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县,县级行政区,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2001年12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政部批准,正式易名为“香格里拉县”,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
中甸县
中甸的神秘是值得讴歌、值得领略的! 中甸县是云南省国土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份之一,由于这一大一小,处子般的沟箐和山峰就比比皆是。
中甸县_中甸县 -地理位置
中甸(2001年12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政部批准,中甸县正式易名为“香格里拉县”) 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那里有澄碧的蓝天、漫山开放的杜鹃和神秘幽静的藏传佛教寺院,远处的雪山熠熠生辉。几年以前,迪庆州的有心人惊讶地发现,他们生活着的这片宁静的地域竟然与《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绘的“香格里拉”惊人地相似,莫非詹姆斯・希尔顿小说中的景物就是以迪庆为背景的?于是,香格里拉就成了迪庆的新称谓,吸引着国内外好奇的游客不辞劳顿接踵而至。
中甸县_中甸县 -书籍中的中甸县
中甸县美国作家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出版于1933年,书中展现了一块永恒宁静的土地,雪峰峡谷、庙宇深邃、森林环绕、牛羊成群。在中甸的藏语里,“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代表着藏民向往的理想境界。《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对希尔顿的作品给予了特别的称赞,说他的功绩是创造了―――或许是根据中国云南西北部的一个地名译出了“香格里拉”这一奇异名词,“香格里拉”是人间乐园和世外桃源的代名词,以其梦幻般的语言色彩和虚无缥缈的神奇魅力蜚声全球。1937年,好莱坞根据希尔顿的小说拍成电影《桃源艳迹》,其中的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传唱一时。在尘封半个多世纪后,“香格里拉”被重新唤醒,引导着人们追寻人间净土。这个美轮美奂的称呼被赋予了无尽的遐想,并使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它潜在的商业价值。最早醒悟过来的迪庆州响亮地打出了“香格里拉”的品牌,旅游称作“香格里拉之旅”,昆明到中甸的飞机是“香格里拉航线”,慕名而来的寻梦者使这块昔日静谧的高原喧腾起来。而以大研古城和东巴文化享誉中外的丽江则不以为然,他们考证认为“香格里拉”的原型是丽江,其意境与丽江何其相似乃尔!―――金字塔般的雪峰映现出淡蓝色的光辉,汉藏文化交织的地方……而且希尔顿从未到过中国,小说中人物的原型是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洛克在丽江生活了27年,希尔顿的灵感来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中披露的洛克探险经历。据悉,云南省有关高层领导层出面平息这场“香格里拉”之争,认为“香格里拉”应包括迪庆、丽江和该省怒江州的一部分。同时有传闻称,毗邻迪庆的四川稻城也声称“香格里拉”非己莫属。
中甸县_中甸县 -名词及商标
中甸县显而易见,中甸捷足先登拥有了“香格里拉”的县名陡然间先声夺人,无形资产可望升值,这个美妙的名称将会带来更多的财富。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的地名将不能作为商标注册,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此前唤作“香格里拉”的品牌无疑占得了先机。“香格里拉”已是世界性专有名词,拥有这个商标的商品受益无穷。著名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是世界旅游饭店业的名牌,38家连锁酒店遍布亚洲10国,中国的10多座城市都有香格里拉酒店。在互联网上,有关“香格里拉”的网站多达13个,相关网页更是数以万计,大部分与旅游有关。在云南,一种叫“香格里拉・藏秘”的青稞干红和干白葡萄酒裹挟着神秘的气息上市,据说是根据当年法国传教士的秘方酿制。更为精彩的是,一种叫“香格里拉”的香烟正在由昆明卷烟厂精心配制,这个名称一经透露就使众多烟草厂家后悔莫及。其实该名称早在3年前已被陕西榆林一家烟草企业注册,显示了他们的先见之明。昆明方面闻讯后,不惜斥资百万买回“香格里拉”商标,让她有回娘家的感觉。 经济界人士分析说,无论是行政当局或企业对“香格里拉”的竞相拥有,都反映出品牌的价值含量和文化含量正受到特殊的重视,政府和厂商对无形资产的培育倾注了越来越多的精力。这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
中甸县_中甸县 -旅游资源
