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生平简介,天智天皇-历史影响

天智天皇,日本第38代天皇(668年1月3日―671年12月3日在位),是天武天皇的哥哥。以“中大兄皇子”之名著称于世,亦称葛城皇子。645年发动政变,661年开始摄政,668年在近江大津宫正式即天皇位,成为天智天皇。他推行的大化改新并颁布了《近江令》使日本开始走向法制化道路,在日本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天智天皇_天智天皇 -生平简介


天智天皇父为舒明天皇,母为皇极天皇(重祚为齐明天皇)。645年与中臣镰足计划讨平苏我氏。继而以孝德、齐明两天皇之皇太子身份,从事对大化革新各项政策的拟定和实行。其间,依百济之请,派援军支援朝鲜,但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于唐朝与新罗的联军。660年,齐明天皇死后,从事内政的整顿,迁都于近江的大泮。662年奉皇令与中臣镰足制订《近江令》。668年即位。669年10月15日,派东宫皇太弟大海人皇子至内大臣中臣镰足府,赐姓藤原,次日藤原镰足卒。670年2月制成《庚午年籍》,是为日本最早的全国性户籍。陵墓在京都名山科陵。

中大兄取得政权的过程得到其弟大海人皇子的帮助甚大,也因此封大海人皇子为皇太弟,但即位天皇之后仍难以避免政权斗争与猜忌,与大海人皇子逐渐疏远。

天智天皇_天智天皇 -历史影响


由天智天皇发起建造的寺院645年(大化元年)发动政变,清除了专权半个多世纪的苏我氏势力,拥立孝德天皇,实际掌握了权柄,开始了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主要内容有:将土地收归国有,使所有部民成为国有公民,建立户籍制度;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新税法;废除世袭氏姓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等。大化改新是日本由落后的部民奴隶制国家向中世纪封建国家的质变的最关键一步,是日本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大化改新对世界史的影响无法与明治维新相比,但与推古朝改革当不相上下。
671年,颁布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将大化改新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663年,他曾派军队援助百济,进攻新罗,但在白村江一战中完败于中国唐朝军队。
晚年思想渐趋向于保守。他死后,他的弟弟、激进的改革派大海人王子击败他的儿子,夺取了天皇位(成为天武天皇),使改革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天智天皇_天智天皇 -宫廷政变

圣德太子推行的“推古朝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丝毫未触动日益没落的部民制,所以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日益加深。圣德太子死后的第四个年头,即626年,发生大灾荒,饿莩遍野,人民群众群起而反抗统治阶级。644年,处于绝望中的群众,忽然供奉一种其状如蚕的所谓“常世之虫”,风行一时,整天狂歌舞,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社会动荡十分严重。这种情况表明,只有从根本上改革部民制所体现的奴隶制度,才能为社会的发展打开新的道路。

最大的贵族奴隶主家庭――苏我氏(苏我虾夷及其子苏我入鹿),掌握了大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在政治上也达到了势倾皇室的地步。苏我氏总是把和自己血缘关系较深的皇子或皇女立为天皇,在日本历史上先于藤原氏首创外戚专权的政局。苏我氏在执行自己的政治意图的过程中,随意从肉体上翦除王族成员,圣德太子的儿子山背大兄王,就惨遭苏我氏的杀害。从这里可以看出,苏我氏是仇视圣德太子执行的加强王权政策的。苏我氏甚而公然搞“八佾舞于庭”,称自家的孩子为“王子”。

大陆上隋、唐统一、新罗的崛起,对日本形成的一种无形的压力。更由于大陆的先进文化流入的冲击,促使日本统治者摸索新的发展道路。就在这种内外情势下,年青的中大兄皇子登场了。中大兄皇子见于史籍的最初作为,是他悼念他父亲舒明天皇的活动。《日本书纪》记载说,舒明天皇死时,中大兄皇子“年十六而诔之”。据推测,这种“诔”的仪式并非一般的祭典,生者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要故意损伤自己的肉体,唯其如此才能有祭典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大兄皇子日益感到苏我氏骄横益甚,对皇室造成严重威胁。但鉴于苏我氏的跋扈,只得忍辱负重,等待时机。有一天,他在飞鸟法兴寺大规树上踢球。不意鞋随球落。这时一位有为之士拾鞋跪呈,中大兄皇子对跪敬接。这位有为之士,便是大化改中发挥特殊作用的中臣镰足。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结识以后,如鱼得水,两人向留唐归来的南渊请安学习新的知识,“并肩潜图”,日益形成了按照“法制完备”的唐帝国的面貌来改造的日本的思想。他们认识到,要改造日本,不除掉苏我氏是不可能实现的。按照中臣镰足的策划,他们首先成功地劝说了苏我氏一族中的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和宫廷警卫佐伯连子麻吕,以及海犬养连胜麻吕、稚犬养连网田等人参加了自己的秘密同盟。经过周密的准备,645年(皇极四年)6月12日,机会终于来了。这天,天皇在板盖宫大殿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的使者。以皇极天皇和古人大兄皇子为首,苏我入鹿等朝臣均在殿上。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代替三国使者宣读表文,准备行刺的佐伯连子麻吕和稚犬养连网田等隐藏在暗处,伺机动手。中大兄皇子持长枪、镰足持箭,也暗中埋伏。但事情远非想象的那样顺利。宣读表文的石川麻吕声音嘶哑,双手颤抖,入鹿感到颇为惊异。本应动手行刺的子麻吕也因恐慌而踌躇不前。一时间,空气十分紧张。中大兄皇子当机立断,关系到此举的成功。于是,他挺身而出,冲入大殿,子麻吕等随后上,入鹿被刺,当场被刺死。皇极女皇在听到中大兄皇子的解释之后,默默不语,退入后宫。据当时的情况分析,她也有可能参与了预谋。645年13日后,入鹿之父苏我虾夷见大势已去,焚宅自杀。古代日本最大的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的灭亡,象征着旧时代的结束。

