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庙万福台 祖庙 祖庙-寺庙特点,祖庙-万福台

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城区祖庙路的闹市中,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以后经过二十多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庙内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原名“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因为宋元以后这里一直是佛山各宗祠公众议事的地方,成为联结各姓的纽带,所以佛山人习称它为祖庙。1962年划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佛山市博物馆管理。

祖庙_祖庙 -寺庙特点


祖庙

祖庙建筑群占地3500平方米,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物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清代建立地方行政机构之前,祖庙是处理地方事务的议事场所,异於一般神庙。它的建筑乃至装饰、陈设,全部由各行业捐奉而成,且大多是本地生产。佛山历史上著名的铸造、制陶手工业,其产品在祖庙有典型的表现。建筑的精巧瑰丽也反映着古代佛山的繁华。它是佛山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因此,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祖庙_祖庙 -万福台


祖庙万福台在祖庙最南端,是一座专供粤剧演出的大戏台。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场演出必在祖庙的万福台进行。此建筑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曲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矿。万福台对面是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的灵应牌坊。

祖庙_祖庙 -锦香池


祖庙灵应牌坊北侧是锦香池。池中有石雕龟蛇蟠蚪,是北帝的象征。锦香池两侧为钟鼓楼和崇敬门、端肃门。两门旁的墙壁上饰有砖雕、灰雕和陶塑。其中的陶塑最是引人注目。东侧陶塑十一形象苍劲的老者,面露微笑,手擎宝镜,象征日神;西侧陶塑是一美丽的妇人,婀娜多姿,手擎宝镜,象征月神。

祖庙_祖庙 -三门

祖庙万福台 祖庙 祖庙-寺庙特点,祖庙-万福台

祖庙锦香正北的三门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是进入祖庙殿堂的正门建筑考究,檐下自东向西装饰着金漆木雕花柱,雕刻内容均为民间流传的故事。屋顶有陶塑人物瓦脊横贯全顶,陶塑高约1。5米,全厂31。6米,由152个人物组成,有"文如璧"字款。这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陶塑人物瓦脊,使建筑物更显得高大壮观,富丽堂皇。

祖庙_祖庙 -前殿


祖庙跨过三门,即位前有香亭的前殿。殿中供奉道教尊崇的诸神贴金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30103/157583.html

更多阅读

嘎仙洞,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31p 蒙兀室韦与拓跋鲜卑

嘎仙洞,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31p)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岗岩峭壁上。一、嘎仙洞简介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

声明:《祖庙万福台 祖庙 祖庙-寺庙特点,祖庙-万福台》为网友哇塞你好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