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红原鸡 红原鸡-形态特征,红原鸡-分布

形态特征 红原鸡 红原鸡-形态特征,红原鸡-分布

红原鸡是中国II级重点保护动物,雄鸟和雌鸟的羽色也不同,雄鸟体羽华丽,头顶为橙红色,上体主要为金红色,下体为黑褐色,尾羽黑色而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和南部。

红原鸡(Gallus gallus)Red junglefowl


红原鸡生活环境:山区森林、竹林、灌丛、草坡。
捕食:用嘴啄取食物,或用脚在抓刨后再用嘴啄食。
食物:植物种子、果实、蚂蚁、白蚁、蝗虫。
体型:雄鸟全长70厘米,雌鸟约40厘米。体重600~1000克。
分类:鸟纲鸡形目雉科。
分布:云南中部和南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保护:中国II级重点保护动物

红原鸡_红原鸡 -形态特征

红原鸡的雄鸟和雌鸟在外形上有很多差别,雄鸟体形较大,体长为48―71厘米,体重672―1050克,雌鸟体形稍


红原鸡小,体长38―46厘米,体重435―750克。雄鸟头顶上具有一个鲜红色的肉冠,喉下有两个砖红色的肉垂,雌鸟肉冠和肉垂均不发达;雄鸟颈和腰的羽毛长而呈矛状,称为矛翎,雌鸟则没有矛翎。它们的脸和喉部裸出,两翅短圆,尾羽呈侧扁状,雄鸟的中央尾羽特别延长,羽干弯曲而呈镰刀状下垂,跗跖长而强,具有一个长而弯曲的距,雌鸟无距。

雄鸟和雌鸟的羽色也不同,雄鸟体羽华丽,头顶为橙红色,上体主要为金红色,下体为黑褐色,尾羽黑色而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雌鸟头、颈和下体大都为棕黄色,颈部具有黑色的斑纹,上体为黑褐色,密布细的黑色虫蠹状斑和浅黄白色的羽干纹,尾羽为黑褐色,中央尾羽不特别延长,羽缘具有暗绿色的细斑。它们的虹膜为橙红色;嘴角黄色或角褐色;腿、脚铅褐色。

红原鸡_红原鸡 -分布

红原鸡分布在中国南部、印度东部和北部、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红原鸡共分化为5个亚种,中国有2个亚种。
滇南亚种雄鸟颈部的矛翎较长,为金红色或金橙色,雌鸟后颈的羽缘较黄,分布在云南中部、西部和西南部;
海南亚种雄鸟颈部的矛翎较短,呈暗红色,雌鸟后颈羽缘较棕,分布在广东湛江、徐闻,云南东南部、广西和海南。

红原鸡_红原鸡 -习性

红原鸡在云南南部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季雨林、落叶季雨林、混交林、次生林、灌丛、草坡、竹林等多种环境;在广西则生活于人造马尾松林、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及河谷阔叶林等;在广东和海南,它们大多栖息于海拔较低的山地丛林、橡胶园的防护林带及经济作物区地缘的灌丛之中,栖息的海拔高度从50米一直到2000米都有。


红原鸡

它是喜欢结群生活的鸟类,除繁殖期外,大多结成7―8只以上的群体,最多可达20多只。性情机警,受惊后便迅速奔入树林、灌丛中,或飞到山坡之下。夜间栖息于树上,清晨即下到地面活动。

它的食性较杂,包括榕树果、竹籽、幼嫩的竹笋,各种植物的花、嫩叶、嫩枝等,也吃昆虫、白蚁及卵、蚯蚓等动物性食物,还常常到农田中啄食农作物的种子。取食的方式与家鸡类似,边走边用嘴和脚扒开落叶、表土,然后用嘴啄食。

在云南南部,人们把红原鸡叫做“茶花鸡”,因为它的叫声很像“茶花两朵”。在繁殖季节,每天凌晨三四点钟,雄鸡便开始啼鸣,一呼百应,声音尖细、急迫,最后一个音节短促,嘎然而止。白天在山坡上或空旷的草地里,也常见到雄鸡昂首引颈,频频鸣叫。据说,人们开始驯化红原鸡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吃它的肉和蛋,而是用于报时,做为“报晓的时钟”。

