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历史 曹爽 曹爽-生平,曹爽-历史情况](http://img.aihuau.com/images/b/02250603/2502030602250934975350.jpg)
曹爽(?-249年),字昭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大司马曹真之子。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宫中,谨慎持重。曹
曹爽(?-249年),字昭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大司马曹真之子。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宫中,谨慎持重。曹
老谋深算,阴狠毒辣——《司马懿诈病赚曹爽》赏析沈伯俊《三国演义》后半部不仅艺术地反映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争斗攻伐,而且表现了三国自身的国运消长、内政变化,表现了统治集团内部形形色色的矛盾和争权夺利的斗争。“司马懿诈
曹爽,曹操侄孙,魏国大将军曹真之子。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重,将太子曹芳交托给曹爽和司马懿。曹芳继位后,加曹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食邑一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与司马懿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曹爽以曹氏族亲的有利身份,在
夏侯霸,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武将,夏侯渊次子。在魏官至右将军、征蜀护军,屯住陇西,是三国时期的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正始末,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夏
想做“富家翁”而不能的曹爽曹爽, 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字昭伯,小名默,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大司马曹真之子,曹操族孙。年少时谨慎持重。魏明帝曹睿为东宫太子时,很器重他。明帝即位后,任命他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任武卫将
士大夫的大权是朝廷里的大权,离开了朝廷离开了皇帝,士大夫什么都不是。李郭之乱时跟献帝出走的士大夫们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点,饿死了满坑满谷,被杨奉、韩暹当狗一样赶来赶去。就因为人家手里攥着枪杆子呢。对局势真正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