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舟(春舟),1942年生于山西省临猗县。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党委副书记。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从事油画、中国画的创作,同时擅长书法。并撰写美术评论,进行美术馆学的研究与实践,写出论文多篇。
杨力舟_杨力舟 -简介
杨力舟
杨力舟,1942年生。又名王海林。山西临猗人。擅国画。国画研究所。196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班。历任中国画研究院创作员,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合作有《黄河在咆哮》、《农乐图》、《太行铁壁》等。曾获叶浅予奖学金。作品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全军第二届文艺大奖、第二届全国连环画二等奖。出版有《杨力舟画集》、《王迎春・杨力舟画传》、《杨力舟速写》、《小二黑结婚》连环画等。
杨力舟_杨力舟 -个人履历
杨力舟,1942年3月5日生,山西临猗县人。1957年入西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雕塑。
1959年与王迎春首次合作工笔四条屏《四女图》,并发表。
1961年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入该院大学部油画系。
1966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
1968年在山西太原印刷厂从事印刷设计。
1972年调进山西省美术创作组从事油画、国画创作。
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班深造。得到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诸多名家指点,并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杨力舟
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班毕业,与王迎春合作三联画《黄河在咆哮》及《农乐图》获叶浅予奖学金,同年赴杭州展出,后又到沈阳、重庆、广州展出。在香港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览”。分配到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工作,参加筹建中国画研究院。
1982年在河南开封举办《杨力舟、王迎春国画联展》,展出作品70幅。
1984年与王迎春合作国画《太行铁壁》,连环画《小二黑结婚》参加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前者获优秀作品金质奖,北京市建国三十五周年文艺作品荣誉奖。调文化部艺术局任美术处处长。
1985年《太行铁壁》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文艺评奖大奖。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6年《小二黑结婚》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二等奖。曾参加香港《当代中国画展》,苏联莫斯科、明斯克《中国现代绘画展览》,印度新德里《中国当代绘画展》,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画展,赴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展览。
1987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杨力舟、王迎春国画新作展》。1988年在台湾台北举办画展。
1989年调任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出版有:《杨力舟画集》、《杨力舟画选》、《杨力舟速写集》、《王迎春、杨力舟画集》等。
杨力舟_杨力舟 -作品特点
杨力舟的国画有着明显的与其它艺术形式不一样的地方。他的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而杨力舟的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则讲求“以形写形”。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杨力舟的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杨力舟_杨力舟 -爱情
左边2人――王迎春与杨力舟力舟生长在农村。幼年丧母,靠姑姑收养长大。他性格朴实,沉默寡言,但又很执拗,尤其是在学习上。他先是默默观看,继而是不断出主意,而且颇有见地。困境中的迎春渐渐地感到这个朴实的男同学对她的创作有着很大帮助。于是邀请他一起画。合作中,他们感到相互间有许多共同语言,配合起来十分顺手。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作品终于完成了。这是一套以农村妇女参加劳动为题材的四扇屏。题为《四女图》。第一联是水车技术革新;第二联是运肥;第三联是温室育苗;第四联是机械轧棉花。作品经老师的推荐,在陕西画报彩色印制发表了。这年,他们16岁,从此,他们开始了数十年的合作。
1967年底,杨力舟、王迎春在患难与共中结为生活伴侣。
1970年,他俩应邀参加了平型关纪念馆的历史画的创作,完成了他们第一幅大型历史画《平型关大战》。
1972年,他们根据毛泽东当年与晋绥日报人员谈话这一史实为题材与苏光合作了历史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画面上,毛主席一手握拳,一手张开,在向编辑人员讲授辩证法的哲学。主席手指间夹支点燃的香烟、衣着朴素,谈笑风生。编辑们听得轻松愉快,整个画面洋溢着亲切、生动、真实的气氛。这在领袖已神圣化的当时,是需要有相当的胆略及美学见地的。苏光是事件的当事人。主席的传神动作,是他根据现实生活提炼、加工而设计的。因而使人倍感真实和亲切。而春舟那深厚的美术功力使其在画面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人帮”倒台后,春舟和其他艺术家一样,摆脱了束缚,获得了宽松的创作环境。他们深知,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他们丢下了年幼的儿女,跋涉于太行山上,黄河之畔。革命斗争的遗迹及特有的环境氛围使他们感慨和神往。历史虽已逝去,但他们似乎看到抗日烽火那袅袅余烟。他们的创作激情被其点燃了。正在这时,纪念建军五十周年全国美术展览向他们发出了约稿。挟太行山归来的激情,他们很快就完成了表现朱总司令形象的美术构思和草图。当时,关于朱老总的照片很少,可借鉴的资料也不多,头像的创作很不容易。他们凭借扎实的造型功底、同时设计了几幅朱总司令像。
夫妻俩顾不得晚炊,一起对头像进行选择。迎春认为第一幅好,体现了总司令刚毅、深沉的大将风采。力舟则认为,第三幅更显得可亲可敬,况且造型处理得不错。俩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空气十分紧张。
吵归吵,第二天,他们请省美协主席苏光同志来选择。苏老作出了直率的裁判,迎春满意地笑了。力舟也心悦诚服地直点头。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画面上,朱总司令手握望远镜巍然屹立在崇山峻岭前,身后是开赴抗日战场的八路军健儿。这就是著名的中国画《太行浩气传千古》。作品展后又在不同的展览会上反复陈列四次,并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上的巡回展出,作品现被珍藏在中国美术馆,自《太行浩气传千古》后,春舟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杨力舟_杨力舟 -荣誉
杨力舟1984年调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副处长、处长。
1985年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常务理事。
1987年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1989年任全国第七届美展组委会委员和评审委员。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1994年任全国第八届美展组委会成员、评奖委员。
1998年10月出席中国美协第五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美协副主席。
九十年代以来,作品在台湾、香港、泰国、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展出,甚有影响。曾荣获全国第六届美展金奖等多个奖项。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北京美协等广泛收藏。出版有《王迎春、杨力舟画集―当代中国美术家画传之一》、《杨力舟画集》、《杨力舟速写集》、《杨力舟画选》。
杨力舟_杨力舟 -评价
杨力舟,是中国现代受人欢迎的国画家,评论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国画更是脍炙人口。在杨力舟先生的作品中,国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杨力舟的许多画,都是以人物作为题材的,例如《小二黑结婚》和《四女图》。杨力舟的画,让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朱道平曾经说过:杨力舟的人物画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是的,杨力舟的人物画,追求的是一种崇高而绚烂的美,其间,不乏哲思和诗意的存在。
杨力舟_杨力舟 -媒体专访
王迎春、杨力舟
2013年07月05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王迎春,原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杨力舟夫妇接受了中国艺术网的专访,当记者谈到:“我们很想知道你们从小就喜欢画画吗?”王迎春回答说:“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老师就发现我是一个画画的天才,当时学校里没有美术老师,当时发现我之后就把学校的黑板报、墙报都交给我一个人,所以在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这几年里,我画画的实践非常多。”杨力舟回答说:“那时候我们是同班,我坐在她前面,所以观察比较多,所以我们班一开始进入学校时候,都对自己未来事业都有一个很好的理想。所以画画的热情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