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 王彦章 王彦章-人物生平,王彦章-轶事典故

王彦章,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朱温建后梁时,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龙德三年(923),后唐取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后梁人大恐。末帝乃以彦章为招讨使拒之。彦章受命仅3日便破南城,迫使后唐退守杨刘(今山东东阿北)。彦章攻杨刘战败,后唐军复据德胜。时后梁朝政紊乱,赵岩、张汉杰等用事,以彦章败,遂罢其兵权。九月,后唐将攻兖州,后梁末帝召彦章拒敌,且谋复郓州。但彦章所统之兵多新募,不习战斗,又众寡不敌,兵败,彦章重伤被擒。存勖劝降不从,杀之。

王彦章_王彦章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王彦章

王彦章祖籍郓州寿张县,祖父王秀及父亲王庆宗皆未曾担任官职。王彦章获重用后,两人分别被追封为左散骑常侍及右武卫将军。

轶事典故 王彦章 王彦章-人物生平,王彦章-轶事典故

彦章年轻时加入朱全忠的军队,由于战功卓着,王彦章受到朱全忠建立的后梁政权重用。最初王彦章任开封府押牙(押衙),公元908年(开平二年)十月迁任左龙骧军使,次年兼任左监门卫上将军。公元911年(干化元年)再兼任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并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及检校司空。次年(公元912年)朱友圭加封王彦章为检校司徒。朱友贞(即后梁末帝)夺得政权后,王彦章于公元913年(干化三年)被委任为濮州刺史及马步军都指挥使。次年(公元914年)迁任澶州刺史,并被封为“开国伯”。

公元915年(干化五年)三月,后梁朝廷决议分魏州为两个镇,为防备当地人叛变,派遣王彦章率领五百骑兵驻守邺城金波亭,预防突发情况。魏州人于该月月底叛变,投降晋国(后唐前身) 。王彦章因军队受到攻击而率军向南逃走,其家属被晋军俘虏。晋国方面为了招降王彦章,优待他的家属,又派人离间王彦章。王彦章把晋国的使者斩首,断绝往来。同年九月,王彦章被委任为汝州防御使、检校太保。公元916年(贞明二年)四月,迁任郑州防御使。

抗击晋军

后梁失去魏州后,不时与晋国(后唐)军队于黄河两岸战斗,王彦章常在这些战事中担任先锋。

公元917年(贞明三年)十二月,王彦章迁为西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检校太傅,继续留守郑州。不久兼任行营诸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

公元919年(贞明五年)五月,迁任许州两使留后,并保留之前的军职。次年(920年)正月,正式担任许州匡国军节度使,加封“开国侯”,随后担任北面行营副招讨使。公元921年(贞明七年)正月,改驻滑州。

此时,晋国军队已占领黄河北岸全部地区,并于德胜口设立铁锁截断航道及跨河筑城。而后梁朝廷的执政者赵岩、张汉杰等人向后梁末帝建议疏远资历较深的大臣,故王彦章虽然身为高级将领,但朝廷并未采用他所提议的战术。

公元923年(龙德三年)四月初,后唐军队攻占郓州。该消息使后梁朝廷产生恐慌。

宰相敬翔在后梁末帝前自杀被阻,随后向梁末帝建议起用王彦章。梁末帝采纳其建议,于五月委任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取代戴思远,

并派段凝作其副手。王彦章向后梁末帝表示用三天时间即可击败敌军,梁末帝身边的大臣不相信他的保证而发笑。

王彦章认为赵岩等人败坏朝政、令国力削弱,临行前向亲信表示,若得胜回朝,将要处死朝廷内的“奸臣”。

赵岩、张汉杰得知后,感到恐惧,并认为与其被王彦章处死,不如被沙陀人(后唐军队)杀死,

于是与段凝合谋,设法阻挠王彦章的军事行动。

德胜口之战

王彦章离开朝廷,两天后到达滑州,在设宴的同时,暗中派遣六百名斧手,及冶铁人员,乘船前往德胜口。王彦章在宴会中途托言更衣离场,率领数千人沿黄河往德胜口。船上士兵烧断铁锁、并以斧斩断浮桥,王彦章则率兵攻破南城。这时距离王彦章离朝之日刚好三天。李存勖得悉王彦章被任命后,认为王彦章会立刻攻击德胜口南城,立刻引骑兵增援,但在到达时,南城已被王彦章攻占。

