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军 日伪军 日伪军-构成,日伪军-历史

日伪军包括日军和伪军。日军就是由日本本国国民所组成的军队,伪军指由侵略国家在占领地组织的由被占领地人民组成的军队。如果侵略成功,政权完全被推翻,被占领地也就成为了侵略国的一部分,这个带贬义的称呼就不再成立。

日伪军_日伪军 -构成

汪精卫

伪军和伪政权大致上属于三个系统,汪精卫中央政府中央军(25万以上);王辑堂的华北政务委员会治安军(10万),后来叫皇协军,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的蒙古军(1.5万);地方团队(25万)。

伪军的主要来源有国军战俘能改造部分和当地出国民兵―日本版本的抓壮丁,以及地痞流氓的补充。从组成来看,属于国军老底子的不少,但中央嫡系投降的不多,大多是地方部队,华中忠义救国军序列投敌的基本不属于正规军,他们是属于军统系统的,反共有余,实力不足,但是他们有优点――-装备精良,特务活动熟练。

全国伪军除伪正规军外,尚有各省县的伪地方武装,各县的地方警备队反倒装备和士气都高于伪政府正规军的大多数部队,因为他们一般都由当地日军部队直接控制,统一计划,统一编制,统一训练,统一装备,他们的武器都在各兵团的增加装备用枪支里补充,也就是日本武器装备。都配备有日本指挥官,教官,完全由日本所指挥。


汪精卫

伪地方武装还包括从东北来的伪满洲国军,可能与抗联玩出点心得,他们对付游击有点水平,论战斗能力和素质,一般情况下调入关内都做特务武装和主力使用,装备大多是日式或者德式,1943年夏季由伪满开冀东二个旅,兵力八千人。位于遵化、迁安地区,一般是日伪双重领导,直属日军;特务队,便衣队、夜袭队等,只有轻武器并且缺乏战斗经验,战斗力弱;还包括各种游杂武装,如爱护团,自卫团,维持会乡警,他们的战斗力更差。

日伪军_日伪军 -历史


汪精卫和他的伪军

从1932年3月成立的伪满洲国,到1937年成立的“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

,还有在北平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从1938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再到1940年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的伪国民政府,在这些伪政府的“治理”下, 伪军的数量急剧增加。

1938年时,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78000人,随着1940年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在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并在1942―1943年期间国民政府推行“曲线救国”口号,许可国民革命军指挥官在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为保存实力,暂时投降”的指令后,伪军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后的统计,在华伪军中62%左右是原国民革命军部队。其中除了部分伪军驻扎在城市负责占领区治安维护外,绝大部分的伪军被调往华北地区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其中还有不少伪军参与了在华北地区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过中国军方统计,除伪满洲国以外所有驻华伪军的数量大约是118.6万人,但目前广泛流传的版本中也有逾200万伪军的说法。这个数量的伪军几乎与在华日本军队的数量相当,但指挥伪军的却是日本军队。根据统计,中国是唯一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队数量的国家。这个比例造成的奇异现象一直是战后被中国人民诟病的问题之一。

日伪军_日伪军 -伪军典型

日伪军 日伪军 日伪军-构成,日伪军-历史

齐燮元


齐燮元

华北伪治安军系统――――齐燮元。他是最早的汉奸,起家的时候只有4个连,

1938年发展为5个团5000人,隶属于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总部设北平,辖十二个集团军,总兵力约六万人。集团军下辖团,各集团军之主官及其分布是:第一集团军李润泉,第二集团军李瑛,第三集团军卢凤策,第五集团军刘化南,第七集团军马文起,第九集团军王斌,第一百零一集团军钱富安。以上七个集团,均位于冀东之迁安、遵化、丰润、滦县地区。第四集团军陈志平,位于鲁西之东平、东阿、长清地区。第六集团军齐荣,位于保定地区。第八集团军徐贯一,位于胶东平度地区。第一百零二集团军高德林,位于冀南豫北之安阳、邯郸、武安地区。教导集团军田申,随总部住于北平。该部为华北伪军中战斗力较强者,其装备与国民党军队同。

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孙良诚。孙逆原为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之副总司令,于1943年5月,在鲁西之定陶、荷泽地区率部投敌。总司令部设开封,辖两个军、一个独立师,总兵力约三万人。所属之第四军赵云祥,第五军王清翰,独立第三十八师孙玉田,均位于濮阳、东明、考诚地区。该部投敌后,积极配合敌寇,向共产党进攻,其战斗力亦为华北伪军中之较强者,装备与国民党军队同。

