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历史 黄花岗 黄花岗-历史由来,黄花岗-景区介绍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始建于1912年,至1921年烈士墓和纪功坊先后落成。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它位于广州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2.9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陵园建设,筑起围墙,加强整治保护。1961年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两次拨款维修,使浩气重现,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黄花浩气”。

黄花岗_黄花岗 -历史由来

1921年为纪念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而牺牲的72位烈士所建,早期墓圆为著名设计师杨锡宗设计,孙中山亲手栽植了青松,后经多次增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纪功坊上自由神像高擎火炬,象征烈士们为追求自由解放的献身精神。此外,烈士陵园内还有冯如(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墓、潘达微墓等。 l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在广州举行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将散落街头的72具烈士遗骸收殓,购买黄花岗(为一小山岗,时名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一地安葬之。“黄花岗”一名来源于“黄花”,黄花即菊花,其傲霜节操,于秋同赏,喻为英烈,十分恰当。黄花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新羊城八景之一,名曰“黄花浩月”;其与中山纪念堂一道(同为主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旅游美景,题为“辛亥之光”。

黄花岗_黄花岗 -景区介绍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起义,结果失败,喻培伦等36人英勇牺牲,其中华侨29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遗


黄花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黄花即菊花,比喻节烈),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至1921年烈士墓和纪功坊先后落成。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入门是宽敞的墓道,长200米。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居于墓台当中,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南墓道为碑林,镌刻有“自由魂”、“精神不死”等碑文,字字语重千钧。两条3米多高的连州青石透雕龙柱,夹道相对。园内还建有黄花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

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陵园建设,筑起围墙,加强整治保护。1961年被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两次拨款维修,使浩气重现,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黄花浩气”。

黄花岗_黄花岗 -参考资料

http://www.puiying.net.cn/ct/ctwww/gzy/new_page_2.htm

黄花岗历史 黄花岗 黄花岗-历史由来,黄花岗-景区介绍

http://www.dalu.com/china/guangdong/gd5.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30103/157708.html

更多阅读

浩气长存黄花岗 浩气长存是什么意思

浩气长存黄花岗孙中山广州革命史迹寻踪之12在广州先烈中路,耸立着一座巨大的三拱仿凯旋门式的花岗石牌坊门楼,门楼上孙中山亲笔手书“浩气长存”4个大字,金光闪闪,苍劲有力。这里就是作为广州近代革命策源地重要见证的黄花岗七十二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

广州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作者简介】孙中山生平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

高考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烈士陵园门口》(罗欣) 黄花岗陵园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1910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许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决定在广州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

黄花岗72烈士墓 黄花岗72烈士墓配诗

辛亥百年,不能不提碧血黄花。100年前的1911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被辛亥年的革命推翻,而现在我们统称的“辛亥革命”,就是指辛亥年发生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首当其冲的就是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发生的广州

声明:《黄花岗历史 黄花岗 黄花岗-历史由来,黄花岗-景区介绍》为网友弹奏丶我的自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