李存勖拆掉北城,建造木筏,退守杨刘,沿途与王彦章隔河对战超过一百次。战事持续约两个月,期间王彦章的军队曾几乎攻陷杨刘,直至李存勖于博州的黄河东岸建造堡垒协助防守,形势开始改变。王彦章之军队先进攻该堡垒而未能攻入,及后重新进攻杨刘而战败。

后梁朝廷得到战报后,即召还王彦章,委派段凝代替其招讨使职务。史称段凝向朝廷大臣行贿,又与赵岩、张汉杰等人合谋向后梁末帝隐瞒王彦章的战功,又于王彦章战败时诬陷他饮酒轻敌,因此得到兵权。及后由于段凝无法抵御后唐军队的进攻,后梁在他就任后不足一百天灭亡。

王彦章回到汴梁后,在朝廷上力言自己的战功。赵岩等人指使有关部门弹劾他“不恭”,迫令他回家。

宁死不降

其后,后唐军队向兖州进攻,后梁末帝再委派王彦章迎战。这时后梁的主力皆随段凝出征,故朝廷把首都汴梁剩下的五百名新经招募的骑兵守御都交给王彦章,另委派张汉杰监军。

王彦章率军渡过汶水,计划进攻郓州,于递坊镇被后唐军队袭击。

王彦章因兵少战败,撤退至中都。

后,李存勖率领军队到达中都,与王彦章军交战。唐军将领夏鲁奇曾为朱全忠效力,与王彦章相识,

听到王彦章说话后将他认出,以槊刺伤后将其擒获。

李存勖与王彦章见面,问他为何防守没有防御工事的中都而不前往兖州防守。王彦章回应指自己受制于形势而无能为力。

王彦章看不起李存勖和李嗣源。李存勖在劝说王彦章投降被拒绝后,又派李嗣源劝说他。王彦章因伤重不能起床行走,李嗣源走到王彦章的病榻前,被王彦章以小字“邈佶烈”称呼,以示轻蔑。

次日,李存勖命人以肩舆送王彦章至任城,王彦章以伤患痛楚为由不肯出发。

李存勖派人问王彦章此行能否成功,王彦章称段凝麾下六万军队并不会轻易叛变,因此难以成功。李存勖取得回应后,知道王彦章肯定不会归顺,下令把他斩首。

王彦章享年六十一岁。

王彦章_王彦章 -轶事典故

果敢自荐


王彦章

王彦章少时就从军,隶属朱温帐下,以骁勇善战而着称。当初王彦章

应募从军时,同时有数百人一同参军,王彦章请求自己做队长,众人都不同意,恨恨地对他说:“你王彦章是什么人,刚从山野草莽之中出来,就想跳到我们的上面做队长,你也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吧!”王彦章听了,根本没有搭理他们,却径直对当时在场的主将说:“我天生的一身雄壮之气,觉得你们确实比不上,所以请求做你们的队长,以后一起杀敌立功。没想到你们这样不领情,反而咄咄乱说。看来不给你们开开眼分个胜负,你们就不会心服口服。大凡健儿开口便言生死,但今天没有在两军阵前,我就先给你们看看我脚上的功夫,光脚在有蒺藜的地上走上三五趟,再看看你们有谁也能来试试?”大家开始以为他在说大话糊弄众人,没想到王彦章真的走了几趟,脚上一点事儿也没有。众人不禁大惊失色,没有人敢上前效仿,都暗暗佩服不已。朱温听说之后,视王彦章为神人,因此提拔重用了他。