645年14日,皇极天皇欲让位于中大兄皇子。中大兄接受中臣镰足的建议,不受皇位,而让位给舅舅轻皇子,是为孝德天皇。中大兄皇子被立为皇太子。同时,废弃大臣、大连制度,任命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为右大臣,中臣镰足为内大臣,留学隋唐归来的僧文、高向玄理为国博士(国事最高政治顾问)。改年号为大化,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新事业。

天智天皇_天智天皇 -大化改新

645年7月,朝廷宣布“当遵上古圣王之迹而治天下,复当有信可治天下”。8月,又派遣国司赴东国等地,进行田亩调查和编制户籍,并设钟匮于朝,表示严明纲纪的决心。645年12月,又把都城从飞鸟迁到难波(今大阪市)。因为此处傍海,交通方便,便于吸收大陆文化。大化二年正月,朝廷举行朝贺之礼,发布了《改新诏书》。但据学者研究,《日本书纪》中记载的诏书,已不是原来面目,可能由“书纪”的编者参考了后来的《飞鸟净御原令》、《大宝令》等进行了加工。但其主要的精神当无大错,这就是:

一、废止皇室、豪族对土地和人民的私有。皇室的屯仓和部民,豪族的田庄和部曲,一概变为“公地公民”,国家则给予官吏“食封”;

二、废除族长贵族的政治制度,树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

三、在土地、人民国有的原则下,实施“班田收授法”,废除旧的赋税徭役,施行新的税法“租庸调制”。

645年,又下令“薄葬令”,严禁皇族、豪族大规模营造陵墓,铺张无度。禁止殉葬及其他陋习,贯彻改革诏令。当年12月,他奏请天皇说:“天无双日,国无二王”“可使万民,唯天皇耳”。首先交出了自己的屯仓和部民。
随着政务的繁杂,官吏的数量大批增加,朝廷于647、649年,先后将推古朝的冠位十二阶制,分别改为十三阶制、十九阶制。649年,还命令高向玄理和僧文制定八省百官制度。改新政治基本走上轨道。

653年(白雉四年),大概是由于政见上的分歧,中大兄皇子不顾孝德天皇的反对,率领皇祖母、皇后及公卿、大夫和百官离开难波,迁飞鸟河边宫。第二年,孝德天皇死于难波宫。中大兄皇子再次让位给他的生母宝皇女(原皇极天皇),是为齐明天皇。自已仍以皇太子身份执政。这时,孝德天皇的儿子有间皇子长大成人,成为中大兄皇子继承皇位的有力竞争者。658年(齐明四年)11月,中大兄皇子以有间皇子谋反为由,将其绞杀于纪伊伊藤白坂(今和歌山县海南市),除掉了竞争对手。

天智天皇_天智天皇 -出征朝鲜

中大兄皇子在齐明朝(655――661年)施政中,进行了两次引人注目的外征。一是征虾夷、肃慎(古代国名,位于我国的吉林省东北部及现在俄罗斯沿海州一带);一是出兵朝鲜半岛,与唐、新罗联军交战。据《日本书纪》记载,自658――660年(齐明四至六年),朝廷每年派越国守阿倍比罗夫北征虾夷和肃慎,使齿田、亭代、津轻三郡的虾夷归服。同时在渡岛的虾夷的向导下,击退了来犯的肃慎兵卒。中大兄皇子十分重视朝鲜问题。当时新罗经常受到百济和高句丽的侵略,使请求唐帝国出兵,共同“征罚”百济。唐派苏定方率水陆军十三万,与新罗联军协同,攻陷了百济的京都,俘百济王及其太子。百济派遣使臣向日本求援。中大兄皇子认为这是恢复日本在南部朝鲜的特殊地位的良机,便与天皇一起,亲临九州指挥军事。年老的齐明天皇经不起长途奔波,病死于九州。齐明天皇丧事完毕后,中大兄皇子不登皇位,却以皇太子名义称制。662年(天智元年)春,又派遣将领率军二万余人,战船一百七十只,参与南朝鲜战争。663年8月27日到28日,日军与唐朝军交战于白村江。唐军以战船一百七十只列阵于白村江口,迎战来犯日军。唐军“左右夹船绕战”,使日船“舻舳不得回旋”,将卒“赴水溺死者众”,遭惨败,被迫撤出朝鲜。中大兄皇子企图在朝鲜南部恢复支配地位的希望化为泡影。

