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辉,1940年生于江苏苏州市。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同年分配至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受聘苏州大学兼职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浙江分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别津贴、法兰西功勋和贡献奖、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金星奖等。
刘国辉_刘国辉 -基本简介
刘国辉
新时期以来,中国画坛英才辈出,名家林立,其中浙江画家刘国辉以其清雅飘逸的画风、潇洒简约收放自如的笔墨,久已享誉大江南北。他作为一位有成就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广受画界关注。
刘国辉1940年生,苏州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改称浙江美院,今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新时期以来有大量作品间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并出国讲学,出版过多种画集。
刘国辉早年在浙美附中受到正规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打下扎实的绘画造型的基础,60年代创作的连环画作品即获得国家奖励,成为很有影响的连环画家。人生的坎坷并未使他消极退缩。改革开放为他的艺术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进入研究生班深造,实现了人生和精神境界的一次飞跃,艺术造诣更为深厚。
二十年来,他在创作和教学中,深入探讨水墨人物画的种种特征和古代、近代以及当代诸家人物画的创作经验,努力推出既具有现当代人文精神与趣味,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墨画技法表现力的颇具全新精神的当代水墨人物画。为此他全力以赴创办并主持关于人物画创作的高级研修班,不仅培养了众多高层次的青年人物画家,而且作为一个学术集体对人物画创作与发展做了深入而有成果的探索。
刘国辉_刘国辉 -艺术履历
右起:刘大为、林墉、刘国辉,1998年夏在深圳
1964 作品《耕云记》获文化部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奖
1981 创作大型历史画"岳飞奉诏班师图"
1982 应邀赴中国画研究院作画,创作:“喜雏图”并为研究院收藏
1985 出版《刘国辉人物画集》澳门“刘国辉人物画展”
1986 出版《刘国辉人物画选辑》台北“刘国辉人物画特展”
1987 应邀赴联邦德国汉堡美术学院讲学 汉堡“刘国辉画展” 宁堡“刘国辉画展”台北“刘国辉水墨画展”1988 出版《刘国辉水墨人体画集》 出版《当代美术家画库--刘国辉集》科隆“刘国辉・赤井富士雄联合展”台北“刘国辉人物画展”1990 科隆“格林保险公司财团总裁最珍爱当代国四画家藏画展”北京・中央电视台“国际交流节目”播放专题片:“画家刘国辉”出版《刘国辉小品画集》
1991出版《刘国辉水墨人物画集》台北“刘国辉水墨人物画展”埃尔夫特“刘国辉作品展”出版《水墨人物画探》 出版《刘国辉画集》
1992主持“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任工作室导师
1993出版《刘国辉工作室作品集》,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人物画高研班作品展”1994创作大型水墨画"世纪潮" 任中国美术学院访间团团长,率团访问台湾 主持“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作品展”主持“刘国辉工作室作品展”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别津贴
1995出版《刘国辉人物画教学随笔》出版《水墨人体画琐谈》获法兰西功勋和贡献奖 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获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6出版《名家速写大系--刘国辉》 出版《刘国辉画仕女》
1997出版《名家速写精粹--刘国辉》 出版《刘国辉画速写》 获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金星奖。
