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毯是挂在墙壁、廊柱上作装饰用的地毯类工艺品。毛织壁挂。也叫挂毯。原料和编织方法与地毯相同,作室内壁面装饰用。中国壁毯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地就善于用羊毛编织壁毯。壁毯装饰以山水、花卉、鸟兽、人物、建筑风光等为题材,国画、油画、装饰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大型壁毯多用于礼堂、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小型壁毯多用于住宅、卧室等。天津、北京、内蒙古、上海、河北、江苏等地生产的壁毯均很著名。
壁毯_壁毯 -壁毯
壁毯_壁毯 -正文
挂在墙壁、廊柱上作装饰用的地毯类工艺品。沿革中国西北地区自古有将地毯挂在墙壁上的习俗,有的作为帐幕,用于御寒或装饰。中国最早的壁毯实物是新疆罗布泊楼兰古国遗址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平纹编织“人物头像”地毯残片。明清两代,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喇嘛庙里,大量应用廊柱毯以及有关宗教题材的壁毯。清代后期,内蒙古包头生产丹凤朝阳、百鸟朝凤等题材的小型地毯,也兼作壁毯。20世纪初,北京、天津也少量生产具有国画艺术风格的壁毯。60~70年代,壁毯生产发展较快,北京、天津、上海和内蒙古等地制作了不少具有油画艺术风格的壁毯。1974年,天津制作的大型壁毯“长城”,宽10m,高5m,重280kg,是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礼品,陈列于联合国总部大厦休息厅。80年代以来,上海、江苏南通等地借鉴西方现代壁毯的技术和艺术风格,创作了一些具有抽象绘画风格的壁毯。其中有的在技艺上已经突破传统的地毯栽绒工艺,而是综合运用各种手工编结工艺,开辟了壁毯的新门类。
欧洲现存最古老的壁毯是11世纪法国制作的“巴约壁毯”(Bayeuxtapestry)。它是一幅以历史战争为题材的人物画壁毯,用羊毛线和亚麻线平纹编织而成。14世纪以来,以通经断纬的平纹编织工艺制作的壁毯,一直作为豪华的工艺品,装饰于宫廷或府第。14世纪,在法国、比利时,壁毯兴盛一时。16世纪,壁毯制作技艺逐渐流传到欧洲各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国家拉斐尔、鲁本斯等都曾设计壁毯画稿,其中有很多精品。17世纪,法国在巴黎、里昂等地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皇家壁毯工厂。19世纪,壁毯在英国再度风行。20世纪以来,现代派画家毕加索、马蒂斯等也曾参与壁毯画稿的设计。目前欧洲传统的平纹编织壁毯已日见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手工编结工艺、抽象派艺术风格的纤维艺术壁毯。
工艺和特色现代壁毯的制作工艺大致有以下几种:①手工绾结栽绒工艺;②手工绾结栽绒工艺和簇绒工艺相结合;③通经断纬的平纹编织工艺,类似中国的缂丝;④各种手工编结工艺。此外,有的壁毯辅以刺绣针法。壁毯的制作要求设计画稿的艺术家同织造工人密切配合,把设计、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制成完美的艺术品。传统的栽绒壁毯适宜于表现油画风景形式,色彩丰富,层次分明,风格写实,质感厚重,工艺精巧。欧洲平纹编织壁毯除表现油画风景外,由于制作精细,也适宜于表现油画人物形式,形象更加生动。各种丝绒壁毯和轻薄型羊毛栽绒壁毯则以装饰图案为主,也能兼作地毯,色彩艳丽,工艺精巧。各种手工编结的壁毯在艺术上注重突出材料的质地美、编结工艺的纹理美以及色彩美等,形成统一协调的艺术效果,适宜于表现抽象绘画和图案形式。不少装饰绘画形式的壁毯在艺术上注重形象的夸张和变形,在工艺上也应用栽绒、刺绣、编结等不同技法,充分发扬不同技法的艺术特色。
壁毯・教育主题墙
伴随无纺技术的发展,壁毯现在又有了新的产品系列,也称为教育主题墙。它是一种优质的吸音材料,可根据空间需要,达到不同级别的隔音效果,如音乐教室的隔音效果可达到演播厅级。壁毯又是一种优质的展示产品,通过表面插入或使用各类大头针、图钉、工字钉、子母贴、吊钩等,可方便附着各类平面、立体材质。具有:
?展示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可展示海报、照片、手写稿、手工作品、笔记本等,产品每平米的可承载量可达5公斤,信息量可达到百兆级。
?信息可存储性强,刷新周期极快。壁毯上展示的任何资料可方便取下并长久保存。由于便捷粘贴,更新时间、精力投入成本低,可实现以分秒为单位的信息刷新。
?全体成员参与,对话互动性强。从部分人参与到全体参与,赋予每个人都有信息展示的机会,成为大家共同的个性化表现平台,发布各类有价值的信息,极大促进人际之间的良性互动。
?色彩丰富,造型能力强。多达数十种色彩,可根据空间需要灵活选择,良好的易裁剪特性,可拼接出丰富的平面造型,提升空间品质。
?高品质的吸音效果。可减少40%以上的回响噪音。
壁毯_壁毯 -配图
壁毯多种应用空间
学校走廊上的壁毯
壁毯_壁毯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