雄鸡的松果腺能够分泌一种抑鸣激素,但这种激素分泌量的多少跟昼夜光线强弱的变化有关。例如在雄鸡报晓时的光度下,抑鸣激素分泌量少,雄鸡就啼鸣;在其他光度(特别是黑暗)的照射下,抑鸣激素分泌量多,雄鸡就不啼鸣。

红原鸡_红原鸡 -繁殖

红原鸡的繁殖期为2―5月,巢为地面简陋的浅坑,垫有少量树叶,直径约16厘米,深约1厘米。每窝产卵4―8枚,最多为12枚,卵的颜色为浅棕白色或土黄色,光滑无斑。孵化期19―21天。

雌性红原鸡通过选择与他们的卵融合的精子来避免近亲繁殖。


红原鸡

红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因为这种公鸡和母鸡常常不会离开巢穴太远,因此其近亲繁殖的风险就较大。雄鸡在同陌生的母鸡第一次交配时,所排出的精液远比它同熟悉的母鸡交配时多。而且,雄鸡在同鸡冠大、“相貌好”的母鸡交配时会排出更多的精液。

尽管较小的雌性红原鸡都不会抵抗乱伦,但由于母鸡能够储存精子,所以它们可能对精子进行选择。公鸡和母鸡应对近亲繁殖的策略可能刚刚相反。因为公鸡能够制造出许多“廉价”的精子,如果它们与母亲和姐妹交配并产生了一些“坏蛋”,这对它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大损失。但是母鸡的情况则刚好相反,母鸡产生卵需要花费很多力气,因此他们必须努力避免近亲繁殖。

即使公鸡在和它们的姐妹交配时排出很多的精子,母鸡储存的它们兄弟的精子也很少,因此能够到达卵的精子就更少。

红原鸡_红原鸡 -驯化

过去受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红原鸡是在印度被驯化成家鸡后引入中国的。后来经过考察研究,特别是一些考古的新发现表明,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驯养的鸡,春秋时期就有很大的养鸡场。中国与印度分别将红原鸡驯化为家鸡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红原鸡_红原鸡 -现状


红原鸡红原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森林、农田、灌丛、草坡、荒地、防护林带它们都能栖息,只要有食物和夜间栖息隐蔽的地方,红原鸡就能生存。加上红原鸡是一雄多雌的配对繁殖,每窝产卵数通常可达6~12枚,因此繁殖速度很快。

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其捕杀的强度很大,红原鸡虽然没有高度濒危,但在野外的遇见率也不高。随着政府收缴民间枪支和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红原鸡的种群数量在短短几年内得到迅速恢复。在云南南部的一些保护区内,春天到处都能听到红原鸡雄鸟的响亮啼鸣。一些位于保护区内和周边地区的村寨,村子周围的耕地附近常常可以看到红原鸡活动觅食,有人接近,它们才会连飞带窜地逃遁,显出“野鸡”本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40103/161207.html

更多阅读

兰花的形态特征 兰花简笔

2010-02-13 17:16兰花的形态特征兰属植物的根为肉质根、具假鳞茎。除宽叶类型和腐生类型少数种外,大部分具有狭长的叶,从假鳞茎上簇生而出。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花序直立,斜出或俯垂。花的构造基本一致,萼片与花瓣同形。唇瓣无柄,通常三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原产地介绍及盆栽方法 草莓的形态特征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草莓原产地介绍:草莓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 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

双针探底k线形态的特征及选股 k线双底形态选股公式

下面是一种典型的底部特征——双针探底,当底部真正来临的时候就能大胆介入。请看图示:“双针探底”k线形态特征:如上图所示,“双针探底”由两根K线组成。它的特征是在邻近的两条图线中,均带有较长的下影线,且两条下影线的最低价相同或接近

柔毛钻地风 柔毛钻地风-名称,柔毛钻地风-形态特征

柔毛钻地风,木质攀援藤本或有时呈灌木状;小枝褐红色或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产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江苏、福建等省区,生于路边林中或山谷峭壁上,海拔500-2100米。钻地风_柔毛钻地风 -名称中文名:柔毛钻地风

巴天酸模 巴天酸模-形态特征,巴天酸模-分布情况

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inn.,蓼科酸模属植物。别名 :洋铁叶、洋铁酸模、牛舌头棵。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及西藏。国外分布于高加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及欧洲。酸模_巴天酸模 -形态特

声明:《形态特征 红原鸡 红原鸡-形态特征,红原鸡-分布》为网友蓝色之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