1998受聘苏州大学兼职教授,出版VCD《当代中国画名家名作赏析与技法精粹》
刘国辉_刘国辉 -艺术风格
刘国辉作品《马蒂斯像》
刘国辉的绘画创作始于60年代,但他的水墨画作品受到美术界注意,是在80年代。作为水墨画家、美术家学院的教授,他不但在绘画技法的理论方面有深湛的素养,而且对现实人生和社会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高屋建领的艺术史眼光。这两点使他在当代画家中间显得突出。深沉的思想和锐利的眼光,永远是艺术家独特创造不可或缺的要素。
他推崇宋代的梁楷和清代的任伯年,认为“从梁楷起步的水墨人物到任伯年才跨出了可贵的第二步”。对于五十年代以后形成的多种人物画类型,则将其概括为以蒋兆和为代表的“尚形派”,以黄胄为代表的“尚势派”,以程十发为代表的“尚趣派”和以方增先等人为代表“尚法派”(新浙派)。当然,这里的“形、势、趣、法”只是点提其大要,尚“形”者自有“趣”,尚“势”者亦有其“法”
刘国辉出自浙江,理应归入“浙派”,但实际上他从这几种风格中都有所酌取,例如,他对蒋兆和、黄胃在人物画形象处理和构图、笔意等方面独到之处,就有深入细致的研究,蒋兆和形象刻画之精微,黄胄对人物神情气势的表现性把握,以至他们为表现人物神情气势所采用的细节处理,他都悉心揣摩,融入笔端。同时,他对西方画家,包括西方现代画家的艺术经验,也不拘一格地广采博收。他提出水墨人物画三要点:“形、趣、格”,即研究造型,讲究趣味,追求高格调,正是他多向借鉴的心得。“追求高格调”更代表着他在水墨画创作和教学上的文化眼光,己非“尚法”可以包容。
从刘国辉最近十年间的作品看,他发展了新浙江派诸家笔墨之精严多姿,与50年代进入画坛的周昌谷、方增先等浙江画家的代表性作品相比,刘国辉的作品显得更少拘束,更为自由,也有更多形式趣味的追求,在形式上耐人玩味。
但形式、笔墨的个性化掌握,不能包容刘国辉艺术风格的全部,他的艺术特色源于受生活经历、人生体悟影响的性格和气质。早年的惨痛经历,以及这种经历留下的情感印记,已经成为刘国辉艺术气质的基本组成因素。对于刘国辉的这种性格气质,熟悉或者接触过他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窃以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一味地平和、大度,对一切横道一律处之泰然,绝不是值得提倡的美德。传统文人崇尚处世的“淡泊”的感情上的“不念旧恶”,这实际上是依仗权势作恶的绿灯。刘国辉正是带着自己的精神创痛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理解并同情未受幸运之神眷顾的人们,这当然值得珍视。他虽然也表现江潇洒和优雅,但往往难去思索和忧郁;他虽然赞美青春和欢乐,但总是流露出苦涩和沉重。
刘国辉的水墨人物画是在总结近代各家各派的优长的基础上,依据个人的个性、气质、专长和兴趣追求,不断摸索实践而得来的。在当代人物画家中,他的水墨人物画具备了江浙地区历史积淀深厚的传统中国画文化中清健娴雅、简逸潇洒的特征,表现在注意造型、神情刻画的同时,更讲究发挥水墨画的用笔、用墨和用水的综合效应,追求更强的墨韵特色,使多年来只重主题性情节表述以及素描加笔墨的格式,走出样式单调、语言枯燥、彼此雷同的困境,从而使水墨画的艺术面目大为丰富,焕发了勃勃生机。
刘国辉的水墨画从80年代的探索进入90年代后已经趋于成熟。他的水墨人物画,注意性格和形象特征的描绘。他笔下常常表现的古代哲人如老聃的形象,突出其广阔的前额、深刻的皱纹、沉着的目光,刻画塑造一位冷静智慧、洞察人生、思接千载的老人形象。而笔画疏朗若即若离使得画面与内容谐调,有一种自在萧然之感。他曾经创作了几位画家肖像,如郑板桥、齐白石、朱屺瞻等,都画得笔墨简约、神采奕奕,正如古人所谓“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妙境。刘国辉的一系列作品表现出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华文化的精华与努力赋予古老的传统水墨画以新的时代人文精神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并取得了可贵的成就。
