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牙鲆 牙鲆-形态特征,牙鲆-基本内容

牙鲆,硬骨鱼纲,鲆科 。牙鲆在我国俗称牙片、偏口、比目鱼、平目、左口、圆眨、酒瓶、偏口鱼、比目鱼、牙鳎、高眼、鲆等 ,亦称“左口鱼”。是名贵的海产鱼类,又是重要的海水增养殖鱼类之一。它的个体硕大、肉质细嫩鲜美,是做生鱼片的上等材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十分广阔,经济价值很高。牙鲆在我国的渔业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近20-30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造成自然资源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供需矛盾,促使人们走向养殖道路。近年广东、福建及山东等地养殖商品鱼价格达80元/斤,在养殖鱼类中仅次于真鲷与石斑鱼,是较有前途的养殖品种。

牙鲆_牙鲆 -形态特征


牙鲆
牙鲆

牙鲆体延长、呈卵圆形、扁平、体长可达67.5CM。双眼位于头部左侧,有眼侧小梯鳞,具暗色或黑色斑点, 呈褐色,无眼侧端圆鳞,呈白色。侧线鳞108-130片,左右侧线同样发达,无颞上支。尾柄长而高。体长为体高的2.3-2.6倍,为头长的3.4-3.9倍。有眼侧的两个鼻孔约位于眼间隔正中的前方,有鼻孔后缘有一狭长瓣片;无眼侧两鼻孔接近头部背缘,前鼻孔也有类似瓣片,口大,前位。口裂斜、左右对称。牙尖锐,呈锥状,上下各一行,均同样发达。前部牙齿较大,呈犬状。背鳍约始于上眼前缘附近,左右腹鳍略对称、尾鳍后缘呈双截形。奇鳍均有暗色斑纹、胸鳍有暗点或横条纹。 背鳍、臀鳍大部分鳍条不分支。左右侧线同样发达,在胸鳍上方有一弓状弯曲部。

分类系统:Animalia:动物界 - Chordata:脊索动物门 - Osteichthyes:硬骨鱼纲 - Pleuronectiformes:鲽形目 - Pleuronectoidei:鲽亚目 - Bothidae:鲆科 -Paralichthys:学名: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l,)中文名:

牙鲆

中文拼音:YáPíng分类等级:种概述:
原始属名
模式标本产地
模式标本保存地
国家保护级别不祥CITES公约级别未定IUCN红色名录等级未予评估(NE)红皮书等级未定中国特有是

牙鲆_牙鲆 -基本内容

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legel)

①形态特征

牙鲆体延长、呈卵圆形、扁平、双眼位于头部左侧,有眼侧小梯鳞,具暗色或黑色斑点,呈褐色,无眼侧端圆鳞,呈白色。侧线鳞123-128,左右侧线同样发达,无颞上枝。尾柄长而高。体长为体高的2.3-2.6倍,为头长的3.4-3.9倍。有眼侧的两个鼻孔约位于眼间隔正中的前方,有鼻孔后缘有一狭长瓣片;无眼侧两鼻孔接近头部背缘,前鼻孔也有类似瓣片,口大,前位。口裂斜、左右对称。牙尖锐,呈锥状,上下各一行,均同样发达。前部牙齿较大,呈犬状。背鳍约始于上眼前缘附近,左右腹鳍略对称、尾鳍后缘呈双截形。奇鳍均有暗色斑纹、胸鳍有暗点或横条纹。

②生态习性

牙鲆为冷温性底栖鱼类,具有潜沙习性,幼鱼多生活在水深10m以上,有机物少,易形成涡流的河口地带。夏季在此肥育。当秋季水温下降时逐步向较深的海域移动,一般9、10月份移向50m以下外海,11月份至12月份向南移至水深90m或者更深的海底越冬,春季游回近岸水深约30-70m的浅水海域进行产卵繁殖。

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牙鲆 牙鲆-形态特征,牙鲆-基本内容

牙鲆可在低至1℃,高达33℃的水温条件下短暂存活。2龄以上的牙鲆适应高温的能力明显下降,反之1龄个体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也较差。据报道,全长10-15cm的苗种经空运后,水温降至5℃-6℃时即呈昏迷状态,为缓慢提高水温大部分又能苏醒过来。牙鲆仔鱼培育的最适温度为17-20℃,成鱼生长的适温为14-23℃,最适温度为21℃。牙鲆在13℃以下,23℃以上摄食减少,25℃以上停止生长,长期处于27℃的环境下易引起大量死亡。牙鲆为广盐性鱼类,能在盐度低于8‰的河口地带生活。牙鲆对低溶氧的耐受能力要比真鲷、鱼-师鱼等游泳性鱼类强,致死浓度为0.6mg/l-0.8mg/l,一般养殖时应以4mg/l为标准,低于该浓度时,摄食量减少,发病也会上升。

天然牙鲆仔鱼以无脊锥动物的卵及桡足类的无节幼体为饵,至变态开始时大量摄食毛虫类,营底栖生活前后大量摄食桡足类成体。底栖生活以后的幼鱼只摄食糠虾,以后开始逐渐摄食沙丁鱼和虎鱼-假鱼等幼鱼。体长11-14cm时食性开始转化,15cm时饵料中鱼类占90%。幼鱼及成鱼多摄食鱼类,头足类及甲壳类,常多栖于面条鱼、沙丁鱼较集中的海域。日本各地牙鲆的产卵期南部较早,中部以南各地为2-5月,日本海沿岸5-6月,东北沿岸、陆奥湾、石狩湾6-7月。我国黄渤海沿岸牙鲆的产卵期为4-6月,盛期为5月份,属多次产卵性鱼类。产卵的适宜水温范围为10-21℃,最适水温为21℃体长45-70cm的野生雌鱼每尾怀卵量为36-40万粒,养殖鱼因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90-100万粒。受精卵经2-3天即可孵化。浮游仔鱼生活在20m以上的表层、中层水域,此时仔鱼左右对称。全长11-12.5mm时右眼开始自头的背部向身体左侧移动,16mm左右,右眼上移至左侧完成变态,开始伏底营底栖生活。

③经济性状

牙鲆在我国俗称牙片、偏口、比目鱼,是名贵的海产鱼类,又是重要的海水增养殖鱼类之一。它的个体硕大、肉质细嫩鲜美,是做生鱼片的上等材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十分广阔,经济价值很高。牙鲆在我国的渔业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近20-30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造成自然资源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供需矛盾,促使人们走向养殖道路。近年广东、福建及山东等地养殖商品鱼价格达80元/斤,在养殖鱼类中仅次于真鲷与石斑鱼,是较有前途的养殖品种。

④药用价值

【药 名】:牙鲆

【来 源】:为鲆科动物牙鲆的肉。

【功 效】:调理脾胃,解毒和胃。

【主 治】:饮食不节,脾胃不和,脾气下陷,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135.html

更多阅读

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藜科 藜科-基本内容,藜科-形态特征

藜科(Chenopodiaceae)是一种开花植物,有大约100属、1400多种植物,单单在中国大陆就已有有39属170种,在华北和西北生长。本科的主要特征:草本,具泡状毛,花小,单被,雄蕊对萼, 子房2-3心皮结合,1室,基底胎座,胞果,胚弯曲。在克朗奎斯特系统里藜科被

声明:《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牙鲆 牙鲆-形态特征,牙鲆-基本内容》为网友凝望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