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吕福源 吕福源-简介,吕福源-经历

吕福源(1945年10月-2004年5月18日),黑龙江省绥化人;198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首任部长。

吕福源_吕福源 -简介


吕福源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商务部党组书记、原部长吕福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5月18日1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吕福源,男,汉族,1945年10月生,黑龙江绥化人,198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8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64年至1970年,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在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房管所工作。

1972年10月至1981年2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员。

1981年2月至1983年3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进行研修。回国后继续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副科长、分厂副厂长。

1985年5月至1990年8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兼总经济师。

1990年8月至1993年11月,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1993年11月至1994年4月,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司长、党组成员。

1994年4月至1998年4月,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97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98年4月至2002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2年3月至2002年9月,外经贸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外经贸部副部长、党组书记。

2003年3月起任商务部部长、党组书记。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吕福源_吕福源 -经历

吕福源同志1945年10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县,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至1969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在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房管所工作。

1972年4月,吕福源同志调到吉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轿车厂从事技术工作。1974年,他成功组织引进我国汽车行业第一台三座标测量机,并组织开发了红旗轿车后桥齿轮计算程序,创造了第一个齿轮计算程序。1981年3月至1983年4月,受国家选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工学院进修,成绩优秀,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称赞,并多次被挽留在国外工作,但他毅然回国。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并搜集、整理了有关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英日文原著,分类编写出300多本书的提要目录。1983年4月后,历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程师、副科长、轿车厂副厂长,多次参加技术改革和重要技术引进工作,1984年5月被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授予“总厂换型改造功臣”荣誉称号。作为国庆35周年检阅车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充分利用自身的外语和专业技术优势,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夜以继日,攻克难关,出色地完成了检阅车的试制任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1985年2月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总经济师,主要负责对外贸易工作,认真研究汽车工业发展形势,积极引进设备、提高技术、培养人才,为一汽的产品改型换代和发展我国轿车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特别在主持引进“488”发动机、奥迪车型项目、威斯摩兰焊装线和15万辆捷达轿车项目谈判中,利用广博的业务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和高超的谈判技巧,克服多种困难,成功引进了项目,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也为一汽的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0年5月,吕福源同志调北京工作,先后任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汽车工业司司长。1994年3月起任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参与制定了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组织重大合资合作项目的实施,推动我国汽车工业重大项目建设,为我国汽车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机械工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领导和专家,对国际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程中,组织研究制定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应对措施,为保护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领导机械工业科技工作期间,推动机械行业科技进步和行业科技体制改革,指导进行机械行业内部挖潜,为机械行业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3月,吕福源同志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他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研究教育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他先后主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组织进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改革,重视师德教育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为实现基础教育的“两基”目标倾注了大量心血;坚决贯彻 “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制订周密方案,为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新的高校管理体制,推动重点高校“211”工程建设,为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按照中央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培养专门人才的要求,组织实施高校连续3年扩招,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倡导在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积极组织实施直接引进国外高校的优秀原版教材的工作,缩短了大学教材编写和使用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大力推进高校调整结构,重视学科建设,下大力气抓新兴学科的发展,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我国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2年2月,吕福源同志任外经贸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同年9月任外经贸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他以高度的热情投入新的工作领域,刻苦学习,深入调研,认真做好分管的综合工作和政策研究工作,指导进行国际化、区域化和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下发展外经贸业务的调查研究,推动外经贸部的信息化建设。

2003年3月,吕福源同志任商务部部长、党组书记。他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记使命,恪尽职守,顾大局,识大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顺利完成了商务部的组建和职能的整合转变,实现了人员和业务的平稳过渡。在抗击非典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央“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的战略决策,采取果断措施,保障了市场物资供应,稳定了国内市场。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中,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入世承诺,紧密围绕发展这一第一要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提出了关于促进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事业发展的20项重点任务。全面加强部机关的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商务业务发展规划,深化内、外贸和国际经济合作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进出口宏观调控,促进外贸立法和内外贸一体化,为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年7、8月,他成功主持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后,马上出访了加拿大、俄罗斯、土耳其、柬埔寨等国家,夜以继日,参加了几十次外事活动,取得明显成果。9月初,在已初查出患病的情况下,仍坚持抱病参加了在坎昆举行的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短时间内参加了近30次重要的外事活动,不仅在多个领域阐述了中方立场,还同世贸组织、欧盟及美、加、澳等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次多、双边沟通和磋商,为推动世贸组织新一轮多边谈判和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9月下旬,他开始住院治疗。2004年2月他从事业和工作大局出发,向中央提出辞去商务部部长职务的请求,经中央批准,免去其商务部部长职务,继续担任商务部党组书记。