震慑敌胆

王彦章本性异常忠勇,臂力超人,临阵对敌时,经常奋不顾身,身先士卒地冲杀。他看不起李存勖没有任何计谋的冒险行动,常对人说:“李亚子乃是一个斗鸡小儿,没什么可怕的!”王彦章的勇武让李存勖对他也很害怕,当初,李存勖听说王彦章被任命为招讨使,就赶忙领兵从魏州往黄河沿岸去准备迎击王彦章。到时德胜南城已经被王彦章攻陷。可见王彦章用兵速度之快。李存勖曾经说:“此人可畏,应该避其锋芒。”有一天,李存勖领兵进逼潘张寨,由于军队隔着黄河,不能救援,王彦章就抄起铁枪上了船,大声命令船夫解缆绳立即开船,贺瑰拉他也没有拦住。王彦章一人过了河,单独去救援。李存勖听说王彦章来了,领兵就退走了。王彦章的骁勇善战由此可见一斑。

后晋高祖石敬瑭称帝后,为嘉奖王彦章的忠勇,下诏赠太师荣誉之职。又派人寻找王彦章的子孙录用为官。

王彦章_王彦章 -集评

欧阳修《王太师画像记碑》:“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殉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公,在梁以智勇闻,晋梁之争数百战,其为勇将多矣!而晋人独畏彦章。”


王彦章

欧阳修《五代史》:“语曰:“世乱识忠臣。诚哉!五代之际,不可以为无人,吾得全节之士三人焉……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如彦章者,可谓得其死哉!”

《水浒传》第七十回:“宋江再与卢俊义、吴用道:‘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日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虽是不在此人之下,也当是个猛将。’”

《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五回:“铁枪庙中那铁枪庙祀奉的是五代时名将铁枪王彦章。庙旁有座高塔,塔顶群鸦世代为巢,当地乡民传说铁枪庙的乌鸦是神兵神将,向来不敢侵犯,以致生养繁殖,越来越多。”

《新五代史》卷三十二记载:“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

王彦章_王彦章 -成语典故

人死留名

出处:《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王彦章

典故: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

王彦章是五代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跟随梁太祖打仗,立下不少的战绩,太祖死后又为末帝巩固了梁朝的江山,功劳不能说不大。可是当王彦章攻打后唐连续两次失败后,向来对他有反感的人趁机向末帝说王彦章的坏话,最后王彦章被罢免了兵权。不到半年,后梁江山不保,只好再度请出王彦章。

一次,王彦章被唐兵活捉了,后唐庄宗很赏识他,想让他做将领,王彦章说:“哪有当将领的人,早上替这个国家效力,晚上又为另一个国家做事的?所以请大王给我一刀,我没有怨言,只会感到很荣幸。”最后虽然他还是死了,但是却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王彦章_王彦章 -人物墓址

陕西、山东、河南等地据说均有王彦章墓。而河南的濮阳和新密都记载曾有王彦章墓。濮阳王彦章墓位于濮阳市城南徐镇乡武忠陵村前,而新密王彦章墓位于新密市城东南刘庄村。这些墓究竟建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如今,这些墓都已经基本找不到墓碑等历史遗迹。

位于庆云县县城北偏西10公里庆云镇贾戴村西南半里许土阜高隆处,据传是王彦章之坟。传说本部将士每人一把土遂成高阜,称“彦章坟”。并立为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此处有历会,直至1937年会至。至今仍有人说:“有李存孝不显彦章”,王彦章过不去十八寨,即前任寨、东任寨、西任寨、大孙寨、小孙寨、苟家寨、罗家寨、尹家楼( 以上八个寨仍属乐陵市辖)、石(十)家寨,1966年坟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30103/157656.html

更多阅读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史湘云人物形象分析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在王熙凤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王熙凤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年仅二十岁的王熙凤就主持荣国府的

个人履历简介 耿彦波 耿彦波-人物简介,耿彦波-个人履历

耿彦波,男,汉族,1958年11月出生,山西省和顺县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入党,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太原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党组书记。耿彦波在各地任职时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邓稼先人物生平简介 王铭章 王铭章-人物简介,王铭章-人物生平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川军将领,出生于大清帝国四川省新都县(今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

声明:《轶事典故 王彦章 王彦章-人物生平,王彦章-轶事典故》为网友年华似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