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官话,旧称南方官话、下江官话;又称淮语、江淮话、淮南话、江北话、下江话。现被划为汉语―官话中的一支。 作为中国标准语的官话,东晋南北朝以来分为南北两支,北方以中原官话的洛阳音为代表,南方以江淮官话的南京音为代表。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北方官话直到清代中叶以后才逐渐取代江淮官话系的南京官话成为中国官方的标准语。江淮官话分布于今江苏和安徽两省中部、湖北东部、河南南部、江西北部部分地区,使用人口大约为7000万,主体分布于江苏、安徽两省中部的江淮地区。江淮官话自东向西分为通泰片(泰如片)、洪巢片、黄孝片,其中以洪巢片人口占绝大多数。以前把南京话作为江淮官话代表音,现在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音。江淮官话保留了其他”官话“里面都已经消亡的“入声”,是一种古老的汉语方言。
江淮官话_江淮官话 -起源历史
江淮官话,旧称下江官话、南方官话;又称淮语,下江话、江淮话,以扬州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宿迁部分地区、连云港北部地区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安徽省淮河南部、长江两岸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包括江苏省南京(除溧水南部、高淳)、扬州(高邮)、淮安、盐城、泰州(除靖江)、镇江(除丹阳和丹徒区的一小部分)、南通(除海门、启东、通州部分)以及连云港和宿迁两市部分地区;安徽省合肥、安庆、芜湖、六安、滁州、马鞍山(除博望区)、池州、淮南(东部上窑、洛河地区)、蚌埠怀远县(县城周边);江西省九江市城区、九江县、瑞昌市;湖北省东部的孝感市和黄冈市等地,使用总人口7000多万。江淮官话在词汇、音韵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显着差异,因而在中华民国时期,淮语一直被认为是与粤语、吴语等并列汉语大方言区,而非官话的分支,直到1955年才首次被划入官话。
江淮官话内部又可细分为洪巢片、通泰片和黄孝片,洪巢片的分布范围最广,涵盖大半江苏省和安徽省,又可分为淮东、淮西两片。
江淮官话洪巢片,在语言学上是指淮语以中国五大淡水湖(五湖)之洪泽湖和巢湖为两端的大片区域,包括今江苏江淮之间地区:淮安、盐城、扬州等;江苏沿江西部地区:南京(溧水南及高淳除外)、镇江(丹阳除外)、常州市金坛西部;安徽省中部地区:合肥、滁州(凤阳除外)、六安南部等;安徽南部沿江诸市:马鞍山、芜湖的部分城镇地区等。洪巢片四面分别与中原官话(北)、淮语通泰片(东)、吴语太湖片(东南)、吴语宣州片(南)、赣语怀岳片(西南)、淮语黄孝片(西)等方言接壤,在方言交接地区与各方言互相影响,呈现出丰富的过渡特征。
李葆嘉著<中国语言文化史>
以江淮官话的代表扬州话为例,以扬州市区(老城区)方言为标准。古全浊声母在扬州话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与多数官话方言以及普通话一致。但是普通话的平卷舌,扬州话里是不分的,扬州话用z,c,s,l来代替zh,ch,sh,r。扬州方言的声母归类与普通话大致相同。
江淮官话_江淮官话 -分布地区
总体分布
江淮官话分3个次方言区,分别为洪巢片、通泰片、黄孝片(淮语最西边,有争议,又被称为楚语)
江苏省:
南京市:市区(除高淳区全部,溧水区南部)
扬州市:市区、宝应、高邮、仪征
泰州市:市区、泰兴、兴化
盐城市:市区、建湖、射阳、滨海、响水、阜宁、大丰、东台
淮安市:市区、涟水、洪泽、金湖、盱眙
镇江市:市区(除丹徒区局地)、句容、扬中
南通市:市区(除通州区东部)、海安、如皋、如东