住院治疗期间,吕福源同志仍然坚持学习,在与疾病做顽强斗争的同时心系我国商务事业,在病榻上坚持带病工作,关心我国市场体系建设、流通体制改革、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等各项业务发展的情况,认真履行商务部党组书记职责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吕福源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对党忠心耿耿、坚贞不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党性观念强,坚持原则,作风民主,顾全大局,服从党的安排。他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他特别重视和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求知若渴,具有强烈的学习精神和钻研精神,即使在节假日和国外出访期间,也经常到图书馆和书店查阅资料,利用一切机会孜孜不倦地学习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善于从宏观战略高度思考研究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以学习指导和促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他工作作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反对浮夸之风,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注重调查研究。他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心声,重视解决他们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对亲属和下属要求严格,体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品德。

吕福源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会深深地怀念他、纪念他。

吕福源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儿子,商务战线上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领导。我们深切悼念吕福源同志,就要学习他忠于人民、忠于党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为推进商务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吕福源_吕福源 -事迹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吕福源 吕福源-简介,吕福源-经历

1970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吕福源被分配到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房管所工作。当时,吕福源还继续利用业余时间约朋友一起来学习,以备将来之需。他还提议制定一个“三三三”计划,即利用三年的时间掌握三门技术(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三门外语(英语、日语、俄语)。

1972年10月,吕福源进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红旗轿车分厂总装车间,从事劳动和技术工作,成为一名冷气装配工人。工作中,吕福源发现,在援助朝鲜的红旗轿车中,汉语和英语两本说明书关于空调制冷原理的说明有根本性错误。在查阅了资料之后,他把修改说明书的报告交给了车间。在看到吕福源的报告后,中国第一辆轿车设计者之一的史汝楫专门下车间来找他。也因此,吕福源进入了厂领导层的视野。1974年,29岁的吕福源参与引进了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台三座标测量机,并成功地组织开发了红旗轿车后桥齿轮计算程序,创造了第一个齿轮计算程序。“文革”结束后,吕福源的技术才干得到进一步发挥。

1981年,在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考试后,吕福源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访问学者,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进修。1983年学成后,吕福源谢绝了自己导师的一再挽留,坚持回到了祖国。而后,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党支部通过高教部向一汽轿车厂党组织建议,发展吕福源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吕福源继续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历任第一汽车制造厂轿车分厂工程师、设计科副科长、轿车厂副厂长。1984年5月被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授予“总厂换型改造功臣”荣誉称号;同年,作为国庆35周年检阅车项目的负责人之一的吕福源,又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1985年5月,吕福源出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兼总经济师,主要负责经营和对外经贸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吕福源辗转奔波于欧洲和美国之间,进行了大量艰难的谈判工作,被一汽人尊称为“一汽的基辛格”。

1990年,吕福源调任北京。历任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司长,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他一直认为,中国的汽车行业一定要建立自主开发的能力,不能走“引进――消化――吸收――落后――淘汰”这条路。期间,他参与了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工作,并组织实施了许多重大的合资合作项目。1998年3月后,吕福源又先后出任了教育部的副部长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副部长。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的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成立商务部,吕福源被任命为商务部首任部长。

2003年9月初,吕福源被检查出罹患癌症;经手术和数次化疗后,病情仍无法得到控制。2004年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议案,决定免去吕福源的商务部部长职务。5月18日,吕福源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吕福源_吕福源 -学者型部长

作为商务部的首任部长,他有力地推动内外贸业务的相互融合。外界评价他是位爱学习和勤于思考的“学者型官员”。吕福源在北京工作的一大乐事就是泡在国家图书馆,查阅世界汽车业的最新资料。当今的中国官员,把泡图书馆作为周末假日消遣的恐怕不多。

