废时日,否则,长久下来,这种“一暴十寒”的做法将会让你一事无成喔。
一暴十寒
一暴十寒 孟子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一暴十寒_一暴十寒 -词
一暴十寒
拼音:yīpùshíhán
解释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一暴十寒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
一暴十寒_一暴十寒 -释义
在阳光下曝晒一天,又接连冷冻十天。比喻人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语本《孟子.告子上》。后用「一暴十寒」比喻人学习或工作不能有所坚持,缺乏恒心。
一暴十寒_一暴十寒 -典源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解
或:通「惑」,疑惑。
不智:不聪明。
暴:同「曝」,曝晒。
寒之者:比喻阿谀谄媚之人。
萌:启发。
一暴十寒_一暴十寒 -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一暴十寒_一暴十寒 -典故说明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后人尊称他为「亚圣」。当时人们对于齐王管理政事没什么成就很不满意,虽然齐王并未采纳孟子的观点,但他仍帮齐王解释,说:「不要认为这是因为大王不够聪明。就算天下最容易生长的生物,如果让它在太阳下曝晒一天,又放在寒冷的地方十天,也没有办法存活。我跟大王相处的时间有限,一旦我离开,那些奸臣小人又来动摇大王的决心,我就算能让大王萌生一些向善的念头,又有什么用呢?」此段话见载于《孟子.告子上》。后来原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演变为「一暴十寒」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
一暴十寒_一暴十寒 -成语故事(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
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会飞来,准备用箭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