连云港市:市区、灌云、灌南、东海(南部)
宿迁市:沭阳、泗阳、泗洪
常州市:金坛(西部)
徐州市:新沂(东部)
另外:丹阳(隶属镇江市)东北地区、金坛西部(隶属常州市)属于吴淮混合方言;
安徽省:
合肥市:市区、肥西、肥东、巢湖、庐江 、长丰(南部)
安庆市:市区、枞阳、桐城,其中怀宁、潜山、岳西、宿松、望江、太湖七县属于江淮官话&赣语夹杂方言
芜湖市:市区、芜湖县(部分地区)、繁昌(部分地区)、南陵(部分地区)、无为
马鞍山市:市区(除博望区)、当涂(除大公圩地区)、和县、含山
铜陵市:市区
滁州市:市区、来安、定远、全椒、明光、天长
六安市:市区、霍山、舒城、金寨(西北部除外)、寿县(南部)
池州市:市区、青阳、东至(部分地区)、石台(部分地区)
宣城市:市区,郎溪(部分地区),泾县(部分地区),旌德(部分地区),广德(部分地区)
淮南市:市区(限东部九龙岗、上窑、洛河,中部陈家岗等地区)
蚌埠市:怀远县(限县城周边)
江西省:
九江市:市区、九江县、瑞昌市(南部除外)、彭泽县(沿江部分)
景德镇市:市区
湖北省:
武汉市:郊区的黄陂、新洲
黄冈市: 红安、麻城、英山、罗田、浠水、蕲春、团风、黄州:其中蕲春东部、武穴、黄梅三县属于淮赣夹杂方言
孝感市:大悟、孝南、孝昌、安陆、云梦、应城北部
随州市:广水、随县东部
十堰市:竹山、竹溪(这是两个县级方言岛、现在是否是江淮话还有待考证)
黄石市:下属四个市区
鄂州市: 鄂城
河南省:
信阳市:新县、商城、光山(乡下)罗山(局乡下)、淮滨县
陕西省:
江淮话分区
柞水、镇安、平利、白河、岚皋等地
洪巢片分布
洪巢片(洪泽湖-巢湖片)是最典型的江淮官话,南京(除南部)、镇江(除丹阳)、扬州、盐城、淮安、合肥、芜湖(除县市)、滁州、马鞍山(除博望区和当涂县大公圩地区)等重要城市的方言均属于此区。 洪巢片大体上按苏皖两省省界分为淮东话(又叫淮扬方言)和淮西话(又叫宁庐方言)两种。
江淮官话分区图
分布地区:
江苏省:
南京市:市区(除高淳区、溧水区北部)
扬州市:市区、宝应、高邮、仪征
淮安市:市区、涟水、洪泽、金湖、盱眙
盐城市:市区、建湖、射阳、滨海、响水、阜宁、大丰(北部)
镇江市:市区(除丹徒区局地)、句容、扬中
常州市:金坛(西部)
宿迁市:沭阳、泗洪(西北部除外)、泗阳
连云港市:市区、灌云、灌南、东海(东部)
徐州市:新沂(东部)
安徽省:
安徽江淮官话语音研究
合肥市:市区、肥西、肥东、巢湖、庐江 、长丰(南部)
芜湖市:市区、芜湖县清水镇、南陵县部分地区、无为
马鞍山市:市区(除博望区)、当涂(除大公圩地区)、和县、含山
铜陵市:市区
滁州市:市区、来安、全椒、定远、明光、天长
六安市:市区、金寨(西北部除外)、霍山、舒城、寿县(南部)
池州市:市区、青阳
宣城市:市区局地,郎溪部分地区,泾县部分地区,旌德部分地区,广德部分地区
淮南市:市区(限东部九龙岗、上窑、洛河,中部陈家岗等地区)
蚌埠市:怀远县(限县城周边)
通泰片分布
通泰片(南通-泰州片)分布在泰州市(除靖江)、南通市(除启东、海门、如东兵房一带)、盐城市南部的东台和大丰两市以及扬州市东部的边缘地区,此片和普通话差异非常大,和洪巢片也有很大差异,带有吴语底层色彩。
分布地区
江苏省:
盐城市:大丰(南部)、东台
泰州市:市区,泰兴,兴化,靖江(西南角)
扬州市:江都(武坚至嘶马一线),高邮(东南部)
南通市:市区,海安、如皋、如东(东南角除外)、通州(西部)
镇江市:扬中
黄孝片分布
黄孝片(黄冈-孝感片)分布在湖北东部和江西省九江市区、九江县、瑞昌市一带,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赵元任称其为楚语,它的江淮官话特点最不鲜明,正逐渐向西南官话转变。
