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宝石的化学组成为Be3Al2[Si6O18],晶体属六方晶系的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体常呈六方柱,柱面上有纵纹,集合体有时呈晶簇或针状,有时可形成伟晶,长可达5米,重达18吨。多为浅绿色,成分中富含铯时,呈粉红色,称为玫瑰绿宝石;含铬时,呈鲜艳的翠绿色,称为祖母;含二价铁时,呈淡蓝色,称为海蓝宝石;含三价铁时,呈黄色,称为黄绿宝石。玻璃光泽,解理不完全。摩氏硬度7.5-8,比重2.6-2.9。
绿宝石_绿宝石 -品种
绿宝石多为浅绿色,成分中富含铯时,呈粉红色,称为玫瑰绿宝石;含铬时,呈鲜艳的翠绿色,称为祖母;含二价铁时,呈淡蓝色,称为海蓝宝石;含三价铁时,呈黄色,称为黄绿宝石。
在绿宝石中铁离子引起的颜色范围很宽,有黄色、绿色、黄绿色、蓝色等,铁有两种价态,且常以两种形式存在于绿宝石的内部。第一种形式是铁取代绿宝石分子中铝的位置。若Fe3+取代Al3+,则宝石出现黄色。随含量的多少可以从金黄降至无色,含少量的Fe3+是无色。若Fe2+取代Al3+,宝石不呈颜色。所以在还原气氛中加热含Fe3+离子的黄色绿柱石,可以使Fe3+转变成Fe2+,宝石的颜色从黄色转变为无色。第二种形式是铁离子存在于绿宝石的孔道内,这里的铁离子被认为与宝石呈蓝色有关,一般热处理对这种离子呈现的颜色影响不大,其呈色机理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在绿宝石内部,当铁以这两种形式同时存在时,宝石常呈现绿色或黄绿色,这种宝石经热处理常可得到优质的海蓝宝石,颜色最为理想的为海蓝色。含铁和锰的橘黄色绿宝石经热处理可以的到漂亮的粉红色的绿宝石。还有一种深红色的含锰绿宝石加热到500℃可以退色。
对绿宝石的加热温度,视其含水量而定,如果存在的水较多,在低于550℃是就会出现乳白状态,使晶体破坏。但也有可加热较高温度的,如印度和巴西产的一些绿宝石,加热到700℃也无变化,人们常用这种方法消除一些极细微的包裹体和裂隙。另外美国犹他州的一种含水很少的红色绿宝石和熔融法生长的合成绿宝石,被加热到1000℃也无变化。我国湖南和新疆产的绿宝石耐热较好,加热达700℃时无变化。经热处理的绿宝石不易鉴别,其产生的颜色一般是稳定的,可被人们接受。
除祖母绿、海蓝宝石外,其它颜色的宝石级绿柱石统称为绿宝石(Greemgem)。由于含痕量或微量过渡族元素常使绿柱石呈现不同的颜色。主要品种如下:
各种形态的金绿宝石
(1)黄色绿宝石(亦称金色绿柱石):
英文名称为Heliodor,源自希腊语,意思是“太阳”。日文名称为エメラルド。它是一种绿柱石的透明晶体,由于其化学成分中含有铁而呈黄色、金黄色、淡柠檬黄色。玻璃光泽。折射率1.570-1.575,双折射率0.005。具有弱绿黄色至黄色的多色性。硬度7.5,密度2.68-2.70克/立方厘米。韧性良好。
(2)玫瑰绿宝石(亦称红色绿柱石或铯绿柱石):英文名称为Morganite,取名于美国宝石爱好者J. P. Morgan的名字。它也是一种绿柱石的透明晶体。因含锂、铯或锰而呈桃红、玫瑰红色。晶体多呈不规则板状。颜色具明显分带现象。玻璃光泽。折光率1.572-1.592,双折射率0.006-0.008,随铯含量而递增。多色性显着,淡红到深蓝红。硬度7.5,密度 2.71-2.90克/立方厘米。紫外线下发出的荧光呈弱的亮红色。韧性良好。
此外,还有紫晶绿宝石(亦称紫红绿柱石),是一种紫红色的绿柱石,颜色很像水晶;海蓝绿柱石,是一种黄绿色的绿柱石,颜色很像黄绿色的橄榄石;透绿柱石为一种无色透明的绿柱石;暗褐色绿柱石,是一种具有星光效应和古铜闪光的绿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