伪第三方面军总司令吴化文。吴原为国民党新编第四师师长。1943年春季在鲁中新泰、莱芜地区率部投敌。现辖三个师,总兵力一万二千人,全部仍在原地区活动。

伪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副总司令孙殿英。该部原为国民党之第二十四集团军,于1943年5月在豫北陵川地区率部投敌。投敌后,番号与官职一概仍旧。辖伪第四十军、伪第二十七军、伪新五军等三个军,总兵力二万五千人。总部设于汤阴。所属各部,分布于滑县、淇县、林县地区,编制装备与国民党军队同。

伪暂第十五军军长荣子恒。荣原为国民党第一百一十二师副师长,于1943年春季在鲁南费县地区率部投敌。兵力四千左右,位于鲁南临沂、郯城地区。伪兴亚同盟军总司令王胜武,辖六个师,兵力四千三百人。该部为骑步兵混合,位于绥远固阳地区。

伪蒙古军总司令李守信。李原为国民党骑九旅之团长,于1933年率部投敌。辖五个师,全为骑兵部队,总兵力三千人。位于绥远百灵庙地区。

伪东亚同盟救国军总司令白风翔(后被敌杀害)。白原为国民党之师长,于1940年在绥西率部投敌。该伪军辖第三、四、五、六等四个骑兵师,三、四、五三个师均系傅作义之投敌部队改编的,总兵力二千人。位于绥远之固阳、百灵庙地区。

伪山西剿共军下辖第一师赵瑞,第二师杨诚。赵瑞原系国民党骑一军的师长,抗战后率部投敌。杨诚原系国民党骑一军的团长,抗战后率部投敌。现第一师位于武乡,第二师位于崞县,军部位于太原。总兵力五千一百人。

伪东亚皇协军总司令蔡雄飞。蔡原为国民党第十九军的副师长,于1938年率部投敌。辖两个纵队,活动于山西属离石、中阳、太原地区。总兵力三千人。

伪绥靖警备队司令丁其昌。下辖三个集团军,总兵力三千人。活动于归绥,固阳地区。

伪绥蒙联军总司令王英,下辖三个骑兵师。第一、第二两师,全为国民党第八战区投敌之部队组成。总兵力四千五 百人,活动于包头地区。

伪剿共第一路军总司令李英,下辖三个师,活动于豫北之武安,内黄地区,总兵力三千五百人。

日伪军_日伪军 -战斗力

伪军的战斗能力和素质一般随其前身的风格和底子所决定,一般说来,山西伪军继承了晋军的风格,善于守备据点工事,预备队比较大,没有白刃的优秀传统。河北伪军则大多由民军和西北军的老底子比较多,早期西北军改编的敢于白刃,后期善于上房压顶,敢拼手榴弹,伪“蒙古军”则是乱仗,一窝蜂地上,只要抵抗的坚决,蒙古军 只有吃亏的分。山东民风强悍,以地方部队的风格而定,大体上战斗力位于中游偏上,新四军附近的伪军战斗力就要差点,但装备普遍比华北要好的多。

日伪军_日伪军 -下场

伪军在1945年末日本投降前,起义的很多,凡是弃暗投明的就未被清算。日军战败投降后有一部分伪军直接回家种地去了,还有不少人被国共双方于1945年底前收编重新进入内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30103/156942.html

更多阅读

韩战期间金日成的大清洗 月经期间如何清洗

韩战期间金日成的大清洗2012-7-1613:19来源:凤凰网评论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核心提示:还在朝鲜战争期间,那些对金日成的地位和威信构成威胁的各派领导干部就开始遭到清洗。矛头首先指向掌握着军事实权的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

中日韩自贸区介绍 中日韩自贸区 知乎

中日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是一个由人口超过15亿的大市场构成的三国(中国、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市场和收益,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

中国伪军 抗日伪军战斗力

中国伪军中国最早的伪军是1931年10月1日投敌的洮南镇守使张海鹏及其所部 日本遂采取以华制华的方针,命张海鹏所部3个团向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进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区内的反抗活动此起彼伏,为镇压地方反抗而牵制了大量的作战用

声明:《日伪军 日伪军 日伪军-构成,日伪军-历史》为网友命甴己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