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珍珠的生平经历 林伯渠 林伯渠-生平经历,林伯渠-生平事迹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中国湖南省安福(今临澧)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实践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中共五老”。1960年林伯渠去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2013年4月2日林伯渠同志骨灰回归故里。

林伯渠_林伯渠 -生平经历

1886年出生于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


青年林伯渠

1902年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

1904年春,经选拔考试,被师范学校选送留学到日本东京弘文学校公费留学。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革命者同盟会。

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他在极为愤慨之下,毅然回国。

1906年春天回国后,在长沙振楚学堂教学并在西路公学任职约1年。

1907年被派往东三省联络绿林,从事起秘密的反清活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才回湘参加反袁独立活动,后被袁世凯通缉,于1913年5月逃亡日本,并加入到孙中山重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受命回国后,曾任湖南省署秘书兼总务科长、政务厅长等职。

1917年段祺瑞非法解散国会,林伯渠参加了护法之役,担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


青年林伯渠

1920年,林伯渠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工作,在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整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农民部长和国民政府军委会秘书长。在发动和领导农运工作时,他认真执行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政策,吸收中央从事农运和对农民问题有深刻见解的同志参加,尽力争取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与合作,把国共两党对农运的领导有机的统一起来,为推动当时农运的发展建立起卓着的功勋。


林伯渠珍贵照片集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出

任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7年7月15日,宁汉合流后,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受党中央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2年冬,林伯渠由海参崴学成回国。翌年三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后任财政部长调任没委会主任及总供给部长。这期间,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广泛开展节约储粮,保障了红军和苏区人民的供给。为解决苏区的财政困难,他一面成立没收征收局,向地富筹款借款;一面适当增发纸币,帮助各机关建立健全财政制度,开展节约运动,基本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财政需要。

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林伯渠先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长,继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领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洛川会议,派他常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他利用自己社会联系广、资深望重的社会影响,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一致抗日,对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重大贡献。


林伯渠和董必武、王若飞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

1944年9月,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由此朝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涨。

1945年4月,在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48年冬,12月12日,他告别延安,抵达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作新政协筹备工作报告,并当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为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他虽是63岁高龄,仍不辞劳苦,有时竟连续工作达20小时,为勉励自己,他在日记上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十个大字并郑重盖上自己的印章。

沈珍珠的生平经历 林伯渠 林伯渠-生平经历,林伯渠-生平事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他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各项伟大斗争,在有关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方面的贡献尤为显着。

“十一”以后,他同各方面进行广泛接触,商谈、讨论政府机关的机构设置和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人的人事安排,从速组成政府各机关,推行各项政府工作。同时,他对各地方政权建设也费出很大心血,为加强正副主席、各个委员、政府各部门及地方政府的联系,传达贯彻各项指示决定,他批阅大量文件,筹备与组织各种会议,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团结爱国民主人士,扩大国际统一战线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当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翌年5~6月,他率先到湖南视察,先后下到益阳、常德、临澧等县许多单位,找基层干部交谈,了解到大量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取得发言权。他这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及在调查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湖南地方政府的工作。


林伯渠同志的生前衣物

1956年9月,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他继续当选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57年到1959年的三年中,他先后去广东、杭州、上海、南京、内蒙

、山西、辽宁、宁夏、湖北、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视察。

在1959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这期间,他以古稀之年,不辞劳苦,辛勤工作,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1959年7月参加庐山会议时,在自己准备的发言提纲中,记有“我们的不足”是“既忽视客观规律又未能综合(平衡)”,其不足之处,一部分是发展中的困难,是不可免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错误造成的,如“刮共产风”、“似乎一切都要翻一番”,这是“脱离群众的”。7月13日写成《庐山即景》一诗,诗中写有“规律客观不可忽,自有群众作结论”之句。

1959年8月,林伯渠率代表团赴蒙古国访问。

1960年5月,他病情恶化,在大家的劝说下,才去北京医院治疗,29日病逝于医院,享年74岁。

林伯渠_林伯渠 -生平事迹

早年生平

林伯渠自小受到戊戌变法影响,思想开明,1902年考入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1903年考取公费生,赴日本留学,1904年入横滨弘文学院,1905年8月经黄兴、宋教仁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年底罢学回国。1906年,奉命前往长沙办理振楚学堂,1907年,又以新任吉林省巡抚朱家宝随员身份前往东北,预谋联络当地马匪反清,失败后仍留东北管理学政,直至1911年秋返回上海,随即前往湖南西部争取当地驻防官兵的支持。

护法战争

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后,林伯渠在湖南参加二次革命,任岳州要塞司令部参谋,失败后逃往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受到孙中山的赏识。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林伯渠的堂兄林修梅出任湖南护国军参谋长,林伯渠任湖南总司令部参议。袁世凯退位后,林留任湖南政务厅长。1917年9月13日,林伯渠参与发动湖南南部衡阳、零陵驻军参加护法战争的行动,10月17日,林被委任为劳军使,赴前线激励士气。11月20日,护法军攻占长沙,林伯渠出任湖南财政厅长。1918年3月,长沙复为北洋政府攻占,林伯渠等被迫撤回广州。1919年底,南北议和,谭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30103/158392.html

更多阅读

沈珍珠的生平经历 戴安澜 戴安澜-生平经历,戴安澜-其他相关

戴安澜,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师长,著名抗日将领,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1925年参加北伐战争。1932年冬,任第25师145团团长。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

沈珍珠的生平经历 英若诚 英若诚-生平经历,英若诚-家庭情况

英若诚,满族,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戏剧协会理事,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剧本室主任。译有《茶馆》、《奥赛罗导演计划》等著作。先后主演了《骆驼祥子》、《茶馆

沈珍珠的生平经历 张路 张路-生平经历,张路-为国足献策

张路,男,中国资深足球节目评论员。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9年到陕西插队,1971年入选陕西足球队,1973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足球班,毕业后在北京足球队担任守门员,1979年退役,后分配到北京体育科研所,数年后升任副所长。1991年获得北京体育

沈珍珠的生平经历 张琼华 张琼华-生平经历

张琼华(1890年―1980年),郭沫若原配夫人,1912年由父母做主与郭沫若结婚,旋即被抛弃,但未离异,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一生无子女。琼华_张琼华 -生平经历与郭沫若张琼华(左)与郭沫若的母亲张琼华是郭沫若明媒正娶的结发妻子,她比郭沫若大两岁。

声明:《沈珍珠的生平经历 林伯渠 林伯渠-生平经历,林伯渠-生平事迹》为网友我没死掉就很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