黄孝片,又称江淮官话黄(冈)孝(感)片,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只有东部黄孝片是无疑问的江淮官话,因为语音特点和江淮官话一致。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大别山南麓的湖北东部、 东北部的黄冈和孝感地区。划分楚语区的依据:赵元任:"这第二区(指黄冈,孝感一带方言)可以算典型的楚语。"周振鹤:湖北东部历来被称为最具'楚香楚色'.赵元任曾称之为“楚语”,自1988年《中国语言地图集》之后,划入江淮官话。但是其语音特点与江淮官话有较大差别,如入声不是短调,而是长调,比其他声调还长,这在江淮官话洪巢片和通泰片中是绝对没有的;再如江淮官话的古咸山摄一般按主要元音分成两个或三个部分(黄梅县、九江市区、九江县等地三分),而黄孝片的西部咸山摄主要元音只有一个,和普通话相同。听感上,西部黄孝片和江淮官话差别也较大。
黄孝片方言的主体位于长江以北、大别山南麓的湖北东部、 东北部以及与其毗邻的河南省、安徽省(如安庆市区、枞阳县、桐城市)、江西省(九江市区、九江县、瑞昌市等地区)。从行政区划来看,黄孝片方言主要包括湖北省黄冈市的黄州、红安、团风、蕲春、英山、武穴、麻城、罗田、浠水、黄梅;孝感市的孝南、孝昌、安陆、大悟、云梦、应城;武汉市的黄陂区、新洲区;随州市的广水;鄂州市的鄂城;河南省的新县、商城、罗山、光山、淮滨;此外,在驻马店、漯河、周口、洛阳、郑州、南阳、三门峡等地有方言岛分布;江西省的九江、瑞昌;陕西省的柞水、镇安、平利、白河、岚皋等地。
江淮官话_江淮官话 -音系概况
总述
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声母浊音清化,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洪巢片、黄孝片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通泰片不论平仄一律读送气清音。除通泰片和黄孝东南部及盐城地区外大部分地区n、l不分,疑母[ng]、影母混同;舒声韵母系统较华北官话更接近早期官话的代表――《中原音韵》音系,区别其他官话的主要特点即是保留入声韵,复合元音和鼻音韵尾韵母有显着单化。洪巢片通常有5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去声、入声,其中合肥小片庐江话依古清浊入声分阴阳,有6个声调。黄孝片部分地区和通泰片声调有6~7个,存在入声去声分阴阳。
详细说明
1、音系概况:
⑴、淮语的声母数量一般在17个[扬州]――24个[如东]之间:
①、洪巢片有17个[扬州]――21个[南京]声母,其中以下的17个声母最为普遍。
即:b、p、m、f、d、t、l、g、k、h、j、q、x、z、c、s、○
少部分方言(建盐方言)可以分清n/l,故有18个声母;
滨阜方言既分清n/l,保留有疑母ng,故有19个声母;
南京方言在17个基础上多出zh、ch、sh、r,故有21个声母。
②、通泰片有18个[丰台]――24个[如东]声母,其中以下16个为通泰方言所共有。
即:b、p、m、f、d、t、g、k、h、j、q、x、z、c、s、○
其他8个声母根据方言不同而增减:l、n、ng、v、zh、ch、sh、r
⒉、淮语的韵母数量一般在36个[怀远]――54个[南通]之间,以45个韵母左右为多:
①洪巢片有36个[怀远]――53个[高邮]韵母,
其中入声韵韵母4个[怀远]――16个[高邮]
②通泰片有48个[泰州]――54个[南通]韵母,
其中入声韵韵母13个[泰州]――17个[海安]
⒊、淮语的声调数目在5个――7个之间:
洪巢片有5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通泰片有6个或者7个,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2、语音特点:
⒈、淮语和普通话相比最大的语音特点就是有入声:
绝大多数地区都只有喉塞音[-?]一个入声韵尾;
安庆市的桐城、枞阳两地只有[-l]韵尾;
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