天智天皇_天智天皇 -升坛践祚

朝鲜战役失败后,由九州回到飞鸟的中大兄皇子,可能是因为战事失利的责任问题,不但未及时即位,反而有从政治第一线后退的迹象,而且政策上也趋于保守。664年(天皇三年),由皇太弟大海人皇子宣布了三项重要法令,其一是把649年(大化五年)制定的冠位十九阶增为二十六阶;其二是给予有力氏族的族长(氏上)以特权的身份。大氏的族长赐九刀,小氏的族长赐小刀,伴造等赐箭等。这一做法等于宣布尊重氏姓制的旧有原则,使门第再次成为确定地位的依据。当然,因为冠位制的依然存在,个人的才干和成绩也还是受到重视,所以对门弟贵族的让步也不是无限制的;其三是承认氏姓贵族的“民部”、“家部”。学者们对这一规定的解释出入很大。有的认为,这是把他们原来已归公的部民重要发还,复活了部民制。有的则认为,这不过是对他们未及归公的部民停止归公,承认仍归私有而已。笔者认为,后一种的解释比较合理。不能设想,中大兄皇子以极大的革命勇气从事的事业,会在未遇到反动势力的猖狂反扑下突然中途自行放弃。在对外战争失败和政治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在政策上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作出一定的妥协让步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会是全面复活已废除的部民制。

667年,可能出于国防上的考虑,害怕唐朝进攻,又把都城从飞鸟迁到近江。668年,中大兄皇子正式登上皇位,称天智天皇。这时他四十三岁。在习惯上,不把他即位的668年作为天智元年,而把他开始称制的662年作为元年。

天智天皇晚年,主要致力于编纂治世法典。一是编辑《近江令》,一是编制《庚午年籍》。一般认为,《近江令》是中臣镰足受天智天皇之命而着手编辑的。据说中臣镰足集中了一批硕学之士,参考了唐令,于668年(天智七年)编成《近江令》二十二卷。但是,因为在《日本书纪》等七、八世纪的古文献中都没有记载此事,只是在九世纪初的《弘仁格式》、八世纪后半叶成书的《大织冠传》中才开始提到,所以不少人怀疑它是后人为宣传中臣镰足或天智天皇的功绩而空口编造的。笔者认为,从天智天皇到中臣镰足的才干、谋虑和气魄来看,既能模仿隋唐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也完全可能参照唐令,编辑一部治世法典。他们有可能发起并主持此事,但是否在他们有生之年编辑成功,则另当别论。

在废除土地和人民的私有之后,国家为了直接支配全国的土地和人民,推行“租庸调法”,就必要编制全国性的户籍。670年(天智九年),编制了包括几内、东海、山阳、南海、西海等地区公民、家人、奴隶的户籍,史称《庚午年籍》,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户籍。

671年12月3日,天智天皇在天气严寒笼罩的近江大津宫,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四十六生涯。他被埋葬在今京都市东山区的山科。

天智天皇是日本历史上一位有所建树的政治家。他以空前的规模移植封建唐帝国的先进文化,促成了日本社会发展的跃进。他推行的“大化改新”运动,不仅是一次宫廷政变,而且是一场有着深刻社会经济内容的革命变革运动。通过这场改革。在日本废除了私有土地和部民的奴隶制度,确立了地方(封建国家)剥削农民的封建制度。因而,可能说他是在日本历史上开辟了新时代的政治家。

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生平简介,天智天皇-历史影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2551.html

更多阅读

《真倚天屠龙记》完整攻略 真倚天屠龙记完整版

《真倚天屠龙记》完整攻略——简介 这部游戏的特色除了故事的完整性,还在于独特武功学习系统,完成各种任务获取秘笈,利用冲穴通脉来练就武功。在游戏中和以往的智冠游戏一样,有着大量的支线任务供玩家寻找完成,很多任务的触发有时间和条

转载 张智霖-903演唱会 张智霖疯狂有时演唱会

原文地址:张智霖-903演唱会作者:风过了无痕2000年10月26日晚,正当旺的张智霖于湾仔会展,演出商台《903狂热份子音乐会》,表演嘉宾:张学友,草蜢。上山诗娜,赵学而,谢天华,叶世荣和女友前来捧场。

韩版花样男子“尹智厚”花絮及照片 韩版花样男子续集

智厚前輩 金賢重作為回歸歌手的當天,應該要佩戴什麼樣的飾品呢?金賢重在到達等候室之前,就有100多件的佩飾等待著他。各種各樣的帽子,和太陽鏡,手錶,已經說明了金賢重的時尚類型,手鏈也是金賢重的鍾愛之一。黑和白的搭配?金賢重穿著黑

声明:《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生平简介,天智天皇-历史影响》为网友因为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