中甸县中甸县东与四川省稻城、木里二县接壤;西、南与丽江县、维西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德钦县一衣带水。 境内雪山耸峙,草原广袤,河谷深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山有470座,较为著名的有巴拉更宗雪山、浪都雪山、哈巴雪山等。山山气势磅蹲,姿态万千。“高山急峡雷霆斗,枯木苍藤日月昏”,虎跳峡以其磅礴的气势吸引着中外游人;“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峡斗石为门”,苍凉的茶马古道上的许多石门关及滇西奇观的色仓大裂谷都以其绝纱的景致向游人畅开怀抱。 在雪山深处,在草原的腹地,林海中的碧塔海、属都湖、纳帕海等无数清幽宁静深遂神秘的高山湖泊呼唤人们去撩开她们美丽的面纱。这些湖泊全都清例纯净,植被完整,未受过任何污染。 中国最大的华泉台地――白水台及下给温泉、天生桥温泉、上桥头温泉等组成一幅名泉流溪图。长江第一湾在这里,垂柳和稻香氤氲,小桥流水人家铺呈着一派江南田园风光;云南最广阔的牧区在这里,草原千里,牛羊成群,牧歌起处,风情醉人。 中甸一县境内兼有亚热带、温、寒三种气候。境内金沙江河谷一带气候干燥炎热,而大小雪山为寒温带高山气候。当地民谚说:山高十丈,大不一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宗教文化是这里最富有魁力的文化之一,藏传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藏民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 神奇灵秀的山川,古老的民族文化积淀,孕育出中甸各民族善良、旷达的性格,也使得这一地区的民族节日独具魅力。农历五月初五的赛马会是全县最隆重的节日,这时好手云集,名马长嘶,赛马场成为英雄会。“丹巴市”、“格冬节”是两个宗教色彩浓郁的节日,形式奇特而神秘,内蕴丰厚而耐人寻味。纳西族的“二月八”、彝族的“火把节”等节日都成为各民族人民渲泻自己情感的最佳方式。 中甸各民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创作出自己的优美歌舞,有着极强烈的区域特点,大中甸的锅庄、尼西的情舞、五境的热巴同属藏族舞蹈,但风格、形式迥异,或深沉凝重,或满洒飘逸,而热巴舞则热情奔放。纳西族的阿卡巴拉舞舞步古朴,彝族的葫芦笙舞、傈僳族的对脚舞,节奏明快,极富感召力,最能唤起观众的参与热情。
中甸县_中甸县 -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中甸县香格里拉县,藏语称“结塘”,自唐以来,见于汉、藏史籍者有杰汤、结达木、节达木、且当、旦当、丹当、当当、吉赕、结当、结党、结塘、杰塘、嘉塘、佳塘、镇道、嘉梅朵塘等等,皆为“结塘”一词的同音异写。“结塘”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樊绰的《云南志》,其《名类第四》载:“顺蛮,本乌蛮种类,初与施蛮部落参居剑、共诸川。咩罗皮、铎罗望既失邓川、浪穹,退而逼奈剑、共,由是迁居铁桥已上,名剑羌。其他在剑赕西北四百里”。(见赵吕甫《云南志校释》),“剑赕”,《云南志》以后的《新唐书?南蛮传》《读史方舆纪要》《资治通鉴》《元史?地理志》《大元一统志》《滇系》诸书在引用《云南志》时,均有为“剑赕”,可以说明《云南志》中的“剑寻赕”是“剑赕”之误。“剑羌”位于神川铁桥以上,剑赕西北,则剑赕在剑羌东南,当是对香格里拉最早的称名无疑。在较早的藏文古籍中,香格里拉县被称为“杰地”。《朗氏家族史?朗氏珍贵史籍中有关俗务史实》载:“若欲扼要叙述豪杰世系,则是:郎?古容僧格在杰地(即杰汤,今中甸地区――原注)爆发汉藏战乱时向汉地进军,攻陷汉地的水城场烈,作为勇士的标志,带回汉地的赔款”(大司徒?绛求坚赞著,赞拉、阿旺、余万治译、陈庆英校,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 唐贞观时,剑赕为吐蕃所占领,吐蕃人发现这里是藏区最美丽、最富饶的地方,因而誉其为“无比殊胜的宝地”。吐蕃人称其为“杰地”,南诏称其为“剑赕”。宋代,汉文史籍有将“剑赕”译写为“且当”,因“且”与“旦”字形相近,元代遂将其误写为“ 旦当 ”或“丹当”、“当当”,称大中甸为“大旦当”,藏语则称为“节打木”。今“结塘”通译作“建塘”。明弘治后,纳西语取“酋长住地”之意,称为“主地”,汉译音为“中甸”,初写为“忠甸”,后写为“中甸”。清代设厅, 沿用“中甸”之名。1997年9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根据专家论证,认为中甸在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等很多方面与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十分相似,遂向世界宣布:世人寻觅了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就在中甸。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中甸县_中甸县 -相关连接
东川区官渡区师宗县勐海县勐腊县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凤庆县云县镇康县砚山县西畴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麻栗坡县
中甸县_中甸县 -参考资料
1 http://www.kongfz.com/bookstore/2296/book_3283544.html
2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0-YNZZ200006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