刘国辉的水墨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形成了充满魅力的个人艺术风格,他把传统和现代意味的结合演绎得十分精彩到位,得心应手的造型和轻松精妙的水墨技法更是相得益彰,不但形神备至、内蕴丰厚,而且他对表现水墨人物对象的把握上,更可以说是已经有了对前人某种意义上的超越,并深得其中三昧。这里所指的“三昧”既有对表现对象形体形象特征的深刻理解,也包含了强化反映这些特征所产生的艺术审美心理的具体领会,这种微妙、并具有相当深度和细腻的感觉经过艺术处理后完美地表达出来,而成为艺术作品不同寻常的品味和格调。对此,伯伟能艺术史博士由衷地说道:“画水墨画在西方人看来似乎是很简单的工作,但实际要像刘先生那样把丰富的人类内在的精神表现出来是很难的。”这确实是一种并非人人都能达到的境界,而刘国辉在这方面充分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才能。他呕心沥血、数易其稿,精心创作的《岳飞奉诏班师图》,便是一幅英雄史诗般的大型水墨人物画,画面充满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作品中,画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成功地塑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将军,画家巧妙地截取了岳飞被十三道金牌召回,不得不奉诏班师回朝的特定情节和场景,鲜明深刻地表现了作品主题;画家把英雄处理为一个背影,安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而把更多的笔墨描绘了送别的在场百姓:他们扶老携幼、掩面痛哭;他们捶胸顿足、仰天叹息;他们义愤填膺、焚香祈祷;他们洒泪道别、百般无奈!画面上方是无垠苍穹、沉沉雾霭,还有茫茫的六月飞雪!一缕晨曦的照耀,既给英雄抹上了朦胧的亮色,又给无比压抑沉闷的气氛留有了一丝希望。作品讴歌与鞭挞,爱憎分明;虚拟和特写,生动组合;用笔抑扬有致、柔中藏刚、圆中具方;用墨融润苍腴兼济,轻淡婉约并运;造型简括精准,神采灵动郁勃,处处体现出传统绘画的精妙魅力。他的另一幅作品《世纪潮》则为8 米巨幅长卷,分别有《出山》、《外来妹》和《赶潮》三个部分,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贴近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境界与精神,体现了画家对新时代这一特有现象敏锐的洞察眼光和人文情怀。
确实,刘国辉的成功得力于其良好的先天资质和艺术感觉。多种因素的组合使他在准确传达出艺术创作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方面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另外,他还具有极好的控制形的能力,在笔墨技巧的发挥方面能够达到了恣肆汪洋、淋漓尽致、得心应手的程度,而对于作品的造型和意境品格的追求,是他获得成功的又一因素。
刘国辉_刘国辉 -绘画特点
刘国辉作品《三秦父老》
特点之一是,在近乎原生态的现实生活的选材中表现了引人思考的立意。这里没有解释既成观念的先行主题,没有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的惶惑,却有着真切的感动和深入的思索,有对艰苦创业者的理解,有对人间真情的赞颂,有对沦落者的悲悯,也有对笃于信仰者的感喟,更有对时代心声的把握和对生活真谛的追索。不能说所有的作品都做到了真善美的统一,但即便是小品,也同样注意开掘对象的内心,进而表现对美的向慕和对丑的鞭挞,力求使人物画的具体性、丰富性和深刻性统一起来。
特点之二是,对源于西方写实手段进行中国式的改造与升华。在刘国辉看来,写实是手段而并非目的,西方写实主义的引进,无疑打破了空泛概念的传统水墨程式对生活的歪曲与束缚,但中国传统的设色工笔画也有应物象形的写实性,不过那种写实是具有某种假定性的,是以真实刻画为基础又与现实拉开了距离的,是经过提炼和强化的。基于此,他的水墨写实人物画,无论疏体还是密体,都力求实现自己的认识,都注意了把握形体的大局,关健处严以定位,非关键外适当放松,有夸张、有省略;力求以写实为基础参酌写意,以形似乎不似之似,做到寓丰富于简练,寓复杂于单纯,有效突出独特的感受。
特点之三是,摆脱笔墨中心论的误导,以造型带动笔墨的新变。刘国辉丝毫不忽视中国画笔墨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并且有着相当强的笔墨功夫,他出身的新浙派正是在严格的造型与精美的笔墨这似乎矛盾的两者间取得了平衡。回顾已有的经验,面对日新月异的描绘对象及新的感悟,刘国辉在笔墨与造型之间努力深化造型意识,力矫新老文人画重笔轻象重神轻形的弊病,为此而坚持写生,进一步发挥素描中关于结构、体积、透视的知识技能。同时他明确地看到了在水墨写实人物画中的三个层次。一是笔墨要为造型服务,而不是以笔墨局限造型,二是中国面的造型要符合笔墨的表现规律,不符合的西式造型应该舍弃,三是需根据描绘对象的丰富和感悟的新颖,相应地发展前人所无的笔墨,使“笔墨当随时代”。他是这样认识的,更是这样实践的,从而把握了结构紧而用笔松的要领,在探索新世界中实现了造型感与书写味的统一,在控制中有潇洒,在飞动中有严谨。纯就笔墨而论他也不仅继承了新浙派取之于花鸟画的勾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