吕福源,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一位普通工人走到了商务部部长的岗位。媒体曾把他和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并列为温家宝“内阁”的“四大财经官员”。而吕福源的经历又颇具些传奇色彩。他是学机械的出身,却担任过机械工业部、教育部、外经贸部的领导职务,专业跨度之大也说明了他是善于驾驭事业的多面手。

吕福源_吕福源 -中国汽车行业的功臣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吕福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应对政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汽车工业并未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遭遇灭顶之灾。相反,中国的汽车工业不仅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经由健康稳步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吕福源_吕福源 -英年早逝

但谁也没有料到,吕福源在部长的岗位上只工作了半年。辞职后不到3个月,就因病去世。因健康原因,在政府部长的职位上任职如此之短,在新中国同级官员中,除了吕福源,好像很难再找到另一个了。

2003年10月,时任美国商业部部长埃文斯访问中国,会见了总理温家宝和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而部长吕福源却没有出现;10月30日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拉米访华时,中方出席的几乎都是正部级官员,惟独商务部派出的是副部长魏建国。作为商务部的掌舵人,吕福源已经多次在应该露面的场合缺席;他的境况也就引起了媒体的纷纷猜测。

事后据消息透露,2003年9月3日,吕福源在出访柬埔寨参加东盟“10+1”和“10+3”经济部长会议前,到上海检查身体时,就发现健康出了状况。当时,商务部刚成立,事情千头万绪;再加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争端日益增多,政治压力不断增大,吕福源没有同意立刻动手术的建议。9月8日他还依旧按计划飞往墨西哥坎昆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贸易谈判。这也是吕福源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回国后,他就在上海动了手术,确诊是肝癌;医生说,顶多再维持3个月。手术后,吕福源回到北京继续化疗,先在301医院,后来转到协和医院。最终,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吕福源_吕福源 -各界缅怀


用“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这句诗来形容对吕福源的去世之感,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这位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一步步走上国家领导岗位的商务部部长,虽还尚未被公众所熟知,但他的成就却不容抹杀。在吕福源病逝两年后,2006年3月15日,《吕福源与中国汽车事》一书的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该书首由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写书名,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作序。在发行仪式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曾培炎、以及国务委员陈至立都或写信或打电话,来纪念吕福源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40103/161545.html

更多阅读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程丹彤 程丹彤-简介,程丹彤-经历

程丹彤,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年轻时曾是优秀的体操运动员。程丹彤在不遗余力的推广健身运动,在各种媒体中时常会看到她健康美丽的身影,她同时还在经营自己创办的秋彤健身顾问有限公司,推广“秋彤”健身服饰及相关的健身产品,自身健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GWALLET GWALLET-简介,GWALLET-经历

查哈尔于2009年创办了社交媒体交易平台Gwallet,同年晚些时候就获得了超过1200万美元的融资。在Gwallet之前,查哈尔还分别以4000万美元和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两家广告网络。GWALLET_GWALLET -简介GWallet:虚拟货币平台古尔巴克什・查哈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黄浩量 黄浩量-简介,黄浩量-从业经历

黄浩量,学生,编剧,导演,代表作品《爱在鹭岛》《迷雾青境》《诺》黄浩_黄浩量 -简介黄浩量,厦门松柏中学学生,95后新生代导演,因拍摄微电影《迷雾青境》被厦门日报作为专题人物采访,厦门网,东南快报,网易新闻,福建新浪网也有相关采访,并参与了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惜儿 惜儿-人物简介,惜儿-人物经历

?【惜儿】--张诚菡 昵称:惜儿 企鹅 小惜惜 Cia 性别:女 生日: 1991年11月8日 血型: A型 身高: 165cm 体重: 41kg 兴趣 :唱歌听音乐跳舞惜儿_惜儿 -人物简介【惜儿】-- 张诚菡昵称:惜儿 企鹅 小惜惜 Cia性别:女血型: A型身高: 165cm体重:

声明:《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吕福源 吕福源-简介,吕福源-经历》为网友几人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